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黛瓦,泥与火的涅槃(陈 亮文/摄)

陈亮摄影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青砖黛瓦,泥与火的涅槃</p><p class="ql-block"> 华夏的先民们曾以金取土、以水和泥,于烈火中涅槃而成的青砖黛瓦,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留给后人一个醒目的标志。以砖为砌,以瓦遮头,一砖一瓦,宁静朴素,守护着华夏子民走过千年岁月,见证了千年辉煌与沧桑。 </p><p class="ql-block"> 古代中国建筑的主要构件是砖,其次还有瓦、木、石等。早在奴隶社会晚期,建筑中的砖瓦就已出现,砖瓦业是在日用陶器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战国时期,砖的品种较多,主要用于铺地和砌壁面。秦汉时期,我国砖瓦业的初步发展阶段。汉代时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就更完善一步,制砖工艺有了进一步飞跃。不但集成了榫砖、楔形砖,并且所用的条砖规格趋向统一。隋唐时期,砖已成主要建筑材料。明清时期,制砖和用砖的极大普及,砖成为民用建筑广泛使用的建材。</p><p class="ql-block"> 在江南小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出生的我们,大抵都是在小巷曲幽粉墙黛瓦里安身立命,在冰霜雪雨和炎炎苦夏中得到青砖黛瓦的庇护。七十年代后,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旧时江南的老瓦房渐渐被一栋栋钢筋水泥的洋楼替代,精巧温婉、静默不语的粉墙黛瓦也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见,古老的砖瓦窑产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新型建材产业,这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少数保留下来的烧制青砖黛瓦的土砖窑成了“非遗”。 </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重新向往古代建筑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风格,近些年来各地的历史街区、仿古建筑迭起,古建砖瓦开始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仿古青砖黛瓦也成传统建筑复燃的点睛之笔。</p><p class="ql-block"> 在苏州相城的一家上世纪遗留下来的土砖窑里,我们目睹青砖黛瓦的“怀胎”和“降生”。其生产过程,基本上传承了古代砖瓦烧制的传统工艺,沿袭了碎土、澄泥、熟泥、制坯、晾坯、装窑、焙烧、洇窑、出窑等工序。在选土、晾晒、烧制、出窑上十分讲究,但主要是依靠手工完成。 </p><p class="ql-block"> 苏州濒临太湖,这里的土壤由于长期处于水淹的缺氧状态,土壤中容易有氧化铁沉淀,所以土壤下层粘重,易胶结,沙粒、粉粒含量较高,符合对制造砖瓦的选用土需“粘而不散,粉而不砂”的要求。明代永乐四年(1406),皇帝朱棣下令在北京修建皇宫,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北京明清故宫。故宫营建的备料工作持续了将近十年,大部分建材都通过大运河运送,这其中包括来自山东临清的青砖、来自四川原始森林的木材(当时称为“皇木”“神木”)、出自今江苏地区的,主要是苏州的“金砖”。 今天,我们还可以在故宫三大殿、天安门城楼、定陵等地看到铺设的金砖。历时600余年,依然完好如初,光洁如镜。</p><p class="ql-block"> 青砖黛瓦的烧制与红砖红瓦不同,烧制时一般用大火将砖坯里外烧透,并往窑中不断淋水,此时,由于窑内温度很高,水很快变成水蒸汽,将会阻止空气的流通,使窑内形成一个缺氧的环境,砖中的三氧化二铁便被还原成氧化亚铁,并存在于砖中。由于氧化亚铁是青灰色的,因而砖就会呈青灰色。而红砖是烧透后,然后熄火,使窑和砖自然冷却。此时,窑中空气流通,氧气充足,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氧化气氛,使砖坯中的铁元素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由于三氧化二铁是红色的,所以也就会呈红色。</p><p class="ql-block">(2018年9月、2024年9月摄于苏州相城)</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