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皮先生坐课堂“观与思”(第二周)

三皮闲话

<p class="ql-block">  这周的工作重点是要花三天时间组织完成食材采购线下预报名和线上操作培训工作,忙里偷闲,还是用两个上午坐进了课堂。</p><p class="ql-block"> 观之一:</p><p class="ql-block"> 七年级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儿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区教研员徐教授一直在强调“语文课应该是最美的”,一直在要求“语文课要有语文课的样子”。而听的这节课,45分钟里学生只读了一遍课文《春》,这么美的文本,我竟然没有能体会到文字之美,真是失望,估计学生也是。</p><p class="ql-block"> 联想起十多年前,时任教研室主任的三皮在区域东部一所农村初中听了一节语文课,整节课就是默写,一整块水泥黑板写得密密麻麻。那时,我就在问“这是语文课吗?”</p><p class="ql-block"> 十多年了,这就是我们每天起早贪黑、辛辛苦苦、磨破嘴皮所要的课堂吗?</p> <p class="ql-block">  周一下午少有的空闲时间断断续续看完三个小时的“活在静悄悄悄的课堂里——李政涛与佐藤学的对话”视频。</p><p class="ql-block"> 一开场,佐藤学教授毫不客气地说“中国的课堂教学还停留在两百年前,教师讲,学生独学”。当时,包括李政涛教授在内的所有人都可能认为佐藤学教授说得太偏激,我们的课堂绝不是这样!</p><p class="ql-block"> 可是三皮特别感谢佐藤先生,感谢佐藤先生给我们留了情面!</p><p class="ql-block"> 说实在的,“教师讲,学生独学”可能已经是不错的了,至少学生还能“独学”,恐怕大多数课堂是“教师讲,学生伪学”,进而是“教师讲,学生不学”,甚至是“教师讲,学生厌学”。</p><p class="ql-block"> 专家教授们听的绝大多数课应该是优质学校、实验学校里骨干教师的课,估计真正深入普通学校、普通教师的课堂不多。所以在专家眼里,课堂充满着希望!</p><p class="ql-block"> 而在三皮这样坚守一线的“土老帽”这里,课堂充满着失望,看着教研员、身边的专家等指导的要求变成“空空导弹”不能落地,更多的是一种绝望。</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们推出“高新好课堂”基本要求,推出“常态课盲选”、“共性+个性”的手写备课等这些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其目的是想唤醒那些个“装睡的人”和“怎么也叫不醒的人”。而唤醒的核心在于学校管理层,课堂改革能不能实现,学校管理层是最根本的要素。</p> <p class="ql-block">  观之二:</p><p class="ql-block"> 初中生就应该与小学生不一样吗?</p><p class="ql-block"> 基于上周所听初中数学课的沉闷、低效,本周在扬子江教育集团组织了一次小初数学“对流”活动。</p><p class="ql-block"> 所谓“对流”,就是小学六年级老师执教七年级,同样七年级老师执教六年级,主要研究“学与教的方法”,主要探讨“小学的个人独学、小组互学、集中讲学这一生本学习方法能不能用到初中课堂上”,这实质上是一次思想碰撞的“激流”,又是一次生本方法的“导流”,更是研究方略的“引流”。</p><p class="ql-block"> 初中教师总认为初中生与小学生不一样。是的,是不一样,是心理、心智不一样,但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意识是一样的,希望得到别人肯定、认同,希望能合作学习、共同研究,希望展现自我、个性表达的欲望是一样的。绝不是到了初中,就只能坐在那儿“被听讲”。</p> <p class="ql-block">  为何初中课改这么难?是因为二十多年来,虽有新课改理念,但所有目标都指向中考,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中考,进了初一就当初三来对待,老师眼中只有将来的中考“考点”,那些不怎么考的就放一边去,哪管什么语文人文、数学好玩、理化之趣、历史惊奇等等。一切,都可以通过刷题得到,考得好,才是硬道理,别管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p><p class="ql-block"> 因此,才有越减负负担越重,越减负学习时间越长等匪夷所思的怪现象。而相当一部分领导、群众的“状元情结”更是阻碍初中课改的绊脚石,嘴上说“学生负担重”,心里想的却是“为何我家孩子不如人”,要“名校”,要“名师”,根本不管学生基础、教师水平、管理能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现如今,刷题,题海战,时间战等等过去被奉若神明的方法在新高考、新中考面前被打回原形,根本行不通了。需要真正理解何为“素养导向”,需要切切实实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需要在应用中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  任何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名校都不是死揪出来的,都遵循了学生发展的认知规律,都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都一定以学生为中心,都狠抓高效课堂建设。</p><p class="ql-block"> 农村学校如东景安初中如此,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吴江盛泽盛湖学校亦如此。</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缺课改理念,缺少的是观念、是行动。而今,沉浸式教研已手把手教了方法,紧要的是落实、落实、再落实!重要的是督查、督查、再督查!关键的是坚持、坚持、再坚持!</p><p class="ql-block"> 初中改革是强腰工程,腰不壮,非康健之人也!</p>

课堂

初中

学生

佐藤

教师

语文课

三皮

独学

中考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