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黄河上游考察纪行</b></p><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诗词 桂维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文 黄会强</div><br> 【编者按】黄河自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发源,九曲十八弯注入渤海,不仅滋养了土地,更孕育了无数文化瑰宝,从远古洪荒到现代繁盛,黄河见证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变迁、文明的发展。近期,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和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策划组织的《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编撰委员会考察团,对黄河上游沿岸人文历史进行了考察。近6年来,巜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编撰委员会,分别对黄河中下游沿岸历史人文进行了5次考察,相继出版了《出入龙门》《徙彼河山》《河洛中原》等系列丛书。<br> 此次为第6次对黄河沿岸历史人文考察。本次考察团的成员有: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历史学院原院长、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教授孙家洲;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著名学者、教授、诗人,《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策划人桂维民;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编审,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常务理事,《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策划人马来;宗教与神学研究专家,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高从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易华;省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高彦平;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史党社;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会强;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研究员,丝路影像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摄影师石春兰;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研究员,丝路影像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祁旭东等历史、文化、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br></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考察团在丝路国际自驾起点合影留念</h3> <h1> 本次考察历时16天,共考察了甘肃、宁夏、内蒙3个省(区)的11个地市50多个点。一路上,各位专家学者考察认真细致,讨论热烈。诗人桂维民一路考察一路吟诗作词,写了48首诗词。受各位专家学者和桂维民诗人的感染,我对这一路留下的影像进行了整理,并写了些影纪。现在,让我们跟随桂维民的诗词和影像,一起来领略黄河文明的源远流长……<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南歌子·再出发</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逐日犹追火,沿黄又出师。</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征帜入云飞。</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探奇寻古迹,续芳词。</font></b></div></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四章</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驿站——宁夏中卫</b></div></h1> <p class="ql-block"> 中卫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黄河前套之首,被誉为“沙漠水城、花儿杞乡、休闲中卫”。东临吴忠市,南与固原市及甘肃省靖远县相连,西与甘肃省景泰县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毗邻。地形复杂多变,南部地貌多属黄土丘陵沟壑,北部为低山与沙漠。</p> <p class="ql-block"> 中部黄河冲积平原——卫宁平原得黄河灌溉之利,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中卫是“世界枸杞之都”“中国硒砂瓜之乡”。中卫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资源丰富,钟灵毓秀。境内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众多,己挖掘整理的近百处,闻名遐迩的大麦地岩画,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国家首批5A景区沙坡头等。