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接上篇。</p> <p class="ql-block"> 鼻烟用具源自南美印第安部落的鼻烟伴随着地理大发现传入欧洲,并迅速为皇室贵族和教会所接受。17世纪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吸闻鼻烟成为上层社交风尚,用来存放鼻烟的鼻烟盒、壶成为财富地位和高雅时尚的象征。17世纪后半叶开始,来华传教士、使节和商贾将鼻烟及鼻烟壶、盒、碟进献宫廷,迅速俘获帝心,于清宫造办处、广州、景德镇等处制作鼻烟用品。康雍乾之世,常以西洋珐琅片镶嵌改制小鼻烟壶、盒。至18世纪,广州、景德镇制作的画珐琅鼻烟盒反销西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物故事图鼻烟壶</p><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许建勋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鼻烟壶呈扁圆形,椭圆形圈足,器身绘有中式人物场景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花果昆虫纹水丞</p><p class="ql-block">乾隆丙午,1786年</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庄贵仑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器身以草绿色珐琅为地,器表饰以花蝶、果实、藤蔓等主题纹饰,间饰密集黑色点。口沿饰一圈回字纹,腹顶与足边以如意花头为饰。器底楷书“乾隆丙午年制”三行双栏方章款。署带具体年份帝王款的广珐琅器仅此一例,民间同治款金属胎画珐琅偶见带具体年份。</p> <p class="ql-block">海棠式烟碟</p><p class="ql-block">18-世纪中期乾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庄贵仑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烟碟为海棠形,以白色珐琅为地,碟内绘罂粟花数枝,碟底饰纏枝五瓣花。罂粟花为清代早期百花图卷描绘的花品之一。碟底绘“乾隆年制”款署。秋叶形、海棠形是清宫珐琅中较流行的样式,多用于笔掭等文房雅器,常与其他文玩小小件收纳于木匣中。</p> <p class="ql-block">蝙蝠纹碗</p><p class="ql-block">道光</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庄贵仑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外壁白色珐琅地上饰红色蝙蝠。蝙蝠是康熙、雍正时期瓷器流行的装饰纹样,或单独装饰,也与流云、灵芝等组合装饰。乾隆时期出现器身布满红色蝙蝠装饰的器物,“红”与“洪”“蝠”与“福”谐音,寓意“洪福齐天”。嘉庆、道光时期及之后更为流行。</p> <p class="ql-block">外销画</p><p class="ql-block"> 外销画是指18世纪至20世纪初在中国广州等地绘制的专门售给外国商人、游人等群体的画作,其题材涵盖清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社会生活、自然、民俗等各个方面。外销画的画种包括油画、纸本水彩画、纸本水粉画、通草纸水彩画、通草纸水粉画、纸本线描画、反绘玻璃画、象牙细密画、壁纸画,它的绘制方法基本是结合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西方透视法而绘制。清代外销画写实性强,是颇富价值的图像史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外销画中的广式庭院</p> <p class="ql-block">建立品牌</p><p class="ql-block"> 除了宫廷及外销市场之外,广珐琅亦有供应国内市场之作。18世纪末带作坊或商号款识的器物出现,或为供旅华人士选购的特色工艺品。传世有一批带工匠或作坊名款的金属胎画珐琅,较多见的有“万延年/永制”“彩华堂制”等署款。18世纪末,伴随宫廷需求的萎缩,工匠、作坊或商家转而建立自己的品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广州贸易体制终结,清政府开放五口通商,洋商获得了更多贸易便利。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香港、澳门、广州、上海、北京成为洋人最集中的地方,商号在这些城市也最为繁盛。</p> <p class="ql-block">花卉纹执壶</p><p class="ql-block">18世纪下半叶,乾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银盖,口沿、足、柄和流均饰缠枝花卉纹,局部点缀蓝色或胭脂红缠枝。壶腹两侧心形开光微凸,内饰黄地西番莲纹,外饰月季、芙蓉,上下各饰莲瓣纹一周。壶颈饰黄地西番莲纹和蕉叶纹。