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进藏旅游忆趣

wuqunwei

<p class="ql-block">文/图:吴群蔚</p> <p class="ql-block">当空客340飞机掠过座座雪山俯向地面时,内心不禁一阵悸动,即将踏上神秘的雪域高原。那是1999年的秋天,一份来自西藏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去掀开她的面纱。</p> <p class="ql-block"><b>高原反应与心理缓解。</b>站在舱门口打量海拔3600米贡嘎机场,四周群山巍峨,地形狭长险要,高原阳光刺得眼睛睁不开,一阵冷风迎面吹来,呛得人呼吸有点急促。</p><p class="ql-block">下机时不免觉得步子有点飘,连忙抓住舷梯的扶手,担心自己出现了高原反应,初次入藏的人对高反还是有一定恐惧的。将此感觉告诉接站的藏族导游,那导游一边给我们挂上洁白的哈达,一边观察我们的唇色,笑着安慰说不要紧张。她说的意思是各位刚刚下飞机,各人身体自带的氧气还很充足呢,正常的高原反应一般是四五小时后才会出现。基本表现为后脑勺涨痛、胸口轻微闷堵、伴有鼻塞流涕等现象,那是因为体内氧气消耗后得不到充分补充。从导游的介绍中得知,西藏最好的旅行季节是七八九三个月,这个期间空气中含氧量多在90%左右,内地游客也比较容易适应。</p> <p class="ql-block">而在缺氧表现上一般是女性比男性反应轻,老年比青年反应轻,瘦子比胖子反应轻,小孩比大人反应轻,常常可见青壮年唉声叹气,妇孺老人却活蹦乱跳。导游一再提醒大家,刚到的两三天内不要洗澡,不要洗头,不要吃太饱,不要有剧烈活动,能不吸氧尽量不要吸氧,通过自我休息调整来减缓高原反应。如果是抽烟的人,一天少量吸上几支,深呼吸也有助于增加肺活量。导游边说边晃了晃手中的氧气瓶、红景天口服液,大家放心吧!各类抗高反用品的都准备好了。据说他们手中还备有一种抗高反效果明显的药片,是西藏军区总医院专为边防战士研制的,但又不建议常用怕有依赖反而不利高反适应。导游这么一说大伙安心下来,那些天按照导游的提醒,几天不洗澡身上倒也舒适干爽,有意放慢步子,说话轻声轻气的。就这样适应个一两天下来,也逐渐敢端起酒杯了。</p> <p class="ql-block"><b>初次见识青年旅舍。</b>九十年代西藏的旅游,主要还是以欧美市场为主,国内旅游才刚刚启动。在拉萨等地可以看到大量的欧美旅游团队,其中老年游客居多,因为年轻人则是喜欢自助游的方式。</p><p class="ql-block">那些年西藏旅游部门在境外一些国家还设有旅游办事处,专门协调境外旅游团队入境签证事宜。当时国家规定出入西藏必须是团队形式,而年轻老外多是以团队申请,进来后再分散或结伴,选择各自喜欢的自助游方式。我们在一家名叫“疯牛”的藏餐馆用自助餐时,也遇到不少老外团队。餐厅隔壁有一栋很普通的三层楼房,像似学生宿舍楼的模样。只见楼道处不少男女老外在排队,他们身披军大衣,手持脸盆、毛巾、拖鞋,看样子是在等候洗浴。我们几个人心生好奇,一副自来熟的样子,一阵哈罗比划之后蹭进了老外住的房间。室内配置十分简单,排列着几张高低床,房角处堆放着大小行囊,住着男男女女五六个人。</p> <p class="ql-block">在楼房的公共空间有一台旧彩电,散落着七八张椅子,告示栏内张贴的五颜六色。凑过去看看原来是老外们的旅途照片,既有他们在西藏的风景,也有他们在国外的旅途生活,还有一些约伴出行、分摊费用、失踪求助的小告示。每条告示上都有英语、日语书写的留言,有的愿意相互结伴,有的表示经济窘迫想少出点钱,读起来还是蛮有趣的,这里的年轻人分别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得知我们是在隔壁藏餐馆用餐后,纷纷做出羡慕状,当时觉得老外都应该是有钱人,为何不住拉萨的旅游饭店,却要住这种简陋的破地方。事后导游告诉我们,这地方叫做国际青年旅舍,是一个不分国籍、种族、性别、信仰,以年轻人为主的住宿场所,也是在国外流行几十年的青年旅行交友方式。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青年旅舍,算是增长了见识,到后来知道所谓“驴友”的雅号,也可能说的就是这个群体。我们在旅途中确实看到一些年轻老外,牵着牦牛驮着帐篷行李徒步出游,司机师傅看到后便会主动停车,让导游给他们送些水和食物。而我们导游也曾带过国际专业的徒步旅行团队,这种团一路开支并不小,导游很辛苦但收益也蛮高的。</p> <p class="ql-block"><b>三碗一口和原味羊血肠。</b>去羊卓雍湖游览,那个年代湖畔建了个度假村,在草原上搭建十几座藏式毡房,并可提供风味藏餐和民族歌舞表演,那次用餐见识了什么是三口一碗和三碗一口。</p><p class="ql-block">用餐时,藏族姑娘和小伙载歌载舞迎接远方的客人,场面十分活跃热烈,经过三两天的调整,适应高反的人们也开始活跃了。姑娘们用一只斟满青稞酒的酒碗,挨桌为每个客人献歌敬酒,这些姑娘音色纯真唱的委婉动听。一曲终了被敬酒的客人,则按当地习俗把一碗青稞酒分三口喝完,第一口浅尝第二口少喝第三口饮尽,这也是藏族同胞的待客之道。