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坛泰斗林纾故居行

QHT

<p class="ql-block">图文原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福州历史悠久,乃物华天宝之区,它雄踞海滨,秀甲东南,处水乡山国之中,乃江海通津之地,文化底蕴丰厚,自古就是中外交通,海上丝路的重要门户,造就了闽人务实而开明的多元文化传统,涌现出如林则徐、林纾、严复、陈衍、林语堂等一大批开一代风气之先的仁人志士,海滨邹鲁之誉,当之无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林纾(1852—1924)字琴南,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以其独特的翻译方式奉献给社会文化界大量的西洋小说,滋养了一代文学新人,用高古典雅的中国古文话语表述形态,开创了中国西洋文学新风。林纾一生共翻译了11个国家中98位作家的180多部作品,其中世界名著40多部,无论是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还是在中国翻译史或美术史上,林纾均堪称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被誉为“译坛泰斗”。</b></p> <p class="ql-block"><b>去往林纾故居的莲宅巷</b></p> <p class="ql-block"><b>莲宅水部三十六宅之一,小亭后的马头墙就是林纾故居。</b></p> <p class="ql-block"><b>故居正门</b></p><p class="ql-block"> 林纾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水部街道莲宅社区,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坐西朝东,由石门框、插屏门、厅堂、厢房、天井、披榭等组成。面积虽不算很大,但精巧雅致,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b>故居文保碑</b></p> <p class="ql-block"><b>故居内的天井和左右披榭</b></p> <p class="ql-block"><b>故居正厅</b></p> <p class="ql-block"><b>林纾像</b></p> <p class="ql-block"><b>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学者蒋锡金曾高度赞誉林纾为“新文学的不祧之祖”</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注:“不祧之祖”意为“不迁入祧庙的祖先”。在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称为祧庙,而只有始祖或创立某种事业并受到尊崇的人,其神主牌位会被永久保留,不会被迁入祧庙。因此,“不祧之祖”用来比喻那些创立某种事业并受到后人尊崇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b>故居左厢房的卧室</b></p> <p class="ql-block">  林纾故居纪念馆左厢房卧室还陈列着林纾与妻儿照片、书橱、衣橱、林纾生前用过的笔筒墨盒、床和衣架。</p> <p class="ql-block"><b>右厢房外的花厅檐廊</b></p> <p class="ql-block">  故居右厢房和二楼展出林纾生平事迹、主要译著和著作。其中文字说明211条,珍贵的老照片108张,珍藏的林纾字画60多幅,珍稀的“林译”原版或林氏著作100多本,罕见的文物6件。</p> <p class="ql-block"><b>林纾年谱</b></p> <p class="ql-block">  林纾的始祖林对墅,自南京迁徙入福州,在福州城外莲塘定居,一连九代都是贫苦农民。 到祖父辈时,已是“辍耕治艺于城中”,但收入不多,祖母及长姑常给人做针线补贴日用。三世“皆浑厚忠信,世为乡里善人”。清咸丰二年壬子九月二十七日(1852年11月8日),林纾出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市)玉尺山下光禄坊。</p> <p class="ql-block">  林纾5岁时外祖母便开始教林纾读书识字,7岁入私塾。8岁开始用零用钱到旧书摊上淘一些零星不全的子史书籍日夕诵读。11岁师从薛则柯(字锡极)读欧阳修古文和杜前诗。</p> <p class="ql-block">  从13岁至20岁,林纾所学驳杂而包罗万象。他一边读经史,一边遍览群书,以多种残本相对照,互补阙佚, 边校边阅,校阅残书不下两千多卷。</p> <p class="ql-block">  林纾认为“读书如积谷愈多,总有救荒之一日。”因此,他在40 岁前几乎无书不读。