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5:破窗效应<br><br><br><br><br>壹<br><br>开学那会,军事节,天气非常炎热,班级家委就买了几箱水,给孩子们训练的时候喝。<br><br>当时的水没有喝完,还有两箱多出来。我就放在教室后面。<br><br>想不到的是,两个星期过去,这两箱水越来越少,其中一箱水破了一个洞,先是一瓶一瓶少,然后开始多起来了,等到我发现,一箱水半箱已经没有踪影。<br><br><br>没办法,为了防止水继续消失,我赶紧先把水搬到了办公室。<br><br>一箱水从一开始只出现一个小小的破洞,然后少的水越来越多,呈一发不可收拾的姿势。这就是典型的破窗效应。<br><br><br><br><br> 其实教室里面是存在大量的破窗效应:<br><br>1、早读时间,很多孩子如果一进入教室就乱哄哄,没有几个在早读,后面进来的孩子就会加入不早读、随意玩耍的行列。但是如果,一开始的那些孩子就已经大声朗读,那么后来的孩子进来,就可能受前面的同学影响,自觉早读。<br><br>2、上课期间,如果一两个孩子的小动作被允许,上课老师没有及时制止,任由发展,那么更多孩子会加入到做小动作的行列之中。<br><br>3、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周边有一些小小的纸屑,没有被及时清理,不用过多久,垃圾桶边上就会出现更大张的纸片。<br><br>……<br><br><br><br>种种不良行为在一开始不被制止,反而被默认,就会给孩子们传递们一个非常坏的信息:那些规章制度是可以不遵守的,是没有关系的。<br><br><br><br> 贰<br><br>说到破窗效应,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津巴多做过的一个实验:<br><br>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将其中一辆车子放在一个比较杂乱的街区,摘掉车子的牌照,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两辆车子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另外一辆车子放在一个中产阶级的社区,车子放了一个星期也黯然无恙,但是把这辆车子的车窗打破,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子就不见了。<br><br><br><br>破窗效应暗示我们,环境传递了一些比较强烈的暗示和诱导因素,一旦环境中存在一些不良的现象,并且这些不良现象被容忍,这种不良现象就会被不断放大,最后失控。<br><br>上面写到的,教室里面的那一箱水,第一个破洞就是一个不良诱导,第一瓶水被拿走之后,没有被发现,在部分孩子看来,就相当于不经允许拿走水是可以被容忍的,这些孩子就会在这样诱导因素中再去拿水。<br><br> 叁<br>那么面对教室里的破窗效应,怎么做:<br><br>1、小题大做<br><br>首先是自己的认识上要重视。一些不良行为刚刚萌芽,一定要当做一件大事来看,不要觉得刚开始就无关紧要。另外是,一些不良行为刚刚发生时,还是相对好处理的。等到一段时间之后,就麻烦了,所以不要等,马上动手,记得,用牛刀。<br><br>2、止于萌发<br><br>不良行为一旦出现,就要当场处理, 如果当场不能处理,要延后处理,这个延后千万不能太后面,我们知道,一旦拖延,一个是效果不佳,另外则是自己是有可能忘记要去处理的。所以,一旦出现,就要马上动手,最好至少想出三个方法。<br><br>3、引导教育<br><br>出现破窗效应,如果从孩子犯错误上来看,其实孩子是成长的。没有一个孩子会不犯错误。破窗效应出现之后,重点还是加强对孩子的引导。<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