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大毛

谦谦君子(潘万宝)

<p class="ql-block">文字:潘万宝</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致谢)</p><p class="ql-block">模板:平台(致谢)</p> <p class="ql-block"> “牛人”大毛</p><p class="ql-block"> 潘万宝</p><p class="ql-block"> 今年立秋的第二天,因为要参加三级警监警衔授衔仪式,我特地去小区门口的理发店理了个发。因为给我理发的理发师不善与人交流,他埋头给我理发,我就思想外溢,想起了小时候经常给我理发的乡村理发师——大毛。</p><p class="ql-block"> 我印象中很少有人叫他大名,都叫他“大毛”。我也弄不清这是他的外号,还是小名。</p><p class="ql-block"> 他今年应该八十多岁了。在我印象中,他这个人嗓门大、脾气大,有点喜欢摆拽,平时做什么事都是很牛的样子,所以我称他为“牛人”。</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他总是嫌我发质硬。在理发过程中,我有时也感觉他的手动理发推子会卡顿一下。不知是他的推子不锋利了,还是我的发质真的很硬。每当遇到卡顿,他就会说,你这小家伙以后脾气一定杠,大了会拿枪。结果真的被他言中了。大了,我考上了警察学校,成了一名人民警察,真的拿上了警用手枪。</p><p class="ql-block"> 跟他同在一个店理发的是他的叔子。开始几年,他们都是用手动推子理发。后来也记不清是哪一年,他有了电动的推子。每当来理发的人坐到他那张不知从哪里搞来的,嘎吱嘎吱作响的转椅上,他双手抖开白色的围布,围到客人的面前,然后围布在客人脑后交叉,一卷,一扣,围布就围好了。然后,拿起他心爱的宝贝——电推子,站在客人的侧面开机。他每次总是把开关一绞,推子立即发出“嘎嘎”怪叫,一两秒钟后,他又一绞,电推子的“嘎嘎”声消失,发出了正常的“嗡嗡”声。我当时觉得那个机器太厉害了。现在看来,那是他不太会操作,亦或是为了显摆,引起人注意他手上的高科技家伙。反正他叔叔没有,仍然是费力地用手动推子,不紧不慢的为客人理发。</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大多数人都喜欢找他理发,他叔子顾客大都是小孩、老人。他理发也确实比他叔子好看。特别是大姑娘和小媳妇都喜欢找他理发,听说就是冲着他的梳头油去的,他的梳头油味道非常好闻。后来听家人介绍,他妈妈年轻的时候就在上海一个大户家人家做保姆,所以他经常去上海,成年之后就在上海投师学艺,学了一手好的理发技艺。他的理发工具和梳头油都是从上海买回来的“上海货”。</p><p class="ql-block"> 后来,他又率先买了个吹风机,村干部和在外闯荡的人来理发,他都劝人家把头发吹一下,再上一些梳头油。吹风时,他左手拿起吹风机,右手撕一个纸片,朝吹风机进风口一贴(我搞不懂这起什么作用)。他当时也就会吹个大背头、两边分、三七开,估计也没有学到什么新发型,吹不出大名堂。</p><p class="ql-block"> 他每次理发时,都大着嗓门说笑,有时吐沫星会飞到人的脸上。他反复讲的都是上海的一些见闻,还有他罩鱼的一些趣事。</p><p class="ql-block"> 他非常喜欢罩鱼。我叔叔也同他有共同爱好,所以他经常和我叔叔相约一起罩鱼。罩鱼是在春天鱼产卵的时候。他们通常是下半夜出发,在高邮湖南湖的有水草的浅水区域,产卵的鱼会一群一群的在水草里产卵。他们双手举着用竹子、竹篾做成的,上口直径80公分左右,下口直径120公分左右的圆柱形的罩子。当听到水中有鱼的动静时,猛地用力将罩扎向鱼群,如果运气好的话,一罩能罩住几条六七斤左右的大草鱼。听大毛说,他有一次罩住了一条十大几斤重的大草鱼,当时怕鱼蹦出罩口,他就整个人趴在罩口上,双手在罩里捞鱼,结果被鱼在胸口顶了一下,疼了好多天。他还说,如果是一条铜头鱼(学名“鱤鱼,”是一种身形如梭,头部坚硬,头壳颜色呈黄铜色,比较凶猛的鱼)顶到胸脯,能把人的命送掉呢。他绘声绘色的讲述,把理发店的人听得一愣一愣的。</p><p class="ql-block"> 自从我到外地上高中后,就几乎没有再找过他理发。但回老家时,偶尔会遇见他。他一年比一年苍老,腰越来越弓,人明显矮了一截。看到我还喊“小万宝”。平常除了在家为人理发,他还经常步行或骑着一辆小的电动三轮车,走门串户为老人理发。他手上经常拎着一个跟了他一辈子的椭圆形的柳条篓子。篓子里除了理发的工具外,一直放着一台二十几公分长、十五六公分高的老式收音机(篓子和收音机在当时还是比较稀有,估计也是他从上海买回来的)。他喜欢把声音开得大大的,里面一般播放的是扬剧等戏曲或扬州评话。村民听到收音机的声音,就知道大毛到了。</p><p class="ql-block"> 听我父亲说,他理发收费低廉,一直是四、五元钱。商品经济时代,人人追求高收入,而他就是不涨价。也许他理发不是为了挣多少钱,是舍不得丢下这门老手艺,舍不得丢下那些在他手上理了一辈子头发的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 前年我回老家看父亲,又偶遇他来为我父亲理发。他依然是那样的认真,依然是边理发,边讲述自己过去的故事。但由于视力下降,我父亲的头发被理得有点高低不平、长短不一,理结束时,父亲衣服上搞得到处都是碎发。</p><p class="ql-block"> 临走时,我跟他握手,明显感到他的那双大手不再有力。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腰更加弓垂,步幅小了,步子也慢了,已经显得老态龙钟。</p><p class="ql-block"> 牛人“大毛”,已由最初的上门店专找他理发,到后来的门口罗雀,“被逼”走村串户上门理发,再到如今的送上门也只为少数老年人理发。也许他的手艺已不再像过去那么牛,但他边理发边吹牛的牛气未减,他为乡邻们服务一辈子的牛劲尚存。</p><p class="ql-block"> “大毛”,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