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博.群星璀璨时—《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

秋~

<p class="ql-block">9月15日,与好友一起游览博物馆。应她推荐,群星璀璨时——《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50元票游览走起~</p> <p class="ql-block">致敬!</p> <p class="ql-block">“一二百年前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如火如荼的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繁荣发展,新的艺术思潮随之接连涌现。那一时期的英国艺术,百花齐放,绚烂缤纷。”</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时代从1837年至1901年,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清朝道光、光绪和宣统皇帝时期。虽在同一时间段,而两个国家却走向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前者经济蒸蒸日上,后者却江河日下。</p> <p class="ql-block">沉船浮标</p><p class="ql-block">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p><p class="ql-block">绘制于1807年,再创作于1849年。</p><p class="ql-block">1851年底,透纳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这幅画作是他生命中最后完成的几幅作品之一,是透纳在他1807年所绘制的一幅表现泰晤士河河口景色的画作上,耗时6天再加工完成的。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几艘船只正在风暴中危险地上下颠簸。天空被双彩虹所占据,彩虹的尽头落在了一艘船的背后,一道闪光照亮了中间那艘船只的船帆,而画面左下角的一只船上身影模糊的人似乎已陷入危险境地,海上的浮标通常被用来警示危险水域,透纳在画作前景特意加入了两个飘浮着的浮标,其中的一个绿色浮标上还标有英文字母" WRECK "(沉船)。这艘坐满了水手和游客的船只,他们是否忽视了警告,或者是已经遭遇了不测?我们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在大多数文化中,彩虹都象征着希望,彩虹和光明意味着新的开始。但在《沉船浮标》这幅画作中,透纳首先让我们看到光明和彩虹,然后又将我们的视线引向可能发生灾难的黑暗与风暴地带。艺术家到底想表达什么?如此强烈的光源,是火光?是爆炸?是虚假的希望?还是透纳心中的奇迹之光?透纳把这艘船放在黑暗之中,或许是想表现出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无力,但它也可能象征着人类为了战胜自然,在风雨飘摇中向着光明前行的不懈奋斗。</p> <p class="ql-block">透纳生平与主要艺术画作</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画家的艺术生涯,也许很多世纪以后都出现不了第二个这样的人,而我们之中任何一个有可能成就伟大艺术的人,至少要跟随着透纳的轨迹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 一约翰.罗斯金</p><p class="ql-block">透纳是英国绘画史上的天才人物,19世纪上半叶英国学院派画家的代表。他的出现使得以风景画为代表的英国美术成功跻身于国际艺术之巅。他因对光线的把握和对色彩的巧妙运用,被后人奉为印象派的先驱。他从沉船、火、自然灾害等现象中获得创作的想象力,也沉醉于描绘现代机械和工业化所带来的变化,其胸腹中的意境已经达到与造化相契合的境地。透纳,这位英国最伟大的风景画家在他生命的尽头,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欧洲最领先的艺术家,他最"抽象"的一些作品,直到21世纪的今天都无人能超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变幻的风景</p><p class="ql-block">"自然从不背离它热爱的人。"</p><p class="ql-block"> [英]威廉·华兹华斯</p><p class="ql-block">风景画记录了人类自然观的变迁,自中世纪以来,人类的自然观就不断地发展升华。英国风景画是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美术流派之一,也是推动西方绘画发展的一股至关重要的力量。</p><p class="ql-block">英国风景画发斩于17世纪初。在理查德·威尔逊、托马斯·庚斯博罗等艺术家长达一个世纪的探索后,英国风景画从欧陆地区的古典风景中汲取养分,逐渐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而进入到19世纪,当国力强盛的维多利亚时代到来时,英国艺术家越发自觉意识到本土风景的价值,他们不仅用画笔描绘出本国辽阔壮丽的海景与静谧美好的田园,来表达对故乡的热爱和唤起大众的民族情感;还在"大旅行"的持续影响下,通过环游欧洲各地,甚至以东方世界景象来充实风景画的内容,在领略描绘旅途风景的同时,更是重新思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以真实自然入画、带有情感与思考的英国风景画。</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艺术家们对光与色的实践也为19世纪末印象派的诞生提供重要启示。</p> <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时代的早期艺术</p><p class="ql-block">浪漫主义之尾奏</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前十年是英国艺术风格发生转变的时期。艺术从高度戏剧化与注重情感表现力的浪漫主义过渡到少了一些雄心壮志,多了一些云淡风轻的风格。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的主要艺术家,如威廉.透纳,在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继续保持创作。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透纳在创作中越来越趋向于自由而广泛的风格。他的作品不再停留于对大自然外表的单纯描绘上,而是已透入自然的内心。</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的年度展览中充满了关于日常乡村生活场景的作品(被称为"风俗画"),如村舍、乡村居民、玩耍的孩童和集市景象。这类题材的灵感来自于17世纪荷兰和弗兰德斯艺术家创作的农民生活场景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在有风的日子里放风筝》</p><p class="ql-block">大卫·考克斯,1851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考克斯是英国水彩画黄金时代的重要人物与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印象派先驱之一。其作品色泽鲜明,笔触奔放。这幅画以松散的笔触、细节的简化,绘制出清新微风、转瞬即逝的光、变幻莫测的云。此技法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法国印象派风格。</p> <p class="ql-block">森林之王(又名《鹿于林间》) </p><p class="ql-block">托马斯.克莱斯韦克与理查德.安斯德尔 </p><p class="ql-block">时间不详,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克莱斯韦克,英国风景画家和插画家;理查德·安斯德尔,利物浦画家,擅长动物题材。这幅作品由二人合作完成。</p><p class="ql-block">风景画家克莱斯韦克绘制了树木和景观等这幅作品的大部分,低视角是他后期绘画的特点。而动物画家安斯德尔则执笔了鹿群与牡鹿部分。这种合作方式在维多利亚时代比较常见。</p><p class="ql-block">克莱斯韦克笔下的自然风景在当时成功地迎合了维多利亚时代收藏家们对于英国乡村风光的传统回忆,将其描绘为一个尚未被工业化影响的绿意盎然、田园牧歌式的永恒天堂。</p> <p class="ql-block">猎场看守人的小屋</p><p class="ql-block">托马斯.费德</p><p class="ql-block"> 1845-1846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苏格兰画家费德以描绘苏格兰乡村风景和细致的家庭场景而闻名。他强调细节和光线的精致处理,其画作既有着和谐的色彩、娴熟的人物刻画,又有着真挚的情感表达。</p><p class="ql-block">猎场看守人由贵族和乡绅阶层雇用于乡村庄园,他们负责饲养野鸡、鹿等猎物并为主人看家护院,或者陪同庄园主人及其客人远途打猎。</p><p class="ql-block">画面中,猎场看守人的妻子正站在屋内——这也许是厨房,也许是洗碗间。她面前的凳子上放着一只死鸡,旁边还挂着一只刚刚被打死的兔子;一支猎枪靠在墙上,桌子上摆着简餐。女人头戴整洁的棉帽,身穿丝绸与羊毛混合编织成的条纹衬裙,裙子的腰间还有一个口袋。这件带有完整口袋的裙子告诉我们:当时的猎场看守人相较于乡村佃户,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相对富裕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表演者</p><p class="ql-block">爱德华.约翰.科贝特</p><p class="ql-block"> 1855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科贝特擅长风景画和花卉静物画,晚年专注于田园乡村的场景和儿童主题的作品。这幅画作不同寻常地描绘了旅行艺人正在农村的乡间小路上向孩子们展示城里的新奇玩意——西洋镜的场面。画面左下角还有一个售卖玩具的人,她的篮子里有陀螺、稻草摇铃和风车,图中的两个孩子正在玩他们新买的玩具。</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时代的画作与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画家们不吝啬于用画笔描绘出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西洋镜中的剪影多是描绘戏剧、历史事件、著名人物或伦敦风景。这样小到可以背起走动,在街头集市四处展示的"帆布秀"西洋镜,在维多利亚时代早期最为受欢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的大地与海洋</p><p class="ql-block">随着19世纪的前进步伐,"大城小镇"日益"喧嚣",风景画家所带来的抚慰对于观看展览的公众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同样将目光投向自然。