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初识朱贤仁<br /> 自从老同学们相聚以来,每找到一个同学,心里就有一种欢喜在雀动。五十年了,多么不容易啊!如果说当年我们乘坐同一条船来到人间时,每个人就象随风飘落的种子,被随机地撒在不同的家庭。有的栖身在贫民百姓家粗茶淡饭,有的是富贾豪门家的金枝玉叶,有的则置身于书香门第文质彬彬,可是小学中的你我,谁又会在意彼此的出身呢!留在记忆中的,更多的是两小无猜童真童趣的故事!曾经我常常羡慕同事或朋友们炫耀自己有个大款或者名人朋友而沾沾自喜的样子。我也想着,当年的延安西路民办小学也一定会有几个出人头地的同学让我自豪。果不其然,随着同学聚会的频率,一个个令人引以为豪的同学出现在面前,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我们欣喜地发现,海外学子中也有老同学的大名,商海鏊战的老总榜上也有老同学的大名,著名学者中也有老同学的大名……近日,又猛然发现,老同学朱贤仁的公司走出了国门,扬名海外。这着实让我实实在在的自豪了一把!当年小小的延安西路民办小学,还真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br /> 我庆幸,两个月前,我们同学群中找到了朱贤仁!我和国宝坐在贤仁兄的座驾里,和贤仁兄同赴三林农家乐的初次见面,再次浮现在眼前。寻找童年往事的话题,贤仁兄同我们一样,热情溢于言表。拿着照片,一手扶着眼镜,最先找到陆敏小时候靓影的是他,可见他记忆力的旺盛。我还在努力搜寻贤仁兄小时候的形象,自叹自己年老昏化,暮气沉沉了。贤仁兄可是事业干得风声水起,正当鼎盛之时,同学们真佩服贤仁兄的精力和智力!囿于时间和话题的制约,我们只能从贤仁兄不多的话语中,知道了一些他的奋斗经历。下乡务农一年即被聘为乡村教师,作为解放前开办上海大统被单厂民族工商业者的后代,返城后又重操前辈旧业,读书深造,下海经商,自创公司。想必一路走来,几多艰辛,一定会有许多过五关斩六将的精采故事,大家多想听听啊。可惜时间匆匆,下午贤仁兄又要奔赴商场,谋划生意去了。我们只能从贤仁兄的只言片语中捕足到一点信息,为有一位成功的老同学聊以自豪了。<br /> 果然,前几天传来了贤仁兄出访域外的图片,有与大使的合影,有公司国外设展的照片,让大家饱了一回眼福。热心的他还将又一位女同学袁新芬找了回来,让我们小学同学群中增添了一分热闹。经常看到袁新芬在群里展示的信息,又再次激发了我那老顽童的好奇心。老是在想,袁同学我怎么记不起来了呢?真是个老糊涂了。转而一想,小学同学可真是个取之不尽的大矿藏,还有多少遗忘的同学能激发起自已的记忆呢?还有多少童年故事在等着我们去认识,去发掘呢。于是对自己的健忘竟然感到释然了。这不,我们又可以相聚,继续去寻找我们的童年故事了。<br /> 啰苏写上以上这段文字,总觉得用"初识朱贤仁"做题目不太恰当。贤仁兄不是老同学吆?怎么是初识呢?然而对贤仁兄我又确实了解很少。小学六年中,当我们浪迹在大西路周边时,或许贤仁兄要翻墙走出自家的深宅大院,比我们要困难的多吧?这从最近找回的小学同学照片中,也能找出一些答案。请看,清秀的贤仁站在同学群中多么温文尔雅。这也许是记忆不深的借口。更何况半个世纪的分离?从这个意义上讲,许多老同学又像是新相识,只是"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更甚罢了。正是这种感觉,让我感到新鲜兴奋,让我盼望着一次又一次的老同学相聚。因为我寻找的童真童趣就在这里,因为我好象又来到了我们人生出发的起点!</h1><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