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中史地老师

秋叶文媒

<p class="ql-block"> 我的高中史地老师</p><p class="ql-block"> 老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只要这个老师教书是认真负责、且口碑良好,那么他们一定会受学生尊敬的。工作几十年,阅人无数,给我印象深刻的没有几个,但老师无论是幼儿园老师,还是中学老师,甚至是大学老师,人们都会记得的,有些老师,甚至一辈子都还时常惦念的。我的高中历史老师张翔凤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受人尊敬和惦念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正值“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初期,也是刚刚恢复高等教育考试阶段。我们七七届应届毕业班本是可以毕业的,但就在这年,国家新的政策规定来了,由原来的春季招生改在了秋季招生。因此,我们这批高中应届毕业生,便延长了一年时间毕业。1978年上半年,学校开始分文理两个班,加上张溪和香隅两个中学高中应届毕业班,合并后的文理两个班,每个班的人数超过了八十多个。我的理科底子差,自然分到了文科班,担任文科班主任的正是张老师。而张老师在分班前也是我们的班主任。那时,还没有分文理班,同学们从初一上到高二,大家彼此都了解。当时,我们这个班,在全校都是有名的老大难班,从初中到高中,班主任至少换了七八个。自从张老师接管这个班的班主任后,面貌一下子便有了起色。这位来自大都市上海来的高材生,她悉心揣摸每个学生</p> <p class="ql-block">习性和爱好,因人施教,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经过一段时间的扭转,我们班从一个落后班级,终于迈上了先进班级的行列。</p><p class="ql-block"> 高一下学期,我们班开始组建一支足球队,张老师看我平时爱运动,把我安排到班级足球队里,每到周末,我们高中足球队和教师足球队都要进行一场师生对决。两队对决各有优劣势,我们学生队年青体壮、跑得快,但场上协调能力差些;而教师队比赛比我们有经验,战术灵活,但他们时间长了,体力明显不支,老是换人。每次比赛,张老师都以领队的身份到场为我们支招、鼓劲。每一次我们学生队进球,张老师便以鼓掌方式为我们加油、打气;每每从她洋溢着笑容的脸上,我们便知道,她内心是真诚为她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的。冬去春来。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三到六月,正是莘莘学子们为迎接高考而苦战的日子。张老师教我们文科班的历史和地理两门课,她知识渊博,常常引经据典,讲课生动活泼。有两件事至今令我印象深刻。她在上历史课时,擅长把握历史脉络,她要求我们一定要把中华五千年历史朝代背熟,从夏商周到元明清,都必须掌握;她在上地理课时,常常把地域典故、歌谣和谚语结合起来,以此来帮助我们加深记忆。一天,当上到甘肃和宁夏这一课时,她便引用了当地一首歌谣,“早穿袄,午穿纱,晚上围着</p> <p class="ql-block">火炉吃西瓜。”简短的一句歌谣就慨括了甘肃和宁夏的气候特征,且又如此生动活泼,她的精湛讲叙,使我至今难以忘怀!岁月悠悠,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了,后来我们这个班的同学们,有人考上了大学,有人选择第二年继续复读,而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回家找工作,或者回乡务农。</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在同学聚会时,才听说张老师已回上海一高校任教,直至退休。去年他们老两口,已经八十多岁高龄,还来东至故地重游。我的一位同学在香隅白茆水库偶遇过,并在一块留了影。但遗憾的是我与张老师未曾见面,但是我想,下次同学聚会时,定会设法邀请她来古镇做客,再叙师生情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