此类造型和装饰为典型伊斯兰风格,可能用作净手器。</p> <p class="ql-block">八宝西番莲纹“福寿如意”盘</p><p class="ql-block">18世纪晚期,乾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钟祺伟先生患器</p><p class="ql-block"> 盘壁暗红色地上绘八宝西番莲纹,口沿饰描金如意纹,圈足处为仰莲瓣及工字型几何纹,盘内、外壁各绘“福寿如意”四字。盘底白地红彩双圈内书“彩华堂制”楷书款。“彩华堂制”器物应非粤海关承办之作,或为粤海关承接宫中订单的作坊或匠人自立品牌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八宝西番莲纹“福寿如意”碗</p><p class="ql-block">18世纪晚期,乾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庄贵仑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碗外壁暗红色地上绘八宝西番莲纹,绘有“福寿如意”四字。碗沿描金。盘底白地红彩双圈内书“彩华堂制”楷书款。“彩华堂制”款器推测是由与官府有某种联系的商家或作坊创立。</p> <p class="ql-block">清供图菱花式盘</p><p class="ql-block">18世纪晚期乾隆/嘉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天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盘呈四曲菱花式,盘心灰蓝地上饰有博古花瓶。内插牡丹花技、戟和磬,周围绘八宝图,描绘细腻,色彩柔和。盘背施黄色珐琅釉,近口沿处绘蓝釉描金藤蔓和缠枝纹,盘心蓝彩四字篆书“万延永制”。</p> <p class="ql-block">“寿”字盘</p><p class="ql-block">19世纪下半叶</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盘外沿饰莲瓣纹、团寿纹间寿字纹。盘心圆形开光内绘房檐、花鸟等图案。开光外印章纹上似篆书“人之子”“贵心慈悲”“君之”“富贵”“忠心父之所”字样。盘底红彩书“粤东大新安和生造”款识。此“大新”应为《旧中国杂记》中所述邻近广州十三行的商业街大新街。</p> <p class="ql-block">松绿地八宝西番莲纹“千秋如意”碗 18世纪晚期,乾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钟棋伟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碗心绘八宝团寿纹,碗外壁松石绿地开光内以红彩书“千秋如意”四字,间隔以八宝和葡萄藤蔓、折枝牡丹和月季等花果纹。底足红色双圈楷书“彩华堂制”。“彩华堂”为清乾隆时期的堂名,瓷器中也常见此款署名。</p> <p class="ql-block">金彩折枝花卉藤蔓果实纹碗</p><p class="ql-block">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乾隆/嘉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碗身蓝色珐琅地上装饰藤蔓葡萄、月季、瓜腾、花枝,点缀水仙与金龟子、蝴蝶与小花、蜻蜓与胡萝卜、灵芝与蜜蜂四组植物昆虫。碗底蓝色珐琅篆书“万延季制”款。蓝色珐琅地上绘金彩的装饰模仿掐丝珐琅的掐金丝效果,或受乾隆时期景德镇霁蓝釉金彩瓷器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远渡重洋</p><p class="ql-block"> 广珐琅因其中西兼备的艺术特点和雅俗共赏的精湛品质,不仅呈贡宫廷,更远销海外,足迹涉及欧洲、东南亚及伊斯兰世界。18世纪上半叶,广珐琅的海外市场主要是欧洲上层社会。广州“一口通商”以后,又开拓了印度等新兴市场。19世纪后,广珐琅受到暹罗皇室和越南阮氏王朝的喜爱,越南阮氏王朝明命帝更在皇宫附近创建皇家御作坊制作画珐琅。针对不同市场的需求,广珐琅在装饰图案及功能造型等方面均有适当调适,销往欧美的烛台、带有加热炉的茶壶茶盘是适用于西方生活的设计;销往泰国的器具以饰有宗教特色的槟榔器具为主;销往印度等地的广珐琅则符合伊斯兰文化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欧洲市场</p><p class="ql-block"> 早期外销广珐琅的市场主要是欧洲,造型纹饰模仿当地流行的景德镇外销瓷。广州制作外销广珐琅的时间不晚于雍正六年(1728),为英国东印度公司采购的一套茶具。外销欧洲的广珐琅造型纹饰显示其与欧洲银器关系密切,主要有大圆盘、长方盘、吊灯、烛台、壁饰、茶壶等器型。欧洲常以画珐琅片作为钟表、鼻烟盒、家具表面嵌件,催生了广珐琅片的制作,不仅用以满足欧洲市场需求,亦成为粤产钟表及清宫陈设上的装饰嵌件。装饰题材上,销往欧洲的广珐琅除少量来样加工外,绝大部分为中国传统装饰语言,凸显其来自东方迷人国度的异域风情,迎合此时的“中国风”。