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人村寨

黑龙江-韩立君

<p class="ql-block">  沙中的世外桃源罗布人村寨,是中国西部地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村庄。世界最大的胡杨林保护区、中国最大的沙漠、最长的内陆河和丝绸之路在这里交汇,形成了黄金品质的天然景观。罗布人村寨是古老而神秘的罗布人的居住地,景区涵盖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原始胡杨林等旅游资源,是典型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具的特色景区。整个旅游景区分为入口形象区、综合服务区、文化体验区、生态休旅区和沙漠探险区五大功能区。</p> <p class="ql-block">  罗布人村寨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墩阔坦乡境内,是一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具的特色景区。‌‌</p> <p class="ql-block">  罗布人是指被中国官方划归为维吾尔族的一支,生活在新疆罗布泊地区,操维吾尔语罗布方言、以打鱼为生的土著居民。千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如今,沙漠中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最后的罗布人”。他们在沙漠中的海子边打鱼狩猎,种庄稼,保持着原始的风俗习惯,其生活充满了神秘色彩。罗布人最具代表的民间歌舞是狮子舞和做饭舞,也是最受游客喜爱的民间歌舞。</p> <p class="ql-block">103岁罗布人</p> <p class="ql-block">  基尼斯烤坑,又被称之为“西域第一大烤坑”,其高4.5米,直径9米,状如砖窑。2013年4月29日,“新疆首届罗布人烧烤节”在这里举行。当日,这座大烤坑中一次放入116只羊,一次性烤制完成。烤出的全羊色泽金黄、品质上乘,成功地诠释了“天下羊肉尉犁香”的声誉,并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称号。恰逢雅安地震,血浓于水,拍卖后善款28万余元,全部捐往雅安地震灾区。</p> <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与自然景观‌:罗布人村寨南邻中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从景区流过,拥有最大的原始胡杨林保护区。这里集沙漠、胡杨、河流、湖泊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  人文景观与文化‌:罗布人村寨是古老神秘的罗布人生活的家园,罗布人是以捕鱼和狩猎为生的维吾尔族的一支,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保持着原始的风俗习惯。村寨内有‌罗布人民俗展馆、‌狩猎人家、‌打渔人家等展示罗布人文化的景点。</p> 塔克拉玛干沙漠 <p class="ql-block">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6°50'~41°10',东经77°40'~88°20'。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中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禹贡》《山海经》都对塔克拉玛干沙漠有记载,但是直到20世纪才有了塔克拉玛干的称呼。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于530万年前的上新世初期,其形成演化与构造运动和古地理轮廓有关。沙漠气候极端干旱,属暖温带干旱气候,其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狂风能将沙墙吹起,高度可达其3倍。沙漠里沙丘绵延,受风的影响,沙丘时常移动。沙漠里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异常发达,超过地上部分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那里的动物有夏眠的现象。塔克拉玛干沙漠地表有极其丰富的流沙,在特有的闭塞地理环境中,风沙灾害频繁。1995年9月,全长522公里的第一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建成通车。2022年6月2日,中国首条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等级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把塔克拉玛干沙漠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坚持治理沙漠和植树造林并举,大力保护沙漠生态系统。