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麦收记忆/文字:康宇涛/图片:网络/

德善槐里

<p class="ql-block">在上世纪 60 年代,小麦收割后的场景,是一幅充满质朴与勤劳的画卷。那时,科技远不如现在发达,没有先进的脱粒机,电碌碡便成为了麦收时节至关重要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在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畜力拉碌碡方式效率较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生产需求。随着电力的普及和马达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将马达与碌碡相结合,以提高碌碡的工作效率。</p><p class="ql-block">选择合适功率的马达,通常会根据碌碡的大小、重量以及工作场景的需求来挑选马达。将马达固定在碌碡的木框或特制的架子上,确保马达与碌碡的连接牢固,能够有效地将动力传递给碌碡。</p><p class="ql-block">为了将马达的旋转动力传递给碌碡,需要配置相应的传动装置,如皮带传动、链条传动等。皮带传动具有成本低、安装方便、运行平稳等优点,但可能会出现皮带松动、磨损等问题;链条传动则具有传动效率高、可靠性强等优点,但噪音较大,需要定期润滑维护。</p><p class="ql-block">为了方便控制电碌碡的启停、转速等,需要设置相应的控制装置,如开关、调速器等。开关可以选择普通的手动开关,也可以选择带有遥控功能的开关,以便操作人员在远处进行控制;调速器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马达的转速,从而控制碌碡的碾压速度。</p><p class="ql-block">马达通电后开始旋转,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碌碡,使碌碡围绕其中心轴进行旋转。碌碡在旋转过程中,其自身的重量和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会对地面上的谷物、场地等产生碾压作用,从而实现谷物脱粒、场地平整等功能。</p><p class="ql-block">与传统的畜力拉碌碡相比,电碌碡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马达可以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不受牲畜体力和速度的限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p><p class="ql-block">操作人员只需控制开关和调速器等控制装置,即可轻松操作电碌碡,无需像畜力拉碌碡那样需要控制牲畜的方向和速度,操作更加简便。</p><p class="ql-block">使用电碌碡可以减少人力的投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尤其是在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中,效果更加显著。</p><p class="ql-block">使用电碌碡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触电、机械故障等事故。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电气知识和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p> <p class="ql-block">打麦场上,阳光热烈地洒在金黄色的麦堆上,人们早早地将收割回来的小麦铺开晾晒。经过一段时间的曝晒,小麦变得更加干燥,此时,就该电碌碡登场了。那笨重的机器,仿佛一个不知疲倦的战士,在打麦场上缓缓地转着圈圈,发出嗡嗡的声响。这声音,在那个年代,犹如一首独特的劳动之歌,奏响在乡村的上空。</p><p class="ql-block"> 电源线从上空接到摊开的麦场中心位置,中间的电源桩转轴起着关键的作用,它能有效地防止电缆线绞线。驾驶电碌碡的人,需要有一颗冷静而灵活的头脑。他们全神贯注地操纵着这个大家伙,时刻留意着周围的情况。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意外。然而,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人们似乎并没有过多地去考虑潜在的危险。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完成麦收,让大家能有足够的粮食交纳农业税并度过接下来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即使电碌碡偶尔翻倒,人们也毫不畏惧。他们迅速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劳作之中。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坚定和执着,没有丝毫的抱怨和退缩。那一双双粗糙的手,那一个个被汗水湿透的背影,都是对生活最真挚的热爱和对未来最美好的期盼。</p><p class="ql-block"> 麦场上飞扬的尘土,混合着新麦的味道,见证着人们的辛勤付出。在那个年代,麦收虽然艰苦,却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大家齐心协力,为了一年的收成共同努力。摊场太厚的地方年轻人奋力地推动着电碌碡,年长者则在一旁指挥着、照应着。孩子们在麦场边嬉戏玩耍,偶尔也会帮着大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捡拾遗落的麦穗。</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的麦收,不仅仅是一项劳动,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人们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着汗水,收获着希望。每一粒饱满的麦子,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付出。而电碌碡,这个看似简陋的工具,却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在过去的麦收时节,电碌碡发挥着重要作用。碾过一圈后翻场,如此重复,三圈后起场,用尖叉推走麦草,再把剩余部分堆成一堆。晚上,若有三四级风时便可开始扬场。判断风力主要靠听耳边的呼呼声,要不只能座着等风啦。扬场是个技术活,倒行尤为关键,其目的是分离麦秸、麦糠和麦粒。然而,有时风向不顺,会出现吹一头麦糠的情况,若几天没风,便只能干着急。后来有了电风扇扬场,随时都能进行,大大提高了效率。这一传统的农事活动,见证了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从依赖自然风到借助电风扇,让农民在收获的季节更加从容。它不仅是劳动的过程,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在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片段如璀璨星辰般闪耀,让人难以忘怀。在北安村的那段岁月,便是我心中最珍贵的宝藏。</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上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是袁尚义老师。他极其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那些幼时的启蒙如同一颗颗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影响着我们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记得三夏大忙季节的一个星期天下午,一阵风过后,天空飘来了云朵。大人们神色慌张地朝着麦场奔去,那时年仅 10 岁的我,不知被何种动力驱使,穿着短袖也混在大人中间一路小跑来到麦场。晒了一场的麦捆必须在雨来临前码成堆,大人们把抱来的麦捆整体堆积一层,然后依次增高,我和妇女们则把远处的麦捆抱到大人们跟前,他们用二股叉往上送。风越来越大,还滴了几点雨,男女老少跑得更欢了。闪电划过,雨点如铜钱般落下,当大家用塑料布盖好麦堆时,所有人的衣服都湿透了。我们跑进三间大的场房避雨,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一场中雨过后,村里的高音喇叭响了起来。先是一段歌曲《东家娃,西家妞,采回来榆钱过家家》,随后广播员表扬了好几个生产队的五六个人,其中竟然有我。第二天上学后,袁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我。其实我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却得到了如此多的认可。</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虽小,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付出的快乐和意义。袁老师的表扬更是激励着我,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勇敢、乐于奉献的心。那段麦场的经历和袁老师的教诲,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前行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如今,时代飞速发展,先进的农业机械早已取代了曾经的电碌碡。大型的联合收割机在田野里高效地作业,瞬间就能完成脱粒、分离等一系列工序。麦收变得更加轻松、快捷。然而,那段岁月却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了一代人难以忘怀的过往。</p><p class="ql-block"> 它提醒着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应该感恩那些曾经为了生活拼搏奋斗的人们,是他们用勤劳和智慧,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同时,我们也应该传承他们那种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康宇涛,渭水之北马嵬驿民俗村之南有我的家乡;新浪、头条发点感慨;做慈善、做公益,传递正能量的路上,愿和朋友们一起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