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中轴线于今年7月27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数量已达到59项,其中北京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8项,居全国首位。在这8项世界遗产中,除去长城、大运河是与其他省市共有的外,其余的六项包括北京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和北京中轴线都是北京独有的。<br> 自2008年购买第一台数码单反相机至今十多年来,我多次参观、游览北京的八项世界遗产,积累了不少的影像资料,现将其汇编成册,以馈读者。 <h1><b>四、颐和园,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色和谐相融,皇家宫苑巅峰之作(1998年入选世界遗产)</b></h1><h3> <b>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颐和园的评价是:</b>北京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b><br></b></h3> 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的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行宫御苑。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首。<div> 颐和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是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 静宜园、玉泉山 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同遭严重破坏。 </div><div> 光绪年间,清漪园开始重建。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复此园,改名“颐和园”,寓意“颐养太和”。工程结束后,颐和园成为晚清王朝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div>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洗劫。翌年慈禧从西安回北京后,再次动用巨款修复此园。1924年,颐和园辟为对外开放公园。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所组成,占地面积290公顷,水面(昆明湖)面积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div> 颐和园的划分方法不一。一种方法是按功能将全园分3个区域,分别为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旅游区。另一种方法是大致按区域位置划分为4个区域,分别是东宫门景区,万寿山前山景区,后山后湖景区和昆明湖景区,本篇采用后一种划分方法。</div> <h1><b>(一)东宫门景区</b></h1><h3> 东宫门景区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南北朝房和仁寿殿后面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等三座大型四合院以及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台等。</h3> 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外的<b>涵虚牌楼</b>,东侧匾额题有“涵虚”,西侧为“罨秀”。这座“四柱三间七楼”的牌楼彰显出皇家牌楼的富丽堂皇和高大气派,被视为颐和园的第一道景观。 <b> 颐和园东宫门</b>。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 <b> 仁寿殿</b>,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是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 仁寿殿前正中有一只蹲在石须弥座上的铜铸异兽 ,龙头、狮尾、鹿角、牛蹄、遍体鳞甲,造型离奇怪异,这就是是传说中的<b>瑞兽麒麟</b>,是神的坐骑。这只铜麒麟是从圆明园长春园宫门前移过来的,传说原先是一对,还有一只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毁坏了。 <b>乐寿堂</b>,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它前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 <b></b> 乐寿堂水木自亲殿前<b>探海灯杆</b>,是昆明湖东堤一个标志性古建,高约12.77米,主体由两根木柱构成,顶端用金属制的贴金云冠连接,它虽名叫灯杆,其实并不是用来照明的。100多年前,“探海灯杆”上曾高高悬挂大汽灯,作为慈禧太后驻园信号,如果灯亮着,就表示慈禧在园子里。国庆70华诞前夕,颐和园耗时3个多月对其进行了修缮,将两根木质立柱进行整体更换,并根据历史档案恢复了柱体上的贴金祥云纹饰,消失了百年的金色祥云又重现在灯杆之上。 <b> 大戏楼</b>,在德和园内,与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清音阁、紫禁城内的畅音阁,合称清代三大戏台。 仁寿殿的南面不远是<b>文昌阁</b>,这是颐和园内六座城关(紫气东来城关、宿云檐城关、寅辉城关、通云城关、千峰彩翠城关、文昌阁城关)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 文昌阁主阁两层,内供铜铸文昌帝君,文昌阁与昆明湖西供武圣的宿云檐象征“文武辅弼”。站在文昌阁上,既可以远眺万寿山和西山风景,亦可俯瞰昆明湖全貌,是个观景的好地方。 文昌阁西北侧是重檐四角攒尖顶的<b>知春亭</b>,它与连接岛屿的木桥,与东岸耸立的文昌阁,构成一组水陆相谐的清爽景观。 在颐和园众多的亭式建筑中,知春亭的特殊优势一是景观,二是观景。 在这里既可饱览万寿山昆明湖全景和玉泉山西山,又可欣赏到南面的十七孔桥。每年春天昆明湖解冻总由此处开始,故名知春亭。 <h1><b>(二)万寿山前景区</b></h1><h3> 万寿山原名金山、瓮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了一组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建筑群。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宝云阁。登临山顶,可俯瞰昆明湖景色。