透纳关注着蒸汽火车和汽船的速度,而19世纪60年代后的一些热衷于描绘大地风景和海洋风景的艺术家则远离了城市的喧闹和腐朽:梅森在他的风景中引入了诗意的抒情;亨利·摩尔创造了一种新的海洋景观;阿特金森·格里姆肖专注于城市和乡村的月光与夜晚;19世纪末,克劳森创作的乡村生活作品反映了法国印象派的艺术风格;而水彩画家福斯特与海伦·阿林厄姆的职业生涯则始终建立在一种令人感怀的英格兰南部一隅的乡村生活景象上。</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的这些艺术家们以他们的诗情画意为维吉尔式的纯朴乡村生活添加了一抹时代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微风徐徐</p><p class="ql-block">亨利.摩尔</p><p class="ql-block">1887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亨利.摩尔,英国海洋和风景画家,以海景画为主要创作对象。他对海水波浪的形态有着细致的研究与深刻的认识,其画作构图往往大而空旷,且多由天空和大海这两个水平横带组成。传统的海洋艺术家作品中多带有叙事性或象征性内容,他们往往把大海作为船舶的背景,来表现沉船或者海战。而摩尔的海景画中没有人物,有时甚至没有船只。</p><p class="ql-block">《微风徐徐》是摩尔成熟作品的典型代表。画面上只有挂满着白云的蓝天,以及泛着白色浪花的蔚蓝大海,既没有人物,也没有故事。艺术家以顺畅的绘画技巧和这种集中主题的方式出色而专注地捕捉了水天的动静,以及大海的色彩和质感的细微变化。部分学者认为该作品所呈现的景象可能是英吉利海峡。</p> <p class="ql-block">利物浦海关大楼北侧</p><p class="ql-block">约翰.阿特金森.格里姆肖</p><p class="ql-block">1880或1890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格里姆肖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本土艺术家,唯美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他以绘画中的细节表现和对黑夜以及月光的表现手法而知名,被认为是维多利亚时代最优秀、最有成就的夜景与城市景观画家之一。</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利物浦码头。整幅画作以宽阔笔直的河岸街为中心,左边是停满了船只的沃平码头和坎宁码头;右边带有廊柱和三角形门楣的希腊复兴式大型建筑是利物浦海关大楼,该建筑建于1828年,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损,并于1948年拆除。我们从画面上昏暗的光线和朦胧且高饱和度的色彩中可以推测出,此时应是港口码头的傍晚时分。昏黄的灯光隐约穿透雾气,行人和马车都散发出一种神秘感。人造光从建筑物的窗户和煤气路灯中倾泻到路面上,凸显出雨水浸泡过的光滑路面。这幅画的一些细节并不完全对应现实,可以看作是对利物浦码头的回忆而非精确的地形描绘。</p><p class="ql-block">格里姆肖一生画了许多英国北方工业城镇的场景以及伦敦的风景,城市和郊区街道以及码头的月光景观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占有着重要地位。他笔下潮湿的煤气灯街道,朦胧的海滨港口,熟悉的街头巷陌,矗立徘徊的行人……,都在维多利亚时代清冷的月光下隐藏着异样的温暖和时代的疏离感。这些既是19世纪后期英国工业城市自然环境的体现,亦是对于时人内心情绪的微妙写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惠特比港</p><p class="ql-block">阿尔伯特.古德温</p><p class="ql-block"> 1891年,水彩、纸</p><p class="ql-block">阿尔伯特.古德温,英国风景画家。15岁时在皇家学院展出第一幅作品,1876年成为皇家水彩学会准会员。他广泛的风景题材作品反映了他对旅行的热爱,同时也是社会历史的重要记录。</p><p class="ql-block">古德温喜欢日落和黄昏,也十分欣赏透纳晚期空灵的风格,所以,他的作品描绘了大量渔村黄昏或黎明时的景象,其中风景如画的惠特比渔村是他最喜欢的创作主题之一。在这里,修道院在薄雾中若隐若现,阳光穿透其中,在水面洒下粼粼波光。这幅作品里所展现出的明亮氛围、事实观察与诗意的结合,以及水彩画的刀刮技法无一不体现了透纳对他的深深影响。古德温的许多作品都以光线和色彩的戏剧性效果为特色。</p><p class="ql-block">惠特比( Whitby )是一座位于英格兰约克郡东部的古老小渔村,这里以浑然天成的绝世海滨风光、与世无争的悠闲乡村生活和中世纪修道院遗址,以及源远流长的吸血鬼历史文化等而闻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雄鹅</p><p class="ql-block">乔治.赫明.梅森</p><p class="ql-block">1864-1865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梅森,英国乡村风景画家。出生于英国中部的斯塔福德郡,成长于意大利,在意期间曾绘制了很多描绘罗马周边村庄的风景画。1858年后,他回到英国,并在家乡斯塔福德郡创作了这幅画。</p><p class="ql-block">落日余辉,晚霞夕照,花草遍地的田野中,近处的水泊倒映着天空的色彩,两个农家女孩正在驱赶着一群鹅,前面穿着蓝色罩衫女孩的手臂高高地举起,后面的女孩则手拿着树枝,一副防御的姿态。整幅画作生动传神而又可爱。蓝衫女孩抬起手臂的动作与大鹅扭动脖子的体态遥相呼应,形成了整个画面的主体构图。虽然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场景,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但梅森却把浓郁的诗情画意充斥其中,赋予了它一种特殊的、田园般的格调。</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创作于1860年代,当时刚好是法国巴比松画派艺术家活跃的时代。梅森曾两次赴法学习,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到巴比松画派米勒和其他乡村绘画题材对他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金色谷仓</p><p class="ql-block">乔治.克劳森</p><p class="ql-block">1901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克劳森是19世纪80年代从伦敦移居到乡村的英国艺术家之一。他反对英国学院派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法国印象派画家的影响,认为光是风景艺术的真正主题。1897年至1921年间,克劳森创作了一系列描绘谷仓内部氛围的绘画作品。《金色谷仓》即为这组系列画作中最具代表性和最为经典的一幅。画作里,陈旧古老的农场建筑中,一个小男孩正在木梁间弯下腰去收集谷物,他身后的男子正拿着簸箕将谷物和谷糠分开。在这里,艺术家有意突出了谷仓内部的宽阔,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他多运用宗教场景或宏大历史题材来描绘日常生活的艺术特点;此外,画家还运用短而密的笔触与明亮的氛围效果展示了法国印象派风格的影响。克劳森虽然否定自已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但是他的许多绘画中却又都表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幸福时光</p><p class="ql-block">迈尔斯.伯基特.福斯特</p><p class="ql-block"> 1880年,水彩、水粉、纸</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时代的观众对诗情画意之传统习以为常。在该传统中,自18世纪晚期开始,村舍就已经是一种能引起人情感共鸣的乡村生活符号。福斯特是维多利亚时代最著名的乡村风景水彩画家。他以"给当红诗人的诗集画优美的插图"著称。19世纪50年代,他的许多作品都用作约翰.弥尔顿(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六大诗人之一)的《欢乐颂》《沉思颂》这类出版物的插图。人们惯于照田园短诗的悠久传统来看待他的图画。因此,他的画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收藏家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每当他有作品要出售时,经销商们都会争先恐后地去抢购。</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是一个典型的福斯特式主题,呈现了一个英国乡村常见的一角:倚门而立的一名女子(家庭主妇)正温柔地注视着门外台阶上正在相互玩耍的孩子们,一只小猫正在门前的台阶上戏耍和晒着太阳。整幅画面布局复杂多变,色调柔和,局部安排既动静相宜,又有光影变化。福斯特于1863年移居至萨里郡风景如画的维特利村,《幸福时光》或许就是对这个地区的描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维特利村</p><p class="ql-block">海伦.阿林厄姆</p><p class="ql-block">1884年,水彩、纸、阿拉伯树胶</p><p class="ql-block">女画家海伦.阿林厄姆深受水彩画家伯基特.福斯特的影响,并于1881年移居到了福斯特居住的维特利村。她于1875年被选为英国皇家水彩画协会会员,1890年被提升为正式会员。海伦擅长绘制风景如画的农舍场景,其作品的特点是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古老建筑的细腻刻画。</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描绘的建筑是萨里小屋(萨里郡传统的英国乡村小屋)的一种典型样式,墙壁部分是半木半砖结构,屋顶为风化的粘土瓦。向日葵露在花园的墙头,鸽子栖息在鸽舍上;一个小女孩开着院门,似乎正在迎接背着一堆欧洲蕨的父亲回家,母亲则出现在小屋的门口。这幅水彩画展现了田园诗般的农村家庭生活。画作创作于1884年。1885年春天,作品中的小屋被主人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现代化的住宅。海伦以她的画笔记录下了伦敦郊外,那些正在受到工业化的影响而逐渐消失的传统乡村建筑,她笔下的小屋、花园、绿道、阳光山坡和林地清新、芬芳,贴近自然,让人赏心悦目,是城市化下消失的乡村之美的永久纪念。</p><p class="ql-block">铁路建设的高潮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改变了萨里郡乡间的面貌与生活。