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艺双馨] 东坡遗韵千年浩存

且行且珍惜

<p class="ql-block">美篇名:且行且珍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577359</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杭州碧波荡漾的西子湖畔,有一处静谧的角落,它不仅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更是向一位文学巨匠致敬的殿堂——苏东坡纪念馆。当我踏上苏堤,穿过映波桥,仿佛跨越了时空,每一步都回响着历史的低语。这里,是触摸宋代文脉、感受东坡遗风的圣地。9月10日教师节这天我又一次来到西湖,来到苏东坡纪念馆,沉浸式一睹苏东坡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东坡纪念馆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2-1号,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纪念馆主建筑为一幢翘角飞檐的二层仿清楼阁式建筑。红窗白墙,清凌方正。由主楼展厅、碑廊、百坡亭、酹月轩等组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馆前方广场玉兰树下,矗立着苏东坡的全身塑像,用花岗岩雕刻而成,高3米,雕像衣袂飘然,昂首云外,仿佛在诉说着对杭州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站在这位曾“以诗酒趁年华、以翰墨书写传奇”的人物的雕像前,来一场与古代文豪的心灵对话,进行一次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p> 一楼展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东坡,这位被誉为“坡仙”的文学巨匠,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他的政绩到他的文学艺术成就,每一件展品都是对他非凡才华的见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东坡纪念馆,揭开历史的尘埃,探索那些被岁月雕琢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馆分为两层,一楼主要展示苏东坡的家谱、年表和生平介绍,以及他在杭州担任地方官时的政绩和文学艺术成就。二楼则展示了苏东坡的诗文著作、书画手迹复制品以及当代书画名家以苏东坡诗为题材创作的书画作品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期间,亲手绘图、亲临施工现场指挥疏浚西湖,利用疏浚出的淤泥和葑草在湖中筑成长堤,即后来的“苏堤”,而且在堤上建造六桥以通水利。并留下“荷叶罗裙一色裁,湖光秋月两相猜”、“浓阴低簇烟光冷,皎洁无尘水色清”等描写苏堤的诗句。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描绘了苏堤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东坡还修复了当时已经逐渐淤塞的六井和沈公井,使得西湖的甘水能够遍及整个城市。苏东坡的这些举措不仅解决了西湖的沼泽化问题,还为杭州城的水利、灌溉、饮用、旅游和文化等方面带来了长远的利益,同时也为后世的水利治理树立了一个标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期间,面对当地的瘟疫和医疗需求,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赈灾和建立医疗设施,自己带头募捐建立了名为“安乐坊”的医院,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公立医院之一,与名医合作,将“圣散子”这一有效的药方用于治疗瘟疫,救活了大量患者。</p> 二楼展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二楼,门口红色箱体上写着: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一股淡雅的书香与历史的沉淀气息扑面来。二楼陈列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从诗词稿的复刻到生活用具的展示,每一件都仿佛诉说着东坡先生跌宕起伏而又精彩纷呈的一生。细细品味着这些展品背后的故事,感受着他在逆境中不失风骨,在顺境中不忘初心的高尚情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楼展厅融书画、楹联、像碑为一体、馆内不仅展示了苏东坡的诗文著作、书画手迹复制品,还有当代书画名家以苏东坡诗为题材创作的书画作品等,通过现代化的展览手段,如水墨动画、动态灯箱、配乐诗朗诵等,让游客能够更加生动地了解苏东坡的生平和成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张图片详细整理出苏东坡的生活圈,亲人、好友、老师、学生、同事等等就像现在的朋友圈备注,分门别类非常清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东坡曾两度赴杭任职,对杭州的文化和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杭州,留下了16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诗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更是成为了西湖的代表诗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东坡的《表忠观碑》是他盛年时期的作品,被赞誉为他“最用意之作”。这块碑文详细记述了吴越国三代钱王在五代时期的事迹,笔画劲健遒美,是苏轼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之一。这块碑文不仅是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也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让我们对这位文学巨匠的生平和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轼行书《念奴娇·赤壁怀古》 拓片纸本,创作于元丰五年(1082),为豪放词的代表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心中充满了对事业未成的感慨和对报国无门的遗憾。这些情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三苏图》拓片仿制件,冯会是清代的一位文人,出于对三苏文学成就的敬仰,为了传承和弘扬三苏文化,创作了《三苏图》的木刻画碑。“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责于我如浮云”。这是对三苏父子最好的褒奖!他们个个洒脱豁达、怡然自得,不慕名利、执着于艺术创作之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东坡苏东坡在杭州任知州时,发动民工疏浚西湖,相传为了搞劳民工他将亲友送的猪肉和绍兴酒,让人按照自创的烧法烧成红烧肉,送与百姓,百姓感激爱恤之情,遂称呼其方块肉为“东坡肉”,其肉油而不腻、香酥味美,为红烧肉之佳品,杭城百姓感念苏东玻浚湖之功,"东坡肉”也得以流传下来成为杭州传统名菜中的第一菜。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东坡喜交僧友,诸高僧中,尤钦佩禅师辩才。元丰三年(1080),辩才自天竺归居龙井寺。苏东坡常去拜望,与辩才品茗参禅。一日竟秉烛夜谈, 次日辩才送客下山,仍相谈甚欢,不觉破了“山门送客, 最远不过虎溪”清规,送苏东坡过了溪,因改溪上桥名“过溪”。后人建亭桥上称“过溪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坡提梁壶,小口球腹,肩部连以半月形提梁,相传为苏东坡所创制。其周纯端重的造型简巧虚空的提梁设计,历来为壶界所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宋元祐通宝铜钱,该钱币为北宋哲宗赵煦元祐年间(1086-1094)铸行,钱文四字旋读。行书“元祐通宝”四字,为苏轼所书,字体水流云行,跌扑纵跃,苍劲豪放。</p> 碑    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二楼后阳台走下,纪念馆没有围墙,庭院设计曲径通幽,竹影婆娑,营造出一种清雅宁静的氛围。还更新了桃柳、点缀了花卉,使“西湖景致六吊桥,夹株杨柳夹株桃”的美景得以再现,进一步强化了“苏堤春晓”的景观特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馆后面是书法碑廊,这里可以欣赏到苏东坡各个时期各种书体的书法碑刻。每一块碑文旁都有配有微信扫码点开可以找到相关作品的有声讲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纪念馆出来,远眺西湖美景,雨后放晴、波光粼粼、柳丝轻拂、游人如织,不由又想起那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句来,在诗人的笔下,西湖之美被赋予了无限的诗意与想象,成为了永恒的经典。而此刻的我,站在这位文学巨匠曾经驻足过的地方,心中涌动的不仅是对美的赞叹,更有对东坡先生超凡脱俗人格魅力的深深敬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