</h3> 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是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向北往上依次为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 <b> 长廊</b>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 南北轴线上的排云殿、佛香阁建筑群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昆明湖边的“<b>云辉玉宇</b>”牌楼是南北轴线的起点,“云辉玉宇”寓意这里的宫殿是彩云与华丽建筑相辉映的世界。 云辉玉宇牌楼北侧是<b>排云门</b>,两侧蹲立着一对乾隆时期铸造的铜制巨狮,做工十分精美,凸显出皇家宫殿的威严与神圣。 排云殿第一进院落中的东偏殿玉华殿与佛香阁 <b> 二宫门</b>。排云殿建筑群第二进院落的宫门,面阔三间,卷棚歇山顶,是慈禧皇太后万寿庆典中宣读贺寿表文的地方。<br> 二宫门房檐下悬"万寿无疆"黑漆金字匾。 <b> 排云殿</b>。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大雄宝殿,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 从排云殿第二进院落东配殿芳辉殿前看佛香阁 <b>德辉殿</b>,原为清漪园时期大报恩延寿寺的多宝殿,大殿面阔五间,坐北朝南,单檐正脊歇山顶,前出廊。是帝后到佛香阁礼佛时更衣休息的场所。 德辉殿两翼有35间爬山廊与排云殿相连,也可顺着德辉殿石台两侧之字形台阶去德辉殿,只是稍陡一些。 从排云殿出来,顺着八字台阶登上金刚墙就可以到达佛香阁山门。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山门前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一些楼房和城里的白塔。 佛香阁山门与佛香阁。 <b> 佛香阁</b>,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1891年)耗资78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它不仅是颐和园里体量最大、最雄伟的建筑,也是颐和园内最高、最显眼的建筑。<br> 佛香阁在园内园外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器宇轩昂,凌驾群伦,是整个前山和昆明湖的总绾全局的构图中心。 四重檐从上至下挂着“佛香阁”斗匾和“式扬风教”“气象昭回”“云外天香”三块横匾。 站在佛香阁北面山石上拍摄的佛香阁与十七孔桥(该处山石现已被拦住,不准进入攀登了)。 佛香阁背后就是<b>智慧海</b>,它是颐和园最高处的一座无梁佛殿,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 殿外壁面的<b>琉璃佛</b>,原有的佛头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遭到大面积损毁,现有佛头均为新中国成立后添补,1982年和2006年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修缮。 万寿山东侧的<b>转轮藏</b>,是一组佛教建筑群,坐北朝南,由一座正殿和以飞廊连接的两座配亭组成。建筑仿照宋代杭州法云寺藏经阁的样式,殿顶作琉璃瓦三个勾连搭攒尖顶,配亭各上下二层,有木制彩油四层木塔转轮藏经架,转动木架可代替诵经。在正殿和两翼环抱而成的庭院中心,耸立着颐和园中最大的一座石碑——万寿山昆明湖碑。 与东侧转轮藏对称的是西侧的<b>五方阁建筑群</b>,乾隆时期始建,以宝云阁铜殿为中心,由主配殿、角亭、游廊等围合成方形院落,其布局象征佛教密宗的“曼荼罗”,意喻“万德圆满”、众神聚集。1860年被焚毁,1886年重建。“五方”表示聚五方之色,寓意天下归心,四海升平。 <b> 宝云阁</b>,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俗称铜殿或铜亭。外形仿照木结构建筑样式,重檐歇山顶,通体呈蟹青色,坐落在汉白玉雕砌的须弥座上。1860年英法联军火焚清漪园,铜亭虽幸免于难,但亭内的陈设却被掳掠一空,铜制门窗也遭到严重破坏,短缺严重。1993年美国工商保险公司董事长格林伯格出资51.5万美元将流散境外的十扇铜窗购买,无偿赠还颐和园,后经多方努力,才最终恢复了宝云阁的完整。 <b> 石舫,</b>颐和园中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位于昆明湖的西北部,万寿山的西麓岸边。船体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有砖雕装饰,精巧华丽,是颐和园内著名的水上建筑珍品。 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光绪十九年(1893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窗上镶嵌五色玻璃,是园中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并取河清晏之义,取名清晏舫 <b>听鹂馆</b>,是颐和园十三处重要建筑之一。座落在万寿山南麓,前隔长廊,面临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背靠万寿山上著名的"画中游",四周翠竹掩映,景色宜人。 这里当年是慈禧太后和其宠臣们欣赏音乐和娱乐的重要场所,因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之优美动听,故名“听鹂馆”,牌匾系由慈禧太后亲笔手书。 <b>画中游</b>,在听鹂馆北面半山腰的青山翠柏中。这是一组由各色琉璃瓦组成的建筑群,共有三亭两楼一斋一牌坊。它们依山而建,充分利用地形起伏变化,高低相依,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酷似一幅中国山水画。登临此处,可饱览山湖美景,犹如置身画中游览。 画中游建筑群中,处于中轴线南端的二层亭式敞阁澄辉阁,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该建筑坐北朝南,造型为平面八方阁形式,重檐八脊攒尖顶,修建在陡峭的山坡上,居高临下,水色山光。 <b> 宿云檐城关</b>,颐和园内六座城关之一,是从西部入园的门户。此关可控制西如意门一带,与万寿山东的文昌阁一东一西,一文一武,象征着文治武功,文武双全。城楼内原供奉有关帝一尊,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去。城外有古松一株,枝干扶疏,为乾隆时旧物。 <h1><b>(三)后山后湖景区</b></h1><h3> 后山后湖景区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与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照。一组藏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被称为“园中之园”的谐趣园。