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元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摄影、制作:元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 都有个月亮。”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透过月亮的清辉,寄予了无限的情思。我们拜月,期盼“蟾宫折桂”、祈求“面如皓月”我们赏月,仰望圆月如盘,远游之人寄托思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在月光下,欢聚、庆祝、团圆</p><p class="ql-block"> 五千年时光流淌</p><p class="ql-block"> 古人今人共赏同一轮明月</p><p class="ql-block"> 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满月时</p><p class="ql-block"> 每一缕月光都是思念的支流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洒在你我身上 </span></p> 中秋称谓 <p class="ql-block">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我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作“月夕”“八月节”,也有“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等称谓。此夜,人们仰望星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与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p> 中秋起源 <p class="ql-block">关于中秋的起源,学者们给出的说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源于上古时期的月亮崇拜,二是源于祭祀月亮女神嫦娥,三是源于古人在秋季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祭祀土地神的活动。但是这三种说法只是用来解释中秋节某些习俗的起源,不能用来说明整个节日的起源。</p><p class="ql-block">直到宋代的民俗志文献里,才明确地提到中秋。宋代文献不仅明确列出了“中秋”这一节日,而且记述了当时人们欢庆中秋的隆重热闹景象。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以回忆的方式记述北宋汴京(开封)的繁华景象,其中卷八有“中秋”条。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卷四、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卷三都设“中秋”条,做了较细致的记载。据史料记载,宋代朝廷给公职人员一天的中秋假期。</p> 唐代中秋 <p class="ql-block">《全唐诗》中,八月十五赏月诗共一百一十一首,出自六十五位诗人之手。它们在题目中标出“八月十五”或“中秋”所作,或在正文诗句中写出这一时间。如李峤《中秋月二首》、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甫</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夜月》、韩愈《八月</p><p class="ql-block">十五夜赠张功曹》、刘禹锡《八</p><p class="ql-block">月十五日夜观月》、张祜《中秋月》、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曹松《中秋对月》等。从诗题看,当时“中秋”一词已被人们普遍使用。唐朝以前,该词就已有人使用了。《周礼·春官》中有:“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其中“中秋”指秋季的中间一个月,即农历八月,这与后来的“中秋”特指八月十五还有差异。唐诗中的“中秋”则特指农历八月十五。唐朝诗人欧阳詹(755—800)还专门解释了“中秋”这个词的含义。他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故曰中秋。”</p> 中秋诗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中秋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唐]李峤</p><p class="ql-block">圆魄上寒空[1],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注释】</p><p class="ql-block">[1]圆魄:圆月。古时往往称月亮为月魄。中秋佳节,与家人共同品酒赏月,是多么惬意愉快的事。在这样享受的时刻,有几个人能够想到,这轮明月未必照到天下每个角落,未必人人都可以欢度佳节?人们在欢乐的时候,往往有意无意地忘记世界上还有太多的不幸;即使想起,也不愿意说出口,以免煞了风景。李峤却偏偏与众不同,直言不讳地指出天下并非大同,怎知不是此处明月他方风雨,此处欢笑他方愁?</p> 玄宗游月宫 <p class="ql-block">相传到了718年唐代的时候,有一年唐玄宗李隆基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在中秋望月,玄宗突然兴起,有了游月宫的念头。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在玉光玲珑的月亮中,突然看见一座飞浮着的宫殿,宫殿前榜书“广寒清虚之府”。宫前有守门兵卫,三人皆不能进入,唐玄宗感觉十分遗憾。