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才是家

都市立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朋友说:很喜欢《热闹才是家》这个系列,为何不写啦!你婆婆太逗了,又有什么新鲜故事?我调侃说:我和婆婆不断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涛声依旧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话虽这么说,但确实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自打我退休回家,在家庭“主导权”的归属上一直和婆婆进行博弈,经过不断“斗智斗勇”和妥协退让,最终建立了新型的全天候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终于退休了,一身轻松,再也不用每天驱车来回近三百里地、上班十几个小时的奔波劳顿了。一觉睡到自然醒,梦想成真太自在啦!但婆婆不适应了,刚歇了一天,第二天婆婆就问我:你不上班吗?不上。过了几天,婆婆又试探地问:你真不上班了吗?那还有假啊!那你在家里干啥?玩啊!干了一辈子啦,还不好好歇一歇啊!婆婆听罢一声不吭地走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慢慢地我才明白,因为退休回家,与婆婆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往每天早晨走时婆婆还没起床,晚上回来时婆婆已经吃饱喝足全神贯注地看电视。到周末闲聊几句逗个乐,嘻嘻哈哈过得还很和谐惬意。如今我退休回家了,情况就不一样了。已经习惯在家主导一切的婆婆,过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阿姨都得听她指挥,过得潇洒自如随心所欲。如今我回家了,多了一个人在她眼前晃悠,而且生活上的一些事阿姨自然要听我的意见,显然打破了她原有的“掌门人”地位,对于大事小事都要管的婆婆来说,这让她心里确实有些失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尤其是每天相处在一起,对她的一些不健康生活习惯就知情多了,提出改变的意见建议,婆婆并不当回事。比如说限制高盐高油高糖问题,虽然在我的监督下明面上有所减少,但婆婆暗地里瞅准机会就过一把瘾。比如她特爱吃冬枣,考虑到甜度太高给她限量,但只要她看到桌上还有多余的,一眨眼就偷偷顺走两个,跟个孩子似的,真是防不胜防呀!早晨起床叫醒时间虽然从十一点提前到九点,但敲门后一不留神她又睡了过去,有时要敲两三次门才能真正醒来。婆婆会看人下菜碟,从敲门声响程度能判断出是我敲的还是阿姨敲的,只要是阿姨敲的她就磨磨叽叽一个多小时才能走出卧室到饭桌,真是有点“欺负”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看着婆婆的现状,我发现老年人生活得太舒适放松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这一年多婆婆晚饭后添了一个新毛病,看着电视就睡着了,这怕是老年痴呆的前兆吧。我不住地叫醒她,最后想了一招:让她捏网球,名曰增加手的握力,再不然就让她转脚勾脚,强调增强脚腕和小腿力量有利于防摔倒。婆婆看我执意坚持,又没有理由反驳,只好照办,但每次都以向我交差的形式草草了事。虽然我费尽心机对她进行健康管理,但她心里似乎并不痛快。有一次因为脚肿限制她吃过多咸菜,她不高兴了,只嚷嚷吃不下饭。我吓唬她说:如果您不听劝,那以后有病我可就不管了。没想到她不甘示弱地吼了一句:“我就是不用你管了!”哇,真是给老太太惹急啦!我这是出力不落好啊,心里不免有些生气委屈!事后一想,嗨,老人有时就像孩子一般任性,还真不能跟她较真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退休回家,不仅婆婆不适应,我也有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原以为从此自由自在了,但与婆婆时时相处在一起,也确实受到一些限制和制约。