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蜀王陵 一个穿越时空之旅的地方

峡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明蜀王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办事处正觉山山麓及青龙埂等地,以僖王陵为中心,形成了一处类似北京十三陵的王陵墓葬群胜迹,是明代(1368~1644年)藩王蜀王的家族陵墓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明蜀王陵建筑格局:成都市龙泉驿区西部黄土陇岗地域,分布着不少朱明皇族成员墓葬,估计不下百座。这些茔圹的规模不尽相同,大墓地宫的内空面积,一般接近二百平米,规模较小者,茔穴内室面积也在三十平方米左右。每座陵墓,无论砖石结构、全石结构,还是砖石琉璃仿木建筑,皆系雕刻精美的地下宫殿。这些墓葬统称“明蜀王陵”。同时,四川省文物局也将其列为全省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根据考古发掘和探测,在这一地域方圆五千米的范围,已经发掘或者探明的就有僖王陵、怀王陵、惠王陵、昭王陵、成王陵、黔江悼怀王墓、僖王赵妃墓、僖王继妃墓、定王次妃墓、半边坟郡王墓等十个明代蜀王、蜀王妃、郡王及郡王妃的陵墓。十陵街道也因此而得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明蜀王陵的发现,对于了解明代藩王陵寝制度以及建筑、雕刻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6年11月20日,明蜀王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明蜀王陵博物馆,是探索明代蜀国藩王历史的绝佳去处,其中这里已对外开放的两座精美的地下宫殿——僖王陵、昭王陵更是吸引我们前去揭秘和探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探索明蜀王陵神秘历史,穿越时空旅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白露前夕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踏上了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天上午,我乘坐成都地铁4号线在成都大学站B出口出站后,然后沿着成洛大道向前步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约300m后右拐就进入了至明蜀王陵的柏油马路,步行25分钟后就到达了此次探索神秘历史,穿越时空旅程目的地——明蜀王陵博物馆大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明蜀王陵博物馆大门掠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我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期待,踏入了神秘的明蜀王陵。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进入明蜀王陵博物馆大门后,按照指示路标,我首先来到了明蜀王陵文物陈列馆,正式开启了此次穿越时空的历史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你知道吗?明蜀王陵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一个充满故事和灵感的宝藏地!一踏入陵区,我仿佛穿越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王侯将相的时代,感受到了那份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让心灵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历史沿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8年,兴修东风渠时发现香花寺大皇坟,确认是座明蜀王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8年,明蜀王陵首次被发现,经考古发掘,发现了类似于北京十三陵的王室墓葬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1年,修建成渝高速公路时,在龙泉驿区洪河镇白鹤村发现一座被破坏的明蜀王陵,青砖券顶下是一座全石结构陵寝,系第八代蜀昭王和王妃的夫妻合葬墓。经考古发掘从原洪河镇白鹤村(成渝高速公路北侧)迁建于明蜀王陵内统一保护管理,所以现在看到的昭王陵实为仿古复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5夏,成都市考古队与龙泉驿区明蜀王陵博物馆联合调查香花寺大皇坟,并对寝园地面建筑的遗基残迹进行局部勘探和试掘。联合调查组判之为“成王陵”,正式列入明蜀王陵大遗址保护名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8年夏,成都市动工修筑三环路,年底发现明蜀定王次妃王氏墓。经研究决定进行考古发掘之后,将地宫拆迁到龙泉驿区十陵镇大梁村明蜀僖王陵附近复建保护。这一拆迁复建工程于2000年初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博物馆内展示的僖王陵、昭王陵的悠久历史和发掘过程以及馆内琳琅满目的陈列文物,令我驻足仔细观看,久久不愿离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博物馆内的随葬品,如陶俑等,不仅反映了蜀王府的庞大体系,也展示了当时的文化风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出土的文武官员彩釉人俑,彰显了明代时期官人的样貌与气质,特别是面露喜色的乐技俑,不仅展示了蜀地的高质量生活,还透露出了当时蜀人好乐爱玩的性格、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外,文物陈列馆还展示了明代陶罐、青花瓷碗等珍贵文物,让你近距离感受历史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明蜀僖王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僖王陵,距今580多年的明代亲王陵墓,被誉为“中国最完整最精美的地下宫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该陵于1978年石灵中学扩建操场时被发现,1979年对其进行发掘清理。僖王陵是最早发现和发掘的明代蜀王陵,该墓建成于明宣德十年(1435年),地宫为仿木结构的三进四合院,仿明初蜀王府的规模和形制,按比例缩小修建,以中轴线对称布局,地宫全长32.5米、宽8.96米,高6.59米。从前至后依次为八字墙、大门、前庭、前殿、中庭、正殿、后庭、后殿、寝宫、影壁、端墙,其中前、中、后庭两侧均建有配殿,寝宫前部两侧建左、右耳室。在已发掘的蜀藩王陵墓中,僖王陵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经考古发掘清理过的,明代帝王陵中地下建筑最为精美的墓葬,其仿木建筑结构和各式门窗雕饰,对于研究明代前期亲王府宫廷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蜀信王朱友燻(1409-1434),第三代蜀王,首代蜀王朱椿之孙,太祖曾孙、世子朱悦慷第三子。初封罗江王,宣德七年(1432年)晋封为蜀王,宣德九年(1434年)薨,享年26岁,明宣宗赐谥"僖",意为"欢乐",次年葬于成都府华阳县积善乡正觉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僖王陵地宫仿当年蜀王府地面宫廷修建,装饰华丽,富丽堂皇,被文物专家誉为“中国古代帝王陵最完整最精美的地下宫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僖王陵,成都发现的最早的蜀王陵墓,一座装饰华美到令人惊叹的地宫。这里被人们誉为“中国古代陵墓中的宝石”,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当时的辉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石门外,抬眼望去,一个个斗栱瓦梁层叠而下,壮丽而精致,让人不禁赞叹古人的智慧和工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个耳室净宽1.20米余。