接着,天师又带着唐玄宗跃身到云端烟雾中,透过云头,俯瞰长安皇城。正观望之时,闻到一股沁人的浓郁清香飘来,长空下视如万顷玻璃琼田,一片透明。仙人道士,有的乘云,有的驾鹤,冉冉飘来,在空中往来游戏,好不热闹。又听到仙乐阵阵,清丽奇绝,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听得音律,默记心中,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正在唐玄宗入迷如痴之时,申天师却请归宫。三人如旋风一般降落人间。唐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舞,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舞曲》。</p> 赏月逸事 <p class="ql-block">有一年中秋,唐明皇请在宫廷内值夜的学士们饮酒赏月,侍从在宴前陈设灯烛。唐明皇说:“清明的月光这么可爱,何必再用灯烛呢?”遂命人撤去灯烛,君臣们在月光下饮酒赋诗,好不畅快!</p><p class="ql-block">唐代前期政局稳定,文化、政治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在这期间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诗人,这些骚人墨客们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我国人历来讲孝道、重人伦,尤其是讲究家族血,缘关系。人们把圆满的月光,引申为家族美满团圆的象征。中秋之夜思亲就成为诗咏的主题,圆净光辉的月亮,被多愁善感的诗人写入数不尽的诗篇中。</p> 中秋诗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中秋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唐]王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庭地白树栖鸦[1],冷露无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湿桂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家。</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1]中庭:庭院。</p><p class="ql-block">王建生于大历年间,是中唐著名诗人。他擅长写乐府诗,风格趋于朴素平实,但在体物状情上又往往有非同一般的细腻。这首诗虽非乐府,但也具备这些特征。第一、二句写眼前的景色:清冷的月光洒在庭院内,为地面镀上一层银白;在这明亮的月光下,诗人看见树上栖息着的寒鸦,甚至看见绽放的桂花瓣微微地被秋天的露水濡湿。桂花花朵原本就极细小,露水更是透明而难以寻觅的,能够抓住如此微观的一幕,可见作者之细腻。而一个“冷”字点出秋意,一个“湿”字作动词用,使得画面鲜活生动起来,若换成平铺直叙的“桂花湿”,则诗意便荡然无存了。写完眼前的景色,诗人的神思又荡漾开去,值此佳节,多少人家都抬头望着这轮明月,其中又有多少人在思念远方的亲人,有几家欢乐,几家愁呢?</p> 中秋趣闻 <p class="ql-block">话说唐朝有位周生,住在洞庭山,常在吴楚一带施展道术,很有名气。有次他途经广陵(扬州),住在一个佛寺中,有三四个客人来访。当时正是中秋之夜,天上月亮澄澈晶莹,几人一边赏月一边吟诗。有人说到开元年间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大家感叹说:“我等俗人,这辈子是没法子到月宫逛一遭了,怎么办呢?”周生说: “我跟老师学到了真本事,也能登上月亮,而且还能把月亮揣到怀里带下来,你们信吗?”旁边的人有的说他吹牛,有的信以为真,嚷着要见识他的奇才。周生让别人空出一间屋子,把四面墙都封得严严实实,不留一点缝隙。又让人拿来几百只筷子,令书童用绳子把筷子捆成梯子,告诉客人说: “我将蹬着这梯子取月亮去,一会儿听到我喊就来看。”说完就把自己关在这间屋子里。几位客人在院子里等候。忽然天地漆黑,仰头看,天上又无一丝云彩。很快又听到周生喊:“我回来了。”大家打开屋门。周生说:“月亮在我衣服里了,请看。”他从衣服里拿出一寸大小的月亮。忽然一室通明,寒逼肌骨。周生得意地说: “叫你们不信我,现在信了吧?”客人们拜服了,请他收起月光。于是他又关起屋门,一个人在里边。此时屋外还是很黑暗的,过了一顿饭的工夫才明亮如初。这个故事可以清楚地表明唐朝赏月风俗的存在。</p> 宋代中秋 <p class="ql-block">宋代的中秋已经过得很热闹,其主要活动是对唐代赏月宴饮习俗的延续。《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条记载:中秋节之前,各酒店都卖新酒,重新装饰门面、打扮彩楼,用竹竿挑出画着醉仙的旗子。街市上人人争相饮酒,到午时未时之间,各家酒店的酒就都卖光了,纷纷扯下招幌。</p><p class="ql-block">中秋时节虾蟹正肥,石榴、梨、枣、栗子、葡萄、橘子等果品正是新上市的时候。中秋之夜,富贵人家把亭台楼榭装点得很漂亮,普通百姓也到酒楼占好位置以赏月。街市上到处是丝竹之声,直到夜深时分,在家未出的人们听着远处传来的音乐声,像从云外飘来。孩子们在街头通宵嬉戏。</p><p class="ql-block">夜市人声鼎沸,直到天亮。看这段描写,可知北宋时期中秋节之隆重:中秋之前就开始准备,中秋这天中午痛饮美酒,晚上通宵赏月、游玩。无论贫富、长幼,简直是全民狂欢。</p> 中秋诗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水调歌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宋]苏轼</p><p class="ql-block">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p><p class="ql-block">此篇,兼怀子由。</p><p class="ql-block">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1]。