</p> <p class="ql-block">冰梅纹早餐具一组</p><p class="ql-block">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p><p class="ql-block">乾隆/嘉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钟棋伟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西式早餐具一组,为典型外销广珐琅器具。器表均在宝蓝色珐琅地上饰冰梅纹,盖碗用来盛装食用糖,椭圓盖盒连碟盛装黄油,带碟小杯置放鸡蛋,桶形篮用于盛放取用糖、黄油的小勺、小叉等用具。冰梅纹广泛运用于瓷器、画珐琅及掐丝珐琅器上。</p> <p class="ql-block">三螭托莲式烛台</p><p class="ql-block">18世纪中晚期,乾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庄贵仑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烛台呈三角形,底座上立三螭托珠,珠中空簪插着一朵盛开的叠瓣莲花,用于承托蜡烛。支架表面施红、蓝螭纹和红色缠枝卷草纹。此类烛台一般放置在桌面照明使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花卉纹双耳盖碗</p><p class="ql-block">18世纪上半叶,雍正/乾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花瓣式开光内饰折枝花卉纹,器身开光内及盖面有黑地描金装饰。颜色丰富,造型独特。双耳杯造型仿自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初法国利摩日金属胎画珐琅,康熙朝景德镇外销瓷有仿制,但少见于珐琅器。</p> <p class="ql-block">银胎画珐琅花蝶纹贝壳式鼻烟盒</p><p class="ql-block">18世纪中晚期,乾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承训堂惠赠</p><p class="ql-block"> 银胎,鼻烟盒为贝壳形,盒表面绘贝壳纹理,装饰萱草、月季、勿忘我。盒内绘藤瓜、月季、飞蝶和蜀葵。贝壳形是欧洲18世纪洛可可艺术装饰图案,多见于18世纪中叶中国外销瓷上。此类鼻烟盒是受欧洲影响而出现的器形。</p> <p class="ql-block">铜胎画珐琅花蝶纹贝壳式鼻烟盒</p><p class="ql-block">18世纪中晚期,乾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钟棋伟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铜胎,鼻烟盒为贝壳形,盒表面饰贝壳纹理,其上绘饰花蝶</p><p class="ql-block">纹。盖内绘有花果蝴蝶图。</p> <p class="ql-block">描金花卉纹菱花式盖杯</p><p class="ql-block">18世纪中期,乾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庄贵仑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盖和杯呈菱花造型,器身白色珐琅地上以褐彩单色双勾图案轮廓。盖顶描金梅花,并饰矛尖纹一周。盖内及杯足描金兰花。杯身各面饰西番莲,棱处绘璎珞图案。这类装饰较为少见,或是来自欧洲的纹样,流行时间不长。</p> <p class="ql-block">冰梅纹杯碟</p><p class="ql-block">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嘉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庄贵仑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器表于宝蓝色珐琅地上饰冰梅纹。此类杯碟多为咖啡饮具。盘底书“嘉庆年制”楷书款。冰梅纹在瓷器、画珐琅及掐丝珐琅都可见,沿用时间较长,不限于外销、御用。19世纪后冰梅纹多与竹枝搭配。</p> <p class="ql-block">描金冰梅纹杯</p><p class="ql-block">18世纪晚期,乾隆/嘉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庄贵仑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器表于宝蓝色珐琅地上饰冰梅纹,杯沿及冰裂纹描金装饰。</p> <p class="ql-block">庭院妇孺图长方茶盘</p><p class="ql-block">18世纪中期,乾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钟棋伟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盘心绘四组人物,左侧仕女持团肩和乐器,团窗中女子相对观画或弈棋,右侧女子临窗凭案持书课子,前方二子戏犬,呈现一派妇贤嗣旺、和谐欢乐的家居图景。地上如意、长戟寓意吉祥如意。画中簪花仕女均为削肩纤体,反映晚明以来仕女图的审美意趣。