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父辈足迹淮安盐城行

大圣

<p class="ql-block">世纪沧桑,风雨如磐;回望征程,感慨万端。位于长江西路安徽农学院西侧,老合肥人熟悉的“和尚岗”,这个对于当代人而言或许颇显陌生的地名,在我们的心中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正是在“和尚岗”这块淳朴深厚的土地上,将当时的安徽省军区仓库改建成为南京军区第一所老干部休养所,称为:“安徽省军区合肥第一干休所”,它和武汉军区东湖干休所成为全军首建的第一批干休所。</p><p class="ql-block"> 当年,先后有三十八位红军老战士和他(她)们的家人入住,这些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付出青春、流血流汗的老红军、老干部,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p><p class="ql-block">我们为“追寻父辈足迹”合肥红军 新四军后代淮安盐城行27人于2023年10月27日从“和尚岗”干休一所乘车出发。</p> <p class="ql-block"> 黄花塘简介 </p><p class="ql-block"> 黄花塘原来名叫“黄昏塘”,位于淮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一个既平常又不显眼的小村庄,新四军二师来到这里后,为解决军民吃水的问题,扩大了水塘面积,增加了蓄水量,当时正好的春天,满地油菜花开,张云逸和罗炳辉一商量,说黄昏塘不好听,新四军来了,革命前景一片光明,就改叫黄花塘吧,于是,黄花塘的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p><p class="ql-block"> 军部为何要选择在黄花塘这个地方呢?</p><p class="ql-block"> 这是由黄花塘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决定的。首先,地理位置适中。黄花塘地处淮南盱眙,位于华中腹地,是联系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的中枢</p><p class="ql-block">其次,自然条件有利。盱眙地属丘陵,东有三河,西边有淮河,北面有洪泽湖,另有大片树林,可谓天然屏障。二师在这里筑有较为完善的工事。再次,根据地巩固。淮南根据地经过长期斗争,已发展为最为巩固的根据地。最后,群众基础好。盱眙1929年就有党组织活动,革命斗争教育了人民,共产党的影响深入城镇乡村。抗日战争爆发后,盱眙人民拥护共产党,支援新四军,积极参加抗日斗争。 这些有利条件,使陈毅军长决定军部就选定在黄花塘。陈毅住在塘的东面塘埂上;张云逸和曾山住在附近的老百姓家里;军部其它单位分散住在黄花塘周围的村庄里。</p> <p class="ql-block">军部转移黄花塘</p><p class="ql-block"> 盐阜地区地处平原,战略回旋余地不大,根据潘汉年的情报,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抽调2万余人,拟定了对苏北盐阜地区实施规模空前的第三次大“扫荡”。为保证军部机关的安全,陈毅于1942年12月23日致电中央,提出军部转移计划。第二天,由于形势突变,陈毅当机立断,率军部机关于1942年12月25日离开阜宁停翅港,分三个梯队,对外代号“黄河大队”,向淮南抗日根据地中心区转移,1943年1月9日,收到毛泽东回电:同意你们的分散计划。1943年1月10日到达盱眙黄花塘,从此,黄花塘成为华中抗战的战略指挥中心。</p> <p class="ql-block">“和尚岗”干休一所“发小”在《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前左起:盛承江、王凤玉、肖屏、中左起:王岚、何苏、刘新建、江建华、后排:付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同车同缘共同心,相遇相伴齐相行。追寻父辈足迹走,砥砺传承壮志酬。为有牺牲多壮志,硝烟血雨换后土。苦难辉煌今胜昔,永葆初心贯苍穹。</p><p class="ql-block"> 刘新建随笔</p> <p class="ql-block">左起:周仪光、程宪军、赵联、程武军</p> <p class="ql-block">前:盛承江</p><p class="ql-block">后左起:闫宁、张曙辉、程瑶、尹丽华、尹丽梅、马伟民、王传林、</p> <p class="ql-block">左起:谢利亚、夏抗美、张路英、张亚红、</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27日中午在淮安市洪泽区蒋坝镇美食街就餐。</p> <p class="ql-block">软兠菜</p><p class="ql-block">坐地日行一车到,</p><p class="ql-block">佳肴名菜找地道</p><p class="ql-block">吃到看到猜不到</p><p class="ql-block">黄鳝是道软兠菜。