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2],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p><p class="ql-block">影,何似在人间。</p><p class="ql-block">转朱阁[3],低绮户[4],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注释】[1]明月两句:化用李白《把酒问天》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2]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月宫。</p><p class="ql-block">[3]朱阁:朱红的楼阁。[4]低绮户:低低地照进雕花的窗户。[5]不应两句:月亮与人又没有什么怨恨,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独处的时候团圆呢?[6]此事:指月有圆缺、人有离合的事情。[7]婵娟:指嫦娥。此处借指月亮。</p><p class="ql-block">同苏轼的这首词比起来,似乎所有的中秋诗词都显得小家子气了。东坡,且只有东坡,他向往人间天堂、神仙世界,却并不因此厌倦人世,离弃人间。他说琼楼玉宇可能“高处不胜寒”,不如还是在人间“起舞弄清影”,倒大有离世脱俗的快乐。他也怕在离别之后见到圆月,但又通达地认为“此事古难全”,只是希望天下人都永远平安地在美丽的月色下生活。</p> 嫦娥奔月 <p class="ql-block">嫦娥奔月的故事代代相传,现在的人们讲起来有了更丰富的细节。这里我们举出一个版本为例:</p><p class="ql-block">后羿是人人敬仰的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他娶了一个漂亮又贤惠的媳妇,叫嫦娥。有一天,后羿出去打猎,路上碰到一个老道士。老道士知道他是射太阳的英雄,送给他一包长生不死药,说吃了这药,能成仙上天。可是后羿舍不得老婆,不愿意一个人上天,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嫦娥把它放在床头柜里的百宝匣里了。那时候后羿射箭好出了名,有不少人来跟他拜师学艺。徒弟里面有个叫蓬蒙的,是个小人,他想偷吃后羿的长生不死药,自己成仙。</p><p class="ql-block">这一年八月十五,后羿又带着徒弟们出门打猎去了。傍晚的时候,蓬蒙自己溜回来,拿着刀逼嫦娥交出药来。嫦娥没办法,就拿出药,一下子放到自己嘴里吃下去了。马上她的身子就轻飘飘的,从窗户里飞出去了,直接飞到天上去了。到天上,在哪里落下呢,她看着月亮离地面最近,就在月亮上住下了。</p><p class="ql-block">再说后羿回到家,见不着嫦娥,听别人说她上天了。他看见天上月亮这天特别的大特别的亮,看见一个女的影子在上面,他认得,那就是嫦娥。后羿就追月亮,可是怎么也追不上,他上前三步,月亮就退三步。他停下呢,月亮也不走了。后羿就回来了。想起嫦娥晚上还没吃饭就上天了,就在院子里放一张桌子,摆上嫦娥平时爱吃的甜饼、水果,朝月亮上叫着嫦娥,让她下来吃饭。后来每到八月十五,后羿就摆上桌子上供。老乡们知道嫦娥成了仙,上了月亮,也很怀念她,也在这一天给她上供。</p> 元代中秋 <p class="ql-block">元代延续了宋代中秋的习俗。民间过中秋以赏月宴饮为主,这种情形在散曲里有生动的表现。散曲《中吕·迎仙客·十二月》按月咏唱一年风物与个人情怀,其中“八月”唱道:</p><p class="ql-block">风露清,月华明,明月万家欢笑声。</p><p class="ql-block">洗金觥,拂玉筝。月也多情,唤起南楼兴。</p><p class="ql-block">另一首散曲《商调·梧叶儿·十二月》唱道:中秋夜,饮玉卮,满酌不须辞。沉醉后,仰望时,月明儿,便似个青铜镜儿。这两首散曲都吟唱了中秋之夜家家赏月饮酒的情形。元代张养浩的散曲《双调·折桂令·中秋》描写月色:“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在这样月光皎洁的良夜,诗人不禁对月高歌,把酒而醉。朱庭玉的散曲《仙吕·点绛唇·中秋月》也写月夜景致与情绪,其中有:“人多在,管弦声里,诗酒乡中。”“我今欲从嫦娥归去,盼青鸾飞上广寒宫。”渲染了中秋浓厚的节日氛围。</p> 中秋诗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1]</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唐]白居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人道中秋明月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欲邀同赏意如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华阳洞里秋坛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夜清光此处多。</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1]华阳观:华阳公主故宅,又称宗道观,在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三街永崇坊。此诗作于永贞元年(805),时白居易34岁,在长安任校书郎,生活悠闲,心境宽裕,因而诗作也往往轻快愉悦。本诗语言简洁明快,不事雕琢,确是白氏“老妪能解”之风格。然而于短短四句中将时间、地点、事件一一讲明,末句遥想中秋明月之清光,亦自令人神往,可以说诗人的文学修养正是在这样日常随性的小诗中不动声色地体现出来,看似句句平凡,却是质而不俗。于中秋佳节,收到这样一幅好友传来“邀同赏”的请柬,应该是十分愉快的吧。</p> 元代中秋 <p class="ql-block">元代散曲中所透露的中秋习俗及其抒情格调与宋代是很接近的。元代中秋时,人们也讲究品尝各种时令瓜果。