我们从以上这几幅作品中不难看出,有关于城市还是乡村这道选择题,在200年前的工业革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城市生活吸引着人们,却又疏离着人们;乡村生活让人们偶感枯燥乏味,却也是人们殊途同归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异域旅途</p><p class="ql-block">18至19世纪,人们的旅行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可行。从高效的国家长途客车体系的兴起,到运河的普及,乃至19世纪30年代铁路的出现。交通体系网的发展反映了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p><p class="ql-block">英国人对异域风景一直有着无穷的兴趣。18世纪早期的"大旅行"多为上层社会贵族的"教育远行",而以休闲消遣为目的的"旅游"则是在维多利亚时代以中产阶级为主体,逐渐广扩至下层的"早期大众旅游"运动。19世纪初,英国画家前往欧洲旅游写生,绘制风景如画的古老建筑、大教堂、城堡、渔村和山川;40年代开始,艺术家们的足迹则抵达到了更遥远的目的地,如希腊、埃及、耶路撒冷和印度等。这些遥远地方的景色反过来也激发了公众对旅行日益增长的兴趣。</p><p class="ql-block">大多数的旅行艺术家使用铅笔或水彩这种易于携带的工具进行现场写生。他们将草图带回英国,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用这些草稿作为绘制油画或水彩画的基础,创作出成品画后进行出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总督府</p><p class="ql-block">詹姆斯.霍兰德</p><p class="ql-block">1862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色彩干净明亮,给人以清新明媚之感。艺术家从环礁湖的对岸,正对着圣.马克广场的地方来取景,为我们展现了威尼斯的地标性建筑:圣.马可广场及周围的景观。前景处是大运河碧波荡漾的水面,澄澈的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岸边建筑、游船、行人色彩丰富。河岸建筑从左至右,由近及远,错落有致,从清晰到朦胧,仿佛我们正坐在贡多拉小船上游览。左侧最高大壮观的建筑是海关大楼,塔楼上有金色的财富女神雕像,这座地标性建筑最初是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海上贸易于15世纪建造,现在则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其历史的面貌,并在这样的基础上改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右侧白色的方正建筑是圣.马克国家图书馆,后方高高伫立的钟楼是圣.马克大教堂的砖制钟楼;教堂的前方是一片空旷的场地,这就是著名的圣.马可广场,一左一右有两根柱子,分别是圣·西奥多柱和圣.马可柱,他们是威尼斯的守护神。柱子的右侧即为画作标题里体现的威尼斯总督府,旁边为著名的叹息桥。</p><p class="ql-block">霍兰德是享誉19世纪的英国水彩画家,他以画建筑和海洋为主题,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会使用颜色的画家之一。英国人"壮游"爱去威尼斯,而霍兰德则曾四次造访威尼斯,并创作了数百幅关于威尼斯建筑、运河和船只的色彩斑斓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部 </p><p class="ql-block">约翰.弗雷德里克.刘易斯</p><p class="ql-block"> 1840-1841年,铅笔、水彩、水粉、纸</p><p class="ql-block">水彩画对于英国人而言,是一种国家艺术。</p><p class="ql-block">刘易斯,英国东方主义画家,也是位伟大的旅行家。他最早以描绘西班牙的建筑景观而成名,后专注于中东和地中海场景的水彩画和油画。1840年11月,从伦敦到开罗的旅途中,刘易斯在君士坦丁堡作短暂停留,参观了拜占庭式的圣索菲亚教堂,并绘制了这幅素描。</p><p class="ql-block">画中这座伟大的建筑是为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而建,在537年被祝圣1453年后成为一座清真寺。我们透过作品中的大理石柱围屏,可以看到由穹隅支撑的大穹顶下雄伟的中央空间,画作前景处的两个大理石瓮中的一个是供仪式上净化之用的。这幅画的重点是建筑而不是人。画家更关心的是捕捉对这个地方的"印象",而非建筑的准确性。</p><p class="ql-block">1850年,刘易斯在回到英国前寄回了大量的水彩画,画中的异国风情和所使用的绘画技巧在水彩画家协会的展厅里引起了轰动,被认为标志着相对于19世纪上半叶水彩画传统画法的重大突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阿斯旺</p><p class="ql-block">爱德华.李尔</p><p class="ql-block">1854年,铅笔、褐色墨水、水彩、纸</p><p class="ql-block">李尔是一位极具传奇性的艺术家、插画师、音乐家、作家和诗人,以创作谐趣诗而闻名。他常年在外旅行,多次前往意大利、希腊、阿尔巴尼亚、巴勒斯坦、埃及、印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在旅途中绘制了几百幅素描,并以这些素描为基础创作了大量精美的油画或水彩画。</p><p class="ql-block">李尔的风景速写清新怡人,部分速写不仅标明作画地点、时间,而且还常标注有色彩和物体的笔记。他曾在1849年、1853至1854年、1867年三次造访埃及,这张素描作品即绘于他第二次造访埃及期间,当时他正游历于尼罗河沿岸。该作品保留了18世纪晚期以来许多专业水彩画家的典型作画方式,画作上题有"阿斯旺,1854年2月8日下午6点"。除了精准的时间和地点,李尔还在场景的相关部分简单涂抹上了颜色作为"色彩记录",即画家对现场真实色彩的记忆着色试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西西里村庄</p><p class="ql-block">威廉·莱顿·里奇</p><p class="ql-block">1879年,水彩、水粉、高光、铅笔、</p><p class="ql-block">里奇,苏格兰风景水彩画大师,曾担任皇家水彩画家协会副会长达二十年之久。维多利亚女王最赏识的艺术家之一,曾教授维多利亚女王绘画22年,并有两百多幅水彩画被英国皇室所收藏。</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中所描绘的村庄位于西西里岛西海岸的贾尔迪尼纳克索斯小镇上,塔楼后面的背景可以依稀看到埃特纳火山模糊的轮廓。</p> <p class="ql-block">叼着拖鞋的狗</p><p class="ql-block">埃德温·兰西尔</p><p class="ql-block">1848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早期维多利亚时代出现了具有浪漫气息的动物画,其中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动物画家当数埃德温.兰西尔。兰西尔5岁时即已显露出他的绘画天赋,12岁时进入皇家美术学院,次年,他的动物画就已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并获得两项奖励,29岁当选为皇家美术学院正式院士。兰西尔的动物画许多都具有拟人化的幽默以及人性化的感伤,当时被认为是对动物心理的精确探索。</p><p class="ql-block">兰西尔擅长通过对动物姿势和行为的观察来精准地刻画动物特征。在这幅作品中,他把狗的毛发纹理以及站姿都刻画得惟妙惟肖。画家通过使用粗大笔触和小的白色斑点来创造纹理和色调,成功地捕捉到了这只猎犬毛绒绒的效果。这只忠犬嘴里叼着一只拖鞋,走到门口等待主人回家。</p><p class="ql-block">在整个19世纪,这种表现犬类忠诚的场景都非常流行。《叼着拖鞋的狗》是兰西尔为贝德福特公爵和公爵夫人所绘制,他们是画家的密友和赞助人。</p> <p class="ql-block">忠诚</p><p class="ql-block">布里顿.里维尔</p><p class="ql-block">1869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布里顿.里维尔是一个出生于伦敦的英国画家。他追随兰西尔的风格,成为了一位注重感性的动物题材画家。两位艺术家都经常绘制狗作为人类逆境中的朋友这一主题。</p><p class="ql-block">里维尔的这幅油画描绘了一间空空的牢房里,一只忠犬正在抚慰主人,小狗脸上对主人同情和怜悯的表情是这幅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再从男子的着装和他手臂上挂着的吊腕带来看,这名男子是个受了伤的偷猎者,因为在别人土地上非法打猎或捕鱼而正在等待审判。</p><p class="ql-block">作品原先的标题为《囚徒》,后来由肥皂制造商利华休姆勋爵(利华夫人美术馆创始人)改为《忠诚》,以传递一种更加积极的情感。利华休姆开创了以艺术制作广告的做法,他将这幅作品进行彩色印刷复制后,制成了肥皂包装纸。由于传播广泛,故而这幅原作也变得十分出名。</p> <p class="ql-block">特别议会</p><p class="ql-block">亨利.斯泰西.马克斯</p><p class="ql-block">1891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马克斯,英国艺术家,凭借绘制历史画而声名鹊起,但又以其色彩丰富的鸟类绘画而闻名。他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画鸟类,尤其是鹦鹉。他对鸟类解剖学与行为模式进行了许多科学研究。此外,他仿佛有一种天赋异禀,能够精准地捕捉到它们的性格和情感。</p><p class="ql-block">这幅画生动地描绘了一群鹦鹉开会的场景,诙谐地讽刺了特别议会的严肃审议过程。该委员会由一群议会与上议院的议员组成,他们开会研究政府部门的工作,或者讨论一些迫切的政治问题。马克斯在艺术界以实用主义小丑而著称,其很多绘画都表现出诙谐的幽默感。他曾经写道:"我宁愿和一只鹦鹉交谈一个小时,也不愿和一个政客交谈两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流变的图像</p><p class="ql-block">"真正的艺术家必须摒弃粗俗和媚俗,以美的名义去追求真理。"</p><p class="ql-block"> [英]奥斯卡.王尔德</p><p class="ql-block">19世纪中叶,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进入到了全面强盛时期,整个欧洲世界也正在被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所席卷。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满于工业化所带来的弊端,彼时的英国掀起了一场中世纪文化复兴运动,这场运动影响到了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p><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对"美"的追求与崇拜,成为了维多利亚时代具有反思与革新精神的艺术家们不断触碰与叩问的主题。