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年前的今天(2023年9月15日),母亲的离世让我们的世界失去了一道温暖的光芒。她的笑容、她的教诲、她的爱,如同昨日,却又遥不可及。“梦里依稀慈母面,醒来泪湿枕边巾。”回忆起那些与母亲共度的时光,我的心被无尽的思念紧紧缠绕,泣下沾襟,难以释怀。</p>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张素珍1934年12月16日出生在内蒙古喀喇沁旗驼店乡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从小就担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只上过几年小学。1951年7月,母亲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革命工作,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曾在旗妇联、公安局、税务局、财政局等多个部门工作,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始终保持着勤勉敬业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母亲长期担任打字员兼文件收发工作,工作量很大,没有清闲的时候。那个年代办公条件十分落后,所有文件都要用铅字打字机一个字一个字的打在蜡纸上,再用油印机印出来,母亲经常是废寝忘食,整日机械般的一遍一遍的重复着一个动作,“啪嗒、啪嗒”的打字声昼夜不停,手指都被打字手柄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她的工作表现得到了广泛认可,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为党的事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52年6月母亲(后排左一)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旗妇联工作时与同事合影</b></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与坚韧的象征。她从未向生活的艰辛低头,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在经济困难时期,家中的生活条件并不宽裕,全家6口人,所用的被褥、四季穿着的衣服和鞋子,都要靠母亲亲手缝制。那时,母亲每天都在灯下忙碌着,搓麻绳,纳鞋底,择棉絮,打袼褙(方言,把废旧布头用浆糊粘在一起成纸板状,做鞋帮鞋底。),每天都忙到深夜十一二点。母亲做的一手好针线活,缝制的衣服剪裁合体,针脚细密,样式美观,不亚于成衣铺制作的成品服装。父母虽然都有工作,但收入并不高,为了弥补家庭生活开支,每到秋季,母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带上簸箕、筛子,到食品公司去桃杏核。这个活又脏又累,先用筛子将机器破碎的杏核筛一遍,去掉尘土和碎渣,再用簸箕簸一遍,去掉大部分杏核皮,然后用双手将杏仁一颗一颗的捡出来,挑一斤杏仁只能挣几角钱,还得匆匆忙忙赶去上班,有时连早饭都不吃不上。每逢星期日,母亲就会在杏核场劳作一整天,中午我就拎着饭盒去给母亲送饭,看着满身灰尘、疲惫不堪的母亲,我幼小的心灵萌生了深深的爱意。由于终年劳累,母亲的手指上满是岁月的痕迹,那是她辛勤劳动的印记,仿佛在告诉我们,她会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编织一个温暖的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57年5月作者一岁半时与母亲合影</b></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爱深沉而无私,宛如涓涓泉水,涌动不止。她总是把家人放在首位,无论自己多么疲惫辛劳,都会倾其所有,千方百计的让我们吃饱穿暖,幸福成长。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正值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粮食供应紧张,导致粮食短缺。当时我们兄弟三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月十几斤的定量根本不够吃,副食品更是少的可怜。母亲就把全家有限的粮食都做给我们吃,而她自己经常是瓜菜代,由于长期缺少营养,母亲患了浮肿病,腿上用手一按就是一个坑。母亲对身边子女的关爱无微不至,对远行的游子更是时刻挂念在心。我17岁那年应征入伍,离开了父母。“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虽然对我从军非常支持,但毕竟离家远行,母亲经常以泪洗面。在我离开家乡快一年的时候,父母千里迢迢到部队来看我,给我以莫大的鼓舞。母亲知道儿子在部队的日子里,可能很久没有吃到家里的味道了,带来了亲手做的粘糕、豆包,就连小“洋锅”都拿来了,在临时来队家属房为我做了三天饭,天天像过年一样。