</h3> 从北宫门进入颐和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汉白玉石桥与牌楼,牌楼南面是四大部洲,桥下两岸就是著名的苏州街 <b>苏州街</b>,原称买卖街,乾隆时仿江南水乡而建,是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的一条水街。苏州街全长三百余米,以水当街,以岸作市,沿岸设有茶馆、酒楼、药房、钱庄、帽店、手饰铺、点心铺等六十多个铺面,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一九九〇年在遗址上复建,是中国古代“宫市”的唯一孤本。 苏州街东侧 苏州街西侧 苏州街秋色 <b>四大部洲</b>,是万寿山后山中部的一组汉藏建筑群,占地2万平方米。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排列在象征世界中心弥勒山的香岩宗印之阁的周围四个方向。在阁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建有代表佛经“四智”的红、白、黑、绿四座喇嘛塔,中部偏东是月殿、偏西有日殿。颐和园四大部洲与承德普宁寺的四大部洲用了同一图纸,因此一模一样。<br> 四大部洲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四年,只在原地上修了一层香岩宗印之阁,其他仍是瓦砾一片。1980年,国家拨巨资修缮了四大部洲、八小部洲和四座梵塔,基本上恢复了原貌。2010年10月开始,又用一年半的时间进行了30年来的首次大规模修缮,主要是恢复了光绪时期的历史风貌。 <b>须弥灵境(四大部洲)建筑群航拍图</b>(以下三图均为网上下载,向原作者致谢)。图下部空余的场地位置是须弥灵境大殿,九开间重檐歇山顶,面阔九间十四丈九尺(47.7米)、进身六间九丈二尺(29.4米),上悬“须弥灵境”匾额,殿内供奉佛教诸神几十尊。可以想象当时大殿的恢弘气势。大殿1860年遭英法侵略军烧毁,未恢复。 须弥灵境(四大部洲)建筑群标注图(网上下载) 四大部洲前广场东西两侧各有一个经幢,上面有许多小佛像,还刻有金刚经。 东面绿喇嘛塔和八小部洲 西侧红喇嘛塔和八小部洲 日殿(右)、月殿(中)和西牛货洲(左边最远处)。 月殿和四大部洲之一的北俱芦洲局部(右),中间隐约可见白喇嘛塔。 <b>殿宇屋顶的吻兽</b>,是一种装饰性建筑构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构件的造型与安装位置,都被蒙上迷信色彩。古建筑上的“五脊六兽”非常有讲究。 <b> 谐趣园</b>,在万寿山东麓大戏楼的北部,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谐趣园位于颐和园的东北角,由于它小巧玲珑,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局,故有“园中之园”之称。 夏季之时进入谐趣园,只见一池荷花,亭亭玉立。 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 谐趣园中共有桥五座,其中以知鱼桥最为著名。 <h1><b>(四)昆明湖景区</b></h1><h3> 昆明湖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而成的天然湖泊,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而得名瓮山泊。总面积3000多亩,约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比北海公园五个北海还要大。</h3> 昆明湖位于北京西山余脉万寿山的南麓。湖的西面,西山高峰耸峙,形成抱湖之势;湖的东南方紧连北京平原,昆明湖恰处在西山山麓洪积扇与冲积平原之间的过渡带上, 水域广阔,景色秀丽。主要景点有南湖岛、十七孔桥、西堤六桥等。 <b> 南湖岛</b>位于昆明湖前湖中央,是昆明湖中最大的岛。南湖岛同时也叫“蓬莱岛”,清漪园当初设计时它与西堤外湖中的镜治阁和藻鉴堂两个小岛被用来象征神话传说中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br> 南湖岛向东通过十七孔桥与东堤上的廓如亭相连,岛、桥、亭结合成一个完整的构图。 岛上现有涵虚堂、龙王庙、鉴远堂、澹会轩、月波楼、云香阁等建筑。 南湖岛视野广阔,八方佳景,一览无余,是昆明湖中最佳的观景游览场所。 北与万寿山遥相呼应,一水相连,极其开朗。湖、山、岛、堤及其上的建筑,形成一幅连续展开、如锦似绣的风景画卷。 西临玉峰宝塔,中国园林艺术的借景手法,将远处的西山和玉泉山群峰纳入游人的视线。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南有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 东面红墙绿柳,一道东堤贯穿东宫门、新建宫门与南如意门。 每年夏秋季节,大量游人纷纷而至。人们在昆明湖泛舟消暑,微风拂面,微波涟漪。 在南湖岛观看日落,也是不错的选择。 宏大的<b>十七孔桥</b>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它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重要景点。造型优美的十七孔桥,将昆明湖千亩碧波的空荡水面分出层次,因该桥的点缀而使空旷的孤寂感消弭无踪,堪称造园设计师神工巧匠的神来之笔。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内最大的石桥, 17个桥洞,长150米,飞跨东堤和南湖岛,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精美的石雕,桥栏望柱上神态各异的狮子,桥头的石雕异兽,十分生动。不愧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颐和园最耀眼的明星、摄影人的最爱。 冬日雪后的十七孔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别有一番风韵。 清晨的霞光洒满桥面,栩栩如生的石狮子总共544个,比卢沟桥的狮子还要多。 每年冬至前后金光穿洞,是十七孔桥最美也最热闹的时刻。 在我所有的十七孔桥照片中, 我最喜欢的一张。 <b> 廓如亭</b>,位于十七孔桥东端,俗称八方亭。亭有内外三圈24根圆柱和16根方柱,亭顶采用重檐攒尖的形式,造型舒展而稳重。当年颐和园没有东墙,亭北是烟波浩渺的湖水,亭南是干顷稻田,登亭远眺,一望无际,廓如亭由此得名。此亭是北京所有亭中最大者,同时也位居国内现存同类建筑之冠。<br> 每年3月到8月,廓如亭都吸引大量雨燕在此筑巢、繁殖,是园内雨燕最集中的区域。 在廓如亭北面堤岸上有一只神态生动、栩栩如生的<b>镀金铜牛</b>昂首安卧于岸边,牛背上刻有乾隆手书《金牛铭》。当年乾隆皇帝将其点缀于此是希望它能“永镇悠水”,长久地降服洪水,给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无尽的祥福。铜牛是颐和园昆明湖东岸边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艺术珍品,无数游人到此游览后都要与它合影留念。 <b> 西堤</b>,是昆明湖中一道自东南逶迤向西北的长堤。西湖苏堤上有六座桥,西堤上也有六座有名字的桥。就连苏堤沿岸种的柳树也复制到了西堤。两者不一样的是苏堤是笔直的,而西堤是蜿蜒曲折的。