同治十一年(1872), 林纾开始教蒙童养家糊口。这是他一生中最为坎坷颠顿的时期。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 林纾基本上以执教蒙童之业为生。</p> <p class="ql-block">  林纾希望通过科举,改变社会现状、报效国家。光绪八年九月十四日(1882年10月25 日)秋,乡试中举。同科中举者有郑孝胥、 陈衍、李宗言、高凤岐、方家澍、卓孝复诸人。 </p> <p class="ql-block"><b>诗社唱和</b></p><p class="ql-block"> 清光绪五年(1879),林纾与李宗言、李宗祎、陈衍、黄敬熙、黄春熙、 黄育韩、高凤岐、高而谦、卓孝复、王允皙、周长庚、方家澍、林珩、方崐玉、李宗典、刘蕲、林葵、何尔殡、欧骏等十九人,于光禄坊玉尺山房倡立福州支社(诗社)。</p> <p class="ql-block">  光绪八年(1882),林纾考中举人,成为福建著名的壬午科举人。光绪九年(1883)春,林纾首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直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七上春官,汉汲一第”。然而总是名落孙山。科场失意和官场的各种丑闻,促使林纾对人生道路作新的选择:绝意仕进,弃功名利禄如敝展。 </p><p class="ql-block"> 光绪十年七月(1884年8月),法国军舰在福州马尾港突然袭击中国海军,击沉中国舰只十多艘,死伤官兵七百余人。林纾闻讯悲愤填膺。十月,钦差大臣左宗棠到福州督办军务, 林纾与好友周辛仲二人冲到左宗棠的马前遮道上书,请求查办严惩谎报军情、掩盖损失的船务大臣何如璋。</p> <p class="ql-block"><b>口译笔书 翻译奇才 </b> </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介文人,林纾认为,能够挽救积弱天朝大国的救世良方,就是倡导和学习西方的先进方面,方能走向富强之路。这与晚清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的政见可谓不谋而合。这也是他努力译书的目的所在。</p><p class="ql-block">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897年2月11日,中国近代出版史上最早的出版社<span style="font-size:18px;">商务印书馆于上海创办。</span></p><p class="ql-block"> 1903年,商务印书馆又创办一种专载翻泽小说的刊物《说部丝书》一至四集,出版内容以林译为主体,共收录林译小说132种,随后义将其作品汇为《林译丝书》,“林译”品牌正式诞生。</p> <p class="ql-block">  1897年2月,林纾因夫人病故而悲痛万分。为了让林纾从丧偶的苦闷中解脱出来,好友魏瀚便让他与精通法文的王寿昌合译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由精通法语的王寿昌口授,不通外语却擅长古文的林纾笔述, 中西合壁汇成佳作。并于1899年正月在福州由畏庐刊行。这是中国介绍西洋小说的第一部,为国人见所未见,一时风行全国。</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注:因林纾不通外文,故其翻译方式主要是通过与懂外文的人合作,由合作方口头翻译外文内容,然后林纾将这些内容整理成中文。‌林纾的翻译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他使用典雅的古文进行翻译,使得这些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读者中广为流传。与林纾合译美英作品者有魏易、曾宗巩、陈家麟、毛文钟等,合译法国作品者有王寿昌、王庆通、王庆骥、 李世中等。</span></p> <p class="ql-block">  1901年,林纾与魏易合译美国作家斯托《黑奴吁天录》 (今译《汤姆叔叔的小屋》),真实反映了农场主虐待黑奴的惨状,充满对受迫害者的同情。他在译本的序言中说,译这本小说的目的在“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译本一出版,立即被抢购一空。全国各种报刊纷纷发表读此书的随感诗词,一时形成一股热潮。</p> <p class="ql-block"><b>林纾译作种类</b></p><p class="ql-block"> 林纾受商务印书馆的邀请专译欧美小说,先后共译作品180余种。包括美国、英国、 法国、俄国、希腊、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士、挪威、西班牙等国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林纾小说选集</b></p> <p class="ql-block"><b>二楼的展室</b></p> <p class="ql-block">  单行本主要由商务印书馆刊行,未出单行本的多在《小说月报》、 《小说世界》上刊载。