</p> 中卫也曾是古“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驿站,是汉儒、游牧、伊斯兰、军垦等多元文化的聚集地。中卫正在打造全域旅游城市,国际云端城市,特色产业城市,物流枢纽城市,生态宜居城市。<br> <p class="ql-block"> 中卫市是考察团此行的第四站。考察团在当地宣传文物部门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沙波头治沙工程成果、高庙、石空大佛寺、鸣沙洲塔和中卫博物馆。</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节</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宁夏中卫沙漠“淘金”</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沙波头治沙工程</b></h1> <h1><p></p></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平湖乐·沙坡头</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b><font color="#39b54a">沿黄星转夏迎秋。<br></font></b><b><font color="#39b54a">风起吹沙皱。<br></font></b><b><font color="#39b54a">塞上清波聚灵秀。<br></font></b><b><font color="#39b54a">荡轻舟。</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b><font color="#39b54a">滔滔曲水追云走。</font></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迢遥天路,向东北行,远望月如钩。</b></font></h1><p></p><p></p> 时值暑假,宁夏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内人潮涌动,在包兰铁路以北的沙漠游玩区,一队队骆驼载着游客穿行于沙漠,一些喜好刺激项目的勇敢者则在南侧黄河区排队等待,准备体验黄河边上的沙漠“速度与激情”...... 原本危害当地民众生产生活的大漠黄沙,如今已成为增收致富、发展产业的宝贵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2023年整个景区接待游客达130万人,营收近4亿元,今年游客量预计将在150万人以上。考察团一行来到宁夏中卫沙波头,参观了治沙博物馆,了解当地治沙历程及治理成果。 位于宁夏中西部的中卫,紧邻腾格里沙漠东南部,历史上曾是风沙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频繁的风沙不仅让粮食减产、耕地减少,还时常造成人员伤亡、设施损坏。流经中卫的黄河也被黄沙侵蚀,水质和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0世纪50年代,包兰铁路开始修建,这条铁路部分路段直接穿越中卫境内的腾格里沙漠。于是,在保护包兰铁路的背景下,中国治沙人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探索,找到了一种成效好、成本低,被誉为“中国魔方”的“麦草方格”固沙方式,并逐渐形成以“麦草方格”为主体的“五带一体”治沙体系。 经过一代代治沙人共同努力,中卫市已累计治理沙漠达150万亩,实现“沙退绿进”。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如今通过发展沙漠旅游、经济林、沙漠农业、沙漠光伏等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近年来,因享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沙漠游在旅游市场愈发受到追捧。浏览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沙漠观星、沙疗等游玩攻略和游玩体验的帖文互动量颇高。每逢节假日,“堵骆驼”“沙漠蹦迪”等视频时常成为热点。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节</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儒释道三教合一 古寺经典建筑之最</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卫高庙</b></div></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十六字令·高庙保安寺</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高。</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出入宫廷瑞气韶。</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奇缘份,兰若识同袍。</font></b></div></h1> 高庙保安寺位于宁夏中卫县城北,它与“大漠奇观(沙坡头)”齐名,是中卫两大景观之一。<br> 高庙保安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600多年的历史,历经清康熙48年(1709)和清乾隆3年(1739)两次大地震,震毁后重建。清咸丰8年(1858),增建了门前广场上的法戒楼和寺院内的砖砌牌坊等,改称“玉皇阁”。1942年又因庙会香火不慎造成重大火灾,使南天门以上建筑全毁。翌年再度兴工重建,并扩大殿宇,增加高度,历时4年,竣工后起名“高庙”。为了一座庙宇如此的执着,显得弥足珍贵。现在保留下来的建筑依然以清代古建筑风格为主体。 建筑层层紧扣,步步增高,左右对称,上下呼应,重楼叠阁。主体建筑与辅助建筑之间亭廊相连,迂回紧凑,檐牙相啄,翼角高翘,加上九脊歇山,四角攒尖,十字歇山,将军盔顶等造型别致的屋顶,显得极富变化。俯览高庙,形似凤凰展翅,凌空欲飞之势,构成一座气势雄伟、风格迥异的建筑群,饱誉海内外。 步入高庙建筑群内,彷如进入迷宫一般。但总体上看,又会被它恢宏的气势、独特的建筑构思、巧夺天工的精湛工艺而吸引。被专家誉为“古寺经典建筑之最”。砖牌坊建于(清)咸丰年间,“儒释道之度我度他皆从这里,天地人之自造自化尽在此间”,横批“无上法桥”,完全展现出三教合一的文化理念。