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那个寒冷的冬季,我们合上崭新的初中课本,登上了远行的列车,开始了“知青”的生涯。我很幸运,不久我回城当了一名铁路工人。如今,55年过去,“知青”的岁月更像一个传说。<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知青”。属于我们那一代人的“专有名词”,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特殊存在”,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也可能是汉语言文学中即将消逝的一个词汇。再过几十年,当最后一个知青离去,当微信里最后一个知青群消失,当我们的后代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还会有人知道什么是“知青”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上山下乡” 。在我的词典里,上山下乡就是我中断上了一半的初中、放弃了上高中的机会,变身为一个不称职的“农民”;上山下乡就是一次只有出发,不知道归宿的出行;上山下乡就是在大地、田野、马舍、牛棚组成的广阔天地里施展“作为”的过程。是走向社会的一种“模拟”、一次“热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 “战校” 。它的前身是“农场”,它的后续也是“农场”。“农场”就是它特有的本质属性。中间那段时间为啥要称为“战校”?大概由于这里是“五七战士”劳动锻炼的地方。既然它的主人是“战士”,称“战校”也就顺理成章了。此外,那个时期“备战、备荒、为人民”,称“战校”也是“战备”的需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 “战友”。从来没当过兵、没扛过枪,也没穿过军装,何来“战友”?如果在学校,可以称“同学”,但这不是学校;如果在社会上,可以称“朋友”,但这也算不上社会。互称“战友”,只因为我们生活在“战校”。“战校”,一个没有课堂,只能种庄稼的地方;“战友”,一个没有武器,只是一起种地的人。不知道一旦打起仗来,这些“战友”能不能真的上“战场”?靠锄头、镰刀能“杀敌”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 “斗私批修”。其含义是要同头脑中的私心杂念做斗争,并批判修正主义。“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是目标;“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是途径;“狠斗私字一闪念”是具体方法。不过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要把“斗私”与“批修”弄在一起?“斗私”还算容易,可“批修”批什么?怎么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六、 “洮儿河”。我们的第二故乡,植根于内心深处的记忆,青春年华的象征。我从没见过真实的洮儿河,我却毫不怀疑她的旖旎风光。在我的心中,提起“洮儿河”便热血沸腾,它早已不是河流,而是我们青春的一个“符号”。是融入洮儿河知青血脉的集体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七、 “大礼堂”。一座破败得再也不能破败的建筑,更像一位饱经风霜、风烛残年的老人。知青回城后,“大礼堂”再没有了激情的演讲、嘹亮的歌声、震天的口号,而是装满了知青往事。现在大礼堂虽然凋零了,却依旧是洮儿河知青心中神圣的殿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 “穆家店小站”。一个洮儿河知青最熟悉、最心仪的地方。自从在这下了火车,我们便获取了一个新的身份——知青。铁轨的那一端,连着家的方向,连着梦中的爹娘。小站在铁路大提速中被拆除,但它在我们的心中依旧矗立。它早已成为一个“象征”,讲述着回家、逃票、离别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 “饭票”。意味着定量的米饭、馒头,关系到能不能填饱肚子,“饭票”提醒着你吃饭要有计划,吃了上顿还要想到下一顿,不能“寅吃卯粮”。每当月末都要数起剩余的饭票,再除以剩余的天数,计算出以后每天、每顿饭的定量。吃啥,由食堂说了算;吃多少,由饭票说了算。饭票是集体生活的象征,也是我们挨过饿的见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十、眷恋。年岁大了,时常回忆起战校时光,心中竟泛起无尽的眷恋。是眷恋那片土地?不是,那不过是一个人烟稀少的普通黑土地,当年巴不得早日离开;是眷恋那种田间地头的生活?也不是,那不过是艰苦、重复的农业劳动,更多的感受是辛劳和无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时间久了,对那里的印象渐渐地变了。洮儿河那段日子,变得浪漫了起来,我甚至愿意把想象的美好全都赋予那个地方。此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所眷恋的,不过是我的青春!青春是短暂的、宝贵的,那时候的苦呀、累呀、想家呀,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同样值得眷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洮儿河,我在你的怀里一年多,你在我的心里一辈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纪念洮儿河知青下乡55周年 (之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写于2024年9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者:孙力,长春市73中69届初中毕业生,“吉林省洮河五七干校”十五连知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撰稿:孙 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片:“洮儿河文艺沙龙”及 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