</p> <p class="ql-block">  “林译小说”虽然内容是西洋文学,但却有着中国传统古文的流风遗韵;尽管“林译小说” 是古文体裁,但其在语言上已经摸索出新文学话语的表述路径。对于近代文学语言由旧向新的过渡转型产了重要影响。康有为就评价其译作“译才并世数严林,百部虞初救世心。”</p> <p class="ql-block">  此外,中国近现代文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如郑振铎、郭沫若、鲁迅、茅盾等都对林纾的译作有较高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郭沫若在《少年时代》一书中曾说“林纾小说对于我后来文学倾向有决定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郑振铎也评价说:林琴南先生以翻译家及古文家著名于中国的近三四十年的文坛上。小说的旧体裁,由林先生而打破,欧洲作家史各德、狄更司、 华盛顿·欧文、大仲马、 小仲马诸人的姓名也因林先生而始为中国人所认识,这可是林先生的最大功绩。</p> <p class="ql-block">  钱钟书 曾专作《林纾的翻译》一文,认为古文风格的“林译小说”比其所译的西洋文学原著还好,诙谑者留之,罗嗦者去之,既传达原著风格韵味,又以古文义法来解构西洋小说,对原著中之弱笔处加工改造和润色,把语感和文体分开, 融会贯通,使古文“不古、不纯、不雅”,因势因境因时而变,扩展了桐城派古文之空间。</p><p class="ql-block"> 朱自清也说林译小说,曾给其重要影响。中学时代曾写过一篇《聊斋志异》式的故事,词藻和组织大约还模仿林译小说。”谢冰心在“十一岁时,已经读完了林译翻译的《说部丛书》”。</p> <p class="ql-block">  林纾第一次引进了与数千年的旧传统迥然不同的新的文学模式、文学观念。林译小说正是近代的西方文化与古老的中国文化融汇的结晶。使古老的中国文化呈现出“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的豁然开朗境界。</p><p class="ql-block"> 他曾说:“纾年已老,报国无日,冀吾同胞警醒。尽购中国所有东、西洋译本读之,提要钩元而会其通,为省中后起英隽所矜式。”</p><p class="ql-block"> 正如徐念慈在其《余之小说观》 一文中的评价:“林琴南先生,今世小说界之泰斗也.....其笔墨古朴顽艳,足占文学界一席而无愧。” </p> <p class="ql-block">  林纾作为文人书画家的成就,不为一般民众所知,而实际上,林纾是诗、书、画三绝,传世绘画数以千件。林纾早年深受闽派艺术熏陶,以花鸟画创作为主。中晚年走出闽地,旅居京城,饱览历代名家真迹,在当时的京城,其传统文人山水画被视若拱壁,为世人所推崇。</p> <p class="ql-block"><b>林纾山水画</b></p> <p class="ql-block"><b>林纾与家人的合影</b></p> <p class="ql-block"><b>林纾题诗拓联</b></p> <p class="ql-block">  林纾的一生, 不计声名毁誉,固守一端。他在晚年时曾说“<b>吾辈已老,不能为正其非,悠悠百年,自有能辩之者</b>”、“<b>老来卖画长安市,笑骂由他我自聋</b>”,将自己的功过是非留待后人评价。</p> <p class="ql-block">  1924年10月9日,林纾逝于北京。在林纾葬礼上,末代帝师陈宝琛的挽词写道:“<b>由侠入儒,晚节独能师顾绛;因文见道,诸家原不废虞初。</b>” 作为交往几十年相知甚深的老朋友,也算对林纾的人品与文学成就做了盖棺论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注:顾绛(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其开朴学风气;提出经世致用、明道救世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被称为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之一。虞初,西汉小说家,号“黄车使者”,河南洛阳(今洛阳东)人。汉武帝时为方士侍郎。虞初写的《周说》对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影响很大,被称为“小说家之祖”。</span></p> <p class="ql-block">  <b>文化品格到底有多大力量,能使一个人“顽固”地坚守着逆潮流的、已等同“过街老鼠”的精神世界?</b></p> <p class="ql-block"><b>林纾《巴黎茶花女遗事》节录</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