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游三峡——神木市第十三中学八年级三、四班《三峡》教学感悟

教语文的冉老师

<p class="ql-block">《三峡》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此文讲了多少遍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每次的教法都不同,经典作品常上常新。每上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教法自然会发生很大变化。</p> <p class="ql-block">《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其用语言简意赅,描写则情景交融,生动传神。</p> <p class="ql-block">三峡美景如此令人着迷,课堂上呈现此美最好的办法就是观看视频,但是此举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决定<s>摒</s>弃此法,即使预习时学生一再央求<s>也</s>没有答应。只是告诉他们课前准备好自己喜欢的彩笔和作业本即可。此刻他们已经跃跃欲试了。</p> <p class="ql-block">灵山秀水,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峨眉山月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 class="ql-block">不过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共同走进他笔下的《三峡》去探幽览胜。</p> <p class="ql-block">1.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p><p class="ql-block">(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停顿。</p><p class="ql-block">(2)小组赛时,可组员合作,可一人展示,不限形式。</p><p class="ql-block">(3)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重点语句,并解释重点词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个环节我基本没有讲,全是学生们忙着张罗朗读,读完相互点评然后改进,翻译环节两个班的孩子更是做到极致,先是给足时间让他们自己利用课下注释和《古诗词赏析》完成翻译,要注意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p><p class="ql-block">小组展示环节组长把任务分<s>得</s>特别明确:有人朗读,有人翻译,有人板书重点内容,其他同学认真笔记,若发现遗漏问题或者质疑会在点评过程中一一指出,学生之间互学互评我只需要稍加引导即可。</p> <p class="ql-block">待一切明了之后我开始配乐诵读文章,学生们在作业本上抄写,要求他们边写边读边想:三峡的山和水的颜色情状,抄完后开始绘图“我心目中的三峡”。</p> <p class="ql-block">此刻三峡山水的特点就迎刃而解了,孩子们信手拈来。</p> <p class="ql-block">2. 讨论: </p><p class="ql-block">(1)为什么作者先写“两岸连山”,后重点描写三峡四季的水?</p> <p class="ql-block">峡者,两山夹水处。三峡之所以成为“峡”,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两岸连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先写山,勾勒全貌;水是峡之筋骨,本文是为江水作注,所以后两段重点写水;最后再写山,首尾呼应。</p> <p class="ql-block">3.为什么不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来写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p> <p class="ql-block">三峡夏季之水最盛,也最富有特点,因此先着笔;春冬时节山光水色相似,因此两个写在一起;最后以秋景作结,以猿鸣这一三峡的代表性景象体现三峡秋季景物的凄冷。此外,从文脉角度来看,作者不按四季更迭的顺序写,先写夏水襄陵之急,起笔雄健有力,先声夺人,这与第 1 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使得文脉转缓,文气悠长。</p> <p class="ql-block">活动三:品读语句 细赏三峡风景</p><p class="ql-block">此处难度升级,欣慰之处是学生们敢于表达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多数同学思路清晰,关键字句也能够精准找出,但是表述过程遣词造句不够准确,心中能想到可是不知怎么精美<s>地</s>呈现出来。我告诉他们不要怕:只要我们敢说,毫不吝惜的呈现问题,然后老师带着大家勤加练习,注意课堂上老师的表述语言,多看一些经典题型的答案呈现,勤思考,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p> <p class="ql-block">待到作业绘画完成后欣赏视频,对比心中的三峡和现实中的三峡美景是否有出入。</p> <p class="ql-block">八年级的文言文以整单元形式呈现,足以说明八年级对文言文的高度重视。我打破了以往自己逐字逐句的翻译形式。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只有孩子们动起来了,教学才有了意义。</p><p class="ql-block">山水类的文章老师怕教,学生更怕学,这是惯性思维。但山水与学生的距离并不遥远。我们打破常规只要寻得合适的方法,学生想学的热望被点燃不但问题迎刃而解,还会有意外收获。下课后好多同学直呼,“老师我课文已经背过了,古文其实也没有那么难,还挺有意思的。”我们相视而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一周的课堂教学都比较顺利,上完课后自己也觉得轻松满意,少了往日课后对学生的诸多吐槽,自己也在反思:语文课究竟应该怎么上?老师少讲学生多说,他们才是主体,如果课堂学生表现不尽如人意,一定要冷静不能暴怒,静可生慧,马上想办法解决死寂的局面,如果老师都不能控制情绪的话,整个课堂将会不受把控,恶性循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师生共同沐浴文字,扎进文章品读字里行间渗透的情感乐亦无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