她用心地炒着菜,煮着汤,是那样的专注与从容,每一道菜都充满了对儿子的关爱和思念 ,望着母亲那被炉火映红的脸庞,我深深感受到了“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诗的深刻蕴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60年6月母亲(2排左一,怀抱二弟)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旗公安局工作时的合影,后排左三为父亲,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前排左一小男孩为作者。</b></p> <p class="ql-block"> 母亲对家庭的付出是巨大的,而他自己的衣食却是非常的清淡和简朴。母亲终生不吃牛羊肉和海鲜,最爱吃的就是大葱蘸酱和小米饭。记得我五六岁的时候,过中秋节家里吃炖羊肉,一家人都吃得很香,只有母亲不动一筷。我就用小勺子连汤带肉舀了一勺放到母亲的碗里,害的母亲不但没有吃肉反而连碗里的饭也不能吃了。每逢过年,母亲总要给奶奶、父亲和我们兄弟三人每人做一件新衣服,她自己却仍然穿着多年的旧衣服。母亲还振振有词的说“穿着旧衣服也一样过年过节”。为了弥补母亲年轻时没有穿过多少新衣服的缺憾,我们兄弟三人和三个儿媳妇,逢年过节就给母亲选购各种款式的衣服和鞋帽,一年四季各种各样的衣服穿都穿不过来。母亲去世后,衣柜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时尚服装,很多都是崭新的,有的甚至连商标标签都没有动过。这些满载着爱与思念的衣物静静地躺在衣柜里,每一件都仿佛在诉说着关于爱与奉献的故事,让人不禁感慨万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1976年5月母亲在北京北海公园留影</b></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节俭和朴素的生活方式,勤俭节约,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母亲对生活的态度体现了从小在农村养成的简朴的生活习惯,对衣物穿着的需求从不追求时尚潮流,日常饮食也只是满足于基本的温饱,对家居环境更是追求实用性和整洁。母亲从不轻易丢弃任何可用的物品,家中总是堆满了各种大大小小的箱子和包裹,里面装满了旧棉被、旧衣物和日常用品。清理遗物时,竟然找出了我小时候穿过的几件衣服,一直保存了60多年。即使是看似无用的废纸箱和塑料瓶子,她也会收集起来,卖给回收废品的人。买菜购物用的塑料袋,无论大小好坏,都一卷一卷的存放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种生活方式虽然积攒了很多累赘,占用了不少室内空间,让人难以接受和理解,却也充分体现了实用性和环保意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1973年11月父母到部队探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 返回时在大连火车站留影</b></p> <p class="ql-block"> 母亲对儿孙的成长寄予了无限的厚望,倾注了全部心血,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她的爱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给予我们向上的力量。由于父亲家庭出身不好,在那个“唯成分论”的年代,我们兄弟三人被称为“黑五类子女”,在家属院里、在学校中、在社会上受尽了歧视,时常感到自己仿佛低人一等。母亲就经常叮咛我们,“要学会忍受和忍耐,在逆境中成长”,并鼓励我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用成就证明自己,活出个样来让别人看看。”每当我们在外面受到委屈,回到家里向母亲倾诉衷肠的时候,母亲总是用温暖的话语抚平我们心灵的创伤。这份深沉的母爱,成为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动力源泉。我和两个弟弟都成家立业后,为了让我们心无旁骛的干好工作,不为家庭分心,母亲毅然承担起了抚养4个孙辈的重任。母亲本身患有严重的冠心病、肾盂肾炎等多种疾病,一边上班一边还要照顾四个孙子孙女,含辛茹苦,昼夜操劳,累的几次住进了医院。母亲的无私奉献,为我们赢得了追求事业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兄弟三人没有辜负母亲的殷切期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争得荣光,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母亲的七个儿孙,有五个成长为军队师团级或地方县处级干部。这正如著名作家高尔基所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1974年11月第一次探家时照的全家福</b></p> <p class="ql-block"> 在母亲的忌日, 我们怀念她的音容笑貌,回忆她对家庭的无私奉献,感念她对儿孙们深深的爱,感谢她给予我们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母亲,您在天堂安息吧!我们将永远怀念您,愿您的爱如同日月星辰,照亮我们进取的道路,温暖我们的心田。我们会带着您的爱砥砺前行,让您的精神在赵氏家族每个人身上延续,让您的爱在我们的生活中永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