</p> <p class="ql-block">  胡杨树化石,这是一棵一亿五千万年前的胡杨树化石,罗布人后裔阿不都说:它是塔里木河胡杨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p> 塔里木河 <p class="ql-block">  塔里木河,全长2137千米,由叶尔羌河、和田河、阿克苏河等汇合而成,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是新疆的母亲河。塔里木河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有766公里,中下游大部分在尉犁县域内。其干流支汊纵横,水网密布,素有“脱缰的野马”之称。</p> <p class="ql-block">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生活着一群以打渔为生的古老居民——罗布人。千百年来,他们世代居住在胡杨林深处,“以木为舟,以鱼为粮,以野麻为衣”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据说,他们是古楼兰人的后裔。如今,罗布人仍然保持着原始的风俗习惯,就连那些随意建造的简陋村寨,也成了“历史博物馆”,令爱好猎奇者趋之若鹜。这个“世外桃源”里人们现在的生活怎样?为什么罗布村会被国际医学界誉为四大长寿村?</p><p class="ql-block">  走进沙漠中的罗布人村庄</p><p class="ql-block">  为探访神秘的罗布人,我们驾车从新疆库尔勒出发,东行80多公里,前往尉犁县墩阔坦乡境内。太阳渐渐升起,爬上一座沙丘,一望无际的金色沙海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沙漠与胡杨林在这里短兵相接,碧空映照下的塔里木河从村边流过,几个大大小小的海子旁边,点缀着芦草和胡杨木搭建的小屋,这里就是罗布人居住的村寨。</p><p class="ql-block">  罗布人的小屋古朴而又随意。他们在海子边找一棵大树,以树冠为屋顶。砍下一些胡杨枝条,弯弯曲曲地插成一排,这就形成了墙。然后,从海子边挖出泥巴,在墙上涂抹一遍,一个家就此竣工了。若是没有树木的地方,罗布人就把芦苇扎成束,作为房屋的柱子,再用芦苇秆串起来做成墙壁,同样可以快速造屋。</p><p class="ql-block">  在村寨中,我们还看到一些被掏空一半的胡杨木,放在屋前屋后,这就是罗布人的船。导游说,早期的罗布人,家当只有渔网和独木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塔里木河与孔雀河激流滚滚,从天山、昆仑山上带来清冽、甘甜的雪水,让罗布泊形成了一片片泽国和绿洲。这里海子连片堪称“水乡”,罗布人联系交流密切,出行可以不骑马和骆驼,仅凭一叶用整棵胡杨木掏空而制成的独木舟,便可在村寨间穿梭自如。</p><p class="ql-block">  如今因海子分布不集中,罗布人的房子相距很远,想再找其他相对集中的几户人家,很难说又要绕行多远。但他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和食物至今没有多少改变。烤鱼罗布人百吃不厌,更是制作手法依旧的主食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暮色均匀浸染下的水面,胡子花白的热合曼老人把卡盆滑向海子中,他一手划船一手飞叉,半个小时返回时,十几条鱼收入船中,最大的一条鱼足有5斤重!</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2000多年前,塔克拉玛干东北部的罗布泊,曾是新疆境内最大的湖泊,水面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古人说它“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减。”湖中渔舟穿行,岸上驼铃悠悠,商贾如云。据《回疆志》载:“罗布人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小舟捕鱼为食。”后来随着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改道等原因,罗布泊渐成沙漠。到了清代,海子干涸了,生活在罗布淖尔水边的500多户罗布人也四散迁徙,沿塔里木河、孔雀河逆流而上,散居在若羌、轮台、尉犁等地。</p><p class="ql-block">  塔里木河两岸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胡杨林,在胡杨林深处,罗布人开始繁衍生息,他们以打渔为生,取野麻为衣,几乎与世隔绝。上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这个古老的部落后,出版了《走向罗布泊》一书,引起世界轰动。有学者推测,他们就是神秘消失的楼兰王国先民的后裔。</p><p class="ql-block">  别具一格的有趣民俗</p><p class="ql-block">  罗布人捕鱼的方法很独特。热合曼老人说,他很怀念童年的生活。