西堤上的六座桥由南向北是柳桥、练桥、镜桥、玉带桥、豳风桥和界湖桥。在柳桥和练桥之间还建有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句命名的景明楼。 进入南如意门,首先见到的是一座高拱形单孔桥<b>绣漪桥</b>(又称罗锅桥),它与六桥中的玉带桥很相似。绣漪桥是颐和园的“南大门”,是昆明湖和高梁河的一个连接点,从乾隆时期至清朝末年,凡是从城内进入昆明湖的龙舟或是从昆明湖返回紫禁城的御船,都要从此桥下通过。 过了绣漪桥,便踏入西堤境内。 <b> 柳桥</b>,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桥名取自白居易“柳桥晴有絮”的诗句,每逢春天,此处绿柳成荫。 雾中的西堤,不是江南胜过江南。 桥下堤旁,柳绿桃红。 <b>景明楼,</b>位于西堤练桥和柳桥之间,由主楼和两座配楼组成。 乾隆皇帝用“景明”二字作楼名,一方面是景明楼具有“柳绿桃红、岸芷汀香”的春和佳景,另一方面是借《岳阳楼记》中的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自己在游娱之中“偷闲略赏还知愧”,“后了先忧缅前贤”。 <div><br></div><div> <b>练桥</b>,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桥名出自南宋诗人谢眺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橙红静如练”。练是白色的丝织品,比喻昆明湖水面似如匹练,所以起名练桥。</div> 练桥和柳桥外貌相似,其区别一是亭顶,练桥是四角重檐攒尖顶,柳桥则是歇山重檐箍头脊。练桥和柳桥的另一个区别在桥洞,练桥的下面只有一个方形的桥洞,柳桥下面有五个桥洞,正中的一个大桥洞为方形。 在练桥上可远观十七孔桥美景。 <b> 镜桥</b>,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桥名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 镜桥是一座方形单孔石桥,桥身上方是一座拥有八柱、八角重檐攒尖顶的亭子。因其外观精致,被视为六桥中最为华丽的一座。 <b> 玉带桥</b>,西堤六桥中唯一的高拱石桥。桥身、桥栏用青白石和汉白玉石雕砌,呈曲线型,宛若玉带,故得此名。 玉带桥桥下为昆明湖的入水口,西通玉河,当年帝后乘船由清漪园至玉泉山,往返均过此桥。 西堤的秋天,同样美丽。 西堤六桥中,桥亭最特殊的是<b>豳风桥</b>,桥亭为长方形(八柱三间长亭)。 豳风桥清漪园时期名桑苎桥,光绪时期为避咸丰帝(奕詝)名讳,改为今名。取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农业生活的作品——《豳风》。以“桑苎”或“豳风”为桥名都是为了表明帝王对农桑的重视。 <b>界湖桥</b>,地处西堤最北端,是昆明湖前后湖的分界桥。 界湖桥始建于乾隆年间,桥亭毁于1860年英法联军之劫,至今没有恢复。 <b> 西堤古柳</b>,栽植于乾隆年间,是北京地区年代最久、遗存数量最多(现存19株)的古柳群落。 在西堤的北部,可以从西面拍摄万寿山佛香阁的全景,又是一番景色。 颐和园的建造,继承了我国历代御园的特征,将各地私家园林之精华与大山名寺之境界和而为一,形成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皇家宫苑之巅峰。<br> 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h1><b>五、天坛,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反映中国古代宇宙观中的人神关系(1998年入选世界遗产)</b></h1><h3><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7px;"> </span><b>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天坛的评价是</b>:北京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坐落于皇家园林之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核心的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h3>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最奇特的皇家祭天建筑,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祭谷的场所。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天坛的建筑布局和造型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主体建筑祈年殿、圜丘台、皇穹宇的创造性的建筑艺术和高超技术,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和珍贵遗产。<br> 天坛由两道“回”字形坛墙分为外坛和内坛,北面的坛墙呈半圆形,象征“天”,南面的坛墙为方形,象征“地”。天坛的主要建筑分布在内坛,北边以祈年殿为中心的一组建筑群叫<b>祈谷坛</b>,皇帝在这里举行祈谷大典,祈求丰年;南面以圜丘、皇穹宇为主的一组建筑群叫<b>圜丘坛</b>,每年冬季,皇帝在这里举行祭天大典。在内坛西侧,还有一组建筑群叫作斋宫,举行祭天仪式前,皇帝先要在斋宫戒斋、沐浴,以示虔诚。 天坛公园现有东西南北四个门。西门是明永乐时唯一的门,叫祈谷门,南门是乾隆朝开的门,为了祭天方便。东门和北门是解放后开的。<br> <b>天坛公园南门</b>。 进入天坛南门,首先见到的是圜丘坛。<b>圜丘坛</b>是每年冬至和正月辛日皇帝举行‘祭天’大典的地方,俗称‘祭天台’。圜丘坛周围有两道低矮的围墙,内围墙为园形,外围墙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之说。在内外围墙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共有棂星门二十四座。<div> <b> 外围墙南侧的棂星门</b>。中间的最大是供皇天上帝的牌位出入,东侧的次之,是供祭祀大典时皇帝出入,西侧的最小,是由陪祀的王公出入。</div> 内围墙棂星门与圜丘。 <b> 圜丘</b>。圜丘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 <b> 圜丘,</b>形圆象天,三层坛制,高5.1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每层四面出台阶各9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被9圈扇形石块围绕,从最中间的9块开始,按9的倍数向外向外扩展,第9圈为81块。栏板、望柱也都用9或9的倍数,象征“天”数。 <b> 天心石</b>,是当年祭祀时安放天帝牌位的地方,象征着天帝高居九重天之上。人站在天心石上讲话声音特别洪亮,有很强的共鸣效果,好像在与天对话。<div> 新冠疫情期间的一天,天出奇的好,圜丘上空无一人,我第一次站在天心石上大声呼喊并感受扩音共鸣。