高庙原有170多个彩塑神像和大量彩画,在破四旧中遭到了破坏,如今,虽补塑了不少彩像,但远不及。 在二层平台保安寺大雄宝殿下,有东西贯通的弧形隧道,叫地狱宫。内设十殿阎罗、六曹判官,锯解、铁磨、油锅、刀山、火海等地狱刑具及鬼吏塑像。置景森严,再现了神话中的地狱真象,并结合人间百态,表现生前作恶多端之人,死后到阴间接受评判,在地狱饱受各种酷刑,然后投胎转世的过程。阐述了佛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心,自净其意的佛教宗旨,为我国四大古地狱之一。现存高庙地狱是1992年整修恢复的。“地狱”内配有现代声控、光控等手段,看之惊心动魄。 考察团到高庙时,恰逢立秋之日,桂维民先生与该寺住持释如律法师,以高庙题匾的著名书法家石松先生同门师弟奇缘相逢,师兄弟相识恨晚,交流甚欢。临行,两师兄弟互赠著作,并以诗词相赠。 <h1>释如律法师赠师兄桂维民诗:</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57, 181, 74);"><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57, 181, 74);">遏子•迎亲朋</b></h1><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br></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 塞上江南应理乡,</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 喜迎宾朋满座堂。</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 同根一脉出昆仑,</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 长河相济恩相泯。</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 九曲通途炎黄地,</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 绵绵福泽源流长。</b></font></div></h1> <h1>桂维民先生回赠师弟释如律法师词:<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39b54a" style=""><b>入塞·答释如律法师</b></font></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br></b></font></div><font color="#39b54a" style=""><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梵音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莽昆仑、九曲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谒庄严寺庙, 正遇立秋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未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未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昔人年年入塞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望故乡、能不断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心经书法墨留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灯映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月映窗。</div></b></font></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第三节</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古丝绸之路上珍贵的文化宝藏</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石空大佛寺</b></div></b></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39b54a">天净沙·石空大佛寺</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一从栈道凌空。</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慕名参谒禅宫。</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峭壁燃灯映红。</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金沙遗梦。</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39b54a">共瞻千佛慈容。</font></b></div></h1> 石空大佛寺,坐落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余丁乡金沙村北侧的双龙山南麓。它顽强的续写丝绸之路的生命力是旺盛的。 纵览漫长历史中的丝绸之路,它更像是一张“网”而非孤单的线条。不管是改朝换代、格局变迁还是自然阻挠,丝路总能如顽强生长的藤蔓一般,延续着它的生命,蜿蜒在茫茫西北大地上。 安史之乱后,吐蕃占领河西、陇右地区,从长安通向敦煌的南北两路都受到阻隔,然而沟通和交流却并没有因为战乱而终止,另一条曾原本并不受重视的丝路支路如新的动脉血管般迅速成长发展起来—— 宁夏境内的丝绸之路不再过原州,而是经灵州(今宁夏灵武)向西,由今青铜峡过黄河经中卫到达甘肃武威,或向北经银川西越贺兰山。 自唐后期、五代至宋,灵州道一直畅通不衰。然而和原来的萧关古道相比,这条路无疑要艰难不少,需要沿着腾格里大沙漠的边缘行走。在这样的背景下,坐落于沙漠的边缘、黄河北岸的中宁县双龙山麓的石空大佛寺逐渐兴盛起来,成为丝绸之路的新路标。 究竟是什么人修建了大佛寺有众多说法,但它在唐朝确已存在了。