元顺帝时熊梦祥编纂的《析津志》是一部记述大都(北京)风俗的志书,其中记载,中秋节时大都上市的果品有瓜果、香水梨、银丝枣、大小枣、栗、御黄子、频婆(苹果)、柰子、红果子、松子、榛子等。</p><p class="ql-block">元代皇宫内也隆重地过中秋节。蒙古族皇室每年四月份就离开大都到上都避暑,过了中秋节才返回大都。在上都过中秋节,元代皇室内要举行洒马奶酒的祭典,皇族、百官在宫廷内举行大型聚会,尽情宴饮。据《析津志》记载,元顺帝时,皇帝每到中秋节都要到上都北城墙上的穆清阁举行宴会,观景赏乐。这是上都城内最高的建筑物,在此临风把酒,身边月色如水,轻歌曼舞,环珮叮当,如在九霄之上,故此时此景被誉为“天下第一胜景”。皇宫内还举行斗鹌鹑等活动,有元宫词为证:“金风苑树日光晨,内侍鹰坊出入频。遇着中秋时节近,剪绒花斗鹤鹑。”留守大都的朝廷官员也举行宴饮等节庆活动,并“巡山”“巡仓”,准备物品,为皇室南返做准备。</p> 中秋故事 <p class="ql-block">在元代,中秋习俗不仅被写入诗词,还被写入戏剧里,成为爱情故事的背景或情节要素。吴昌龄的杂剧《张天师断风花雪月》写的是书生陈世英与桂花仙子在中秋之夜偶遇相恋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中秋这天,洛阳陈太守的侄子陈世英要进京赶考,路过洛阳,来到陈家。晚上,按照中秋节俗,陈太守与侄子在后花园饮酒玩月。席散之后,陈世英独自面对大好月色,不禁生出寂寞伤感:你看金风淅淅,玉露泠泠,银河耿耿,皓月澄澄,是好一派蟾光。着小生对此佳景,怎好便去就寝?于是对月赋诗:碧汉无云夜欲沉,天香桂子色阴阴。素娥应悔偷灵药,独守瑶台一片心。</p><p class="ql-block">吟罢小诗,落寞之情仍难排遣,于是来到书房,燃起一炷香,饮酒弹琴。不想这琴声飞入天宫,正好解救了桂花仙子:当此八月十五良夜,正有两个男神对桂花仙子骚扰不休,张世英的瑶琴声感动了娄宿大仙,帮助桂花仙子排除了困扰。桂花仙子因此感念陈世英之恩,要下凡来报答陈世英。</p><p class="ql-block">这出戏可以看作是关于中秋节的故事。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不仅是发生于中秋节赏月之时,而且他的意中人的形象竟也来自中秋节俗:桂花仙子。其实整个故事框架可以概括成一句话:中秋之夜一个书生的风花雪月的故事。其中出现的封姨、花仙、雪神,再加上月色,正好组成“风花雪</p><p class="ql-block">月”。</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些杂剧如李好古的《张生煮海》、无名氏的《云窗梦》也是以中秋节为背景的爱情故事。</p> 中秋诗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送李秀才归荆溪</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唐]韦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人言格调胜玄度,我爱篇章敌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晚渡去时冲细雨,夜滩何处宿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楚王宫去阳台近,莫倚风流滞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年。</p><p class="ql-block">首句交待时间,时值圆月中秋。次句点事件,这是为了李秀才泛舟东去荆溪,吟诗送别。颔联两句盛赞李秀才:先是风骨胜过被人赞誉为清风明月的许询;再是文采可与以苦吟闻名于世、诗风清冷幽僻的贾岛相匹敌。于是虽无一词描摹李生形貌,而一个风度雅致、才华横溢的文人跃然纸上。颈联从李秀才自身转到自然环境,诗人宕开一笔,开始揣想李秀才出发后的行程,晚舟急着归家,冒着靡靡细雨前行。傍晚何处歇息,来抵御那江上的寒烟呢?这一联以嘘寒问暖的口吻,表达对李秀才行途的关切之意。幽秀低回,忧行之思,情意绵绵,而尾联却一改口气,以戏谑的口吻嘱咐李秀才:你要经过楚王宫,离居住在阳台的巫山神女很近,可不要因为你的风雅潇洒、洒脱放逸,引动了神女,从而留恋不返,耽误了青春时光。情致一变而诗境豁然,抹去了送别诗的低回宛转,别有风味。</p> 明清中秋 <p class="ql-block">到了明朝,中秋节俗虽然还是围绕月亮来进行,但是整个节俗的内容有显著的变化。</p><p class="ql-block">首先,中秋不再以赏月为核心。这时,唐宋时期那种浪漫抒情的赏月传统忽然淡化了,虽然许多风景特别好的地方还有比较热闹的赏月活动,但是在一般的地方,民众踊跃赏月的情景不见了,各家的中秋活动不一定要包括赏月。唐宋时期有一些民间拜月的记录,但是民间拜月并不兴盛,也没有明显地被结合到中秋节俗中来。到了明代,才明确出现了中秋拜月的较多记载,而且明清时期拜月基本取代赏月成为中秋节俗的重要内容。其次,明清时期亲人团圆成为中秋节俗的明确主题之一。《帝京景物略》中说:“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意思是中秋节前回娘家的已婚妇女,中秋节这天必须返回公婆家,因为这是团圆节。民间认为女子出嫁后就是公婆家的人,中秋节不回来就是这家没有团圆。第三,重视亲友之间的人情往来。亲友之间要互送月饼、瓜果等过节的礼品。第四,明代出现了月饼这种重要的节令食品。中秋月饼最初作为祭祀月神的供品出现在节俗之中,祭祀仪式完成后再被人们吃掉,月饼也就成为人们过节时的食品。</p> 中秋起源 <p class="ql-block">尽管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很多,但是正式明文规定中秋节为节日是在北宋太宗年间。当时,宋太宗赵光义在京城开封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的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举国同喜。中秋节成为正式的节日,又与北宋京城开封举行的科举考试有关。当时,北宋非常重视开科取士,三年一次秋闹大考恰好安排在农历八月举行。