【中秋】难忘那年中秋节

周国平

<p class="ql-block">对于半个世纪前的回忆,我依稀还记得那年到了北大荒后过的第一个中秋节,那年我刚好十八岁。</p> 一 <p class="ql-block">那是1972年到了北大荒过的第一个中秋佳节。那个年月对于每天喝着菜汤啃着馒头就着咸菜<s>疙</s>瘩的知青们来说,急盼着中秋佳节的到来可以闻到一股荤腥味了。然而到了中秋晚餐时并未见到日思夜想的大肉,而是飘着肉味的黄豆骨头汤,不管咋样喝了近一年汤的知青们还是把它当成了美味佳肴。</p> <p class="ql-block">我国的北方也有吃月饼的习俗,对70年代初生活普遍质量不如上海的北大荒来说,月饼是极奢侈的一种点心,因为月饼中间夹着甜甜的大馅。</p><p class="ql-block">入东北后第一个中秋前夕,上海知青们陆陆续续收到了来自家中的温暖家书问候与上海产月饼。</p><p class="ql-block">在我国售卖的月饼以广东港澳广式月饼为最佳,月饼制作精良外皮酥软,内馅品种繁多,有常见的百果,五仁,豆沙,莲蓉,还有更精致的蛋黄莲蓉,火腿海鲜等。</p><p class="ql-block">然而北大荒在70年代初大部分边民还在为吃粗细粮绞尽脑汁的时候,奢侈月饼自然是一款高档的点心了。在当地县城食品工厂极为简陋的月饼制造工艺下,生产出的月饼既没有漂亮包装又没有内在的馅料改进,从而显得外观粗糙犹如解放牌球鞋头部轮廓。而内在的馅料除了红绿丝白糖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了。整个月饼外皮坚硬如冷却后的窝头,知青们戏说“如果不小心砸在头上肯定得起个大包,甚至能把人给砸晕。”</p> 二 <p class="ql-block">就这样连队采购了这种月饼,在中秋佳节每个知青得到了两个坚硬如“磐石”的月饼。</p><p class="ql-block">记得那年吃完了晚饭不一会儿一轮明月已悄然挂上了树梢,圆圆的月亮将银光洒在了三江平原上,本应该到赏月的时候了,可是知青们毫无一点兴致。反之女生宿舍里还隐隐传来姑娘们的抽泣声,可能是这些不到20岁的姑娘们到了逢佳节倍思亲的日子想念起三千公里之外的父母亲了吧?</p><p class="ql-block">可“男猴子”们可不管那些,在宿舍的炕上敞开衣襟一边喝着65度的北大荒烧酒,一口就着邦邦硬的月饼,手甩扑克牌口出戏语议论着连队里哪位姑娘长得漂亮呢!</p> <p class="ql-block">那是一个特定的年代,十七八岁的娃儿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远离了父母亲来到了荒无人烟的北大荒,生活条件的高低落差,这种情景,使得我与当时知青们的低落情绪不由自主跟着潸然泪下。</p> <p class="ql-block">时间已经悄然过了子时,我走出宿舍透了一下新鲜空气。只见月亮已经过了半空,望着月光下一望无际的荒草及几十里开外不见灯火的荒原,不由低落的情绪再次油然而生,跟着隔壁女生宿舍依然不时传出的低声抽泣声发出了酒后长长的哀叹……</p> 三 <p class="ql-block">现今每每看到身边的第三代对上好的月饼没有半点胃口甚至扔在一边置之不理,二三十岁的孩子还在父母亲面前撒娇,三四十岁的孩子还在啃老,扶往今昔我心潮起伏,不停的在问询自己:这世界怎么与我当年的知青生涯有着如此天壤之别?</p> <p class="ql-block">或许是时代不同,当人们跨入新时代以后观念也跟着改变了。可我脑子里似乎一下子企及不到如今社会一个新的高度,触及不上什么理想,不去憧憬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仔细想来那个尘封了半个世纪入边疆以来的第一个中秋节像是一盘回放的影片胶卷那一幕幕当年的情景再现,它俨然成了我一生中难以磨灭的轨迹……</p><p class="ql-block"> 完</p> <p class="ql-block">类型:原创</p><p class="ql-block">撰文:周国平</p><p class="ql-block">编辑:周国平</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音乐: QQ音乐 知青的路</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