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即是迈向死亡》第四讲

韩雪

<p class="ql-block">  在死亡的那一刻,无论你是一个资深佛教修行人、谷歌执行长、华尔街交易员或任何种类的唯物主义者,死亡的自然过程都会迫使你的心与你所知道的一切分离。显然,这意味着与你的朋友、家人、房子、公园和健身房分离,也意味着与你一辈子一直在一</p><p class="ql-block">起——一天 24 小时,每周七天,即使睡觉时亦然——的身体分离。</p><p class="ql-block"> 死亡时,你必须留下你的整个身体,包括其最细微的元素(地、水、火、风、空)与五官感受在内。</p><p class="ql-block"> 当你还活着的时候,你认为自己看到、听到、尝到、触摸到等等的一切,全都经过你的五根——眼、耳、舌、身等等的过滤。在你的心经验到一个感知之前,这个感知不仅通过你的五根与意识,也会受到你的教育、文化的制约影响。正是这种过滤过程令绝大部分的生命变得可行。</p><p class="ql-block"> 想象一下,有一天早上你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地方。在你正前方是一堵奶油色的墙,墙上画着两个黑色的半圆和</p><p class="ql-block">两个圆圈。立即,根据你的教育和看过的广告,你的心会将看到的东西解读为 COCO。(尤其如果你是个暴发户,对香水一无所知,还没听说过 D. S. & Durga,你可能仍然相信香奈儿的 COCO 是世界上最好的香水。)</p><p class="ql-block"> 我们活着的时候,所感知的一切全都受到我们的条件制约与教育——或者欠缺条件制约与教育——的诠释。这就是我们命名熟悉气味的方式,如檀木、熏衣草及公厕内的尿骚味。这也是我们识别事物的方式:如果把橡树的枯叶捣碎,让它看起来像是茶叶,包装在一个福南梅森(Fortnum & Mason)的盒子里,标上一个吸引人的奇特名称,就会有很多人抢着购买,甚至不考虑味道如何。</p><p class="ql-block"> 死亡时,自然定律会剥除你的身体感受,留下赤裸且全然孤单的心。当你不再有血肉形成的眼睛时,你所感知的一切全都是原始且未经过滤的。如果没有眼睛过滤你的感知,奶油色墙上的COCO会看起来大大的不同。</p><p class="ql-block"> 佛教告诉我们,对一个修行人来说,这个完全赤裸的时刻——死亡时刻——极其珍贵。在死亡的时候,自然力量其实帮助我们</p><p class="ql-block">去欣赏、认出并抓住一直存在我们心中的本具自性:佛。如果修行人已经熟悉心性,那么死亡时刻尤其宝贵。这就是为什么佛教徒会在还活着的时候,培养他们未来所需的技巧和能力,以便充分利用死亡将会自然带来的这个机会。</p><p class="ql-block"> 对密续修行人来说,死亡时刻尤其重要,因为即使你没能在活着的时候设法获得证悟,你也已经培养出死时能够成功证悟所需的技能。</p><p class="ql-block"><b>死亡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b></p><p class="ql-block"> 无论好坏,一旦我们通过所谓的“出生”过程落入生命之中,这时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我们将会死亡。但是,我们没有人可以确切知道死亡将会发生在什么时候。正是这种令人不安的并存,使得思考死亡如此迷人。我们肯定会死已经够糟糕了,而我们不知何时会死的不确定性又更糟糕得多——就像是买了一条昂贵的蒂芙尼项链,却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机会戴上它。</p><p class="ql-block"> 矛盾的是,迫使我们制定计划的,正是死亡时间的不确定——因为我们极度不确定和不安,以至于我们用各种约会填满自己的日子。但是,无论我们多么仔细规划,都不能保证任何事情能够真正发生。仅仅同意星期五在伦敦见一位朋友,并不意味着会面将会发生,随便几个无法预料的变数即可阻挠会面。没有任何一个计划可能完全按照你的预期实现:你孩子的未来不会,你祖父母的退休不会,你的新公寓、那个完美的商业交易或你的梦幻假期也不会。这些计划可能一败涂地,也可能成功得超越你最疯狂的梦想——毕竟,意料不到的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无论你做什么,无论你在规划和日程安排上付出多大的努力,你永远无法确定其中有任何部分会真正发生。</p><p class="ql-block"> 相信一切最终都会获得最好的结果,这是个盲目的信念。无论你的这个盲目信念多么强烈,实际情况却很少如此。因此,当你的规划崩溃时,你所感受到的痛苦完全是自己加在自己身上的。</p><p class="ql-block"> 制定计划与安排约会还是一个消耗未来的高效方式。想一想,你为某个会议或活动所预留的每一分钟,都在这个会议和活动还</p><p class="ql-block">没发生前就已经用完了。因为安排约会,你还会有额外的痛苦:你必须确保自己的计划能够成功。</p><p class="ql-block"> 我们修行佛法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让自己准备好面对必然的死亡。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他们修行的唯一原因——而单是这个原因,就令他们的佛法修持是值得的。如今,有不同方面的佛法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比如正念,但是很少有人将修行</p><p class="ql-block">佛法作为对死亡的准备,而且绝对不是为了死后之事做准备。</p><p class="ql-block"> 现代人可以为了天底下的任何一个理由禅修冥想,但偏偏不是为了最重要的那个理由。有多少内观学生禅修是为了准备死亡?又有多少人修行是因为他们想要永远终结生死轮转?大多数人禅修是因为他们想成为更好的管理人员,或是为了寻找伴侣、感到快乐,或是因为他们渴望平静、无压力的心灵和生活。对他们来说,禅修是为生活做准备,而不是为死亡做准备。</p><p class="ql-block"> 因此,相较于他们的其他世俗追求,像是购物、外出用餐、健身和社交,禅修的世俗程度并没有比较低。如果你关心的只是学会放松舒压,禅修可能不是你的最佳选择。</p><p class="ql-block">与其禅修,不如用抽雪茄来替代,那是远远更加容易且立即见效的放松方式;或者给自己倒一点上好的单一麦芽威士忌,或者浏</p><p class="ql-block">览你的社交媒体网页。背脊挺直,盘腿打坐,观看自己的呼吸进出,不仅无聊至极,而且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很快身体就会开始</p><p class="ql-block">疼痛。大多数“禅修者”最终会花更多的时间忧虑自己是否真的有保持正念,而不是实际修持。那些忧虑可不会对你的血压有什</p><p class="ql-block">么好处,不是吗?</p><p class="ql-block"> 生命充满惊奇。如果你阅读这本书是为了让自己准备好面对绝症末期亲人的死亡,无论你多么年轻健康,没有保证你不会是先</p><p class="ql-block">行离世的那个人。所以,你的最佳措施是对可能发生的一切都有所准备,并且充分意识到轮回的实际情况。但是,如果你反而继</p><p class="ql-block">续坚持自己盲目的期望与假设,如果你继续忽视事情的真实状况,如果你是贪婪的,如果你愚痴地悠哉过日子,如果你持续指望自</p><p class="ql-block">己所有的世俗计划都能完美落实,等到最坏情况发生时,你将会遭受极大的痛苦,而且到时你什么也做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