于是,佳节和桂冠结合在一起,人们就把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就进行隆重的庆贺,成为全国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所以从北宋开始,中秋节逐渐成为和春节、端午并列的三大节日之一。在《宋史·太宗纪》中说:</p><p class="ql-block">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从此,中秋节开始作为正式的节日,最先在开封盛行开来,接着风行全国。北宋时,中秋节之际,开封有许多习俗,《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说:中秋夜,贵族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当时的开封,中秋节之夜,月亮一升起来,人们以爬山登楼先睹明月为快。然后,家家户户开始祭月,供品有月饼、瓜果、鸡冠花等,以月饼为主。当夜,开封满城的人家,不论穷富老小,都要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p> 中秋诗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中秋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宋]晏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轮霜影转庭梧[1],</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此夕羁人独向隅[2]。</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未必素娥无怅恨[3],</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玉蟾清冷桂花孤[4]。</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1]霜影:月影,月光。</p><p class="ql-block">[2]羁人:羁旅之人,客居异乡</p><p class="ql-block">的人。向隅:面对着屋子的一个角落。汉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后比喻孤独失意。</p><p class="ql-block">[3]怅恨:惆怅怨恨。</p><p class="ql-block">[4]玉蟾:传说月中有蟾蜍,故成月亮的别名。</p><p class="ql-block">十年来月光夜复一夜地围绕着庭院的梧桐升落。偏偏在这中秋之夜,羁旅的异乡客,却是独自冷坐一隅。中秋夜他怀念亲朋团聚的热闹,抬首孤对明月,自身的寂寞使他以己之情揣测月中仙人:寂静的月宫,桂树独立,人烟冷清,嫦娥即使拥有长生不老的生命,也未必就再无怅恨了吧?</p><p class="ql-block">嫦娥奔月后,作为窃药长生的代价,独居月宫,在后世的传说补充里,只有白兔、桂树相伴。自唐以来,文人多有以中秋人间的圆满快乐反衬嫦娥的孤寂冷清之作,如“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罗隐《咏月》)、 “谁念姮娥单枕,寂寞广寒宫殿”(向滈《水调歌头》)等。本诗有意将嫦娥引为同道,实是一种苦味而无奈的自我慰解。</p> 中秋赏月 <p class="ql-block">赏月在唐宋时期是主要的习俗。唐代的八月十五是一个赏月节,常聚集亲友同赏,并由月圆联系到人的团圆。唐代诗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中说:“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99在字面上将八月十五与“团圆”联系起来了。许多唐诗写到一人在外乡,恨不能与亲友团圆,也是存在这种联系的证明。亲人的团聚习惯自然地派生于赏月的风俗。这为后世中秋节转为团圆节打下了基础。</p><p class="ql-block">赏月是一种很优雅的、富于诗意的活动,亲身参与其中,自会获得精神的放松、愉悦和诗意的滋润,亲友之间也会在这种活动中加深感情、增进关系。</p><p class="ql-block">从古代文献来看,中秋节刚形成的时候,赏月就是文人和市民的事情,农民赏月的活动没见记载。在大多数地方,现代普通市民在中秋之夜已没有浓厚的赏月情趣了。但我国仍有许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中秋之夜赏月、“走月”“跳月”“唱月”等习俗。</p> 中秋月饼 <p class="ql-block">殷商时期,人们第一次将饼和月联系在一起,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民间已经有了一种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是一种简单的面皮包糖酱馅心圆饼,可以说,“太师饼”是我国月饼的“始祖”。</p><p class="ql-block">另外,中秋节吃饼最早是源于民族拜月的仪式。人们以饼、各色水果等奉献给月神,月神“享用”祭品之后,人们再分切饼食之。</p><p class="ql-block">汉朝的时候,开始有了带果仁馅料的胡饼,这是早期的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为“胡饼”。</p><p class="ql-block">唐朝时,月饼初见记载。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繁荣的经济使那时饼饵行业有了空前的发展,经营规模也逐渐扩大。据说唐代长安著名的胡饼店铺就不下十来家了。</p><p class="ql-block">唐高祖时,李靖出征突厥,并于中秋节凯旋。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随后,李渊将胡饼分给群臣食之,而“蟾蜍”正是月亮的别称。