那时,每到春天,大人们就会在塔里木河岸边开一道道口子,引导河水裹带着各种鱼流进低洼处,水满后,再把口子封堵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个小湖用来养鱼。等到夏季,鱼已经被养得肥壮,甚至还长出了鱼油。当湖水被蒸发得差不多了,罗布人就下到湖中,直接把一条条大鱼拖到岸边;如果湖水还较多,就需要再次扒开口子,让河水流进湖里,里面的鱼就会逆流而上,此时,只需在口子设下渔网,一条条大鱼就会争先恐后地自投罗网……</p><p class="ql-block">  其他时候,罗布人就划着独木舟,穿梭于河道和海子之间,用挂网和鱼叉捕鱼。他们把捕获的鱼堆在村口,所有人都可以随意取食。熊熊的篝火燃起,一条条大鱼被熟练地一剖为二,插在火堆旁烘烤,不一会儿就香气四溢。罗布人的烤鱼非常简单,唯一的调料就是盐。</p><p class="ql-block">  “我们夏天吃鲜鱼、冬天吃干鱼。熬鲜鱼剩下的汤汁当茶喝。”热合曼老人讲,偶尔,他们也采一些芦苇的嫩芽当菜吃。有时用沙枣熬糊糊吃,据说可治疗腹泻和风湿。</p><p class="ql-block">  海子里的鱼似乎打不完,如此简单而充裕的生活,使罗布人心满意足地固守着家园。他们千年如一日,悠然地用胡杨作舟、以曲木为罐、劈梭梭为柴、插芦苇为室、借胡杨树洞中的黄水浆洗衣服、削红柳修枝做成鱼叉,一切源于自然。甚至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外界根本就不知道罗布人的存在,因此很少受到外界干扰。</p><p class="ql-block">  据村里老人介绍,罗布人婚俗也别具一格。男女十六七岁便可成婚,有的在举行婚礼的前5年,男方要到女方家做工,并送上小船、渔网、干鱼、鱼油、罗布麻线等礼品。嫁女时,部落陪嫁的是一个小海子。</p><p class="ql-block">  成婚的日子,新娘的父亲把两张头巾盖到一对新人头上,然后由长老诵经祝福。两个部落的罗布人齐集海子边,燃起篝火,而后大家围着海子唱歌跳舞。最后把新人送过塔里木河,留下新人和两名妇女,其他人回到部落。这里早就用野麻做成了鲜花洞房,新婚夫妇将在这里度过他们的“初夜”。第二天,跟去的两个妇女送去洗漱用水,继而再把新人带到部落。</p><p class="ql-block">  后来,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小海子逐渐减少,捕鱼已不能维持生计,罗布人便尝试狩猎。那时节,两河流域胡杨萧萧,绿洲片片。一到春季,罗布人开始捕获鸟类,每人能抓到200余只野鸭等候鸟,同时,他们也拣取野鸭蛋作为食物。此外,他们还猎取黄羊、狐狸、野兔等猎物。</p><p class="ql-block">  在村里看民俗表演时,我们大开眼界。“我从塔里木河走来,那条鱼在水中欢快地畅游,夜晚,我无法入睡,只因为想念你,我心爱的姑娘……”罗布人的歌舞是其沙漠文化的精髓。它世代承传,生命力旺盛。歌曲一般以爱情为题材,曲调高亢悠扬、绮美而又不乏粗犷。</p><p class="ql-block">  罗布人舞蹈更是风格独特,“小步拉面舞”能完整地表现罗布人款待客人的全过程;“狮子舞”,是人间的绝品!他们的“狮子舞”与汉文化的舞蹈截然不同,其舞姿幽默诙谐、欢快酣畅,真实而夸张地再现了狮子抓、挠、扑、跳等动作,体现了罗布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淳朴秉性和生活内涵。</p><p class="ql-block">  被国际医学界誉为四大长寿村</p><p class="ql-block">  尉犁这一支罗布人,据说都沾亲带故。在村里,我们看到他们的烤鱼手法非常熟练,先把一条整鱼从背上剖开,去掉内脏,从鱼的上部和下部横穿两条小棍,简单用天然香料调制一下,用一根稍长的红柳枝由下穿到上,把穿好木棍的鱼插入沙土里,并绕着火堆排开。大约1小时,烤熟的鱼抽出木棍,盛放在盘中,再放上细盐就可以直接食用了。现在为了迎合外地游人的口味,还会撒些孜然、辣椒面等调味。过去,烤鱼是他们唯一的食物来源,现在成了最主要的旅游产品。</p><p class="ql-block">  罗布人寿命相对较长,罗布村被国际医学界誉为四大长寿村,据说当地还有一位80多的老人当了新郎。这与他们常年进食无污染的野生鱼等有直接关系。再配以当地野生的罗布麻茶,经蒸晒烘焙煎制,在当地被称为不老茶。据《本草纲目》《救荒本草》等古药典记载:罗布麻有平心悸、止眩晕、消痰止咳强心利尿等功能,因此,罗布泊地区的百岁老人很多。我看到几位外表老态龙钟的男性,耳不聋眼不花,穿羊肉串的动作很灵敏。篝火燃起时,老人们还快活地闻乐起舞。</p><p class="ql-block">  食完美味,坐在胡杨树的树干上,享受夜幕下的罗布人村寨散发的粗犷气息。如今,他们除捕鱼、放牧牛羊外,更多的时候是种植哈密瓜、葡萄和蔬菜等。住在胡杨林中的罗布人也越来越少,胡杨搭建围成的小屋,捕鱼用的独木舟,容颜沧桑的罗布老人,越来越小的海子,似乎更多的已经成为罗布人的一种象征。</p><p class="ql-block">  环顾罗布村四周,只见胡杨密布,河湾环绕,啼鸣于河湾中的白鹭、黄鸭,像一幅幅鲜活的图画。尤其到了秋天,胡杨树的叶子一片金黄。一棵棵、一丛丛、一片片,金灿灿、亮晶晶,把大地装扮得风姿万千,景色旖旎,让人心醉…</p><p class="ql-block"> 来自中国农村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