各殿房皆以明间为过道,设门框立槛、门砧门斗、可以开阖的双扇石门,前庭、中庭、棺室三殿的门扇宽厚同于甬道,高度由前往后依次为2.62米、2.66米、2.95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整个地宫采用了石仿木结构,稳定的布局和精美的装饰,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时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保存完好的斗拱、吻兽、梁柱,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感受到了当时蜀王府的富丽堂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朱红色的装饰,是明朝对吉祥和权势的象征。尽管颜色已经斑驳,但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纹饰雕工的细腻,窗棂图案的对称规整,无一不展现着古代工匠们的超凡技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官室顶部的彩绘更是让人惊叹,色彩斑斓,纹理细致,至今仍保留着那份古朴的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僖王陵地宫掠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僖王陵地宫掠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僖王陵地宫掠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明蜀昭王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明蜀昭王朱宾瀚,蜀献王朱椿三世孙、蜀惠王嫡长子。生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成化十九年宪宗皇帝赐其名曰宾瀚,弘治四年(1491年)册封为世子,弘治七年袭蜀王位为第八代蜀王。正德三年(1508年)因病驾薨,享年二十九岁,谥号"昭,意为"昭德有劳",在位十四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昭王陵系第八代蜀王与王妃的合葬墓,原址在洪河镇白鹤村成渝高速公路北侧,西与其父惠王的陵墓相望。1991年修建成渝高速公路被发现,经考古发掘后于次年异地移建于僖王陵陵园后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昭王陵,一座合葬墓。朱宾瀚和他的正妃在此长眠。墓中的石碑、器物虽然残缺,但那份深情却跨越了时间的长河,让人感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昭王陵则是1991年修建成渝高速公路时发现的合葬墓,其上的盘龙石柱雕刻精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昭王陵园原址占地86亩,坐北朝南,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经考古调查,陵园东西约宽130米,南北长约440米,分前后两大部分,中有隔墙。陵园前部中心为面阔三间的大红门,大红门内为神道,神道两侧列石翁仲,神道尽端为祭台。寝园墙中部为寝宫门,寝园内建享殿,方城明楼,宝城地宫。地宫内通进深22米,前宽6.2米,后宽5.7米。由大门入内依次为前庭、前殿、中庭、正殿、左右后庭、左右后殿、左右棺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昭王陵陵墓虽然被毁,但代表皇权的龙凤浮雕皆保存完好,使我们得以了解明代中期石雕工艺的高度水平。陵墓中出土的数百件彩釉兵马仪仗俑、乐舞侍从俑等造型生动,其中有不少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成员的形象,对于研究明朝中期蜀王府政治、军事、礼仪、衣冠制度、音乐艺术、民族关系等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亦具有很高的文物观赏价值。通过这座被捣毁的陵墓还反映出明末张献忠的农民军同蜀王及其所代表的明朝统治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深刻仇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昭王陵整座墓室是按蜀王府的地面宫殿木结构建筑修建的。这对于了解明代藩王陵寝制度以及建筑、雕刻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大门而入,依次为前庭、前殿、中庭。因为是合葬墓的关系,中庭后面分为左右正殿、后庭、后殿及棺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昭王陵地宫分左右棺室,左棺室须弥座棺座雕凤纹,为昭王正妃刘氏的棺室;右棺室须弥座棺座雕龙纹,为昭王棺室。奇妙的是,两棺室隔墙上有镂空门扉一孔,据说这是为了方便夫妻二人在阴间的联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昭王陵地宫掠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昭王陵地宫掠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昭王陵地宫掠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昭王陵地宫掠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昭王陵地宫掠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昭王陵地宫掠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地下宫殿的温度与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我步入了一个四季如春的幽静之地。随着我一步步深入,温度似乎也在逐渐下降,带着我对历史的敬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我从两个王陵中走出来,回到地面上,耀眼的阳光和那一丝温暖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时空的错位,仿佛刚刚从另一个世界抽身而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里,每一块石头、每一片树叶,都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每走一步,都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王者的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明蜀王陵外表展示的是僖王陵和昭王陵,实际展示的是蜀地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到正德三年(公元1508)这130年的王朝政治变化、经济生活发展、诗书礼仪乐的多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国家文物保护政策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对于未开放的区域,从文物保护文物价值角度考虑,也许就没有那么遗憾了,毕竟文物的价值不是金钱能衡量。它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更是研究那个时代的建筑、美学、经济、文化、制度、民生等所有社会体系的重要宝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保护历史文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6年4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那些被时光掩埋的宝藏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本美篇文章部分文字来源于成都明蜀王陵博物馆,特致谢原作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