此类大盘造型源于银器,是成套茶具组件之一。</p> <p class="ql-block">饮茶风尚</p><p class="ql-block"> 丝绸和茶叶是清代行销欧洲的两大重要商品,长期由行商垄断。适值十七世纪欧洲上层生活目趋精致奢靡,茶叶出口引发全欧饮茶风尚,并普及至普罗市民阶层,与之配套的茶具需求因此大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曲山水图茶壶</p><p class="ql-block">18世纪晚期,乾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钟棋伟先生惠赠 </p><p class="ql-block"> 壶身呈四曲形,四面长方形开光内绘山水、泛舟、访友等图景。开光间饰缠枝莲纹及小多曲开光。壶底为红色小花。壶流、颈和提梁部位饰以蓝、红、黑色描金卷草纹。壶流底部饰兽首。</p> <p class="ql-block">开光西洋人物图碗碟</p><p class="ql-block">18世纪中期,乾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庄贵仑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碗身满绘缠枝花卉,中间两个开光内绘西洋人物图,其中一则绘有西洋男子单膝跪地向牧羊女求爱,这类图式为18世纪欧洲盛行的“雅宴”游乐图(fete galante),多为描绘贵族男女以娴雅姿态在田园风光中进行游乐活动。此类大碗和深碟常为18世纪欧洲饮茶的茶碗。</p> <p class="ql-block">锦地开光折枝花卉纹长方盒</p><p class="ql-block">18世纪中期,乾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钟棋伟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长方盒器表饰以如意云头、折枝花卉、多色缠枝卷草、四方锦地和开光花卉,均为广珐琅早期纹样的延续,不少可在外销瓷上找到源头。盒底中心绘有蓝色没骨折枝花卉。</p> <p class="ql-block">开光西洋人物图盖碗连碟</p><p class="ql-block">18世纪中期,乾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庄贵仑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碗身三个开光内描绘西洋神话场景,其中一件碗盖开光内绘有西洋牧羊图,另一件碗盖满饰缠枝花卉纹。盖碗连碟采用欧洲画珐琅的点画法、明暗法和透视法等西洋绘画技法来描绘人物和场景。此类带钮盖碗为当时欧洲流行的汤碗,也用于饮茶,常配以托碟使用。</p> <p class="ql-block">折枝花卉蔬果纹提梁壶连兽足炉</p><p class="ql-block">18世纪中期,乾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丈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此器由提梁圆腹壶、炉座和支架组成,此类圆鼓腹造型仿自欧洲银壶,多为煮水泡茶之用。随着茶叶在欧洲的流行,茶具的需求日益增加,此类茶壶也随之盛行。乾隆四年(1739)清宫造办处珐琅作仿西洋银壶制作了镶嵌温都里那石的珐琅壶一对,配铜镀金架子,现藏于故宫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双头鹰纹茶叶罐</p><p class="ql-block">18世纪晚期,乾隆</p><p class="ql-block">香巷中文大学文物馆肤</p><p class="ql-block">庄贵仑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罐身双面饰双头鹰,侧面开光饰折技月季及秋葵、萱草和飞蝶。罐身以红、蓝或黑色描金绘没骨缠枝卷草纹。皇冠形盖的下沿为菱形间椭圆锁链形边饰,是雍正十三年后外销瓷上的流行纹样。戴皇冠或持权杖的双头鹰是俄罗斯皇室的标志,普遍装饰于17世纪克里姆林宫御作坊出品的金银器和丝织品上,本品应是销往俄罗斯市场</p> <p class="ql-block">《西厢记》故事图茶壶、加热器、座</p><p class="ql-block"> 18世纪晚期,乾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庄贵仑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茶壶主题纹饰来源于《西厢记》故事中的长亭送别场景,壶身绘有崔莺莺与张生携手惜剧,侍女红娘奉酒侧立,背面有童子牵马和老者席地而坐等待等场景。《西厢记》故事题材是明清瓷器流行的装饰主题纹样之一,受到海内外市场的认可和喜爱。</p> <p class="ql-block">亚洲市场</p><p class="ql-block"> 广州“一口通商”以后,广珐琅开始销往印度等亚洲市场。18世纪晚期繁荣的港脚贸易促进了广东与东南亚的交通,19世纪后广珐琅受到暹罗皇室和越南阮氏王朝的喜爱。