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月归来

谢春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又近中秋,各种月饼粉墨登场。中国的月饼,西方的面包,异曲同工,有着共同的食材小麦。但最早的饼却并非小麦制作,而是称之为粟或禾、稷的谷物。上古尧民将谷物加水磨成浓稠的浆,架起干柴生起火,石板烧得滚烫后摊开谷浆,翻覆几次,喷香的“石子饼”制成,传说这是尧的发明。这种制饼的方式与现在的煎饼或烘焙的原理一样,也与书上记载的“石上燔谷”一致:“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p><p class="ql-block"> 随着小麦种植的推广及冶铁技术的成熟,小麦代替了谷物,铁鏊取代了原始的石板,真正的饼诞生了。《说文解字》析:“饼,面餈也。从食并声。”清代学者段玉裁注:“面,麦末也。面餈者,饼之本义也。”刘熙《释名》中说得明明白白:“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饼就是加水和面而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无论中外,面粉都发展成人们不可或缺的食物。《列宁在1918年》的经典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面包是生存的底线。在我国,如果你光临过北方的早市,打一碗小米粥,要一个刚出炉热乎乎的烧饼,切几两带着酱香的千层饼;要是中餐晚餐,来碗滚热的柴火羊汤,店主热情招呼,来块饼不?这些常见的生活小景,就是中国人含蓄的“面包会有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忘给这些温暖的市井生活一个镜头:在一辆三头牛拉的大篷车后面,隐藏着一个饼摊,撑开的遮阳伞下,方桌上或躺或立摆放着许多圆形的饼,饼上星星点点,有图案有芝麻粒。头戴幞头,身扎围裙的老板,眉飞色舞地兜售。</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不仅将小麦演化成充饥的各种饼,更升华成带有强烈仪式感的中秋月饼。这种庄重的仪式,在于一年一次。佳节将至,游子争取回到生养的老家,父母盼着儿女归来,这是仅属于中国人的期待与盼望。在特定的日子,在千年不变的一轮明月下,家人围坐,吃着特定的月饼,享受独属每个家庭的团圆,这是中国家庭的仪式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月圆而聚,月缺则散。一块饼儿,融入情感,有美好的团圆,也有分离的苦痛。</p><p class="ql-block"> “ 莫以今时宠,宁忘旧日恩。</p><p class="ql-block"> 看花满目泪,不共楚王言。”</p><p class="ql-block"> 唐时一卖饼人的妻子“纤白明媚”,宁王一见倾心。于是“厚遗其夫求之,宠爱逾等”。过了一年,他问女子是否还记得卖饼人,女子低头沉默不语。宁王自负钱财能买断一切,包括爱情与亲情,于是把卖饼人找来。“其妻注视,双泪垂颊,若不胜情”。女子默默看着卖饼人,两行清泪流到双颊,这场景深深触动了在场的王维,写下这首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过中秋夜,母亲买一块海碗大包着牛皮纸的金山肉饼,纸上浸润着油渍,未启封香气已四溢。焚香拜完各路神仙后,切成小块分发,招呼我们吃饼看月。老人说中秋的月亮上能看见嫦娥与玉兔。云朵飘过,恍恍惚惚。仙人不曾见着,但金山肉饼的味道却记得深刻。</p><p class="ql-block"> 饼以面粉为食材,功夫总落在面上。如今的月饼正如广告宣称的馅料饱满,切开看各种馅料占了九成有多,而面皮被逼到只剩薄薄的一层。吃月饼就是吃莲蓉、吃蛋黄、吃坚果仁等各种厚实的馅料,月饼失去了饼该有的本色。金山肉饼里外兼修,馅料加入糖冬瓜、野山桔、油葱、猪肉等,甜香而不腻。于饼皮匠心独具,烘烤得炉火纯青酥松易化令人惊喜。大多月饼皮口感如块湿面皮,但金山肉饼的饼皮入口自然融化散开,与馅料交相辉映。家里有两块月饼,一为五仁火腿月饼,制作包装精良,沉如石板,足有四公分厚,但饼皮仅薄薄一层。切成小块,只见馅料不见饼皮,肥腻生厌。另有一块金山肉饼,厚约一公分半,饼面洒满芝麻,再扎四五个筷子大小的眼,让饼在烘烤过程中里外透气。入口酥香四溢,口舌交融甚为畅快。那几日,肚饥时,挂念着这块金山饼,一块不爽,再切一片。细品之下,总是母亲中秋拜神的那块饼的滋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山是漳州市南靖县靠近闽西的小镇,漳州平原开阔平坦,河网密布,自古为闽南谷仓。除闻名的八宝印泥、水仙花、片仔癀外,其与众饼不同的金山肉饼外皮香酥可口,内馅肥而不腻,是中秋时节舌尖上的美食。金山肉饼只在中秋制作,月余即销声匿迹。饼大如海碗素面朝天,因地处偏僻识者寥寥,仅在附近乡镇流传。老家与南靖山水相连,一至中秋,即有金山商贩来圩上卖饼,金山肉饼也就成为大家熟悉的味道。漳州制饼技术精湛,除了金山肉饼,平和小溪的枕头饼亦为极具特色的小众名饼,明朝列入贡品。</p><p class="ql-block"> 月饼佳否,终因口味各有所好,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是一样,大概只有中国人会因团圆而相聚。月亮的饼,只等月圆,月儿慢慢变圆,路微微亮着,而你,正踏月归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