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听着《长征组歌》长大,而后又唱着《长征组歌》成熟。《长征组歌》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句歌词:“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离开苟坝会址,我们就直奔毛泽东用兵如神的赤水河。</p> <p class="ql-block"><b> (借用网络照片,特此感谢!)</b></p> <p class="ql-block"> 赤水河真是一条神奇的河。它是长江上游的支流,延绵于云、贵、川三省,长约五百公里。之所以称它为赤水,是它有着奇特的色彩。因丹霞地貌的原因,每逢端午、重阳期间,雨水量增大,河水上涨,急流冲刷着河床,大量沙矿岩石流入河中,河水便呈现出赤红色。滚滚奔流的赤水河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红光闪闪,煞是好看。但汛期一过,赤色便不见了。我们来到的时候,见不到丁点赤色,河水清澈透底,两岸竹林青翠,青山隐隐、绿水悠悠。</p> <p class="ql-block"><b>(茅台镇渡口的赤水河绿水悠悠)</b></p> “红军河” <p class="ql-block"> 因为有了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传奇故事,从此赤水河有了“红军河”的美称。今天的赤水河畔,处处可见红军渡口的遗址。元厚镇渡口、土城镇渡口、太平渡渡口、二郎滩渡口,大大小小有十多处渡口。每个渡口那一尊尊生动形象的红军战士雕像,似乎还在讲述着当年工农红军的动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 每个渡口又都建起了独特风格的四渡赤水纪念馆。这段特殊的历史让赤水河与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永远无法分割了,红军给赤水河染上了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p> <p class="ql-block"><b> (四渡赤水公园纪念塔)</b></p> <p class="ql-block"><b> (四渡赤水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b> (四渡赤水故事展览馆)</b></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神来之笔。为何这么说?除了长征组歌中唱到:“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外,主要是有一段毛泽东与英国战将蒙哥马利精彩的对话,多年来在世间流传甚广……</p> <p class="ql-block"> 1960年,英国陆军元帅、二战名将蒙哥马利来华访问时曾问毛泽东:“您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伟大战役相媲美。请问这三大战役中哪一个是您最满意的?〞不料毛泽东摆摆手微笑地说:“三大战役没有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p> <p class="ql-block"> 要知道毛泽东指挥的三大战役可是百万级的战争,完全可做为战例典范载入史册。然而四渡赤水时的红军才区区3万人马。毛泽东曾在很多场合说过,四渡赤水才是他最得意的作品。后来很多军事研究者都认为,四渡赤水是神乎其神的发挥,是不可复制的军事传奇。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将这场经典战役选入教材,还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数天的推演,可最后得出的结果是红军完败。他们实在是无法想象,当年中央红军面对国民党7路大军40万人马穷凶极恶的围剿,天上还有飞机参战。毛泽东是如何指挥3万人马在狭小的包围圈里逃出生天。</p><p class="ql-block"> 四渡赤水头尾历时三个多月,中间的每一次军事行动都没有事前的预设,都是随时随地根据敌情我情的变化,临时做出的最有利于我军的军事行动。在这场战役中,别说敌军摸不清我军意图,就连被称之为战神的林彪也长时间不能完全理解毛泽东的战略意图。因而不断发牢骚说,尽在走弓背路。甚至在四渡赤水之后还闹着要求中革军委改变领导人。当时毛泽东的思维,在各种随时变化的军情中不断交织跳跃,红军的行军路线也在这种变化中不断的来回穿插。如何才能从这个迷魂阵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活路,这对指挥员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随机应变能力、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p> <p class="ql-block"><b> (赤水河土城渡口)</b></p> <p class="ql-block"><b> (赤水河茅台镇渡口)</b></p> <p class="ql-block"><b> (赤水河太平镇渡口)</b></p> <p class="ql-block"> 可以说, 四渡赤水的每一渡都不是目的,都是为了寻求战机。今天看来,毛泽东确实是神,他每一步都算准了,每一着都走对了。这实在是神奇,于其说用兵如神不如说就是神在用兵。</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那么真正拯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正是这场四渡赤水的战役。这就是四渡赤水战役的意义及历史意义。赤水河也因为有了红军四渡赤水的神机妙算而扬名四海。</p> “美酒河”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的车子一进入仁怀市茅台镇,一路的酒香顺着车窗飘了进来,沁人心脾,让人陶醉。在赤水河岸,茅台酒厂和习酒厂之间的峡谷悬岩峭壁上“美酒河”三个耀眼大红字闯入眼帘。