虽然是三口一碗但也架不住七八个人轮番献歌,一只酒碗大家挨个轮流喝,但在那种兴奋新奇的环境下,谁也不在乎那酒碗沾满了谁的口水了。有的人酒到兴头晕晕乎乎的,便会情不自禁主动点唱熟悉的藏族民歌。</p> <p class="ql-block">这下可好,客人点唱那敬酒的规矩就要变了,可不是三口一碗而是三碗一口了,女孩们唱完客人点唱的民歌,那客人必须一口干掉三碗青稞酒,几轮下来酒量再好也是走路踉踉跄跄的。席间酒酣之际,给我们上来一道当地名菜“羊血肠”,当用餐刀切开肠段时,青褐色的汁液混合着一滩渣渣沫沫流了出来。此时主人还兴致勃勃地介绍这道菜,说这是当地正宗的羊血肠烹饪做法,意思是肠段内不做清洗直接煮熟,就是为了让我们尝尝原汁原味。面带笑容克制住内里的翻江倒海,尊重民族习俗也不能拒绝这道菜,硬着头皮将盘内羊血肠切成小段,就着几碗青稞酒将它吞服下去。那羊肠内碎渣到底是什么东西,不敢多想也不敢去问,有人嚼着说像肠内没被消化的草根。</p> <p class="ql-block"><b>旅游途中的筑路工。</b>当地为我们安排的是以拉萨、山南、江孜、日喀则为中心的旅游线路,概览前藏、后藏的文化风情,这也是当时很受欢迎的西藏经典旅游产品。</p><p class="ql-block">这条线路包括在拉萨游览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等;在山南泽当参观了松赞干布建造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也是在这里迎娶了文成公主;江孜的白居寺也是声名远扬,高耸的宗山城堡更是西藏人民抗击英军侵略血与火的见证;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是历代班禅大师的驻锡地,格鲁教派的重要寺庙之一。游览中发现藏传寺庙里投放“香火钱”有点小意思,只收纸币不收硬币,其实在藏日常生活中也只能用纸币,据说是因为纸币上印有藏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当地藏民投放多为壹元、贰元面值的纸币,内地游客会投个几十或一百的面额。但不管藏胞还是游客,投了大面额纸币后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再从香火钱中找些零钱回来的。我们在藏的旅行主要靠汽车,而那时公路基础设施又相对简陋,每天两百公里左右的车程,让人在颠簸的“迪斯科”中,感受到置身于大自然瑰丽画卷的兴奋。行程中常因雨水和融雪造成的路面毁坏,起初是司导下车找些垫石,后来因多次遇到这种路况,大伙都是主动下车当起修路工,帮助司机搬石头、找树枝,填补路上的坑坑洼洼。一路下来七八回的修路劳作,皮肤晒黑了,手也磨得粗糙了,但对来之不易的美丽风景感悟更深了。</span></p> <p class="ql-block"><b>跟着导游学唱歌。</b>为我们安排的导游,都是能歌善舞的藏族小伙和姑娘,大多有着在内地大学的学习经历,不少人还是学德语、英语、法语专业的,那年代进藏旅行的境外游客中欧美人占比还是蛮高的。</p><p class="ql-block">我们翻越海拔5500米的卡若拉山口时,山谷空空荡荡的,只有感触到风的旋转和低吟,峰回路转处一座巨大的冰川展现在我们眼前。山体终年积雪覆盖并呈冲积状,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卡若拉冰川,电影红河谷一组雪崩的镜头就是在此拍摄的。站在冰川前谁也不敢大声喧哗,生怕一不小心引发冰山崩塌。旅途颠簸疲乏时大伙有点昏昏欲睡,此时随车的导游就会为我们唱起藏族民歌,这些姑娘天生一副好嗓子,开口便是天籁之声。</p> <p class="ql-block">其实导游也有一项责任,就是在高海拔路段尽量不让客人瞌睡,他们要时刻关注游客对高反的表现。既然不让我们打瞌睡,那就跟着导游学唱歌吧,那几天一路上唱的最多的就是《在那东山顶上》《香巴拉并不遥远》和《一个妈妈的女儿》等歌曲。藏族民歌旋律简单琅琅上口,不管嗓音条件如何,每个人都能哼唱出自己的藏族味道。《一个妈妈的女儿》有汉语藏语两种歌词,导游一字一句用藏语念给我们听,大伙一个音一个音的学。“尼玛当达瓦”是藏语太阳和月亮的意思,“皮律当嘎旅”藏语发音是藏族和汉族的意思。几天的旅程下来,大家便可熟练的唱出来了“尼玛当达瓦,阿玛寄给坡莫。阿买明娜阿买明娜为色色。皮律当嘎旅,阿玛寄给坡莫,阿买明娜阿买明娜中国色。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他们妈妈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p> <p class="ql-block">十多年后再去西藏,恰好又见到这位导游,我与她兴致勃勃地聊起学唱藏族民歌的经历,还哼唱了几句。她听后面带微笑,眨眨眼睛,望了我好半天,好像没想起这事来。</p><p class="ql-block"> (文中图摄于以后的西藏之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