</div> <b> 内围墙</b>,圆形。 <b> 外围墙</b>,方形。 外坛东南方的<b>燔柴炉</b>,是用来焚烧供品用的。 <b> 望灯杆</b>。祭天大典是在冬至日出前七刻大概是凌晨四点十五分到四点三十分,天还不亮,就在望灯杆上挂一两米高的大灯笼,灯笼里点燃五根蜡烛,作为信号标志。 圜丘坛的东南侧的这八个<b>铁燎炉</b>是专门焚烧从陪位上撤下来的供品,在圜丘坛的东西两侧各有两个是专门焚烧从位上撤下来的供品,总共有十二个铁燎炉。 出了圜丘,不远就是皇穹宇院落的<b>琉璃门</b>。 <b> 皇穹宇</b>院落主要建筑包括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 <b> 皇穹宇</b>由环转16根柱子支撑,外层八根檐柱,中间八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的溜金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天花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藻井为金龙藻井。皇穹宇殿内的斗拱和藻井跨度在中国古建中是独一无二的。 皇穹宇院落的<b>圆形围墙和西配殿</b>。墙身用山东临清砖磨砖对缝,蓝琉璃筒瓦顶,这就是著名的<b>“回音壁”</b>,当人们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后面靠近墙壁轻声讲话,虽然双方距离相距很远,但是可以非常清楚地听见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因为圆形十分光滑,对音波的折射。 <b>东配殿和圆形围墙</b>,东殿殿内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神版,西殿则是夜明之神(月)、云雨风雷诸神神牌供奉处。 皇穹宇殿前甬路从北面数,前三块石板即为“三音石”。当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只能听见一声回音;当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就可以听见两声回音;当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下掌便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这就是著名的<b>“三音石”</b>,也有人专门把第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 皇穹宇南通向琉璃门的甬道。 皇穹宇北侧坛墙有<b>成贞门</b>(南天门),出成贞门外南望皇穹宇 在成贞门内中间门洞北望丹陛桥和祈年殿。 <b> 丹陛桥</b>,是连接祈谷坛南砖门(南券门)和成贞门的甬道,也是连接祈谷坛和圜丘坛的轴线,全长360米,宽30米。丹陛桥上有三条石道,中为神道,东为御道,西为王道,北高南低,北端高4米,南端1米,沿丹陛桥北行,令人步步登高,如临天庭。 在丹陛桥北部将近南砖门东侧,有一座黄色屋顶的建筑,这是皇帝祭祀大典前换衣服净手的地方,叫“<b>具服台</b>”。这里也是皇帝大典前接见王公大臣的地方,所以,又称“<b>小金殿</b>”。 远眺祈年门与祈年殿 <b>祈年门</b>是祈年殿院落的正门,在天坛公园所有的门中,唯有祈年门制式最高。 过了祈年门,祈谷坛的主体建筑<b>祈年殿</b>展现在我们面前。只见平地叠起三层圆形石台,汉白玉围栏做墙,苏州产金砖铺地,这是祈年殿的基座。祈年殿,形为圆,象征天圆;三重檐,象征三重天;通体用蓝色琉璃瓦覆盖那是蓝天的象征;顶部高高竖起的鎏金宝顶告诉人们,这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祈年殿是天坛最宏伟、最华丽的建筑。如果说天安门已成为中国的象征,那么,祈年殿就是北京这座不朽名城的古老地标。 祈年殿的祈是祈祷的意思,年为谷子成熟之意,意为祈祷有个好年景能五谷丰登。分为上殿下坛共六环,自下而上环环收减以至冲天。<br> <b>祈年殿</b>整个大殿是由二十八根巨柱支撑,分为内中外三圈。中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圈的十二根龙柱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外圈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檐柱、金柱合计正好二十四,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内 中 外三圈的二十八根巨柱象征天象的二十八星宿;二十八根巨柱再加上殿内上檐的八根童柱(龙井柱间的柱子)合计为三十六,代表三十六天罡。对应的祈谷坛东门外的七十二连房,即七十二地煞。<br> 殿内正中雕龙宝座上供奉的是皇天上帝的牌位,左右两侧供奉的是清朝前八位皇帝的神牌。 祈年殿的基座是三层圆形石台,正面三层石台阶中,分别装饰着一块巨大的“殿前丹陛石雕”。 三层石雕有着不同的内容,下层主体是“瑞云山海”图案,中层为“双凤山海”图案,上层是“双龙山海”图案。石基的各层石栏的望柱头和出水嘴装饰的内容和丹陛石雕相对应,上层为龙和龙头,中层为凤和凤头,下层是云和云朵。这三个主题寓意龙凤飞翔于祥云之上,是古人对“天”的美丽想象。 鎏金宝顶,离天最近。 三层圆形石台基座。 祈谷坛东南角的燔柴炉。 祈年殿的北侧是<b>皇乾殿</b>,坐落在祈年墙环绕的矩形院落里。 <b> 皇乾殿</b>是祈谷坛的“天库”,大典时祈年殿所供奉的“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的神版平日在殿内供奉。祈谷大典前一天,皇帝亲临上香,行请神礼后,才由太常寺官员将它们恭请至祈年殿内陈放。 皇乾殿覆盖着蓝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座,由三座琉璃门与祭坛相通。 皇乾殿院落西南角处的一个小门是<b>古稀门</b>。乾隆皇帝70岁时,太常寺官员建议在皇乾殿西侧辟一小型角门,供皇帝祭祀行礼出入一减少步行路程。乾隆采纳,但又恐子孙均走此门形成懈怠不恭,便下诏明确今后子孙寿达七十方可出入此门,故称此门为古稀门。此后清代各帝均无高寿,故出入此门者仅乾隆皇帝一人而已 在皇乾殿门前拍摄祈年殿背面。 皇乾殿再往北是<b>北天门</b>,从北门进入天坛公园,远远的就可以看见祈年殿。 70华诞期间的皇乾殿北面。 天坛祈谷坛<b>外坛墙</b>。 从祈谷坛东门走出,东门外面是长廊。<b>长廊</b>,又叫七十二连房,前窗后墙,连檐通脊,是连接宰牲亭、神厨、神库和祈谷坛的封闭通道。 这里现在成了游客游览祈谷坛后休憩及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b> 北宰牲亭、北神厨</b>,是天坛公园的一个建筑群。北宰牲亭位于东侧,北神厨位于西侧,共两个院落五个殿。北宰牲亭和北神厨是天坛祈年殿的附属建筑,为祈谷坛专用。历史上,宰牲亭内屠宰烹制,神厨内存放,通过长廊送到祈年殿献祭。<br> 2015年11月,经过两年大修的北神厨、北宰牲亭建筑群在30年后重新游客开放。作为天坛内规格最高的展馆,北京五坛八庙的祭品及陈设等尘封了100多年的文物也将在其内首次亮相。 <b> 南神厨院</b>,位于圜丘东,坐北朝南,是圜丘冬至祭天大典之前制作圜丘坛各种祭品的场所。 