她的脑子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想起来就问你,不管你在干什么。过去她一个人习惯于坐在沙发上看书看报,现在如果我同时也坐在沙发上看,她会不时地瞧着我,似乎有些不习惯,但口里却说:我不影响你吧!哪里是影响我啊,是我影响她!我还真得注意听懂那弦外之音。有时我要看书写点东西,她还要看电视,只好回到自己卧室门后,在那张40×90厘米的小桌子上干点事情。时间久了见我没动静,她很好奇地扒着门缝向里张望看我在干什么。有一次她终于忍不住了,走进来探个虚实。我抱屈地说:您看看就这不到两平米的空间是属于我的。她皱着眉头看了看,啥话没说就出去了。从此婆婆一问我在哪里,先生和阿姨就笑着说:在门后呢!婆婆的好奇心和管闲事的习惯很难改变,管着管着有时就管到我头上了,不是对我做的事情指指点点,就是对我的着装品头论足,恍惚之中有时让我感觉不知在谁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婆婆对家庭事务的主导权渐渐被我取代了,但在一些日常事物上,她执拗地坚持行使自己的权力。每天晚上至少要问两三遍:锁门了没有?给先生问烦了:要不然把锁门的权力交给您吧!本以为婆婆会欣然应允,没想到婆婆却说:我不干,我就习惯监督你们!哈哈,这点权力在她心里也很看重。婆婆只有和阿姨在一起的时候最没压力,她把阿姨指挥地团团转,有叫必到,一看她的手势阿姨就知道她的意思。比如到了中午,不管阿姨手里还有什么活儿,她叫一声手一指,阿姨就知道必须来陪她去下跳棋。几个回合结束后,不管输赢她都高高兴兴地睡午觉去了,家里又恢复了平静。晚上临睡前,她必须到厨房和后凉台检查工作,水电气热一个不拉空。待所有工作检查完毕后,她笑眯眯地向我们招手说:睡觉啦!我们都如释重负般地赶紧应承着,一天就这样结束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老了,在很多事情上的固执己见让你无可奈何。比如她的听力严重衰退,说话声音小了,她三遍五遍听不见;说话声音大了,怕邻居还以为家里吵架呢!但不管我们怎么样百般劝说让她安装助听器,她就是摇头一拖再拖,宁可自己独处。常见此景不由得感叹:人老了,身体器官的衰退是正常现象,但一定要懂得借助外力去弥补。如果听力缺失,与人交流沟通不畅,只能孤独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公公去世以来,婆婆在我家共同生活了十几年,她已经把这里完全当成了自己的家,丝毫没有客居的感觉。特别是在吃的问题上绝不客气。只要是好吃的,自己一定“率先垂范”,吃够了再让他人。只要不喜欢的,加强监督不断催促我们赶紧吃掉。年初婆婆过87岁生日,头一天她就提出要求:要吃长寿面、吃煎鸡蛋、吃糖醋萝卜丝、吃蛋糕等等。呵呵,这些要求太一般了,关键是有些平时不建议吃的,借着过生日都夹带进来满足愿望!给她点起生日蜡烛,烛光下映照着婆婆那孩子般地快乐笑脸,吹灭蜡烛后她美滋滋地说:我要是78岁该多好啊!看着婆婆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心里满是欣慰。同时也不免感叹:等我87岁的时候,身边还会有人如此这般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与朋友聊起对婆婆进行健康管理的酸甜苦辣,有人说:这么大年纪了就随她去吧,管那么多干嘛!也有人调侃:退休回家没事干了,把婆婆当成管理对象啦!她不高兴你也太累啦!是啊,同在一个屋檐下,彼此相处就有一个调整、适应和平衡的问题。事情的成功不仅要有好的出发点,还要有好的结果,关键就是方法。理解老人的心理,包容老人的任性,激发老人的自理,开导老人接受新鲜事物,跟上时代的步伐,享受科技发展的成果,提高生活品质,是我们这一代人能给父母们的最好回报!我和婆婆在博弈中建立了新型关系,家庭事务中的大事婆婆就此放权,具体生活中的小事我也不管得太多,给她留下自由空间也给自己留出休息的时间。和睦相处的婆媳关系是家庭关系稳定的重要基石,但要做到做好还真不容易啊!</span></p> <p class="ql-block">说明:本篇是《热闹才是家》(十),若有兴趣看前九篇,请登录《天下谁人知我心》公众号搜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