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城墙外

诗画江南

在古代城墙是一种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冷兵器时代,高大的城墙能有效阻挡敌人或盗匪的进攻,保护城内官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城墙还有着划分不同功能空间的作用。所以一切城市,无论如何包括京城还是郡、州、府、县,都筑有城墙,仅是规模不同而已。上个世纪随着社会发展和热兵器技术的进步,城墙作为防御手段已经成为过去,而且随着人口和交通需求的增长,它似乎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障碍,而古城墙本身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被忽视。拆城运动席卷全国,古城墙大多遭到了毁灭性拆除,能够保存下来的是凤毛麟角。这是南京城墙: 诸暨自秦始皇25年(公元前222年)设县,元代曾升为州,历史上城墙屡建屡毁。现在对城墙有比较具体记载的是:元至正19年(1359年),明军攻占诸暨州,将军胡大海重筑州城,左浣江右长山,围九里三十步,为门者五:东迎恩,南迎薰,北朝京、西西施,水门不名。元成化年后旧城渐圮,嘉靖34年(1555年)重建,城周九里,高一丈八尺,楼门四:东禹封玉帛,南勾乘云物,西蠡湖烟月,北概浦桑麻,水门三,城上筑有炮台。清顺治、乾隆年间几次修缮,整体不变保持完整。这是绘于明万历年间的县城图: 1939年,日军占领杭州威胁浙江东,当局恐城墙有可能资敌用,下令拆除,仅剩东门至南门一段用于防洪。我们曾见到的也就是这一段残存部分,长400多米,城墙采用填厢式建筑,内外两侧扣长方形条石,内用土夯实,墙宽、高三、四米,城堞和门楼已圮。城墙内这条街道是县城最繁华的商业街,解放前称中正路,解放后改称解放路,而老百姓习惯在横街路口为界,横街口以南为上大街,以北为下大街。街宽仅10多米,东侧房屋紧贴着城墙建造,城墙上面也被利用建造房子用于居住。 <p class="ql-block">  城墙外侧到浦阳江边还有一段距离,在依靠水运的时代,这里用作码头和仓储,时间久了就形成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抗战时被日机炸毁。后来这条街没有重建,沿江一带变成集市,从南到北依次是:黄沙堆场、小猪交易市场、煤球厂、菜市场。这是从我家楼上拍摄的,右上的两三层房屋就建在城墙上:</p> 城墙上原有上、中、下三个水门,每到汛期水面高于城内时,三个水门已经装两层闸板,中间填满黄汤,防止洪水侵入城内,而墙外那些市场则无法保全。这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内往外拍摄的上水门,圆拱形门洞已经拆除: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这一段沿江建筑了石砌堤坝,而我父亲所在的水电局为方便工作,也在中水门外的江堤上建造了一幢四层楼房,一层划给蔬菜公司开设商店,二层用于堤防管理所和水文站办公,三、四层作为宿舍。我家住在四楼,当时周边都是低矮房子,周边风景一览无余。每天我们进出都要穿过菜市场和中水门,上午市场的拥护和嘈杂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这是当时的中水门: 当时城墙上还住着人家,房屋破旧狭小,出入爬梯子,这些居民折居住条件仍然相当艰苦。 到了八十年代为改善城市面貌,政府决定拆除解放路东侧商店及沿江建筑,建造浣江公园。当时对这段仅存的400多米的明代城墙的去留,曾产生激烈的争论,文化部门及许多有识之士主张予以保留,如实在全部保留,至少保留120米左右。但最后只保留了中水门,长度20米。我家所在的商、办、住综合楼,当然也被拆除,我家从此结束依水而居的日子。这是被拆除前的城墙: 现在每当经过中水门,我总要情不自禁地多看几眼,脑海中会浮现出历尽沧桑、略显破败的明代城墙。它见证过元末元军与明军反复夺城,清代聚义民众的反清夺城,莲蓬党起义攻城,太平天国太平军攻城,讨阀袁世凯起义、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与日军的反复争夺等无数次战火,如果能够保留下来,经过修缮恢复原状,可供游人回顾历史,眺望流淌千万年的浣江,那是多少的有意义啊!现在很多地方在重建城墙恢复历史旧貌,我们这里不知道会不会也走这条路。新建的哪怕再像再做旧,也没有历史价值,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保护现在尚存的古建筑,在保护历史文化方面,我们不能再有遗憾了! (本文照片来自诸暨县志、管理志和百度网,谨向拍摄老师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