</p><p class="ql-block">后来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在赏月吃胡饼,唐玄宗嫌“胡饼”的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着天空皎洁的明月,一时心潮澎湃,便随口而出“月饼”,太宗听后大喜,便传旨将“胡饼”改称“月饼”,从此“月饼”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了。</p> 中秋诗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步蟾宫(中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宋]蒋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去年云掩冰轮皎。喜今岁、微阴俱扫。乾坤一片玉琉璃[1],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算得、秋光多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无歌无酒痴顽老[2]。对愁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翻嫌分晓[3]。天公原不负中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自把、中秋误了。</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1]琉璃:一种半透明的玉石,比喻天空明净如洗。</p><p class="ql-block">[2]痴顽老:多作“痴顽老子”,指愚蠢迟钝的老头。多用为自嘲、自谦之辞。</p><p class="ql-block">[3]分晓:分明。去年中秋,乌云作怪,遮挡了明月。好在今年的中秋之夜,天空连一片云彩也没有,天地都笼罩在月光之下,呈现一片琉璃之色。这中秋之夜多美好呀!可诗人这个“无歌无酒痴顽老”,却嫌这月色“分晓”,为什么会这样?作者自问自答:不是老天爷有负于今年的中秋,是作者自己的心情耽误了这良辰美景,这中秋之夜的圆月,勾起了作者深藏心底的家国之思。作者蒋捷年轻时曾是一介贵公子,宋亡后是一个较有气节的遗民。中年以后,其词多表现故国之思。深藏的亡国之痛是这首中秋月夜词的抒情脉络,然而词人点墨走笔却婉曲幽深,极尽开阖之巧、吞吐之妙。</p> 拜月源头 <p class="ql-block">对月亮的崇拜是古人自然崇拜的一部分。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由于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生活水平极低,自身安全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猛兽和疾病等的威胁,也不能科学地认识自然现象,就产生了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原始崇拜,这就是自然崇拜。这种信仰认为某些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具有生命、意志和神奇的能力,因而将自然事物如太阳、月亮、大地、石头等作为崇拜的对象,祈求它们的保佑和关照。</p><p class="ql-block">《山海经》就记载了我国古代民众早期的月亮神话,把月亮想象成一家人,月母常羲带着十二个小月亮一起生活,并且记载了月母给十二个小月亮洗澡的情形。另外还有月中有蟾蜍或玉兔的神话、嫦娥奔月神话等。这些神话的讲述与传播是与月亮崇拜联系在一起相辅相成的。古人有对月亮的崇拜,就会把月亮神化,编出以月神为主角的故事;而月亮神话的传播,也维系、强化着对月亮的崇拜。</p><p class="ql-block">开始原始人崇拜月亮自身,没有把月亮偶像化,崇拜的方式也很简单:直接对月跪拜礼敬,比如夜间走路看到月亮升起就停步磕头作揖,没有固定的场所和繁复的程序。逐渐地,人们对月亮的祭拜有了固定的场所、时间和程序,并且认为月亮是有灵魂或精灵的,月精是一只蟾蜍或一只兔子,后来又把她偶像化,认为月神是仙女嫦娥。祭祀的时候还要供奉嫦娥、月宫或兔儿爷的图画。皇家的祭月仪式就更加复杂。</p> 中秋拜月 <p class="ql-block">拜月祈福是明清时期中秋最隆重的内容。《帝京景物略》对中秋是这样描述的:</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绩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p><p class="ql-block">这是该书中记述中秋的完整内容。大意是:八月十五日祭月,用来祭祀的瓜果、月饼一定是圆的。西瓜要切成犬牙交错的莲花形状。从街面纸铺里买的月光纸,上面画着满月像,有月光菩萨盘腿坐在莲花上。莲花下面是月宫,里面一个玉兔拿着药杵像人一样站着捣药。月光纸小的高三寸,大的有一丈高。有的月光纸非常精致,金光灿烂,五彩缤纷。在家院里摆设月光牌位,冲着月亮出来的方向上供、叩拜,然后烧掉月光纸,撤了供品,并把供品分给家里每一个人。亲戚之间互相赠送月饼和瓜果。</p><p class="ql-block">有的月饼很大,直径达二尺。中秋前已婚妇女有回娘家的,八月十五这天一定要回到丈夫家,叫作团圆节。这段所写中秋习俗的中心内容是祭祀月光神,其次是家人团圆、吃月饼瓜果,再次是亲友互赠月饼瓜果。清代沿袭明代习俗,中秋拜月习俗更加兴盛,而赏月习俗更为少见。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近代。</p> 中秋诗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元]杨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老君台上凉如水,坐看冰轮转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寂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声。