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刘震云笔下的塾师老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读到刘震云先生的《一句顶一万句》之前,我从不知道有人会这样讲故事。小说中到处是“大舅在二舅家喝了两杯三舅在四舅家拿回的五舅在六舅家酒窖放了10年的葡萄酒”一样“绕”的情节,人物关系盘根错节、枝枝蔓蔓,人物故事却是丝丝入扣,脉络分明。那稗官野史一般的叙事风格,看似自在随意,却是直入人心。这就像品尝67度衡水老白干,看似同白水并无二致,可是入喉就觉得热辣滚烫,直入心肺,这种艰难让人欲饮又止却欲罢不能,一直到最终喝得七荤八素,肠胃间翻江倒海,而头脑却是异常清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塾师老汪是刘震云先生笔下的一个人物。在他的人生轨迹中,到处都是自身命运无法选择的无奈、面对生活的无能为力和内心感受无人触碰的凄凉,孤独是老汪人生最直接的底色。</p><p class="ql-block"> 老汪的父亲老老汪是一个箍桶匠。箍桶的手艺让他足以维持家庭的生计,可是性格的缺陷却让他以“为了自己”的理由毁了这个本来平静的家庭。他因为“见不得事情对别人有利”所以宁肯放弃将要到手的好处也不肯将店面盘给当铺老熊,他因为“见不得事情对别人有利”所以宁肯耽误生意也要上下使钱同邻居老廉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他因为要同熊家和廉家争斗所以不顾自身财力物力要儿子去开封读书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对于自己的父亲,老汪只有唯唯听命,别无选择。</p><p class="ql-block"> 老汪的职业是塾师。他没有继承父亲老老汪的箍桶匠生意,因为在开封上了几年学也算是有点学问,所以就做了教书先生。有点学问的老汪嘴笨结巴本来不适合教书,可是这缺陷却又让老汪最适合教授老范家头脑迟钝的儿子。认真的有点学问的老汪在私塾日复一日教授着一群或头脑迟钝或不想听懂的学生,他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教授出什么人才,“种桃书屋”反而因此能够得以存续。</p><p class="ql-block"> 箍桶匠的儿子塾师老汪虽然也能娶妻生子可是却并没有什么人能够了解他理解他关心他。他的妻子银屏喜欢东拉西扯,占人便宜,甚至偷人的庄稼。他的弟子们本来就不想懂也根本听不懂老汪埋在心里的《论语》。老汪的内心是孤独的。孤独的老汪对别人施与自身的哪怕一丝一毫的理解都感激涕零。所以他感念东家老范对妻子细微的恶行不追究,所以他在酒醉之后能够同东家老范说上几句心里话。可是,在更多的时候,老汪排遣内心孤独的方式就是一个人在野地里四处乱走。</p><p class="ql-block"> 如果生活一直这样波澜不惊,老汪在延津也还能将就维持下去。可是,直到有一天,老汪口里那个天天看见就心烦的名叫灯盏的小女儿因为淘气淹死在水缸里。老汪终于不能再坚持下去,他要再寻找一个能让自己安心的地方。他带着妻儿离开这伤心之地,一直往西,到了宝鸡。在宝鸡落下脚的老汪在街上给人吹糖人。他说,他吹的是一个开封的小媳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为什么到了宝鸡才能定下心来,小说里没有明说。刘震云先生在《延津与延津》中似乎有某种暗示:“这年元宵节,宝鸡满街挂满了灯笼,万千的灯笼中,他似乎又见到了灯盏。”</p><p class="ql-block"> 孤独原是为多情。原来,刘震云先生给我们叙述的老汪孤独的背后是一段凄苦而并不唯美的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 我猜想,当年老汪在开封读书认识了一位开封本地的姑娘。他对这个姑娘充满爱慕之心,因为世间唯有她懂他的学问性情,理解他的喜怒哀乐。也许他们互相倾慕互诉衷肠就在那开封的元宵之夜,一串串灯笼就像那对年轻人炽热的红艳艳的脸庞。可是,世间“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短暂而不可再得,而“独上高楼”的悲伤却更长久而如影随形,老汪的心中人迫于压力最终嫁作他人之妇,老汪执拗地不肯放弃这段情感,结果是挨了一顿毒打后被迫回归故里惨淡度日。</p><p class="ql-block"> 老汪对昔日的这段情感不能忘,所以他才给自己的女儿起名为“灯盏”。灯盏不幸去世后老汪对昔日的这段情感不敢想,因为一想起这段情感他就会想起幼小的调皮的女儿。直到有一天,他携家带口到了宝鸡,他才似乎找到了可以安定心灵的去处:那满街的灯笼即是昨日失去的种种,由此他可以想起自己不幸早夭的女儿,由此他可以回忆知己知心的恋人。尽管在这里没人知道他,了解他,懂他,爱他,听他,静静地陪着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流光溢彩灯盏旁,糖人吹出旧词章。</p><p class="ql-block"> 一曲别离最难忘,两情相悦少年郎。</p><p class="ql-block"> 一篇好的小说,能让我们从中照出生活的影子,尽管我们也许有无数次费了很大气力也始终看不透生活的真相。</p><p class="ql-block">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事郁积却无法向人倾诉,也正因为如此,那个唯一可以倾听自己心声的人会令人终生难忘。也许我们觉得比老汪幸运,无须在夜晚的野地里四处奔走来抒发内心的郁闷,其实许多人还没有孤独的老汪幸运,因为那个唯一懂他的人一直在他心里,而不少人终其一生似乎从来就没有遇见过这么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有朋自远方来”在有些人心里是一种人生错过之后无以言说的寂寞和悲哀,“有朋在自己身边”才是人生一种极为稀缺的财富和幸福,所以,自然值得每个并不喜欢孤独的人加倍珍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中图片部分网络,对原作者一并表示感谢。原创多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