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凉了!原来我想在中秋节放假前驾车带老伴,去晋城市的阳城县看几个古村古堡散散心。所以9月15日早晨6点多我就起床了,催促老伴准备早饭后起身。</p><p class="ql-block"> 还在熟睡中的老伴看了我一眼说:“你是不是‘癔症’了呀?中秋节已经放假啦!”</p><p class="ql-block"> “啊?”我忙翻看了看台历,“还真是犯癔症了呢!想着要避开过节出行高峰和路上拥堵,怎么稀里糊涂的连个时间点都卡不准呢?</p><p class="ql-block"> “那就不出远门了!可我也不能闷在家里光‘吃月饼’呀?”我想着自己的出路。</p><p class="ql-block"> 看看窗外是多云天气,高温也有所减退,我还是去“操练”我的爱好——山野、单车、骑行吧!路线早就在计划之列:沿着市郊东南方向那条山岭向南骑行:延安南路→秦家庄→北董村→小山头村→上党区小坟上村→北天河村→终点贾掌村。来回约有50多华里!</p><p class="ql-block"> 这条陌生路线我还没有走过。只是反复看过几遍地图,远望山上山下植被郁郁葱葱,山顶有很多高压输电铁塔,风景看似很不错,更值得一提的是,郑太高铁线就和这条山脉并行通过。如果说骑行还不如说“推行”和徒步,因为那里全都是上下爬坡的山路。</p><p class="ql-block"> 酝酿许久的我做好了思想准备,“无非就是多推车、多走路吧!走到那算那!走不动了就返回来!”(这次山野骑行,本自信自己是个“细致人”,没想到却犯了个大错:出门时竟忘了携带热水杯和零食,以致在山区途中叫苦不迭!事后我把原因还是归结于老伴给我“诊断”的大脑“癔症”了!</p><p class="ql-block"> 赘言少叙,还是以图文说话吧!</p> <p class="ql-block"> 我的中秋节山野骑行路线图:从潞州区太岳东大街出发→延安南路→秦家庄村→北董村→小山头村→上党区小坟上村→北天河村→贾掌村。共穿越6个村庄(2个平川4个山区),当天往返行程约50多华里!</p> <p class="ql-block"> 我,70岁的退休老人,16岁就在某机关当外勤通信员,每周骑自行车往12个乡镇送信(文件)。所以老了除了喜欢开车,还喜欢骑自行车到处游转!</p> <p class="ql-block"> 出了家门上路,骑行几里之后我首先经过了南郊秦家庄村。</p> <p class="ql-block"> 该村南头路旁有一座古庙,我也不知道叫啥那个年代的建筑?房顶部加固保护的不错!</p> <p class="ql-block"> 这是北董村。</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正在改扩建中的东南外环路。工人紧张操作,施工机械轰鸣,有多座立体高架桥拔地而起!</p> <p class="ql-block"> 我从小山头村旁经过,村的东边是连绵起伏的山脉。</p> <p class="ql-block"> 我一边使劲骑行一边观景。路两旁的大秋作物叶子开始枯黄,这意味着快要成熟收获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乡村道路 ,通往上党区的小坟上村。路有一定坡度,我骑行比较吃力!</p> <p class="ql-block"> 进入村里,我看到一处宽敞、气派的大舞台院。观看戏剧、鼓书演出,容纳几百、上千人没问题!</p> <p class="ql-block"> 我悠悠自在的穿村而过。由于越来越靠近山脉跟前,再加上土质贫瘠、养分不足,所以感觉大秋作物的整体长势不如平川地茁壮!</p> <p class="ql-block"> 我进入了北天河村,发现这里还有一处历史红色文化纪念遗址——“上党战役北天河指挥部旧址”。以前可不知道呀! </p> <p class="ql-block"> 在这处指向标牌跟前,我数了数共有11个指挥部下属的部门单位遗址。我放眼周围都是些老平房和老院子。由于时间紧天又热,所以我没有按照指向标去寻找,想着退休人有的是时间,再来一趟后细细观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吧!</p> <p class="ql-block"> 在指向牌旁边,展示着醒目的“上党战役北天河指挥部将帅榜”!</p> <p class="ql-block"> 这块版面展示着“上党战役我军将领情况表”。</p> <p class="ql-block"> 离展示版牌不远处,有一个小院落,它就是“北天河村上党战役指挥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 这还是省一级红色文化纪念遗址呢!</p> <p class="ql-block"> 旧址外墙上悬挂着放大了的上党战役珍贵的历史资料。</p> <p class="ql-block"> 在村子的北边还有一座寺院叫“正觉寺”。我看到寺门紧闭,里面正在进行保护性的修缮!</p> <p class="ql-block"> 在寺院的斜对面,有一处孤独、年代不详的古宅,它旁边还有一孔早已倒塌的窑洞。</p> <p class="ql-block"> 离开北天河村,我继续赶路。由于一路上坡,大部分时间都是推着自行车一步一步吃力走。在这种路况下,自行车已由人的“助力工具”、“益友”变成了一种“累赘”、负担!不是吗?我爬坡本来就够累的了,还得额外牵引着这几十斤重的“铁家伙!”</p> <p class="ql-block"> 途中侧前方出现了一座高架钢筋混凝土大桥。根据地理方位我知道这是郑(州)太(原)高铁线!</p> <p class="ql-block"> 我从桥洞下面穿越高大、壮观的大桥,还特意止步观看了桥梁结构。