</p><p class="ql-block">蛟龙并起承金榜,鸾凤双飞载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笙。</p><p class="ql-block">不信弱流三万里,此身今夕到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瀛。</p><p class="ql-block">皓月千里的中秋之夜,老君台上,秋气袭人,凉爽如水。坐在台上赏月,身心俱忘,不知不觉就到了二更天。眺望高空,月中的阴影隐约可辨。满天风露悄然降落,让诗人不由化身幻境:蛟龙一起来告诉我已名登仙榜,我坐着鸾凤,吹着玉笙,向着仙境飞去。尾联翻用宋代大诗人苏轼《金山妙高台》“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句:都说弱水难渡,仙境难到,我却在今夕,就在这老君台上,见识到了仙境。《西湖游览志》载:“尝以中秋集儒彦,登老君台玩月,分韵集诗,杨仲弘(杨载字仲弘)为绝唱。”全诗雄健中又带清空,有超世升仙的飘逸之思,置诸唐人诗中,亦不逊色。</p> 中秋月饼 <p class="ql-block">月饼种类的特色,因地而异。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p><p class="ql-block">京式月饼,是北方月饼的代表品种,花样众多。起源于京津及周边地区,在北方有一定市场,其主要特点是甜度及皮馅比适中,重用麻油,口味清甜,口感脆松。</p><p class="ql-block">苏式月饼,是我国的传统食品,更是江南地区人们最喜爱的一种食品。苏州是苏式月饼的发源之地,苏式月饼这名字就传下来了。皮层酥松,色泽美观,馅料肥而不腻,口感松酥,是苏式月饼的精华。苏式月饼的花色品种分甜、咸或烤、烙两类。</p><p class="ql-block">广式月饼,主要流行于我国的南方地区,特别是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广式月饼之所以闻名,最基本的还是在于它的选料和制作技艺无比精巧,其特点是皮薄松软、油光闪闪、色泽金黄、造型美观、图案精致、花纹清晰、不易破碎和携带方便。潮式月饼,是以糖冬瓜为馅,食之松脆滋润,属酥皮类饼食,主要有绿豆沙月饼、乌豆沙月饼等。</p><p class="ql-block">潮式月饼身较扁,饼皮洁白,以酥糖为馅,入口香酥。用猪油做月饼是传统潮式月饼的主角,其中最为传统的潮式月饼主要有两种,一种拌猪油称作劳饼,一种拌花生油称作清油饼。还有一种产于东北的套月月饼,专供馈赠之用。最大的底盘直径约33厘米,由下而上逐一缩小,一套月饼像个宝塔。而且每个月饼上都有不同的花样,组成一套嫦娥奔月的连环画面。</p> 北方中秋 <p class="ql-block">北京,中秋节还要用红糖和芝麻酱等制作一种称为“团圆饼”的面食,以象征全家甜甜蜜蜜、团圆和美之意。菜式上,八月秋高蟹正肥,中秋正是品尝螃蟹的时节,北京尤其讲究品尝醉蟹。山西人习惯自己制作月饼,每逢节日来临,村村都要架炉,各家妇女准备好面、油、糖、馅,会聚一处,有人和面,有人拌馅,有人压模,出模时模子扣在案板上的木材间里梆梆当当的声音此起彼伏,间夹着女人们家长里短的嬉闹声,浓浓的家乡天伦之乐飘荡在整个村里,由此,这样的活动称为“打月饼”。</p><p class="ql-block">赏月时,小孩子一边饱餐瓜果月饼,一面观望月亮,提出种种问题。老人便会讲起代代相传的各种民间故事,浓浓的温情便散发在了每一家,每一户。</p><p class="ql-block">在陕西西安一带,每到中秋节,当地每家做馍,全家共吃一馍,称“团圆馍”。馍在锅里蒸熟后,切成尖牙状,全家每人一牙,家人短期外出,则留下一牙。出嫁姑娘父母家则送馍上门,以示全家团圆不忘。</p><p class="ql-block">天津人家里都有一个做月饼的模子,图案上也有讲究,有“福禄寿喜” “月圆中秋”等字样,有的印有梅、兰、竹、菊或朱雀、白虎、青龙、玄武等图案。在天津人眼中,中秋节晚宴仅次于除夕晚宴。这时正是秋收时节,小站稻的米、河海两鲜螃蟹、百果等都在此时上了百姓的餐桌。</p> 中秋诗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天竺中秋[1]</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明]汤显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江楼无烛露凄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风动琅玕笑语明[2]。</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夜桂花何处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月中空有轴帘声。</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1]天竺:指杭州之天竺山,山有上、中、下三天竺寺。山中桂花于中秋时特盛,花瓣六出,传为月中桂子落于此地所生。宋张九成《忆天竺桂》诗:“湖上北山天竺寺,满山桂子月中秋。黄英六出非凡种,肯许天香过别州。”</p><p class="ql-block">[2]琅玕:指竹子。白居易《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诗:“拂肩摇翡翠,熨手弄琅玕。中秋月夜,诗人闲坐山中,四下一片水月空明,于极寂静处,耳边似有絮语划过。是风摇翠竹,还是山中望月不寐之人的笑语?传说此地桂花来自月宫,但为何不见月中嫦娥飘飘飞度,只有眼前婵娟素影,耳畔桂子寂寂洒落。这声音时疏时密,簌簌索索,莫非它就是天界中青娥侵阶,素女卷帘,来也杳然,失也杳然,唯见一片玲珑透彻吧。