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斋

旭日

<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到了。今年与往事不一样,今年是甲辰年。显得更加隆重一点。"甲"是"天干"中的首位。信佛的家庭都会在中秋节前夕做起了"中秋斋"(一种用糯米饭加红糖做馅,再用糯米做皮的时粿)。隔壁邻居家的三婶今天起得特别早,她第一件事就是把昨天早就搓捏好的"斋馅"重新数了一遍,生怕数量不够。中秋斋以"缘“为单位,一"缘"为36块,不能少。她的女儿家不会做,除了给自家做,还要为女儿代做一"缘"。不管多亲,对方还是要付点象征的钱。因为这是供品,不能赠送。昨天,已经磨成浆的"斋皮"材料经过一整夜的沥干,大概可以上手揉捏了。于是三婶趁着天还没亮,就赶紧忙活起来。"中秋斋"有讲究的,必需当天制作当天供用,不能隔夜,这大概是对神明以虔诚。三婶从到林家当媳妇的那一天起,搓着中秋斋不知走过了多少春秋。如今,她已是当奶奶了,身子骨还硬朗,这件事马虎不得。怕年青人做不放心,还得事必躬亲。她是个做时粿的能手,远近乡里乡亲都称赞她。经她的手,一块块中秋斋放在桌面上和她一样特别伶俐有精神。她一边搓揉着,眼看快要做完了,于是就吩咐老伴生火,把一块块小心翼翼地放在箅上,待都蒸熟后,还要在每块"斋"上点个小红点。谁不能先尝,三婶格外小心,生怕"斋"有破洞,这样不吉利。凉透后再一块块慢慢地装在扁竹篓里,一圈圈一层层叠起来。到最后把特地做的最大的一块放在最上方。远远看上去形状象金字塔状。估计三婶也是从她婆婆那里学的。这些习俗就这样一代传一代一年又一年。</p> <p class="ql-block">时光的长河流入大海,没有一个港口是永远停留的。有人说,这世界上有两种人很幸运。一是画家,他们可以用彩笔留下美好,另一个就是作家,他们用细腻的文笔把世间美好的人和事定格在纸上,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p><p class="ql-block">中秋月儿圆,我们这些农家人的故事像中秋里的月光一样温暖而隽永。月亮当空的一睇,或许能用一块块"中秋斋"把时光叠在一起,让人回味曾经的年少。"中秋斋"圆圆的,那上面的红点好像是岁月留下的记号。鼓鼓的,满满的,甜甜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