《陇右金石录》记载:“石空寺创建于唐朝时,就山形凿石窟,窟内造像皆唐制。” 想来,灵州道这条“被迫”兴旺起来的丝绸之路曾给它带来重大的影响。 西行的人们在这里略作喘息后,还要继续前行,穿越沙漠,跋山涉水,生死未卜。或许正是这种感觉和氛围,让众多的信徒和过客将对佛的叩拜与祈求留在这里,大佛寺的香火也日日旺盛起来。 今天,由于岁月、风化、地震和流沙掩埋的数重摧折,我们已经不能看到大佛寺鼎盛时期的情景,但从很多书面的记载中仍可以回想其曾经的辉煌——石窟凿于山崖陡壁之下的沙砾岩中,分上、中、下三个洞窟群,称“三寺”。上寺有灵光洞、万佛洞和大雄宝殿。 中寺九间无梁寺洞曾是整个石窟中心,宽敞宏大,据说两侧有彩色壁画,窟顶绘有彩色番莲花图案的藻井,方砖铺地,可站立三百多人礼佛。下寺有药王洞、龙王洞和睡佛洞等。 清《宁夏府志》记载:“石空大佛寺石壁峭立,中空如陶穴,宏敞可坐数百人。每夜僧人燃灯,远望如星悬天际。”“遥看清山一滴红”的“石空夜灯”曾是当地十景之一,此外还有楼阁式山门和钟鼓楼。 1981年,对大佛寺的保护和清理开始,历时3年多,清除了18万立方米流沙,埋在沙下近百年的大佛寺才有部分重见天日。从上寺出土的100多尊唐、宋(西夏)、元、明时期的艺术珍品塑像,服饰色彩艳丽,样式新奇,有汉族、藏族、蒙古族、党项族等。更有意思的是,大佛寺还分别塑有孔子、老君、玉皇、阎王、龙王、药王、财神等神像,集天庭地府、人鬼神佛为一体,不仅儒释道三教合一,甚至还有喇嘛教的文化遗存。这种融合多民族人种、多文化为一体的石窟艺术,在全国范围内也很少见。 大佛寺似乎继承了须弥山的衣钵,担负起书写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重任。这种融合多民族文化为一体的群体雕塑,在国内实为罕见,能保存至今的更是凤毛麟角,尤为珍贵。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称大佛寺为宁夏的小敦煌,似乎也并非溢美之词了。实际上,它的确也同敦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是毗邻沙漠,同样曾被黄沙掩埋,甚至它背后依靠的那座山也曾被叫做鸣沙山。据专家考证,其整体布局、建造样式、艺术手法等都同敦煌石窟相类似。 今天,石空大佛寺经过重新整修,已经成为古丝绸之路上一处珍贵的文化宝藏和旅游胜地。管理者告诉我们,大佛寺的清理和修复只不过刚进行了一部分,这颗落在黄河岸边、沙漠边缘的明珠将会进一步拂去沙尘,闪耀光芒。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第四节</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始建于西夏的国宝名塔</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鸣沙洲塔</span></div></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梧桐影·鸣沙洲塔</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秋夜凉,鸣沙静。</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西夏塔基明代风,檐铃宝顶通灵境。</font></b></div></h1> 鸣沙洲塔,原名安庆寺永寿塔,俗称鸣沙塔,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鸣沙镇鸣沙村(北)约1千米处,始建于西夏。 鸣沙洲塔整体进行全面维修后为十一级,坐落见方18米,基座高2米,塔体通高38.1米。塔身自下而上逐层内收,体量尺寸逐渐缩小,至七层时塔身外径缩至5.4米,塔室直径缩至1.6米,壁厚1.9米,七级以上为实心体。室内装有楼梯板,可以登高。鸣沙洲塔既保留前期的建筑特点,又融入了明代中期的风格,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研究价值。 鸣沙洲塔八角形楼阁式空心砖塔,原高14级,建在高出地面1.5米的夯土台上,塔底边长3.14米。鸣沙洲塔塔座是用砖砌成的八角须弥座,周长25.6米,壁厚3.05米。塔体是一座八角密檐楼阁式空心砖塔,青砖挑檐,白灰抹缝,角挂风铃,宝瓶攒尖。第一至第四层的塔檐下有枋子,为第一层砖砌、上出一跳、一斗三升,棱角牙子相间的砖砌假斗拱。各层均开有券门,第一层进塔的门高1.7米,宽0.7米,第二层只有一个向南开的单券门,第三、第五层双券门东西相通,第四、第六层双券门南北相通,七层以上塌毁无存。 鸣沙洲塔整体进行全面维修后,加固了原来下六级半开裂的塔体和塔座,在残塔体上修复了上四级半,安装避雷针、塔角风铃,在塔体内装楼梯和楼板。修复后的鸣沙洲塔为十一级,坐落见方18米,基座高2米,塔体通高38.1米。塔身自下而上逐层内收,体量尺寸逐渐缩小,至七层时塔身外径缩至5.4米,塔室直径缩至1.6米,壁厚1.9米,七级以上为实心体。室内装有楼梯板,可以登高。塔尖设三层宝瓶,顶部用绿色琉璃瓦覆盖,塔基用青砖包砌,条石封沿,基面用大青方砖通铺。四周加设了粗钢管围栏。塔院四周用砖砌了南北长100米,东西宽70米,高2米的围墙。为了防止崖岸塌落危及宝塔,在东北角崖体上用石头码砌了一圈10米高的护坡,确保了宝塔及塔院的安全。 【传说轶事】相传中宁县城西舟塔寺来过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住寺弘法,但当时中宁佛法从牛首山至鸣沙安庆寺非常兴盛,梵刹巍峨,浮屠高耸。老和尚认为造化不公,佛法岂能东盛西衰。便去往鸣沙安庆寺,意欲借塔。一日老和尚练功,挥动月牙禅杖,禅杖飞去,把永寿塔顶铲断了七层。惊奇的是中宁城西村子上空竟然惊现被铲断的塔顶影像,彩虹缭绕,云蒸霞蔚,非常壮丽。百姓观之曰:“此乃鸣沙塔之塔顶也。”认为塔影落此,必为风水吉地,于是发愿于此地建塔,很快便建起了一座七级宝塔,命名“舟塔”。从此村庄改名为舟塔村,后又在此处建舟塔寺,形成鸣沙塔、舟塔东西对峙的景观。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第五节</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一座讲述华夏民族与黄河源远流长故事的博物馆</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宁夏中卫博物馆</b></div></b></h1> 走进宁夏中卫博物馆,特别是古代历史馆,他就是一座讲述华夏民族与黄河源远流长故事的博物馆。 河流同人类文明间的关系。远古人类逐水草而居,文明的发源大多与河流有关。