走出去还没有几米,头顶上面就有一列“复兴号”风驰电挚般的驶过来,没等我举起相机它早已跑的没影了!这就是当今“中国速度”啊!</p> <p class="ql-block"> 这段路正在进行路面翻修,下面全都是沙石子。偶尔车辆驶过卷起滚滚灰土,我“吃灰迷眼”躲也没地方躲,因为路两旁全是漂落下来的厚灰土,连玉米叶和草丛上面都覆盖着一层!</p> <p class="ql-block"> 路边有个砖砌的大窑洞,我认出这是一处废弃的砖瓦窑。因为小时候我老家村里就有集体的砖瓦窑,我经常去那里玩耍,制砖烧瓦的工艺流程我经常看,现在都记忆犹新呢!</p> <p class="ql-block"> 这块玉米地边开着很多粉红色的“打碗花”,艳丽无比。我下车过去细细端详花朵闻闻芳香,真是心旷神怡啊!</p> <p class="ql-block"> 我还特意钻进地里与快成熟的玉米合影。因为我从小在村子里干过两年农活,自己家里也有二分自留地,除了冬天外,其他三个季节都跟着大人在庄稼地里“摸爬滚打”!</p><p class="ql-block"> 钻玉米地里也不是好玩的!因为地边长着杂七杂八的野草,我这“一进一出”,结果裤腿和鞋袜上扎(沾)了密密麻麻一大堆“鬼圪针”,又拍打不下来,只能用手一根一根揪拔下来才能清除掉,可把我坑苦啦!</p> <p class="ql-block"> 路崖边这两棵树。看着风吹就要倒下来了!其实不必替它担心,因为它下面那强大的根系早已“四面八方”深深抓地了!</p> <p class="ql-block"> 前方视野里出现了一座新建的公路桥梁,我猜测应该是新改道后的207国道线吧!</p> <p class="ql-block"> 公路绕山岭间穿行!</p> <p class="ql-block"> 途中我曾经数次推着自行车下了大路拐到梯田和林里的小路,去静静的观景、拍照、做深呼吸、或憧憬人生……</p> <p class="ql-block"> 漫漫山路,七拐八拐,全都是上坡下坡。热辣辣的太阳照射下,我几乎都是一步一步使劲推车前行!</p><p class="ql-block"> 真懊丧恨自己“癔症啊”!明知道要出来山野骑行,咋个就忘记了带水杯和零食呢?</p> <p class="ql-block"> 太累了或者腰腿酸困了,我就坐在路边树荫下,远望绿色山头和庄稼 ,沉思冥想休息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 记录、定格下这漫漫山路骑行!</p> <p class="ql-block"> 路旁山丘上的草坡。</p> <p class="ql-block"> 再往上面走就是林区“禁地”。我尝试着想多走几步,能靠前点拍几张山光景色!</p> <p class="ql-block"> 上去没有走多远,眼前出现了醒目的“护林防火”警示牌,而且安装有一根高高竖立的太阳能监控设备。这时监控喇叭突然发声喊话了!我也弄不清它是“常规广播”,还是专门针对我们游人的“警示”,反正感觉就是针对我的(附近没有其他人),我知趣的赶快止步退却!</p><p class="ql-block"> 护林防火重于泰山!山野转游不要没事找事哇!</p> <p class="ql-block"> 这一段是比较陡峭的山路。我也不知道上下走了多少个弯路了,有几处甚至是急转弯,弯口安装着园形反光镜!</p> <p class="ql-block"> 路旁出现了一块高竖的石头标志,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我下车近前瞪大眼睛辨认出是“贾掌村”三个字!目的地就要到了,我身上顿时增添了几分力气!(这就是强大的精神作用呀)</p> <p class="ql-block"> 爬上一道坡,我看见了贾掌村口的大石牌坊!</p><p class="ql-block"> “总算到达了!”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这时才感到口渴的嗓子眼冒火,肚子也饿的“前心贴后心”——空空如也!</p> <p class="ql-block"> 到达贾掌村已是中午时分,街两旁很多村民都在自家门口坐着吃饭。而我当务之急就是给身体补水!因为从出家门到目的地,整整骑行走了4个多小时山路,竟然没有喝一口水!</p><p class="ql-block"> 从村民们口中得知村东有二、三家小饭馆,我去寻找时对面过来一位外地口音的女子,她也在寻找吃饭,说下边那几个小饭店都关着门!</p><p class="ql-block"> 听她这么一说,我真有点“头大了!”天呀!难道就这样把我“困于”贾掌村了吗?我甚至做好了必要时,就去村民家中“付费讨吃喝”的应急准备。当然村里也有农家小超市,多的是饮料矿泉水和食品,但是我却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使用,因为身体有个“毛病”:一旦吃喝凉的东西马上就会犯胃病!</p><p class="ql-block"> 我不甘心又继续走路打听饭店。好消息来了:一位村民告诉我村最东头丁字路口北边有一家拉面馆,你去吧!那里绝对开着门……</p> <p class="ql-block"> 我如愿以偿的找到了这家小面馆。进去后急不可耐的先叫店家上了一壶茶水,咕嘟咕嘟喝了个够,然后“超乎寻常”的要了一个大碗拉面。后面的事不好意思说了(吃了半碗剩下了半碗)……</p> <p class="ql-block"> 吃饱喝足抹抹嘴走出饭店,我看到了贾掌村里有一颗大古槐。下面的粗树杆三、四个人都合抱不过来,估计树龄有上千年了吧?难怪它跟前供桌旁的“香火”很旺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