年轻的拉斐尔前派艺术家们主张回到文艺复兴拉斐尔以前,以文学、历史、宗教题材来呼唤高尚的审美情操;用忠于自然、精准而细致的创作手法,画自己眼中所见。</p><p class="ql-block">尽管拉斐尔前派的存在只是昙花一现,但他们在艺术观念上的进步,在艺术创作上的积极主张,以及在绘画技巧上的改进都对英国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对自然形式的偏爱作为图案和装饰的基础,为机器时代的工业设计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路;而他们对"美"的追求与艺术革新精神更影响到了19世纪百花齐放的英国画坛,包括工艺美术运动、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维也纳分离派、新艺术运动等艺术流派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绝美的反叛﹣﹣拉斐尔前派</p><p class="ql-block">1848年,年轻的艺术家但丁·加百利·罗塞蒂(1828-1882)、威廉·霍尔曼·亨特(1827-1910)、约翰·埃弗里特·米莱(1829-1896)等七人因反对皇家美术学院教学理念的因循守旧,组成了名为"拉斐尔前派兄弟会"的组织,他们希望可以创作出内涵更为深刻,以及与当代生活相关联的绘画作品。</p><p class="ql-block">早期的拉斐尔前派反对皇家美术学院奉拉斐尔为圭臬、束缚艺术创造力的教学模式,主张从浪漫的诗歌、中世纪艺术及当下生活中获取灵感。他们希望艺术根植于对自然形态的密切观察,并开创了色彩明亮、刻画入微的新的绘画形式。直至19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罗塞蒂和爱德华·伯恩·琼斯的领导下,拉斐尔前派放弃了对自然的研究,转而从想象中汲取充满幻想和诗意的主题,表达爱、死亡和美。</p><p class="ql-block">拉斐尔前派的创作被称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前卫艺术",他们是英国献给世界艺术史最艳丽和最被称道的一朵奇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期待:1854-1855年间的火炉旁 </p><p class="ql-block">福特.马多克斯.布朗</p><p class="ql-block"> 1851-1852年创作后,1854-1855年再次绘制,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画家布朗是英国海军军官的儿子,出生于法国加莱,在欧洲大陆长大。1846年定居英格兰后,他接触到了拉斐尔前派画家,相互影响。虽然布朗从未真正成为拉斐尔前派兄弟会的一员,但他们却有着一样的题材意境、鲜艳色彩和写实风格。布朗的作品着眼于当代社会问题,创作态度非常严肃。</p><p class="ql-block">布朗初创这幅画时,表现的是他坐在火炉旁的妻子爱玛,刚刚哄睡小女儿,正在做针线活的情景。他在1854-1855年修改了这幅画,画面桌子上的一叠信件和一张士兵的微缩肖像画是后增添上去的。当时的英国正卷入到克里米亚战争中,新添加的元素改变了画作的主题:一位军官的妻子在思念等待她远赴战场的丈夫。</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布朗的第一个现代生活题材作品,颂扬了母性和家庭的亲密关系,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妇女美德。画作构图从高处观看并配合陡峭的视角特写,暗示着观画者也置身其中。灯光效果格外新颖,将一面的油灯灯光和另一面的炉火光相结合。没有任何修饰,爱玛的牙齿被光照亮,幼儿的脸颊在高温下泛着红晕,并以一种尴尬的姿势在她母亲的腿上危险地保持着平衡。细节、现实主义、构图和光线的结合下,创造出了一幅非凡的作品。没有任何宗教的印迹,这就是布朗的现代性。尽管绘画表现的是传统的圣母子主题,但是婴儿死尸般的姿势和火焰映在她白袍上呈现的血红色都影射了当时克里米亚战争中最残酷的一段历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梦回往昔◇膛过浅滩的骑士</p><p class="ql-block">约翰.埃弗里特.米莱</p><p class="ql-block">1857年创作后,约在1863年再次绘制水粉、纸、白色色粉、阿拉伯胶。</p><p class="ql-block">米莱是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创始人一,绘画天才。10岁获艺术协会颁发的银质奖章,11岁进入皇家美术学院,18岁获艺术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19岁与亨特和罗塞蒂共同发起"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并于1896年出任皇家美术学院院长。米莱以近乎摄影的方式表现大自然的卓越能力,以及他将大自然融入作品的各种方式,都是他作为杰出的艺术家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p><p class="ql-block">米莱拥有极强的造型能力和熟练却不落俗套的写实技巧,他的画作色调典雅,画面忧郁且深沉。《梦回往昔》的画作题材选自米莱的朋友、艺术评论家汤姆.泰勒以中世纪语言写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一位全身披着金色铠甲的古代骑士,帮助两个贫穷樵夫的孩子,用马驮他们过河的情景。骑士虽然年事已高且饱经战争的摧残,但他的眼睛仍然熠熠生辉。曾经骁勇的骑士和战马不再与人战斗拼杀,而是将援助贫民作为己任。该作品是米莱1857年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的一幅同名大型油画的水彩缩小版,也是其生平中少量水彩画中的精品之作。尽管这个主题是虚构的,但画作前景和背景之间的构图距离、特定的面部表情和人物服装上精准丰满的细节以及白色湿润背景上所画出的明亮色彩和高妙的技法,皆显现了米莱感伤和浪漫的情调。画作主题的感性与"完美的暮色"更传达了一种精神的反思,同时也象征着这位年迈的骑士即将结束他侠义的一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伯德.海伦</p><p class="ql-block">威廉.林赛.温德斯</p><p class="ql-block">1856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利物浦画家温德斯是拉斐尔前派的追随者。在1850年访问伦敦时,他由早期的浪漫主义历史绘画转变为拉斐尔前派风格。1856年,他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了他新绘画风格的作品﹣-《伯德.海伦》。画中场景取材自一首传统的苏格兰民谣,民谣的诗句刻在了画框上。故事讲述了身怀六甲的伯德.海伦,为了不让无情的情人抛弃她,把自已伪装成一名侍童被迫跟在骑马穿过荒野乡村的情人身边奔跑。</p><p class="ql-block">拉斐尔前派的特点是描绘强烈的情感,对中世纪的兴趣和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的风景。这幅作品描绘了海伦为了能跟上她的情人而被迫游过克莱德河之前的那一刻。艺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描述这幅作品最具想象力,称赞温德斯描绘阴冷的沼泽地风景的方式,云朵聚集在暴风雨中,情人骑手面孔冷漠而残酷,海伦以右手按压右肋,正表情凄凉地在河中艰难跋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彩虹</p><p class="ql-block">威廉.戴维斯</p><p class="ql-block">1858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威廉·戴维斯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但定居在利物浦。在那里他受到了拉斐尔前派的影响,并发展出了自己的技巧,用以来传达光线的动态与变化。</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描绘了利物浦东部圣海伦斯附近的乡村。艺术家捕捉到了暴风雨过后的瞬时场景:风吹着树,破云而出的太阳照亮了前景中的田野和羊群,天空出现了彩虹,乌云退向的远方暴风雨依然在肆虐。艺术家以线条、圆点、飞溅的颜料传达了动态中的风景,给纹理一个持续的变化。</p><p class="ql-block">1858年,该幅作品在利物浦展出,因受到批评,戴维斯曾将画布右侧的彩虹折叠隐藏到装裱中。完整的作品直到1972年才被重新发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春天里于沃顿峭壁眺望阿尔塞得山丘 </p><p class="ql-block"> 丹尼尔.亚历山大◇威廉姆森</p><p class="ql-block"> 1863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威廉姆森是来自利物浦的艺术家。他于1860年居住于兰开夏郡北部期间创作了一系列受到拉斐尔前派风景画处理方法启发的小幅风景画,但其突出的色彩和对地质异常细致的渲染又超越了自然主义,赋予了绘画一种梦幻般的力量。</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表现实地观察的非凡杰作,它忠实地记录了兰开夏郡北部的阿尔塞得山丘这处风景在色彩学、植物学和地质学方面的自然奇景。作者描绘了如烟似雾的阴沉天空下色彩斑斓的大地,从黄色的金雀花和橘黄色的凤尾草一直延伸到远处绿色、蓝色和紫色的山丘,甚至捕捉到了一群飞翔的鸟儿和前景中的一只兔子。由于这幅画作只有40.6厘米宽,所以这些细节就显得更加令人惊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画中石楠花和金雀花所使用的明亮紫色和黄色是通过使用工业合成的油漆涂料而实现的,它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天然颜料曾经稀少而又制作耗时,其中紫色最为昂贵,几乎是皇室的专利。1856年,化学家威廉·亨利·珀金从煤焦油中合成了一种紫色,开创了苯胺染料工业,彻底改变了整个颜色科学,从此人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工业制造获得无限的颜色。</p><p class="ql-block"> HUAWEI Mate 40 Pro </p><p class="ql-block"> Ultra Vision Cine Camera | LEICA</p> <p class="ql-block">客西马尼园</p><p class="ql-block">威廉.戴斯</p><p class="ql-block">约19世纪50年代晚期,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戴斯是一位杰出的苏格兰艺术家,他与拉斐尔前派关系密切,虽不是兄弟会的成员,但却是拉斐尔前派的同情者和支持者。其作品预示了他对早期意大利艺术和户外光线与色彩的兴趣。</p><p class="ql-block">据圣经《新约》记载,客西马尼园是以色列耶路撒冷附近的一片橄榄园,相传这里是耶稣和他的门徒经常祷告深思的地方。