大至世界上各文明古国发源,如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小至国内众多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如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黄河中游的半坡文化、黄河中下游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等。 中卫市两县一区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遗址已发现的共有13处,其中沙坡头区和中宁县各个遗址主要分布于黄河沿岸,海原县各个遗址主要分布于南华山麓黄河支流的清水河流域。这些遗址,形成了中卫地区早期人类活动及文化交流的格局。 中卫地区古人类留下的痕迹,与黄河密不可分。旧石器时代,中卫地区一碗泉、孟家湾等黄河沿岸地带出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遗迹,现中卫博物馆历史展厅中所陈列的石核斧,砍砸器就是中卫旧石器文物的典型代表,其中石核斧长6.5厘米,宽5厘米,厚3.5厘米,通常被当作砍劈工具使用,砍砸器也被称为“砍斫器”。为旧石器时代的一种大型生产工具。主要以石块、石核、砾石为毛坯加工而成,少数以大石片为毛坯,以其钝厚曲折的刃口和厚重的器身,可起到砍劈、锤砸和挖掘等多种用途。形状有圆形、方形和不规则多边形等,基本上用锤击法修理而成。其次,在同一时期,海原县南华山周边也出现了人类活动迹象,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卫地区石器时代文化的发源地,并与周边文化交流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从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情况看,远古时期中卫乃至宁夏地区的人类活动较少,活动区域也相对集中。 在进入到新石器时代后,中卫地区地区留下的遗址都有哪些。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普遍发现,同时中卫地区不断受到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影响,大部分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能发现具有马家窑文化特征的彩陶片。在这一时期,黄河沿岸的人类活动区域不断扩大,除一碗泉、孟家湾等地自旧石器时代延续至新石器时代外,在沙坡头区的长流水、营盘水、沙坡头、沙塘、郑家小湖、北长滩,中宁县的风塘子沟、清水河、恩和等地也留下了古代人类的足迹。这些区域既留下了马家窑文化特征的彩陶,也充分展示出地域特征的细石器文化。中卫博物馆历史展厅现展出的新石器时代器物有彩陶,石磨盘、石磨棒、刮削器、细石叶、细石核、尖状器等多种类型、其中磨制石器石磨盘和石磨棒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磨盘长63厘米、宽35厘米、高7厘米,石磨棒长49.5厘米,均由青灰色石英岩打磨而成,通体光滑。磨盘呈鞋底形,盘下置对称的四个乳丁足,磨棒呈柱状,其作用为供谷物脱壳的加工工具。而在海原的南华山地区,这一区域的新石器文化在受到马家窑文化的强烈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菜园文化,这也成为了宁夏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代表。根据目前发现的各类遗存观察,中卫地区黄河沿岸的新石器文化,更加偏向于迁移式的狩猎经济;而在海原南华山地区,农耕色彩更加突出。 博物馆展示了中卫地区的新石器文化遗址。马家窑文化是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于1921年至1923年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发掘该遗址,故名马家窑文化。以前曾称它是“甘肃仰韶文化”,与仰韶文化几乎平行发展,而现已证实它是略晚于仰韶文化的遗存,是受其影响面发展起来的另一系统的文化。现在甘肃、青海一带已有大量发现。经碳-14测定年代,约为公元前4200一前3300年,主要有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根据考古发掘的实物看,马家窑文化也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并饲养猪、狗等家畜,同时从事渔猎和采集活动。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多用泥条盘筑,只有少数形状特殊的器物才用手捏。陶色以橙黄为主,彩陶较多,而且常在钵、碗、盆、豆等器物内部绘彩,惯用黑色彩绘。常见纹饰有条纹、宽带纹、圆点纹、波浪纹、弧线纹、方格纹、垂幛纹、锯齿纹、平行纹以及象征蛙纹等。 博物馆还重点介绍了中卫海原地区的菜园文化,据了解,菜园新石器文化遗存是宁夏南部山区原始文化的典型代表,据碳十四测定,文化年代为距今5000 - 4000年。与马家窑类型晚期和半山类型同时,也可能延至马厂类型时期。遗址是由多个居址和墓地组成的聚落群。20世纪80年代经多次发掘,菜园文化分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及甘肃省东北的六盘山周围黄土高原,有一套自成一体的遗存。房址有窑洞式、半地穴式及土崖地窝式,以窑洞式为特色,有的房址出现白灰面,有的窑洞内也有柱洞。墓葬是不规则的凸字形或椭圆形竖穴土坑或侧龛或洞室墓,无葬具,葬式多样,多侧 身屈肢葬,也有蹲踞葬或跪踞葬以及仰身葬或俯身葬,很少合葬。随葬器物基本都是实用器。夹砂陶和泥质陶大体相当,红陶最多,包括橙黄陶和红褐色陶,其他陶色很少。有大量鼓腹或凸腹的罐和壶类,有单耳、双耳和无耳的器形,还有碗、盆、钵、杯、匝、瓮等器形,绳纹、篮纹、划纹、戳印文、附加堆纹盛行,还有彩陶。发现的彩陶,包括典型马家窑文化的黑彩彩陶和菜园文化自身特点的红彩彩陶,器形和彩绘都较显粗率,有的是篮纹陶器上再施彩绘,与黑彩的彩陶在造型形式、纹饰风格和谨严作风上都有明显差异。菜园文化是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方式,但畜牧业和捕猎经济仍占有一定比例,并居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