</p><p class="ql-block">慢品淮扬饭菜味,</p><p class="ql-block">细尝洪泽螃蟹香。</p><p class="ql-block">扑鼻沁心齐声赞,</p><p class="ql-block">灶下厨间飘远香。</p><p class="ql-block">台上菜美不忍尝,</p><p class="ql-block">凝眸眯睛陶醉享。</p><p class="ql-block">佳肴淡鲜润爽口,</p><p class="ql-block">垂涎入喉余香留。</p><p class="ql-block">盘空碗净腹翩翩,</p><p class="ql-block">秀色可餐意未尽。</p><p class="ql-block">流连忘返动心弦,</p><p class="ql-block">人间到处醉仙台。</p><p class="ql-block"> 作者:刘新建</p> <p class="ql-block">  石工连是新四军彭雪峰四师的一个连队,1943年在邳县成立,番号是淮北军区独立团一营二连。</p><p class="ql-block"> 蒋坝战斗发生时,他们的番号已是华中野战军淮北挺进支队77团1营2连。淮北挺进支队是由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的77团、81团、骑兵团两个大队以及淮北部分地方武装于1947年1月组建的,司令员是饶子建,他原是第9纵队的副司令员。“打回淮北,以洪泽湖为依托,坚持敌后斗争,重建淮北解放区”是淮北挺进支队的任务;攻占蒋坝,则是支队重返淮北、收复淮宝县(今洪泽县)的重要一步。</p><p class="ql-block"> 蒋坝镇位于洪泽湖东岸,是建于汉代、兴于明代的古镇,它居水路之要津,陆路之卡口,单从康熙、乾隆南巡总要在此登陆看,便可知道它是淮宝县的重镇,洪泽湖区域的战略要点。当时镇里驻有国民党军一个美式装备的交警大队、一个保安中队和一百多人的还乡团武装。</p><p class="ql-block"> 1947年5月5日晚,淮北挺进支队的77团受命发起了对蒋坝镇的进攻。一营二连为进攻南门的突击连,带领他们的是一营教导员郭一萍、副营长温震己和连长陈继忠,这时的二连已获得过“钢锥连”荣誉称号。蒋坝南门,哪里吃得住钢锥般二连的攻击,五分钟南门即被占领,敌交警大队一个加强班被歼灭,俘虏敌排长一名和全部守敌,缴获轻机枪一挺,冲锋枪、卡宾枪等军用物资一批,而我军,无一伤亡! 战斗似乎异常顺利。经一夜战斗,蒋坝的守敌被压缩在</p> <p class="ql-block">一个炮楼里。这时,情况突变,国民党军大批增援部队赶了过来,增援的人数之多,速度之快,出乎我军之预判。而且,敌军不但前来增援,还对我军77团展开了包围之势。 </p><p class="ql-block"> 团部通信员向各进攻部队送来撤出战斗的命令。只是二连进攻太快,已与后续部队失去联系。在其他各部紧急撤退后,他们成了一支留在敌人心脏的孤军。 </p><p class="ql-block"> 天亮了,二连发现周围都是国民党军。试探性向东南方向冲击,立即被敌人的火力给挡了回来。再清点一下人数,不错,还是七十人,还是两挺机枪。指挥员一合计,率二连果断冲击,占领了一栋三进小院。攻占这座小院,很显出指挥员的战术意识。小院有草房也有石砌的房,作为一个固守待援的据点十分理想。小院还有一条取水石阶,伸向了大堤边,撤退时从这里又可直接入湖,遁入茫茫的夜色之中。 </p><p class="ql-block"> 处在敌军重重包围中的二连一点没有惊慌。卫生员设立了包扎所,为受伤的战士处理伤口;干部们在察看地形,分派任务。战士们则进入战斗岗位,擦枪的擦枪,清点弹药的清点弹药,全连信心满满,迎接战斗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上午9时,国民党军开始试探性进攻。六0炮发射了,手榴弹扔过来了,二连战士都笑了,这算什么水平呀!战士们隐蔽得好好的,无一伤亡。 </p><p class="ql-block"> 10点,国民党军正式进攻开始。东、东南和东北,国民党军分三路发起冲锋。炮弹,经过试射后,弹着点也准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击中了各房屋和阵地。我军的伤亡在增大,至下午3时,国民党军的八次冲锋已被打退,但不少战士牺牲了,郭一萍教导员身上也负伤达45处。 </p><p class="ql-block"> 下午4时,副营长温震己(注:有资料说他此时已从另一个方向突出包围圈了)和连长陈继忠来到郭教导员处,一同商量下一步行动。此时他们感觉到,其他部队都已撤走了,他们不可能等到增援了,他们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设法突出重围。 </p><p class="ql-block"> 二连,再次打了个战术。天黑时,我军两挺机枪突然主动向敌人开火,给国民党军造成我军趁夜要发起进攻的感觉。在敌军一片慌乱中,我军迅速背着郭教导员等伤员,沿小院的取水石阶,撤入洪泽湖大堤下面芦苇荡中,再沿着大堤内的小路,强行军十里路,摆脱了敌军。