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个古老的话题,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是啊,我不是鱼,无法知道鱼的快乐,正像“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一样,外人无从知晓。但是我觉得,在水中自由自在游弋的鱼儿,应该是快乐的。鱼儿离不开水,同样读书写作的人离不开文字,快乐有时很简单,沉浸在自己的喜好之中,就不会觉得那么枯燥、乏味、辛苦……</p><p class="ql-block"> 看书一直是我的爱好,爱屋及乌,也打心眼里喜欢那些喜欢看书的人,并且崇拜将内心的情感变成文字的人。闲暇时,我也会写一些文字,记录生活中的小感动小确幸,只为在将来的某个清晨或黄昏再次读到它们,感受文字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小鱼,个性鲜明且灵动的笔名,暗示她的文字也与众不同。一个特别喜欢看书的女子,能拥有一间小巧的书屋,每日书香绕梁,该是多么幸福快乐的事情。书屋整体布置的清新淡雅,名字也起得很有国风感觉——小雅书吧。 我一直感叹小鱼老师的勤奋和天赋,在繁重的教学之外,小雅书吧也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每一次读书活动都搞得有模有样、精彩纷呈,小雅书吧不知不觉地已成为海城读书人心中的一块乐土。记得小雅书吧的第一次活动——唐诗篇,来了一群在浮世里辗转,却仍热爱读书的人们。我们因为热爱文字聚到了一起,虽然大唐已远去,但那一曲曲高亢雄音,却唱不尽心头对文字的热爱。竹外桃花,窗含西岭……我们避开尘世的纷扰,找寻着唐诗里的悲欣。一句“相逢不令尽,别后为谁空”的诗文,道出了相聚一堂的美好,久久在我的心头萦绕。</p><p class="ql-block"> 小鱼老师喜欢看书,且很有些本事将文字运用的自由酣畅。很多人喜欢读她的文章,一起陪她哭,陪她笑,因为从她的文字中或多或少能找回自己从前的影子,而那些暖暖的文字像熟识的朋友一样温和亲切。 我第一次读小鱼的文字,是那篇《京城三日》,母女俩在北京城的胡同里穿梭,见证历史的变迁,感受市井小民的生活,透过文字仿佛看得见一尾机灵的鱼儿。一鱼一江湖,多么有个性的备注,让人看到了关东女子豪爽的另一面。吾非鱼,不知鱼所乐,但我知道她是一尾勤奋的鱼儿。 </p> <p class="ql-block"> 文字是有温度的,可以让人感知那份不可触摸的情绪,写文字的人是幸福的,而读懂文字的人同样也是幸福的。小鱼的文字不仅记录下生活的过往,更让温馨的画面铺展在读者的眼前。那个在土车子上酣睡的顽皮小女孩,把长大后的梦想悄悄地种进了妈妈的花盆里,因为她知道,慈爱的妈妈一直都喜欢娇艳绽放的花朵。《猪头肉》则是一篇怀念父亲的文章,文中有一段文字栩栩如生地描写出一个倔强的小丫头,把对父亲的怨气发泄到了酒瓶子身上,一路上踢着父亲的酒瓶子回家,生动的情景跃然纸上,在让人含泪一笑的同时,感受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和遗憾! </p> <p class="ql-block"> 小鱼老师是个读书与远行并重的人,一有空闲就会带着她的闺女各处游学,而我们有幸跟着她的足迹,去游览各地美景,品尝各地美食。木渎,一个灵秀的南方小镇,在她笔下尽显清幽恬静,诗画江南的风韵和文脉千秋的悠远顿然而生,让人有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心绪在萌发。盘锦江南园的那两篇游记,将园里春秋美景尽收笔下,一场秋雨叠加一场春雪,把秋的斑斓和春的萌动描述的淋淋尽致,灵动的笔触变换成美丽的长卷,让人难以忘怀。福建土楼的那方晴空下,惊艳的姜母鸭飘着暗香让人大快朵颐,文字一并美味,就这样在读者的心底生根发芽。而小鱼泪洒长安古城的一幕,则触碰到人们心底最柔软最善良的地方,在感叹世事无常的同时,多少人为她动容,愿盛世大唐的那顶锅盔能庇护小鱼一生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几天前收到小鱼老师的新书《高跷少年》,我真是打心眼里高兴。手指轻抚着精美的封面,淡淡的墨香从纸张中散发出来,沁人心脾。惊喜之余,我为她的多年坚守而感动,写作是件苦差事,但是成功时的喜悦之情又是一种无以言表的快乐。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书中那个认真负责、善良大度的老师,就是小鱼老师的真实写照,那些聪明活泼、朝气蓬勃的少年则化身成她的学生,在她春风化雨般的教诲下茁壮成长,师生们互相陪伴,互相激励,一同收获着幸福和快乐。</p><p class="ql-block"> 能把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是每个爱好写作人的最大快乐!能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才,是每个老师的最大快乐!小鱼老师是同时拥有这两种快乐的人。 临近中秋,团圆在望。想起多年前小雅书吧举行的中秋读书会活动,因故未能参加,为表歉意,填了一首词《唐多令·中秋小雅书会》。今翻出旧作,贺新书,同鱼乐。</p><p class="ql-block"> 晓菊绽澄州,南窗恋雨幽,小雅轩、笑卧书楼。案上彧华香墨舞,恰明日,正中秋。 茶饼醉心头,石榴开口羞,唱诗文、浪遏飞舟。铁画葫芦能载酒,饮绿蚁,壮怀酬。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