在七十二连房的东南侧的草地上,有明嘉靖年间放置的巨形镇石七块,上刻山形纹,曾讹传系陨石,实为寓意泰山七峰,这就是著名的<b>七星石</b>。满族入主中原后为表明满族亦华夏一员,乾隆皇帝诏令于东北方向增设一石,有华夏一家、江山一统之意。 天坛公园的西北角有一组古建筑群与祈谷坛遥相呼应,它们是从中南海迁建过来的<b>双环亭、方胜亭和扇面亭</b>。 <b> 双环亭</b>又叫双环万寿亭,是乾隆皇帝为他母亲庆祝50大寿而建的寿亭。1975年,周总理在病重之时特别批复:“双环亭可以迁往天坛,让人民都看看。”双环万寿亭始移建于天坛公园内。 <b>双环亭</b>由一对重檐圆亭套合而成,平面形状寓意一对寿桃,亭前台阶形若两个桃尖,取“和合、吉祥、长寿”之意。双环亭结构精巧,造型新颖,屋面覆孔雀蓝琉璃瓦,色彩明快,为国内古建筑仅存一例,是天坛古建景观杰作之一。 <b> 方胜亭</b>在双环亭的西部偏南,两亭之间由近百米长廊相连。 <b>方胜亭</b>是两个方亭套合成一体,不仅平面呈现为套方形状,木架结构也巧妙、科学的联为一体,十分精巧,套环、套方,寓意吉祥、圆满。该亭是也是古建筑仅存的一例。 方胜亭游廊和亭子里的梁枋上,绘有山水、人物、花卉以及西湖风景。 <b> 扇面亭,</b>在双环亭的南面,扇面亭造型独特、结构优美,为国内少有,亭子周边堆砌假山石。 扇形亭前窄后宽,颇似一个打开的折扇,灰色亭顶,苏式彩画,与双环亭南北相望,辉映成趣。 在祈谷坛内坛西南隅坐落着一座<b>斋宫</b>,这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前进行斋戒的场所,里面别有洞天。 斋宫好似一座宫城,有两重宫墙、两道城河,四周回廊环绕,便于守卫宫墙的兵丁遮避风雨霜雪。廊外面有深深的城河环绕,整个斋宫层层设防。 <b> 斋宫东门</b>是斋宫的正门,门前有汉白玉石桥,护以雕栏。斋宫南北也各有一座宫门,门前亦有汉白玉石桥一座。 斋宫外城东北角有一座二层<b>钟楼</b>,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 钟楼内悬永乐年铸素面铜钟一口,名"<b>太和钟</b>",钟体巨大浑厚,钟声圆润洪亮。大典前,皇帝起驾出斋宫,开始鸣钟,到达祭坛则钟声止。 斋宫正殿即<b>无梁殿</b>,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此殿以砖拱承重,不用梁枋而得名,皇帝进出斋宫均在此举行礼仪,是皇帝白天斋戒场所。 <br><h3> 无梁殿左前方有<b>铜人亭</b>,昔时祭祀前设铜人于其处,铜人手持斋戒牌以警示皇帝诚心斋戒,其亭因而也称为“斋戒铜人亭"。</h3> 传说<b>小铜人</b>的原型为唐代魏征。 <b>正殿</b>是皇帝白天斋戒的场所。殿顶成拱券形,很像陕北的窑洞,看不到栋梁榱桷的痕迹,故名无梁殿。殿宽46.8米,进深17.6米,穹顶高8米,粉壁,墁金砖。 无梁殿内的布置按乾隆时期的原貌陈列,设紫檀木制成的皇帝宝座,宝座后设紫檀瘿木五扇屏风,屏风上面雕刻有九龙戏珠的图案。正面悬挂着乾隆御笔“钦若昊天”巨匾,表达了天子对皇天上帝的虔诚之心。 与斋宫毗邻的是<b>神乐署</b>,是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被誉为明清两朝最高的礼乐学府。 神乐署中殿宇众多,环境优美。 斋宫南门南侧小树林旁整齐的摆放着几十块<b>牺牲所大殿柱础</b>,天坛外坛原设有“牺牲所”大殿(今已无存),负责饲养京都各坛祭祀所用牲畜,殿内供奉“牺牲神”,近年施工中发现该殿柱础,移放在此保存,构成一景。 <b>三座门</b>,位于斋宫东南角不远处,是祈谷坛与圜丘坛南北坛墙中的三座随墙门的简称,皇家建筑中的随墙门多设门楼,琉璃装饰,制作精美,显示出宫殿建筑的恢弘气势。 天坛作为皇家的祭天场所广植松柏,随处可见的百年松柏与庄严神秘的祭坛一起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祥和宁静的氛围,使天坛更具魅力。 园内有二百年以上的古柏二千五百多棵,其中最著名的有九龙柏和柏抱槐。 <b>九龙柏</b>,柏林中有一棵500多年树龄的桧柏,长的极为奇特。其树干遍布纵向沟壑,并随树干的升高而曲折上升,状若九条蟠龙盘旋腾飞。这就是有名的‘九龙柏’,是北京最美十大树王之一。 <b> 柏抱槐</b>,千年古柏怀中生长着一棵百余岁的古槐,两树相互拥抱依存,,使人产生友谊、互助、团结的联想。 丹陛桥东西两侧,古柏成林。 天坛公园双环亭景区的南面有两个花卉园,即百花园与月季园,这里是天坛春季最热闹的地方。<br> <b> 百花园</b>位于双环万寿亭南侧的松柏树木中。 百花园中有一座重檐六角攒尖的琉璃亭。此亭原建于东城李鸿章的家庙内,是慈禧太后的御碑亭,1978年迁建于天坛公园。百花亭彩绘以花草为题,又建在百花园,所以命名为<b>百花亭</b>。 1963年天坛修建了<b>月季园</b>,这是国内第一个开放的月季园。 月季园规模虽不如植物园,但品种繁多,盛开时节是游客与摄影爱好者的乐园。 天坛是按照中国传统礼仪制度建立的国家祭坛,自明永乐十九年起,明清两代共有22个皇帝在这里举行过600余次祭天大典。古老的祭天典礼延续了约五千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华民国政府宣布废除了祭天祀典,并于1918年改天坛为公园,向广大民众开放。<br>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对天坛的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和维修,进行大规模绿化,使古老的天坛更加壮丽。今天的天坛,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观赏古迹的场所,而且是了解中华民族祭天历史和中国古代的祭天文化的好地方。 <h1><b>六、明十三陵,全球保存最完整的皇陵墓葬群之一,重现大明文化盛典华章(2003年入选世界遗产)</b><br></h1><h3><b>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天明十三陵的评价是:</b>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千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h3><div> (该图片为“十三陵神道展厅”图片翻拍,在此致谢)</div>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天寿山麓,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所在地,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div> 十三陵自明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营建,及至清代顺治初年,前后长达230多年。先后建造了13座金碧辉煌的皇帝陵墓,依次建有成祖长陵、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庆陵、熹宗德陵、思宗思陵。陵区内共计葬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贵妃1人,以及数十名殉葬贵妃。