天太黑,国民党军没有敢来追击,二连脱险了。 </p><p class="ql-block"> 他们在老乡家稍事休整,制作了几副担架,抬起伤员又连夜上路了。几天后,他们回到了淮泗县唐莫圩子(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扬镇)挺进支队驻地。他们清点了人员和装备。这时他们的战绩显现了出来:自己伤亡10人,毙伤敌军达70人,且突出了十倍于己的敌军的包围。司令员饶子健无比兴奋,紧紧握住郭一萍的手说:“我们都相信钢锥二连一定会回来的。你们是我们七分区部队的光荣和骄傲,是全分区学习的榜样。” 1948年3月28日,淮北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发布命令:授予77团1营“淮北支柱营”荣誉称号,授予77团1营2连“石工连”荣誉称号,全连指战</p> <p class="ql-block">员人人记功。</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一个连级的战斗。战斗规格不大,但血雨腥风。一天打退了敌人八次进攻呵,红色的江山就是由这样的战士,一个战斗一个战斗地打下来的! </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洪泽湖大堤畔,没有他们的名字,只有他们的英勇形象。石工连的战士们有的轮着大刀,有着端着步枪,有的拿着炸药包,举着手榴弹。有的已经中弹,快要倒下了,却用枪支撑,用最后的一点力气站起来投入战斗。还有一面大旗,战士举着,呐喊着向前冲锋……战士们,最后都化作了洪泽湖边的荷叶,化作了荷花,化作了松柏,融入大湖中的点点白帆。他们留给我们的不是自己的姓名,而是一杆钢枪,一只军用水壶和美好的生活。 </p><p class="ql-block"> 和平的天空,已没有了翅膀的痕迹,没有鸣叫,但雄鹰已在这里飞过。 </p><p class="ql-block">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对英烈们最好的回忆。开拓好未来,奋斗不息,则是对祖先最好的祭奠。</p><p class="ql-block"> 在蒋坝,在大堤,我以我的笔墨,向红色致敬,向英魂致敬!</p><p class="ql-block"> (注:石工连现为第81集团军某特战旅二营四连)</p> <p class="ql-block">水光潋滟晴方好,</p><p class="ql-block">洪泽湖畔秋色燃。</p><p class="ql-block">夕阳余下天图画,</p><p class="ql-block">石工堤连红旗展,</p> <p class="ql-block">从下至上:肖屏、刘新建、江建华、何苏、</p><p class="ql-block">“和尚岗”发小捎到一下。</p> <p class="ql-block">前左起:程瑶、尹丽梅、徐明靖、王岚、王凤玉、谢利亚、张路英、刘新建、江建华、肖屏、何苏、夏抗美、张亚红、馆长、马伟民、</p><p class="ql-block">后左起:赵平华、宋皖平、赵联、杨小平、盛承江、尹丽华、程武军、邹淠淮、闫宁、王传林、程宪军、张曙辉、付强、周仪光、</p> <p class="ql-block">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p><p class="ql-block">著名抗日英雄群体</p><p class="ql-block">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来自于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2营4连。1943年春在侵华日军对江苏北部淮海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中牺牲。2009年,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被列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2014年,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位列其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p><p class="ql-block">主要事迹</p><p class="ql-block">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在江苏淮阴刘老庄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全连82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连长白思才,中共党员,江西人,16岁参加红军,曾参加过平型关战斗。