它似乎在告诉来往的人们,是这里得天独厚的“水”,酿造出了醇香可口、誉贯全球的“美酒”。我们不知道这遒劲有力的三个大字是哪位书法家留下的墨宝,但我们知道,从此“美酒河”与赤水河结缘了。南来北往的游客看到这三个大字,都要驻足留影。</p> <p class="ql-block"> 茅台镇一条不足千米长的小街,街头巷尾喧哗繁荣,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鳞次栉比,全是卖酒的商铺,一家紧贴着一家。南来北往的车辆和各地的买卖人,磨肩接踵,熙熙攘攘,穿流不息。沉淀千年的酱酒芳香和饮酒文化,在这里尽情地弘扬传承。真是中国酒镇之首。</p> <p class="ql-block"><b>(茅台镇一条街卖酒的商铺一家紧挨着一家)</b></p> <p class="ql-block"> 可以说,赤水河畔每一寸土地都用于酿酒了。有人统计,这的大小酒厂达3000多家。酒以产地得名、地因产酒闻名。有关专家说,赤水河的“水、土、山、河、风、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酿酒环境。酿酒人因尊重天地自然,顺从四季时令的自然密码,才有了天香酱酒的美誉。从古至今茅台、小糊涂仙、习酒、郎酒、泸州老窖、剑南春等数十种美酒都出自赤水河。正如民谚曰:上游是茅台,下游望泸州,船到二郎滩,又该喝习酒。凡沾了赤水河的酒,名扬四海,飘香世界。赤水河无愧是美酒的源头,称之为“美酒河”当之无愧。</p> <p class="ql-block"> 当年红军四渡赤水来到茅台镇,有关美酒的故事也流传不少。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回忆说,毛泽东第一次喝茅台酒咂了一口,半闭眼睛,像是认真品评着它的美味,沉了一下才说:“美哉斯酒!真是名不虚传。” 说过,又深深地饮了一口。望了望周围的青山碧水,不禁吟诵起苏东坡的诗句:“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p> <p class="ql-block"> 傍晚,我们在一家饭店用餐。只见大厅里的墙上贴满了当年红军进茅台镇的故事。红军进入茅台镇后,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当年很多红军战士没鞋穿,天寒地冻,行军打仗,脚都烂了。还有不少伤病员,缺医少药得不到很好的治疗。驻地的乡亲拿着茅台酒前来帮助红军战士擦脚、泡脚。手把手教红军战士如何用酒治伤解乏。那一刻,许多红军战士品尝到了中外闻名的茅台酒,留下了深刻印象、美好记忆。茅台酒功不可没,在长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b>(周恩来同志回忆当年在茅台镇与刘伯承元帅喝茅台的故事。他们都痛饮三大碗,自古英雄多善饮。我们的革命先辈在艰苦的长征途中,有多么豪迈的胸怀。酒过三碗而过岗,继续长征万里行。)</b></p> <p class="ql-block"><b>(邓颖超同志讲述茅台镇酒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茅台镇的酒与红军将士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后他们还记得发生在那里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这面墙记录着许多当年的红军将士对茅台酒回忆的故事,照片中的人你能认出来几个?他们有:毛泽东、周恩来、胡耀邦、聂荣臻、耿飚、张爱萍、肖劲光、杨成武……)</b></p> <p class="ql-block"> 很多红军战士砍下毛竹,把酒灌在竹筒里,行军带着。为了防止有人犯纪律喝酒不给钱,红军在每家商铺门口都贴上告示,要严惩白吃白拿者。毛泽东还带着警卫员亲自走访酒家老板问道:“红军有没有打酒不掏钱的?” 酒店老板直说:没有不给钱的,红军就是好!前两天黔军、川军、中央军都来过,他们喝酒哪个有给钱嘛?”从此中国酒文化里又增添了红色基因的情愫。英雄爱美酒,美酒敬英雄。小小的茅台镇哟!酒风流,人更风流。</p><p class="ql-block"> 英雄们没有忘记为红军立下功勋的茅台酒。1958年,中央在成都召开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关切地提出:“茅台酒要搞到一万吨,要保证质量。” 那时候,茅台酒产量才627吨,一万吨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领袖的夙愿在2004年得以实现,如今的茅台酒更是日新月异的创新进展。</p> “母亲河” <p class="ql-block"> 神奇的赤水河,水美、酒美、风光美。您那甘甜的乳汁日日夜夜流淌在山川大地,滴洒在人间古镇。从此这里有了茂密的山林,鲜灵的花草。优质的水源和勤劳而又智慧的儿女。</p> <p class="ql-block">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赤水河,您流淌千年而生生不息。您像母亲一样,尽心尽职地养育了这里的儿女,造福子孙后代。然而儿女们为感恩“母亲”的养育,他们也尽心尽责地爱护她,呵护她。为让“母亲”美丽的容颜永远不受到伤害;为使“母亲”永远年轻健康。云、贵、川三省的人民政府同时立法保护“母亲河”。禁止在赤水河流域内建设化工厂;禁止在赤水河流域内进行一切可能污染河流的活动;禁止在赤水河流内渔猎。确保了“母亲河”水质清洁,生态优良。</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要离开赤水河时,衷心的祝福赤水河:红军河、美酒河、母亲河,青山不墨、绿水长流!祝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吉祥安康!</p> <p class="ql-block"><b>(部分照片取之网络,在此作者再次感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景熟熟</p><p class="ql-block"> 2024中秋于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