除皇帝陵外,陵区内还有明朝妃子园寝七座,太监墓一座,以及神宫监、祠祭署等若干附属建筑,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成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帝王墓葬群。</div><div> 目前明十三陵已开放的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等,其余陵均未开放。</div> <h1><b>(一)神路</b></h1><h3> 神路,又称神道,是十三座陵寝共用的神道,是明代帝陵地面建筑的导引部分。神路南起石牌坊,北至长陵,全长7000米。神路建有石像生、棂星门、五孔桥、七孔桥等,从七孔桥开始,神路由此分支,通向各陵园。</h3> <b> 石牌坊</b>,为汉白玉结构,是整个陵区导入口的标志性建筑,位于陵区的正南面两侧砂山之间。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是明世宗为颂扬祖先圣德所建,故称“圣德牌坊”。整座牌坊是用多块巨大的青白石经雁刻后榫卯衔接而成。石牌坊共计五间,仿木结构建筑,宽28.86米,高约12米,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的高等级的大型石牌坊。构件上雕有龙、狮、花卉等精美的图案,反映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 <b> 大红门</b>,又名大宫门,为陵园的正门。门为三洞券门,庑殿顶,上覆黄疏璃瓦顶,墙体用砖石砌筑,通体皆涂红色。大门的两恻接陵区围墙。大红门前面东西两侧各竖下马碑一通,通体由汉白玉石雕刻而成,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凡是前来祭陵的人,都必须从此步入陵园,以显示皇陵地位的尊严。门内东侧稍远处原有拂尘殿,又称时陟殿,是专为帝后所建的更衣之所,现已无存。 <b>碑亭</b>,位于神路的前部,为长陵“神功圣德碑亭”,建于正统元年(1436年)。碑亭平面呈方形,高25.14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黄琉璃瓦,墙体用砖石刷筑,通体皆涂红色,四面辟门。亭内竖有龙首龟跌石碑一通,高7米多,汉白玉石雕成。石碑四面刻字,碑首篆书“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是明仁宗朱高炽撰写,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长达3000多字。碑亭四隅立有华表一座,是碑亭的重要点缀,高10.8米,柱雕云龙纹,顶部有云板,顶端圆盘上各雕有一蹲立异兽,俗称望天吼。华表皆用汉白玉石雕刻而成,给人以肃穆端庄的感觉。 <b> 石像生</b>,石雕群是陵前放置的石雕人、兽等石制雕刻的总称,古称石像生(石人又称翁仲)。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将它们陈列于此,赋有一定含义。 蹲姿狮子(左上)立姿骆驼(左下)立姿麒麟(右上)蹲姿獬豸(右下) 蹲姿象 立姿马 石人分勋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为拱手执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诚。在皇陵中设置这种石像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了。主要起装饰点缀作用,以象征皇帝生前的仪威,表示皇帝死后在阴间也拥有文武百官及各种牲畜可供驱使,仍可主宰一切。<div> 武臣(左)与文臣(右)</div> <b>勋臣</b>,为明朝功臣形象,头戴七梁冠;加笼巾貂蝉、亦穿祭服,双手持笏于胸前,爵位应是侯或伯。 <b> 棂星门</b>,又叫龙凤门。由四根石柱构成三个门洞,门柱类似华表,柱上有云板、异兽。在三个门额枋上的中央部分,还分别饰有一颗石雕火珠,因而该门又称“火焰牌坊”。龙凤门西北侧,原建有行宫,是帝后祭陵时的歇息之处。,但后来便成了全陵区的主陵道了。该道纵贯陵园南北,全长7公里,沿线设有一系列建筑物,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h1><b>(二)长陵</b></h1><h3> 长陵,位于天寿山中峰之下,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仁孝文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墓。始建于1409年,是明朝帝陵中建筑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尤其是举行祭祀仪式的祾恩殿,木构件全系名贵的金丝楠木加工而成堪称古建瑰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的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h3><h3> 长陵建筑平面为长方形,前方后圆,建筑布局为三进院落,周围建有高大的红色陵寝园墙。主要建筑建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陵门前有无字碑,碑前建石桥与神道相接。</h3> <b>(1)第一进院落</b><div> 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已拆除并封塞)。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于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div> <div> <b>祾恩门</b>。第一进院以棱恩门为主要建筑,两侧建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等附属建筑。可惜的是我去时恰巧祾恩门正在维修,未能一睹其真貌。<br></div> 祾恩门东南侧的碑亭 碑亭内的石碑 <b>(2)第二进院落 </b><br> 第二进院落前有祾恩门后有红券门,中间是祾恩殿,祾恩殿两侧各有一座神帛炉。 <b> 祾恩殿</b>是第二进院的主体建筑,是供奉帝后牌位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两侧建有配殿相呼应,建成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大殿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黄色琉璃瓦屋面,金碧辉煌,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和一层小台基上。 祾恩殿正中为高浮雕御路石雕,雕刻内容为海水江崖和双龙戏珠等精美图案。 祾恩殿殿内“金砖”铺地,殿宇梁、柱、枋、檩、斗拱等建筑构件全部用金丝楠木加工而成,因为金丝柚木具有材质细腻,有纯天然的香气和特别耐腐蚀的特性。支撑殿宇的60根整材楠木大柱,用材粗壮,特别是殿内的32根重梯金柱,高12.58米,柱径均在一米以上,可谓世间罕见之物。 