据说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的前夜,曾来到客西马尼园祷告,这时他已经知道门徒犹大出卖了自己。画作描绘的正是耶稣死前的这一夜。需要说明的是,这幅作品并不是对客西马尼园的实景描绘。黄昏时分,身穿青蓝色长袍的基督耶稣正从岩石小径转身走向黑暗的树林,仿佛要拥抱他在十字架上的苦难。画家细致地描绘了山峦与树木的形状和岩石的地质细节,以及黄昏时分在黑暗树影上方依然明亮的天空和弯月,从而赋予场景更多的真实性,将宗教与自然融为一体。在这里,戴斯采用了拉斐尔前派细致观察的自然主义画法,传达了一种强烈的精神张力,并使整个画面有种近乎摄影的品质。</p> <p class="ql-block">圣则济利亚</p><p class="ql-block">约翰.迈尔惠施.斯塔威克</p><p class="ql-block">1895-1896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斯塔威克是拉斐尔前派第二阶段的重要成员,曾是伯恩﹣琼斯的工作室助理,伯恩﹣琼斯对他的作品产生了主要影响。斯塔威克的作品富有象征含义的传奇主题,色彩浓厚,细节精准,极尽精雕细琢。</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油画作品。画中的圣则济利亚是音乐的守护神,她以一位优雅的女性形象出现,令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圣则济利亚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通常被艺术家表现为在一位天使的陪伴下正在弹奏便携式风琴的样子。这幅画作中,斯塔威克沿用了这一形象:两个人物都穿着文艺复兴时期色彩丰富的长袍,专注于她们的音乐,仿佛置身于一个与当代现实隔绝的艺术和美的世界中,她们的音乐更像是来自天堂而非人间。这是从伯恩﹣琼斯的艺术中衍生出来的概念。斯塔威克的艺术融合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对细节一丝不苟,具有浓重的装饰感和古典情调。同时,这幅画的构图也非常独特。它采用了立体构图的方式,使得画面更加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整幅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家通过巧妙的笔触和细腻的描绘,将圣则济利亚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者面前。这幅画不仅是一幅艺术品,更是一次对历史和文化的探索与致敬。</p> <p class="ql-block">该展览唯一的女画家,她的画框也是她亲自设计的。</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孩童(编稻草的托斯卡纳女孩) </p><p class="ql-block">威廉.霍尔曼.亨特</p><p class="ql-block">1868-1869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亨特的大多数作品都带有强烈的宗教或道德信息。相反,这幅画作则表现的是一个甜美纯真的少女,其原型是享特居住在意大利时佛罗伦萨郊外菲耶索来别墅的园丁的女儿。这幅作品的焦点并不像艺术家通常所画的那样清晰,整幅作品色彩绚丽,充满了对细节的观察,这是拉斐尔前派的典型特征之一。女孩上半身的形象与阿尔诺河河谷、橄榄和白杨树以及雾蒙蒙的山丘等托斯卡纳的风景相映成趣,她的脸、手的皮肤、头发的质感、衣服纹样和质地都被刻画得细致入微,手中编织的麦秆和肩上鸽子的羽毛也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最为重要的是女孩棕色的大眼睛在颜色上与鸽子的眼睛也遥相呼应。而在拉斐尔前派的另一个典型特征"象征现实主义"方面,这幅图画里栖息在少女肩膀上的鸽子,则代表了亚平宁山脉城市所特有的"温柔"。</p><p class="ql-block">草编是18世纪佛罗伦萨地区的一个重要产业,画面中女孩手中的以麦秆编成的草条最终会被制成草帽,出口到世界各地。编条通常是用7根或11根麦秆制成的:亨特以他一贯的准确性展示了女孩正在用11根麦秆编制草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讲述故事﹣﹣文学与历史的画面</p><p class="ql-block">英国的美术与文学和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具有着较强的文学性和叙事性。</p><p class="ql-block">在整个维多利亚时代,艺术家们都会从历史与文学当中选取他们的作品主题,描述历史中著名的事件或者钟爱的书籍、诗歌、剧目中的经典片段。相较于悲剧题材,画家们更喜欢选择以莎士比亚的喜剧作为创作主题。此时也涌现出如查尔斯.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等杰出的新生代作家,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与过去的经典著作共同成为画家笔下的灵感来源。</p><p class="ql-block">同样受欢迎的还有创造性的历史主题。这一时期,一部分画家热衷于描绘穿着历史服饰的人物,并以此来表现日常琐事,制造额外的趣味和浪漫。这些精研细节的画家也成为了描绘各个时期服装和室内装饰的专家。</p><p class="ql-block">文学和历史影响了英国绘画的发展,从而涌现出一批内涵丰富、风格隽永的美术佳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夜》的角斗场面</p><p class="ql-block">威廉.鲍威尔.弗里思</p><p class="ql-block">1842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威廉.鲍威尔·弗里思被称为是威廉·荷加斯(1697-1794)之后英国最伟大的社会题材画家。他常以莎士比亚、狄更斯、塞万提斯和莫里哀等人的文学作品情节为主题作画,在维多利亚时代很受欢迎。这幅画中所描述的滑稽、荒诞的场景出自于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第十二夜》的第3幕第4场:扮成男仆的维欧拉(右)和安德鲁·阿戈齐克爵士(左)发生了决斗,后者是被肥胖的酒鬼托比·贝尔奇爵士怂恿而来。维欧拉正紧张地咬着指甲,安托尼奥则困惑地看着这个女扮男装的人,认为维欧拉是她的孪生兄弟,塞巴斯蒂安。</p><p class="ql-block">学生时期的弗里思经常光顾伦敦大剧院。这幅画作描绘的内容与实际的演出并不相关,但人物的姿势和面部表情都很戏剧化,背景也看起来更像舞台布景,而不是真实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圣亚尼节前夜》</p><p class="ql-block">威廉·霍尔曼·亨特</p><p class="ql-block">约1856-1857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亨特是拉斐尔前派的主要发起人和重要成员之一,也是唯一自始自终坚持拉斐尔前派艺术宗旨的画家。</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的灵感即来自诗人约翰·济慈所创作的诗歌,描绘了情侣玛德琳和波菲罗一起从一场醉酒的盛宴中出逃的瞬间。故事情节基于中世纪的传说,即圣亚尼节到来之前的午夜,年轻女孩会在梦中看到自己将来的丈夫。玛德琳午夜醒来时看到了藏在自己卧室中的家族的敌人波菲罗,他们向彼此表达了爱意并一起逃走了。亨特创作这幅画的目的是为了对比爱情的神圣与狂欢者的软弱,体现了拉斐尔前派希望通过艺术传达严肃的道德的愿景。</p> <p class="ql-block">奥利弗.特维斯与费金的初次见面 </p><p class="ql-block">亨利.本杰明.罗伯茨</p><p class="ql-block">1868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罗伯茨是来自利物浦的艺术家,他用油画和水彩绘就了各种叙事题材的作品,对刻画人物具有独特的感受。</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的创作题材出自查尔斯.狄更斯的著名小说《雾都孤儿》。小说于1837年9月首次以连载的形式面世,讲述了一个出生在救济院的贫穷的孤儿卷入了伦敦青少年犯罪团伙,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的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的故事。罗伯茨在这里刻画了小说第八章的情景:无辜的奥利弗被已经是惯犯的狡猾的道奇介绍给了邪恶的盗窃团伙头子﹣﹣犹太老头费金。房间四壁黢黑,满是污垢;晾衣架上挂满丝绸手帕;费金身穿油腻的法兰绒长袍,一手向前,一手摘下帽子,正在很绅士地迎接着不知所以然的奥利弗,他脸上的一丝笑容却暗藏着奸诈和邪恶。尽管罗伯茨改变了狄更斯原著中所描述的许多精确细节,但这幅绘画却巧妙地揭示了狄更斯作品的灵魂所在。</p><p class="ql-block">《雾都孤儿》揭露了工业革命化后维多利亚时代的许多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曾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及舞台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祷告后的玛德琳</p><p class="ql-block">丹尼尔.麦克利斯</p><p class="ql-block">1868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来自爱尔兰的画家麦克利斯以肖像画而闻名,同时从事复杂的文学与历史题材的绘画创作。麦克利斯这幅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约翰.济慈于1820年所发表的长篇叙事诗《圣亚尼节前夜》中的诗句:</p><p class="ql-block">待她做完了晚祷,便解开了她头上</p><p class="ql-block">所有的珍珠花环。</p><p class="ql-block">根据中世纪的传说,在圣亚尼节前夜,年轻女孩们可以在睡梦中看到她们未来的丈夫;本幅画作即描绘了长诗中的女主人公﹣美丽的玛德琳,正在解开头发上的珍珠串,宽衣解带准备就寝。济慈的长诗在想象与现实之间自由切换,画中的内容亦与诗文紧密相扣。作品里,中世纪室内的三拱形窗户和窗户上的彩色玻璃及四周的雕刻装饰、熄灭的蜡烛、男主人公波菲罗将为她弹奏的琉特琴和洒落在她胸前的月光,都取自济慈的诗句。整幅画作在舒缓的叙事节奏中,营构出一部浪漫的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查理一世在诺丁汉举兵</p><p class="ql-block">奥古斯都.利奥波德.埃格</p><p class="ql-block">1852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埃格是一位文学和历史题材画家,但他也画了一些当代生活的重要场景。由于身体状况持续不佳,加上经常出国旅行,他最终病逝于阿尔及尔,年仅47岁。</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描绘了1642年8月英国第一次内战中,查理一世在诺丁汉城堡升起王旗,宣布讨伐议会的场景,是埃格根据爱德华.