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达哈草原火山群探秘

城郊村民

<p class="ql-block">乌兰哈达火山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简称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境内草原上,距离旗政府所在地白音察干镇约30公里,距离呼和浩特市约190公里。乌兰哈达火山群于2012年才引起当地重视,2021年获批国家级地质公园建设资格;2023年9月察右后旗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获批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静卧于草原几万年的乌兰哈达火山群,经地质学家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确认为经历了两个地质时期——距今12万年前的第四纪晚更新世和距今1万年的全新世火山活动。据介绍,该火山群拥有丰富而奇特的火山地貌景观,包括不同类型的火山锥、火山口、熔岩台地、堰塞湖和熔岩流景观等,其形态基本未遭受侵蚀,保存完好。乌兰哈达火山属于年轻休眠状态下的活火山,其最后一次喷发是在一万年前,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科普价值,被形容为天然的火山博物馆,于是被建设为火山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6月18日上午,我们从乌兰察布草原黄花沟景区出发,设导航前往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车子被引导到了火山地质公园南门的“创业就业中心”,此处也办理游客服务业务(游客服务中心在公园北大门)。当时公园免收门票费,我们按要求领取票证后,根据指引开着自己的车子从景区南入口进入火山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车子很快抵达第一个景点,我们走木栈道台阶上到几米高的平台,上面是平坦开阔的草原,栈道两边布满黑色或深褐色的一块块一堆堆熔岩石,这都是火山喷发时平流的熔岩,冷却后静静地呆在原处,历经万年风霜雨雪的洗礼,其肌体似乎并未遭受太多侵蚀。露出地面部分的岩石并不高大,其形状或像飞禽、或类走兽,或似建筑模型、或如家居用品,或傲然竖立、或悠闲横卧。站在栈道放眼眺望,远处有两座山丘,据说那就是火山口,辽阔的草原上,黑色熔岩石点缀其间。</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园内公路慢慢游览。据介绍,乌兰哈达火山群共有30多座火山,涉及面积约400平方公里;火山地质公园的面积约66平方公里,划入公园核心区较典型的火山有8座,从北至南编号为1至8号,其中有三座炉状的火山被称为“炼丹炉”——3号为北炼丹炉、5号为中炼丹炉、6号为南炼丹炉,此外的五座火山分别叫黑脑包、红山、火烧山、北尖山、南尖山。</p> <p class="ql-block">6号火山即南炼丹炉,是游客最多的热门景点。因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和环境、形态和地质,其景观犹如外星地表,被辟为太空探索景区。该火山被开发挖掘采矿力度最大,或说“破坏”最为严重,裸露着多种颜色的砂土岩石,山体斜坡是容易滑动的沙砾。一座高台上竖立着火星探测器模型,旁边竖立的牌子上面写着:“这辈子,到不了火星,那就来趟火山吧!”</p> <p class="ql-block">众多喜爱太空探索的青年,在档口租借太空服,购买彩色烟筒,扮演“太空宇航员”游玩拍照,体验探索火星的感觉,不时看到点燃烟筒的彩色飞烟。阳光虽然很强烈,但并不影响他们穿着“太空服”行走,有的人恐怕都被汗水湿透了。我们几个没租借“太空服”,但还是买了彩色烟筒,踏着“枕木路”环火山游了一圈,选择在合适的位置点燃烟筒玩耍,顿起“脱帽向人时大叫”(陆游诗句)的兴致,小芳为我们拍摄了照片和视频,视觉效果不错。</p> <p class="ql-block">6号南炼丹炉火山,已经深度开采,破坏严重。</p> <p class="ql-block">3号火山即北炼丹炉,靠近公园北大门游客服务中心,此处的服务设施较齐全,当地各种小食不少,附近还有宾馆客栈。3号北炼丹炉山体保护还算好,虽然此火山不矮,但比较容易登上山顶的,因为从山脚到山顶建有登山木栈道。我以较快速度走完394级木台阶登上山顶,又绕着山顶的火山口边沿走了一圈,然后下到喷发形成的天坑底部,并没看到什么特别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从北炼丹炉下到停车场,看到好几辆北京牌照的豪车,我便和一位年轻人聊起来。他说这里的火山有特色,空气好景观美,他的不少朋友都是周五下班后,才和家人从北京开车过来,路上400公里走四五个小时,在草原住两个晚上,享受美景放松心情,周日下午返回,非常值得。</p> <p class="ql-block">据说5号中炼丹炉是未被开采未遭破坏、保护最好的火山,没有登山栈道较难登顶,不同季节显示出不同美景,曾于上过《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4号黑脑包是结壳状火山,分别在三万年、二万年、一万年前喷发过;现在也是挖掘破坏较严重的火山,山上有游客中心和火山科普馆。其它火山也很有特色,因为时间关系,我们都没去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