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到浙西山村深入生活

田园

<h3><br> 1965年秋,我们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和油画系的毕业班学生一行二十来人,在各自的班主任沈文强老师和肖峯老师带领下,到浙西衢州的山村深入生活,搜集创作素材,作品为省农业学大寨展览会陈列之用。 我们深入生活的那个山村叫会泽里,风景很好,丘陵起伏,林木茂密,有好多参天大树,长在溪旁,山道曲折,山溪幽深,村民勤劳纯朴。  对国画系来说,这里真是取景的好地方。     下二图,我试用炭笔风景写生:</h3> <h3><br>  这次跟着我们一起下乡的有黎宾鸿院长及油画系的胡善余、林达川、费以复等几位老教授。还有我们的副班主任潘锡柔和达榴生老师。 <br>   村民说,山里曾有狗熊和豹子出没,叫我们晚上不要外出。于是,大家晚上就聚在一起听黎院长讲他过去打猎的故事---  还听了班主任沈文强老师讲有一次夜里去捕鱼,被“鬼迷路”的经历:那天是暗夜,没有月亮。他只一个人朦胧中走入一个坟滩,就赶快离开,不想过一会又走进了这个坟滩...听后真有点毛发悚然! 晚上我们还跟潘锡柔老师在屋檐下抓麻雀。他是农村长大的,本领大,一下子就抓好几只...</h3> <h3><br>  会泽里山村建造了不少山塘水库,所有荒山都培栽了树林,消除了干旱和山洪之苦,农作物年年丰收。故成为浙江省治山治水的典范。</h3> <h3><br>  下图我们与老教授一起去参观山塘水库。(右一为我,右二为胡善余教授,右三为华景威,图中为林达川教授。。)</h3> <h3>   【回忆】  第一次在农民家吃饭,桌上放着一大碗“红烧牛肉“ ,我们不敢下筷,后听房东说这是柚子皮烤制的。方法是柚子皮浸水几天后搾干苦水,然后用豆板酱、糖、味精等一起红烧,很像牛肉。经他一说,我方夾了一块往咀里嚼,口味还可以,而且有一股清香。  </h3> <h3><br>   晚上我睡在农民家里,他们养的鸡夜里也全散放在房间里,房间地面是泥的。天刚一点蒙蒙亮,几只大公鸡就轮番啼鸣了。我被叫醒后就下地,踏着滿地鸡屎出门去爬山,我沿着山道爬上一个小山岗,迎着日出放声歌唱...  这是我入大学几年来最放松的一段日子。</h3> <h3>  在会泽里山林的进口处有一间木屋,住着一位矮个子的护林老人。他每晚睡前总要握着手电筒到山林深处去巡逻一边,几十年如一日。可谓是村里的老模范。</h3> <h3><br>   【回忆】  这次我们毕业班来衢州会泽里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浙江省农业学大寨展览会的治山治水大浮雕,和农林牧副四件独立雕塑的创作任务。 班主任 布置给我的任务是,把山村里的那位矮个子护林老人“原汁原味”地塑造出来。 于是我去那座林中木屋好几次,熟悉形象,並画了好几幅速写,力求做到了酷似。 同去的还有油画系的马宏道同学,他也搞这个题材。<br>  下图: 雕塑:“护林老人”</h3> <h3><br><br>下面是我在会泽里山村的部分速写:</h3> <h3><br>下图。篾竹匠</h3> <h3><br>下图。扇谷</h3> <h3><br>下图,顽童</h3> <h3><br>下图,吸老烟的农民</h3> <h3><br><br>    【回忆】  记得有一天我揹着画夾经过一家门口,见到屋里好多农妇在聊天,一边聊一边干各人的活,形态各异。我对她们都写了生,收获可丰:</h3> <h3><br>下图。纺纱的,大概是屋主人。</h3> <h3><br>下图,织毛衣的,</h3> <h3><br>下图,纳鞋底的,</h3> <h3><br>  下图,这位大嫂索性停下活儿,让我写生,并写上自己各学。</h3> <h3><br><br>下图,集体创作:“治山治水大浮雕”,站在下面的是班主任沈文强老师。</h3> <h3><br>  下图,大浮雕前班级集体合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