</p> 南方中秋 <p class="ql-block">南京人将合家赏月称为“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明初南京曾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p><p class="ql-block">在江苏东台一带,每逢中秋节,则以藕横断为饼,包以碎肉,敷以小麦屑,入油锅炸熟,谓之藕饼,俗称“荷花”,寓意和睦团圆。</p><p class="ql-block">地处广东东南部的广州人喜欢在中秋吃田螺,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中有记载,八月中秋,有吃芋头食田螺的习俗。</p><p class="ql-block">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有穿行南浦桥的习俗,按照当地的说法,这样可以求得长寿。在建宁,中秋夜有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p><p class="ql-block">在广东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 “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头的收成时节,当地的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p> 中秋猜灯谜 <p class="ql-block">从前每到中秋佳节,京城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成为一个不夜城,赏灯会上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p><p class="ql-block">据考证,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诫、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灯谜的谜底范围更广,从字谜、成语、诗词、各种用语,到事物、事件等皆可入谜。</p><p class="ql-block">民间谜语的谜面往往是山歌体的民谣,以四句形式出现较多,讲究押韵而有节奏,读之可以朗朗上口,而且形象生动,便于口头传诵。由于民间谜语通俗易懂,故大多数都适宜少年儿童猜射。因此,有时也把民间谜语称作儿童谜语。而“灯谜”的规则比较严格,文学特征也比较强,因而猜射难度也比较大,需要一定的学识水平,因而对成年人来说,更有趣味。</p><p class="ql-block"><b>灯谜分享</b></p><p class="ql-block">举头望明月(打一中药名)——当归</p><p class="ql-block">爱好旅游(打一成语)——喜出</p><p class="ql-block">望外</p><p class="ql-block">中秋佳节结良缘(打一城市名)——重庆</p><p class="ql-block">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正大光明</p><p class="ql-block">中秋赏菊(打一成语)-—花好月圆</p> 中秋诗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琵琶仙(中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纳兰性德</p><p class="ql-block">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谁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p><p class="ql-block">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p><p class="ql-block">宋人欧阳修《玉楼春》词曰:“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蔡伸《柳梢青》词云:“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就是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伤感,与外在的景物无关。清代的评论家把这种天生的伤感称为“词心”,况周颐《蕙风词话》云:“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一般认为,像秦观、晏幾道这样天生的伤心人,是有“词心”的人,他们是用“词心”在思考、在感受、在写作,而别的作家可能只是凭才华和学识而已。清代的词人中,纳兰性德大概是一位难得的有“词心”的人,他的满怀伤心,也是“不关离别”,更无关于家世生平,他就是那样天生的一个伤心人,在中秋佳节、秋香清辉的良夜,他无端地忧愁悲咽。我们不要去追究原因,只要分享这一份情怀吧,因为没有理由的伤心是美丽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中秋佳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月是故乡明</b></p><p class="ql-block">中秋佳节,家国同庆,圆月象征着团圆、美好,承载着中国人对于家的思念,对阖家团圆的向往,更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坚定文化自信,仰望明月、携手前行!</p> <p class="ql-block">月下漫步,每一步都是归途。在你看完这篇“月是故乡明”的文章后,一定收获满满,满载丰收硕果,遍赏千年月色。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秋月满,举国共享团圆,这是千百年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温暖,是那一轮满月所赋予的意义。月满华夏,照亮家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