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记录(一)

木藍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天下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天下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所以实有与虚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互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靠而存在。单音与和声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接随而成顺序。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将听任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但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但不涨势气力,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正是由于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离开他。</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无为而已,则无不治矣。</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不尊尚贤能之士,使人民不争逐名位;不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民不去偷盗;不去看会引起贪欲的事物,使人民的心不致惑乱。所以圣人修身治世之道啊!清虚他们的心,充实他们的腹,损弱他们的志,强壮他们的骨;永远使人民没有世俗的知欲;使那些智慧的人不敢妄为啊!无为罢了,就无所不治呀!</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大“道”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天地自然无情,万物该生生,该死死;圣人对百姓也一样,顺其自然。天地之间是不是像个大风箱啊?看着空虚无用,实际上很有作为,一鼓动便生出各种动静、各种作为来了。对于这样自然生发的变化,我们人是无能为力的。 所以多说无益,不如持中守衡,顺应变化。</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大道空虚开阔而又变化万端,它永远不会消亡。这是缔造生命的神秘母体。缔造生命的神秘母体有个出口,可以称做天地的根源。它如丝如缕、连绵不绝又难觅行迹,其作用却无穷无尽。</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天和地都是长久存在的。天地之所以能够长并且久地存在着,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和运行都是无我的,所以能够长久地存在。因此,圣人都不显现自身的存在和功劳,反而被人们所拥戴;远离名利的争端,从而得以保全。不正是因为圣人没有自私自利之心吗?所以,反而成就了圣人的治国理想。</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最好的善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厌恶的低洼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有道之人居住在善居的地方,心胸如水一般保持宁静而深不可测,待人真诚无私、效法于天,说话善于守信、言行一致,为政善于有条不紊、治理有方,办事善于发挥才干,行动善于把握时机。因为能做到与世无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也就没有怨咎过失。</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持有而超过其限度的,不如适时停止;怀揣而使之显露锋芒的,不会长久。用金玉堆满房屋,没有什么是可以守住的。富贵而骄横的,一定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成功了就适时的隐退,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十章:载营魄报一,能无离乎?专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灵魂与肉体融为一体,能永远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达到柔和,能像初生的婴儿吗?洗尽思想上的尘垢,能让心地宽广得如一尘不染得明镜吗?热爱百姓,按照道的法则来治国,能保持无为的境地吗?口鼻自然地开闭,呼吸吐纳,能绵绵细静地雌守吗?通达四方,能不玩弄权术和心智吗?生养抚育了并不占为己有,为万世立下了卓越功勋但并不自恃有功,滋养了万物并不居于主宰地位,这就是最高深的“道”。</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无之以為用。</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三十根车辐横穿轮毂,中间留有空处,车轮才得以发挥转动的作用。烧制陶土打造器皿,中间留出空处,器皿才能发挥盛放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的空处,房屋才能发挥居住的作用。所以,“有”使得万物产生效用,而“无”使得“有”发挥作用。</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颜色,容易使人眼花缭乱;纷繁嘈杂的音调,容易使人耳朵受到伤害;香馥芬芳、浓郁可口的食物,容易败坏人的口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于不轨。因此,圣人致力于满足基本需求即可,不耽于感官的纵情享乐,所以面对诱惑要有所取舍。</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得到恩宠或遭受侮辱,都要为之担惊受怕。重视大患大难,就好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什么叫作“宠辱若惊”呢?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它会感到惊喜不安,失去它则会感到惊恐不安。这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作“贵大患若身”?人之所以会有祸患,是因为有这个身躯;倘若没有了躯体,人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把天下看得和自己的生命一样宝贵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重担交付于他;爱天下和爱自己的身体一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责任托付于他。</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看它不见,无色无形的,叫做夷;听它不到,寂静无声地,叫做希;摸它不到,无质无实的,叫做微。这三者,无法刨根问底细致分辨,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外显的部分并不明亮,它隐含的部分也不晦暗。它无开端,无尽头,延绵不绝,无法明确地表述,就只好又归结为超物质的存在。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形象,这叫做若有如无的惚恍。迎接它,却看不见它的开头;追随它,却看不见它的末尾。遵循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当前的一切。能认识最早的本始,这就叫做大道的规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