曼谷皇室曾于广州订制大量釉上彩瓷,表面装饰围绕热带植物的佛教和印度教神像,装饰极具本土文化特色,类似器形纹饰亦见于广珐琅。越南阮氏王朝明命帝除从广州购置广珐琅外,更创建皇家御作坊,生产与中国风格接近的金属胎画珐琅。泰国国家博物馆和越南顺化宫廷文物博物馆都收藏有广珐琅,这些收藏展示了19世纪广珐琅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花卉纹镂空碗</p><p class="ql-block">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乾隆/嘉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碗身间饰龛形及水滴形开光,内饰镂空花卉纹,局部描金。开光外绘缠枝西番莲纹。口沿处饰胭脂红白地缠枝一周,足部饰白地蓝色缠枝一周。印度有镂空雕花玉碗、玉盒之例,内里配银碗。本品可能为外销印度市场而制作,或为香薰用具。</p> <p class="ql-block">束花纹盖杯</p><p class="ql-block">越南阮朝,明命(1820—1841)</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杯盖、杯体表面于白色珐琅地上各装饰三束系飘带的玫瑰花。杯盖钮为银质并蒂松果。杯把表面饰以碎花及樱桃果实。杯底署红色珐琅楷书款“明命年造”。此类盖杯造型源自欧洲银器,系飘带的束花是18世纪后半叶欧洲瓷器流行的装饰图案。</p> <p class="ql-block">荷花纹文具盒 </p><p class="ql-block">18世纪晚期,乾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获</p><p class="ql-block">庄贵仑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盒盖黄地珐琅上绘荷花野鸭图,盒身外壁蓝色珐琅地上绘八</p><p class="ql-block">宝,盒沿描金装饰。</p> <p class="ql-block">缠枝西番莲纹甜瓜式盒</p><p class="ql-block">18世纪下半叶,乾隆/嘉庆</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庄贵仑先生惠赠</p><p class="ql-block"> 盒呈甜瓜状,盒盖和身两端各装饰半朵西番莲,扣合后成为完整的一朵。盒身瓜棱间装饰缠枝西番莲纹。盖内没骨花卉是18世纪广珐琅的常见图案。此类器形或源自日本漆器,曾为清代金漆及印度金属器所效仿,广东依据来样制成广珐琅器销往印度市场。</p> <p class="ql-block">锦地开光花卉纹提梁壶</p><p class="ql-block">越南阮朝,明命(1820—1841)</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器身于黄、绿、蓝三色地上绘锦纹,开光内蓝色珐琅釉上绘有折枝花卉、蝙蝠、如意、葫芦等纹样,长流末端作兽吞设计,皆为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壶底署蓝色珐琅楷书“明命年造”款,明命是阮朝圣祖皇帝阮福皎(1791—1841)的年号。本件应是阮朝本地工匠的早期作品。</p> <p class="ql-block">花卉纹八方盘、盒</p><p class="ql-block">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p><p class="ql-block">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p><p class="ql-block">乾隆/嘉庆</p><p class="ql-block"> 盘盒呈八边形,器表满绘花卉图案,几何开光间饰黑色描金缠枝卷草纹并点缀蓝菊,均为广珐琅常见纹饰。此造型常见于印度十七至十八世纪细密画。此套盘盒应用于盛装槟榔。嚼食槟榔是东南亚及南亚的习俗,槟榔器的材质、造型因使用者的地位不同而异。</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 广法琅作为开海之后传入中国的西洋技艺,创造性地与中国传统瓷器技术相结合而发展出瓷胎、紫砂胎画珐琅,见证了宫廷、广州、景德镇三地之间人员、技术、原料、艺术风格方面的交流和互动,还促进了广东最富盛名的岭南工艺名品——广彩的产生及在海外的流行。因广珐琅雅俗共赏、中西皆备的造型装饰风格,有清一代行销海内外市场,成为来自东方国度的迷人珍奇,引发持续的“中国风”热潮,在异国他乡赢得惊叹,欧洲人以“华彩”呼之,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从西方传入东方,从宫廷走向民间,从广州销往世界,广珐琅近两百年的发展历程俨然是一部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史诗。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期待汲取前人智慧,保持兼容并蓄的胸怀,深化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