海伦.克莱登所著的知名内战史书《英国叛乱和内战史》中的记载而创作的。画作中,骑在白马上的国王查理一世正在看着他的部队在诺丁汉城堡前升起王旗。这一事件据书中记载是发生在8月的一个风雨之夜。当时的国王对议会宣战,但是王旗却在夜晚被强风吹倒,大部分的保皇派军队还没有到达。画面中充满威胁的天空和混乱的军队,与国王木讷的身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未来战局的不确定性。</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与维多利亚时代早期最重要的艺术项目之一﹣﹣威斯敏特斯宫的装饰有关联。1852年,英国重建了议会大厦,官方要求埃格提交几幅反映英国历史场景的草图作为上议院走廊壁画的创意。遗憾的是,他的这幅作品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壁画最终委托给了另一位艺术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情人节的早晨</p><p class="ql-block">约翰.卡尔葛.荷斯利</p><p class="ql-block"> 1865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约翰.卡尔葛.霍斯利出生于伦敦,20岁时就在皇家艺术学院展出作品,并且轰动一时。他曾以画家身份跟随威尔士亲王前往英国殖民地印度。这位画家的很多作品其实都来自于上流社会。他还受阿尔伯特亲王之命,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张圣诞卡。</p><p class="ql-block">画作背景是17世纪初的英国。2月14日的圣瓦伦丁节原本是纪念早期基督教殉道者圣瓦伦丁的日子,但从中世纪开始,这一天便与浪漫的爱情联系在一起,恋人间互赠礼物和爱情信物成为风俗(现在也如此)。荷斯利的这幅作品是一幅坦然逃避现实的浪漫主义画作:闺房中,一位美丽、富足、自信优雅的年轻女子穿着昂贵的丝绸和天鹅绒衣服正心不在焉地读着信,她左手拿信,右手撩拨着头发,欣赏着镜中的自己,边上的宠物狗已将她丢弃的一页信纸咬烂;左侧门口的仆人正接收着信差送来的更多的来信。画面捕捉到了维多利亚时期公众对于情人节的浪漫信息的传达。这幅作品是这位艺术家脸炙人口之作,目前所知至少还有另外5种版本。</p><p class="ql-block">荷斯利在绘画中描绘过很多这类历史场景,但所展现出来的更多的只是虚构而非现实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还需要说明的是画作中小狗口中的信以"致西丽亚"开头,但那些难以分辨的字与本.琼森1616年写的著名诗歌《西丽亚颂歌》并不相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至美理想﹣﹣唯美主义运动</p><p class="ql-block">唯美主义于19世纪下半叶在英国盛行,其原则是"为艺术而艺术"。倡导唯美主义的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单纯的感官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说教。这与皇家美术学院推广的艺术风格截然不同,也是对早期拉斐尔前派注重宣扬道德精神的一种拒绝。</p><p class="ql-block">这场运动最开始盛行于文学和诗歌,后来席卷至绘画领域。唯美主义高度强调绘画的物理形式,如颜色、线条、色调和图案。此风格的主要影响来自于美国画家詹姆斯·阿博特·麦克尼尔·惠斯勒。起初,唯美主义仅在一小部分艺术家之间流行,包括但丁·加百利·罗塞蒂和阿尔伯特·摩尔。随后在19世纪70、80年代广泛传播,并逐渐完全颠覆了英国美术中的叙事传统,使英国美术的发展与欧洲联系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贝壳</p><p class="ql-block">阿尔伯特.摩尔</p><p class="ql-block">1874年,布面油画笔</p><p class="ql-block">阿尔伯特.摩尔是19世纪下半叶英国新兴的美学运动的开创性艺术家。在其作品第一次展出时,摩尔就开始酝酿着一场英国绘画的形式变革,这种革新最终导致了19世纪后半叶的现代主义思潮,画家们不再将叙事题材作为绘画的主题。</p><p class="ql-block">《贝壳》这幅画是摩尔隐晦而迷人的艺术特色的最佳例证之一。画中一个孤单的女子站于海边,沙石滩上点缀着海草和贝壳。她头戴金色贝壳装饰的橙色帽子,身披一袭被风吹起的,饰以黄边、缀以白珠的白色薄披肩,内衬一条垂于脚面的棕色希腊式长裙,如同古希腊雕塑般端庄而美丽。画家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女子为什么要冒着大风到海边来,也没有人知道她此时的心情或期待。由于人们感兴趣的问题都不能在画作中寻找答案,因此只能够从整体的形式上,比如构图和颜色来获得感官上的愉悦。正如摩尔一贯的风格,画的题目"贝壳"作为中心主题只是附带提到,无法使画面能讲出故事或呈现某种可被理解的环境。"为了艺术而艺术",这一点使唯美主义和摩尔的作品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独一无二。</p> <p class="ql-block">中式储物柜</p><p class="ql-block">威廉·奎勒·奥查森</p><p class="ql-block">1868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 奥查森是英国肖像画家、历史和家庭风俗场景画家,他因其对历史叙事场景的描绘和在晚期事业生涯中刻画现代服装而闻名。奥查森还是一位狂热的古董收藏家,他收藏的许多古董都时常出现在他的画作中。1862年,奥查森从他的家乡苏格兰搬到伦敦并住在一套公寓里,这个公寓可能就是本幅画作的创作背景,画作中的女人也酷似他未来的妻子埃伦·莫克森。</p><p class="ql-block">作品描绘了一位女士将花瓶放置在一个黑色金漆装饰的储物柜上的瞬间。黑金漆装饰的储物柜可能来自中国或日本,也或是英国本地的仿制品。房间里的其他物件:包括可能产于中东的金属器皿和玻璃器皿,可能产于亚洲或欧洲的青花瓷罐,椅子上还有一把扇子等等。整幅画作将17-18世纪的板房间、英式古典家具,以及亚洲工艺品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当时英国颇为流行的亚洲风格的家具及室内装饰的美学品味,是这类室内设计的早期范例。这种风格当时多出现在艺术领域。而画中女士所穿着服饰也是一件与19世纪60年代詹姆斯·阿博特·麦克尼尔惠斯勒画作中相似的“唯美服饰”,质料可能为白色丝绸。</p> <p class="ql-block">命运 </p><p class="ql-block">乔治.邓禄普.莱斯利</p><p class="ql-block">1870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莱斯利是英国风俗画家查尔斯.罗伯特.莱斯利的小儿子,他在父亲的影响下踏上艺术之途。早期作品受到拉斐尔前派的强烈影响,后期则转向了一种更具学术性、审美性的绘画风格。莱斯利的大部分作品都表现了氛围轻松的主题,常描绘花园或家庭室内场景中从事采花或插花、制作花环等富于女性气质活动的漂亮女子。《命运》这幅画作描绘了世外桃源般的场景,年轻女孩们将鲜花丢进河里,根据花朵的浮沉来预测她们的爱情运势。女孩们身着维多利亚时代的服装,其中一位女孩怀抱小狗;左侧的渔网和袋子昭示着女孩们一直在钓鱼。</p><p class="ql-block">画家意在"刻画英国家庭生活的阳光一面”,剔除一切丑陋或令人讨厌的因素﹣-什么也不能干扰美丽与优雅。这样的情景看似日常,却不切实际。但人们乐得欣赏其中的装饰性与精致性,并渴望从中汲取甜美与快乐,这类作品符合唯美主义运动,也符合和谐与美的理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芍药</p><p class="ql-block">查尔斯.爱德华.佩鲁吉尼</p><p class="ql-block">1887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佩鲁吉尼是一位出生于意大利的浪漫主义英国画家,其作品曾被误以为是米莱本人的作品。</p><p class="ql-block">佩鲁吉尼的大部分画作都是唯美主义的随笔,表现了穿着优雅的女性,通常还包括鲜花,以增强美感。在这幅作品中他将粉红色色调的芍药放在前景显眼处,提取了花朵叶子的绿色作为画中女性"唯美服装"的色调,并精心描绘出丝绸褶皱。画面背景为灰绿色。色彩协调的点睛之笔是模特的红色头发和一张完美无瑕的脸上温暖的肉色。</p><p class="ql-block">透过上述这些维多利亚时期的画作,我们得以观察19世纪英国女性的生活方式,观看各个阶层女性的服装饰品,知道她们如何谈恋爱,参与什么社会活动,有什么样的信仰。她们穿着精致华丽的当代服装,也从古典审美中撷取灵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追寻古典﹣﹣古典主义与象征主义</p><p class="ql-block">19世纪60年代末开始,英国的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渴望从严酷的现实逃避到令人愉悦的古代。一时间,带有怀旧色彩的古典主义大受欢迎社会上掀起了对来自古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复兴的热潮,艺术家们热衷描绘古代历史事件,或是关于古罗马和庞贝公民日常生活的想象场景。弗雷德里克·莱顿是古典复兴运动的领袖。他潜心研究希腊的神话和诗歌,并从中提取了许多主题,用作品传达悲剧和英雄主义的故事,以及艺术和美的力量。</p><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更加注重心灵、直觉等内在精神世界的象征主义绘画开始兴起。以乔治·弗雷德里克·瓦茨为代表的艺术家多以幻想、梦境或借历史、神话的形象来创造带有暗示和象征的画面。象征主义是对现代都市的工业和商业世界的一种反抗,是艺术家超越实用性、超越叙事性的一种艺术表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忠诚至死不渝</p><p class="ql-block">爱德华.约翰.波因特 </p><p class="ql-block">1865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波因特是维多利亚时代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创作了大量的历史宗教题材画作以及世俗风格作品,曾任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国家美术馆馆长。他的油画着意于唯美情调,在题材上多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迎合了世俗审美,极具观赏性。</p><p class="ql-block">庞贝古城的毁灭这一题材令19世纪的艺术家们着迷,曾创作出了大量绘画和雕塑作品。波因特的这幅作品描绘了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摧毁庞贝城的场景。前景的地面上散落着硬币和其他贵重物品,背景是人们试图从废墟中逃生并抢救财物。在这样的慌乱当中,一位罗马士兵尽管眼神充满恐惧,却依然坚定地站在他的岗位上。这个主题取自爱德华.布尔沃.利顿于1834年创作的著名历史小说《庞贝城的末日》。