指导员李云鹏,1920年出生,江苏沛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副连长石学富、排长尉庆忠、刘登甫都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连队的战士大都是1939年入伍的,党员、团员占三</p><p class="ql-block">3月18日凌晨,日军师团长川岛纠集3个步兵大队、一个骑兵大队共3000余人,并配有平射炮、野炮,疯狂向我淮海区党委和军分区机关进发,力图围歼。正好处在敌人进军路线上的刘老庄的第4连,为了使得领导机关安全转移,毅然决定就地阻击敌人。很快敌人扑了过来,战斗立即打响。第4连虽然被敌人“四壁合围”在庄后的一条百米长的交通沟里,却仍然顽强地阻击着敌人一次次的进攻。敌指挥官山直恼羞成怒,命令集中火炮和机枪猛攻。第4连阵地上烧起大火,滚起浓烟,泥土、弹片、血肉横飞。激战持续到午后,敌人暂时停止了进攻。第4连党支部抓住战斗间隙召开支委会,决定继续拖住敌人,坚持到天黑,再组织突围。李云鹏指导员在炮火纷飞的战壕里写出战斗报告,和白思才连长共同签名,希望能送到营、团领导手中,为党尽到最后一点职责。到黄昏时分,战士一个个倒下,不成为连,就编成排;不成为排,就编成班。弹药耗尽,而兄弟部队又被敌人层层阻隔不能赶来增援,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白思才当即命令把轻重机枪、步枪全部拆毁,只留下步枪枪身,拿上刺刀和敌人最后决斗。李云鹏号召大家,绝不做俘虏,迎击敌人最后一次冲锋。当敌人借着夜幕掩护汹涌而来时,失去右手的白思才猛地跃出战壕,大喊一声:“同志们,杀!”多处负伤,已成“血人”的李云鹏边冲边喊:“和敌人拼啦!”在一片壮烈的喊杀声中,战士们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全部壮烈牺牲。蜂拥而来的敌人提心吊胆地走进第4连战壕,不但没有抓到一个俘虏,而且连一支完整的枪也找不到。川岛这时发现,与他的3000精兵殊死搏斗了一天的仅是新四军的一连队。而就是这个连队,打退了日军5次冲锋,顶住了6个小时的炮轰,死死拖住他们12个小时,打死打伤日军近600人。敌人撤退后,淮阴县(今淮阴区)张集区区长周文科和联防大队长周文忠,带领地方武装赶到刘老庄。他们发现一位战士还有呼吸,便急忙用担架送去抢救。当他苏醒后,断断续续讲述了战斗经过,由于伤势太重,抢救无效,这位年仅24岁的姓田的战士于第三天早晨永远地闭上了眼睛。</p><p class="ql-block">战后3天内,淮阴人民收殓烈士忠骸,建起公墓,举行公葬,安息英灵。后来在刘老庄田野上兴建了宏伟庄严的“八十二烈士陵园”,当时的淮海区领导人李一氓作挽联: “由陕西到苏北敌后英名传八路;从拂晓到黄昏全连苦战殉刘庄。”并从地方武装挑选82名优秀青年补入第4连,改名为“刘老庄连”。朱德同志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称: “全连八十二人全部殉国的淮北刘老庄战斗……是我军指战员的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p> <p class="ql-block">向“刘老庄八十二烈士”敬献花蓝祭奠烈士!</p> <p class="ql-block">左起:赵平华、张路英、杨小平、盛承江、沈帅、夏抗美、谢利亚、</p> <p class="ql-block">左起:杨小平、盛承江、赵平华、</p><p class="ql-block">谢谢淮安的兄弟姐妹们热情接待和安排!</p> <p class="ql-block">赵平华与父亲;赵海风合影留念。赵海风是首任淮阴军分区司令员。</p> <p class="ql-block">江建华与父亲:江大愚照片合影留念。父亲江大愚是当年淮阴县总队长,负责安葬82烈士。</p> <p class="ql-block">照片上的老人是李广涛,我中学同班同学李军林父亲。当年李广涛任淮阴县委书记与江大愚是军、政搭档!</p> <p class="ql-block">新四军纪念馆,坐落在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159号,是全面地、系统地反映新四军抗战征程的综合性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新四军纪念馆全馆由主馆区、重建军部纪念塔和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三个部分组成,占地120余亩,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展览面积9000多平方米。截至2020年,新四军纪念馆馆藏新四军抗战文物、史料、藏品、书画作品等10000余件(幅)。</p><p class="ql-block">新四军纪念馆是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五大重点纪念馆之一。