明成祖朱棣的铜像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面对祾恩殿中间的大门 <b>(3)第三进院落</b><br><div> 前设红券门,制如陵门,为陵寝第三重门。院内沿中轴线方向建有棂星门和石五供。</div><div> <b> 棂星门,</b>又称两柱牌楼门,为柱出头式牌坊,其两石柱,截面作方形,顶部各雕一坐龙(两龙相对),前后戗抱鼓石。</div> <b> 石五供,</b>佛教中借用的供养祭器,始见于明代永乐帝长陵,后为定制。 <b>(4)宝城、明楼</b><h3> 三进院落的北面即圆形的宝城、明楼。宝城砖砌,圆形,直径约340米,周长1公里多,上有垛口,形似城堡。内为高大的封土,封土下面就是地宫的位置。宝城南面中央有门,可沿磴道上达明楼。楼呈方形,四面辟券门,中贯十字形穹窿式天花。顶为黄筒瓦重檐歇山式,檐下榜额书“长陵”二字。</h3> 登明楼之磴道 楼正中有碑一座,额篆书“大明”二字,碑身刻“成祖文皇帝之陵”。 登上明楼,向南眺望,依次可见棂星门、红券门和祾恩殿。 东南侧的龙山 西南侧的虎山 <h1><b>(三)定陵</b></h1><h3> 定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1573年一1620年 ,年号万历)及其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的合葬陵。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历时6年建成。1956年5月至1958年7月对明定陵进行了考古发掘,是迄今唯一一座经过发掘的明代帝王陵。</h3><h3> 明定陵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是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它的地面建筑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陵正门前方是三卒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围有祠祭署、宰牲亭、明定陵监等建筑物300多间。再往后就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一外罗城(围墙外的围墙)。明定陵的发现,为明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地宫结构堪称明代皇陵规制的代表,为研究明代陵墓制度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参考。</h3> <b> 汉白玉石桥</b>,位于陵正门前方。三座桥保存的比较完好,都是单孔石桥。<div> (图片网上下载)</div> <b> 神功圣德碑</b>,原有碑亭,重檐歇山頂,四面各設券門,清乾隆年間修繕時拆毀,只剩牆垣。<br> 石碑為螭首龜趺形制,碑身無文字。碑座下雕刻有海水江崖,四角分別為魚、蝦、蟹、龜。 <b>祾恩门遗址。</b>祾恩门是定陵第二进院落前墙门,其制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下承一层须弥座式台基。祾恩门在清初曾遭八旗子弟损毁,乾隆皇帝曾将其重建,在民国时又遭焚毁,如今大殿已经不复存在。 <b> 祾恩殿遗址</b>。定陵第三进院落前墙间建有陵园最主要的建筑—-祾恩殿,其形制为重檐顶,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下承须弥座式台基一层,围栏雕饰同祾恩门。如今残留的之一<b>御路石雕,</b>上刻龙凤戏珠(左升龙,右降凤)及海水江牙图案。 <b>棂星门</b>,位于第三进院落 石五供与明楼 <b>地宫</b>。地宫是明定陵的主要部分,深27米,由前、中、后、左、右5个厅组成。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对称的两个殿,中间各自有一个用汉白玉垒砌的棺床,两配殿有甬道与中殿相通。中殿内有3个汉白玉石座,并摆放皇帝和皇后的五供和长明灯。后殿是地宫内最大的一个殿,殿内棺床正中央放置有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棺椁。棺椁周围放置有玉料、梅瓶及装满殉葬品的红漆木箱。 <b> </b> 地宫前殿 <b>地宫中殿</b>,内有3个汉白玉石座,并摆放皇帝和皇后的五供和长明灯。 万历皇帝宝座 <b>地宫配殿</b> <b> 地宫后殿,</b>万历皇帝棺椁 定陵博物馆中展出的地宫出土的金丝翼善冠(图上)和十二龙九凤冠(图下)<div> <b>金丝翼善冠</b>,全用极细的金丝编织堆垒出二龙戏珠图案,孔眼细小而均匀,造型生动活泼。繁复的制作,外表却不露丝毫接头,体现出当时高超的手工技艺。</div><div> <b> 十二龙九凤冠,</b>冠形扁宽,漆竹胎,金口圈。冠上饰十二龙九凤,龙以花丝制作,凤点翠,龙凤均口衔珠宝串饰。冠口金口圈之上饰宝带饰一周,边缘镶以金条,冠后面下部各嵌金龙首一个,龙口衔博鬓,左右各三扇。</div> <h1><b>(四)昭陵</b><br></h1><h3> 昭陵,位于天寿山陵区大峪山的东麓,占地约34600平方米, 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隆庆皇帝朱载坖和孝懿庄皇后李氏、孝安皇后陈氏、孝定皇后李氏的合葬陵寝。</h3><h3><br></h3><h3><b> 神功圣德碑亭</b>。昭陵神道从长陵神道七空桥北向西分出,长约2千米。途中原有五空、单空33石桥各一座,现已不存。神功圣德碑亭以及亭后并列三座单孔石桥、宫墙及陵宫建筑,经1987年至1992年复原修缮,均完整。神功圣德碑亭台基、石碑为明朝原物。台基边长11.5米,高0.78米。台基上清乾隆年间垒砌的宇墙被拆除,恢复碑亭建制。制为重檐歇山顶,四面辟券门,上檐四面各显一间,施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四面各显三间,施单翘单昂五踩斗拱。亭施天花,内树神功圣德碑。碑制同前神功圣德碑。<br></h3> <b>单孔石桥</b>,中桥宽6.8米,长14.2米,桥面铺条石,桥洞砖发券,石望柱为二十四气式柱头,栏板作宝瓶、如意云式。两侧桥,各宽5.3米,长11.8米,桥面墁砖,桥洞砖发券,护栏作宇墙式。 <b>祾恩门</b>。祾恩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顶,单翘单昂五踩式斗拱、中柱安设板门等形制,均参考长陵规制。门内挂一匾额,书“棱恩门”。祾恩门台基为明朝遗迹,其前设有月台和砖墁礓礤。月台按明代旧址补修,月台左右两侧各设踏垛式台阶。 石五供 明楼 <b>月牙城</b>,“月牙城”是指陵寝宝城院内墓冢前的拦土墙。其作用是防止墓冢封土前部滑坡。“哑巴院”则是指“月牙城”与方城及其两侧宝城墙之间的院落。昭陵的月牙城,是明十三陵中第一个修建的,它有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方面利于排水;另一方面对保护宝顶填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这种形制,对后来的清代帝王陵墓影响颇大。清代皇陵(除道光慕陵)都采用了这种规制。 谢谢观看!部分文字源于网络及景区介绍,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