书中这一事件的灵感来自于庞贝城考古发掘中所发现的一具位于赫库兰尼姆门旁,全副武装的罗马士兵遗骸。这幅画是波因特最著名的作品,曾被其他画家多次复刻。它所传达的坚守职责的绝对奉献精神,让它成为维多利亚时代最著名和最令人钦佩的绘画之一,并作为道德典范而备受推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悄悄话 </p><p class="ql-block">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p><p class="ql-block">1869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出生于荷兰,1873年入籍英国,1876年成为皇家美术学院的准院士,1879年擢升为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塔德玛擅长于用古典的技巧描绘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生活,他以华美艳丽的色彩迎合了英国人的心理。其作品流传广泛,复制多,价格高,是维多利亚时代最能够反映当时时代特点的著名画家。</p><p class="ql-block">《悄悄话》是艺术家的重要作品之一。画中的两位年轻女士留着精致的发型,戴着珠宝,穿着丝绸长袍,正悠闲地坐在软垫椅上,闻着花香低语聊天。画作背景是一个根据罗马庞贝城的室内环境想象出来的场景,色彩华丽,舒适温馨。画面中红发女孩螺旋状的卷发、青铜鼎烛台、大理石狮子托、赤金小雕像和庞贝古城红色的装饰墙等每一个细节的绘制都是基于考古遗迹和古代史料。阿尔玛﹣塔德玛的绘画形象地再现了维多利亚盛期的生活时尚。他的绘画创作和用色技法直接启迪了后来的装饰主义画家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挽歌</p><p class="ql-block">弗雷德里克◇莱顿</p><p class="ql-block">1888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莱顿的绘画以其华美的艺术风格成为英国学院派继雷诺兹之后最主要的代表,他的艺术标志着英国绘画艺术的最成熟阶段,他的名字成为了学院派的代名词,对推动英国古典复兴从短期现象转变为严肃运动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许由于曾在欧洲各地接受艺术教育的经历,莱顿对美学的理解几乎比任何一位同时代的英国人都要深刻,他把古希腊艺术看成一种完美的基本标准,并试图在希腊神话和诗歌题材的绘画中为现代人重塑这种理想美。其画作典雅明净、和谐华美,画中人物大都端庄秀丽,充满了如梦如幻的怀古情趣。</p><p class="ql-block">挽歌是一首哀叹的歌曲或诗歌,通常是为逝者而作。1889年,莱顿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了这幅名为《挽歌》的半身女性画像,有评论家称赞道:"此图哀伤之表达,恰如人物面容之柔美、典雅与自然。"《挽歌》中的女士身着奶白色优雅的希腊式披肩,秀发上缀有月桂花环;女子服装上的褶皱在颈部漾起婀娜的弧线,她目光向下,神态黯然,但柔美的脸庞上却无半点瑕疵,因为,画家为了实现理想化的美感,已将所有涂刷或者费力绘制的痕迹全部抹掉了。莱顿一生中描绘了一系列理想化的女性头像,每一位人物都通过姿势、面部表情、配饰、颜色和色调表现出特定的情感。他通常采用一种用釉料稀释颜料的技术来实现对女性的脆弱气质和精神的刻画。</p> <p class="ql-block">她将被创造成女人</p><p class="ql-block">乔治.弗雷德里克.瓦茨</p><p class="ql-block">19世纪70年代早期,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瓦茨是维多利亚时代有名的学院派画家,擅长以象征主义手法描绘人类的生命与情感。他的作品具有象征与神秘的意味,以及醒世与讽喻的内涵。</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讲述的是《圣经.创世纪》中世界上的第一个女人夏娃被创造出来的瞬间的故事,是瓦茨夏娃三部曲(创造、诱惑和救赎)的第一部最早和最好的版本。画作中,艺术家试图将夏娃视为坚强、充满活力和激动人心的象征。夏娃的全身都笼罩在艳丽而清冷的云雾中,光线集中于她的心脏和胸部",一个温柔、善良和充满爱的地方"。女人仰起的脸虽然朝向太阳,但却完全隐入了黑暗之中,而无法辨认。艺术家以此来暗示人的灵魂"因过度的光明而暗淡"。瓦茨对这一时刻的象征性描绘是他个人的理解,目的是要创作出一种视觉语言,也许是维多利亚后期危机四伏的英国社会的一种潜在的消极情绪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普洛托斯之妻</p><p class="ql-block">乔治.弗雷德里克.瓦茨</p><p class="ql-block">约1885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普洛托斯是希腊的财神,这里对财神妻子的讽喻式描绘是对维多利亚时代物欲崇拜的强烈抨击。画面中,普洛托斯的妻子右手缠满、抓满珠宝,她在丝质的枕头上疯狂地扭动着头部,摆出既妩媚又绝望的姿势。画家借此意在传达拥有过多财富可能带来的疾病和贪婪,即拜金主义的弊端。</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晚期◇工业革命带来的财富骤变导致了阶层的分离与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的加剧。1889年,当这幅作品在新美术馆展出时,作为艺术评论家的戏剧家萧伯纳将这幅作品描述为"大师之作"。</p> <p class="ql-block">美丽与哀愁</p><p class="ql-block">"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英】查尔斯.狄更斯</p><p class="ql-block">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60多年里,英国获得了空前的财富和力量,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与革新造就了这个时代无与伦比的经济繁荣。得了空前的财富和力量,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也是一个极度贫穷的时代。社会的巨变也带来了不同阶层之间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大。上层阶级拥有着巨大的财富和社会资源,享受着最奢靡的生活;中产阶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工业革命产生的变革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体面的生活,他们效仿着上流贵族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了维多利亚时代道德观念的遵循者;社会底层人民是维多利亚时代受影响最严重的阶级,他们因缺少收入而生活困苦,一些家庭甚至需要年幼的子女外出工作才能获得额外收入用以维持基本生存。</p><p class="ql-block">艺术作品反映时代精神。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揭示社会现状、描绘万象众生,成为维多利亚时期以现实为创作源泉的艺术家们不竭的动力。的社会环境下,揭示社会现状、描绘万象众生、成为维多利亚时期以实为创作源泉的艺术家们不竭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中产生活</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时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增长。随着就业机会的增多和资本的积累,中产阶级逐渐壮大。</p><p class="ql-block">迁居城郊或在郊区有着独立、半独立式的住宅,拥有贤惠的妻子和听话可爱的孩子成为彰显中产阶级男性财富和实力的体现。中产阶级已婚妇女得以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享受悠闲时光和优雅生活,但她们的步伐也因此被束缚在家庭的方寸之地,无论在法律还是经济上均完全依附于男性。</p><p class="ql-block">中产阶级乘时代之风茁壮成长,创造了大部分的社会财富,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都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形态和道德理想的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等待法律援助</p><p class="ql-block">詹姆斯.坎贝尔</p><p class="ql-block">1857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利物浦一间律师办公室里,一位头戴高顶礼帽,表情倔强的老人手中抓着雨伞,正用脚不耐烦地拍打着地面,等待着约见他的律师来处理账单问题。老人从帽子到雨伞位于一条垂直线,显示出他的固执和内心的不悦;旁边的小男孩可能是他的孙子,正徒劳地指着旋转的陀螺想吸引老人的注意,但没有成功;背景中,两个文员在屏风后自顾自地聊着八卦,根本无视老人的急切。这一系列人物特征和状态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可谓是非常"狄更斯"的画面。除人物面部、服饰外,画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非常精准,甚至包括贴在墙上的利物浦年鉴与表格、墙纸的花样、地上男人彩色毯质手包的花纹和贴于屏风上的印刷公告等等。虽然这幅作品折射出拉斐尔前派的影响,但是作为利物浦艺术家,坎贝尔并不属于拉斐尔前派。他的主题本质是幽默,而不是进行道德教育或表达强烈的情感。</p><p class="ql-block">坎贝尔的作品常聚焦于家乡利物浦的中产阶级和普通工人阶级的生活细节。这幅作品也体现了他身为保险推销员之子对当地公务机构办公室的了解。我们之所以能够知道画作的地点是在利物浦,是因为左边的印刷海报是利物浦土地拍卖的广告,而画作右边的图表则是利物浦潮汐的时间表。利物浦是英国一个重要的港口,了解潮汐对于航运是非常重要的。</p> <p class="ql-block">接受还是拒绝?</p><p class="ql-block">查尔斯.韦斯特.柯普</p><p class="ql-block"> 1872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查尔斯.柯普,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士,擅长风俗画、历史画、壁画和蚀刻版画,除了文学、宗教和历史题材作品外,柯普的油画作品多取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充满着人性的温暖和情趣,展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家庭生活的细节。</p><p class="ql-block">艺术家将这幅作品描述为:一个女孩屈膝跪在桌前,正不知道该如何回复这封"求婚信"。信是由信使送来的,此时,信使正站在门口与女仆交谈,等待着女子的答复。