2014年8月24日,新四军纪念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p> <p class="ql-block">左起:闫宁、马伟民、王传林、</p> <p class="ql-block">兄弟姐妹们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盐城泰山庙简介</p><p class="ql-block">盐城泰山庙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建军西路118号,是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p><p class="ql-block">盐城泰山庙始建于何时已无从查考,明万历十年(1582),盐城知县杨瑞云重修,为四进级院房。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毁去庙中供奉的东岳大帝像,改作学堂。民国初期,改设盐城县农业职业中学。1938年春,日军入侵盐城,职业中学停办,泰山庙成了废寺。1941年3月,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新四军军部迁入泰山庙。5月,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分会在此成立。刘少奇、陈毅等领导人在此领导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并以盐城为整个华中地区抗战指挥中心,直接指挥了苏北和整个华中地区的抗日斗争,威震江淮。</p> <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在“盐城泰山庙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留念</p> <p class="ql-block">在“盐城泰山庙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与父亲红25军军老战友常玉清将军的二代三代四代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与常玉清将军的第三代、第四代合影留念(我们这次盐城行也住宿此酒店)</p> <p class="ql-block">兄弟姐妹们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内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兄弟姐妹们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认真聆听谅解员介绍!</p> <p class="ql-block">盛承江与周振华主任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周主任是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的文史部主任,对新四军历史研究颇有成就,这次我们去盐城的吃住及参观学习都是周主任亲自安排的。非常感谢!</p> <p class="ql-block">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创建于1986年,原为大丰林场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1986年8月13日上午,从英国伦敦以8箱分装麋鹿42头(雄性13头,雌性29头)空运广州,换机飞上海,再用汽车转运大丰保护区放养。[2]</p><p class="ql-block">1995年,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保护网络”。</p><p class="ql-block">1996年底,该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到2666公顷,增加了第三核心区。</p><p class="ql-block">1997年,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p><p class="ql-block">2002年,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p><p class="ql-block">2003年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被湿地国际列入“东亚—澳大利亚鸟类保护网络成员”。</p><p class="ql-block">2006年,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示范自然保护区”。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岸淤积地带,黄海海岸线不断向大海延伸。</p> <p class="ql-block">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中华麋鹿园」大拱门,搜集每年脱落的麋鹿角组成,共有4000多只犄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