柯普一方面在标题中为我们提供了关注画作主题的线索,一方面在作品里画满了创造这则故事的物品:地毯上散落的花篮、匆忙丢弃的阳伞,以及脚下已撕破的信封都显示出了姑娘看信之迫切;她扔在椅子上的草帽和红色斗篷表明她刚刚从花园里奔跑回来。桌子上放着一个异形的珠宝盒,女孩刚从红蜡密封的包装纸中把它取出,盒子里还放着一条带有珠宝吊坠的项链﹣﹣这应该是女孩的追求者的爱情信物。桌子上还有写书信的工具:一瓶在银色托盘上的墨水玻璃瓶、一盒纸和一个信封。女孩微微泛红的面颊,表明她内心的激动与兴奋,然而作者却并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线索,而是保留了悬念,交由观者来判断她是接受了?还是拒绝了这次求婚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较量</p><p class="ql-block">约翰.爱德华.纽顿</p><p class="ql-block">1861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纽顿出生在加勒比地区,早年生活在马耳他,1856年来到利物浦后开始从事艺术创作,专攻静物画和风景画以及偏向于现实主义的家庭题材作品。其早期绘画的细节层次近乎摄影。</p><p class="ql-block">这幅画用标题将专注于音乐的小提琴家和在窗前笼子里唱歌的金丝雀作了比较,这是一场艺术与自然之间的竞赛。房间里男人皱巴巴的衣服、椅子上起褶的皮饰、窗台上的水烟筒,以及桌子上快要滑落的乐谱,都给人一种随意休闲的印象,可这一切都是被精心设计的。房间的窗户上有典型的利物浦乔治王时代晚期的细长玻璃窗条,透过窗户,我们还可以看到利物浦郊区、埃弗顿的圣乔治大教堂的塔楼以及维多利亚早期典型的砖砌联排房屋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贫穷与劳动﹣﹣社会现实主义</p><p class="ql-block">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机器大生产蒸蒸日上,城市发展欣欣向荣。然而,一片繁荣的背后隐藏着维多利亚时代普遍而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困与失业。大多数艺术家们为了迎合艺术市场,回避了那些会对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的情感造成困扰的主题,只有少数艺术家描绘了穷人的生活。</p><p class="ql-block">直至70、80年代,插画周刊《图解》以木版画的形式出版了年轻的无名艺术家们创作的关于工人阶级生活和贫困的作品,他们将插画发展成大型油画,并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尽管一些评论家认为这类社会现实题材画作不适合成为艺术,但另一些人则被画作中所揭示的不公正现象打动。揭露现实、唤醒大众良知成为社会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创作的动力来源。观众也可从这类作品中窥视到维多利亚时代现实社会灰暗的一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音乐?还是工作?</p><p class="ql-block">约瑟夫·爱德华·沃拉尔</p><p class="ql-block">1864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画家沃拉尔早年在利物浦机械学院接受了商业平版印刷的培训,该学院是维多利亚时代,政府在不同城市建立的为工人提供教育的系统机构之一。后来,他参加了利物浦皇家学院的写生课程,并成为拉斐尔前派在利物浦的追随者之一。</p><p class="ql-block">沃拉尔的画经常以同情的方式描绘下层社会的成员,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普通人的生活。这幅画中的男孩身着工人阶级的衣服,正在吹奏一个廉价的锡质哨子。他的旁边是一把扫帚,一个黄铜水壶和一个盛热水的容器。从这些东西可以看出这个男孩应该是准备要清洗石板,但他却偷了个闲,吹起了哨笛。当这幅作品于1864年在伦敦皇家美术学院展出时,一位艺术评论家写道:"当我们可以在学院庄严的院墙内偷得一笑时,我们总是很开心。"</p><p class="ql-block">画作中的扫帚似乎是新买的,因为标签还在,红色条带上的"2号"尺寸没有磨损的迹象。砖墙可能是在男孩工作的房子的后院,包括米莱、布朗和罗塞蒂等拉斐尔前派画家都曾画过砖墙场景。沃拉尔也刻意选择砖墙作背景,目的是想挑战艺术家准确描绘困难和不规则纹理物体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制花女工</p><p class="ql-block">塞缪尔.梅顿.费舍</p><p class="ql-block">1896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画家费舍在皇家美术学院接受培训后前往意大利,并一待十年。他笔下最典型的威尼斯题材作品是以女性为主角的风景画,多表现如狂欢节、婚礼或节庆中的女性。</p><p class="ql-block">19世纪的英国,轰轰烈烈向前发展的工业社会迫使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投入到工厂劳动中,以维持家庭生计。一些艺术家开始描绘独自工作的女裁缝等形象,以引起人们对服装业剥削女性的关注。但却很少有人直接描绘在拥挤的血汗工厂里工作的女性。《制花工》是对职场中的女性的罕见描绘,也是费舍另一幅画作《克勒肯维尔花匠》的投标版本。画中描绘了年轻女孩在由教会建立的所谓为帮助贫穷的年轻女孩而设立的花艺工厂里面制作人造花的场景。粉红色的花朵密密实实地排布于画作前景中,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制花女工神情松弛,工作专注。费舍虽然将这一场景理想化为"优雅和美丽",但也客观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底层社会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渔家</p><p class="ql-block">弗兰克.霍尔</p><p class="ql-block">1881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弗兰克.霍尔出生于伦敦一个著名的雕刻家家庭,早年曾以见习生的身份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成名后曾工作于《图形报》,后又成为英国皇室的肖像画师。因身体原因,40多岁便英年早逝。</p><p class="ql-block">1876年,霍尔在北威尔士的克里基厄斯度假时,发现了一个渔夫的小屋里住着一位寡妇和她的两个孩子。他为这位女子和她的家人多次作画,有刻画她为一个孩子的死亡而悲伤的,也有刻画她为她丈夫的死亡而哀恸的。《渔家》这幅作品是霍尔在克里基厄斯最后绘就的作品:光线透过一扇小窗照射而入,宽阔而柔和的笔触和毫无生气的色彩描绘了简陋的室内场景,简单的家具和光秃秃的墙壁表明了居住者的贫穷。该幅作品并没有刻画十分明显的悲情,但却表达了这个女人和她的渔夫丈夫之间存在的某种难以言喻的张力。她手里拿着一个面包,而她的丈夫似乎刚刚打渔回来。</p><p class="ql-block">霍尔非常擅长画一些带有叙事情节的感伤画,经常借鉴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现实问题。他对失去、离开和死亡的题材刻画深刻,认为穷人才是永恒的创作题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贫穷的亲戚 </p><p class="ql-block">乔治.古德温.基伯恩</p><p class="ql-block">1875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基伯恩是英国风俗画家和雕刻家,擅长历史风俗题材绘画,作品多描绘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奢华的上流社会生活,但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对于当代中产阶级的生活,服饰和装饰等方面的精确刻画。</p><p class="ql-block">《贫穷的亲戚》是一幅极具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描绘的是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客厅里一位身穿黑裙丧服的年轻寡妇和她衣衫褴褛的父亲突然出现在他们富有的亲戚家里要钱请求帮助的情景。中间站立着的富有的姐夫手里拿着钱包,正不情愿地递了张钞票给岳父,同时,他还斜睨着女儿,似乎非常不满意女儿给小姨倒酒。画面左下角小狗的防御姿态,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主人的态度。而我们从墙上挂着的不同时代的画作和家具细节中也可以推测出这位姐夫的财产来自于继承,而不是由自己奋斗挣来。</p><p class="ql-block">对于维多利亚时代的中产阶级而言,贫穷的耻辱始终从未远离。一个没有自己财富的已婚妇女完全依靠她的丈夫,而死亡,生意失败或债务都可能导致繁荣的表象的破裂,让原本体面的家庭变得穷团潦倒,这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家和画家都在探讨的一个主题。</p> <p class="ql-block">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时代前接乔治王时代,后启爱德华时代。</p><p class="ql-block">作为世界上最早步入工业化社会的国家,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铸就了英国美术发展的璀璨与辉煌。</p><p class="ql-block">随着一批批敢于突破传统的艺术家们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后,英国美术逐步摆脱了滞后的面貌,不仅走出了独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也为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作为难得的契机,此次展览的举办将为中国观众多元而立体地了解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打开一扇窗口,也希望能由此让大家可以近距离感受英国美术黄金年代的群星闪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美篇采用流水账纳入式,为的是方便自己以后学习。<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十大元门票观赏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名画作,值!</span></p><p class="ql-block"> 感谢同伴的陪同与讲解,她的才华、她的学识、她的性情,都值得我学习。</p><p class="ql-block"> 感谢有你!</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