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各乡镇地名由来

胡海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德安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夏朝时,已有敷浅原地名之称,《尚书》中记载,夏禹治水时“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公元927年,五代十国时期的吴国以“德安”两字为名设县,相沿至今,已逾一千余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德安现有行政区划5镇8乡,现将其得名由来和历史沿革分述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蒲亭镇:</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区域最早开始建制为镇时是在民国三十四年(1945),其名为敷阳镇,治所设于县城内。1949年5月,德安解放,在县城设永兴镇。1952年,根据九江专署指示,将永兴镇改为城关区。1965年5月,城关区改为城关镇。1968年,城关镇改名为立新镇。1980年,又改回称城关镇。1983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因九江地区内有重名,改名为蒲亭镇,此地名沿用至今。</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蒲亭”非现代命名,而是2000多年前的古县名。公元前206年西汉建立后,在敷浅原始建历陵县。汉元帝皇后有一位侄子叫王莽,为朝廷辅政大臣,后以摄政名义据天子位,于公元9年,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新”,史称新朝。王莽上位后为了消除西汉的旧迹,开展了各种创新的举措,其中有一项就是改地名,西汉106个郡,改了91个,1587个县,改了730个。“历陵县”被改名为“蒲亭”,730个被改名的县中同被改署为“亭”的有360多个。为何改为“亭”字?班固在《汉书·王莽传》中载:“郡县以亭为名者三百六十,以应符命文也。” 王莽因是靠着“符命”(上天预示帝王受命的符兆)这个借口得以即位的,而“亭”有安定之意,故而被用。“蒲”即菖蒲,古时雁家湖内生长的植物,采用它,是为了表示地方特征。王莽新朝仅15年,新朝灭亡后,东汉废“蒲亭”名,又复称历陵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宝塔乡:</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宝塔”一名,来源于现今蒲亭镇附城村(2002年由宝塔乡划入)境内师古墩山上宝塔寺内的文华塔,因寺名也称宝塔。塔原不在此处,而是坐落在古县城内西南处的无相寺内。无相寺建于唐大中四年(850),后“寺废塔圮过半”,清嘉庆三年(1798)将塔“鼎新七级”,十八年(1813),“知府方体酌议移塔师古墩,职工李万青、贡生王赞、监生徐宾合捐并建立‘宝塔寺’”。文华塔整体高31.7米,六角形七级(层),单壁直井,砖石木结构,宝葫芦顶,塔心中空,有木梯而上。宝塔乡行政区划由原木环乡、杨家桥乡撤消合并改名而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河东乡 </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河东,顾名思义,即河的东边,因地域坐落在县城博阳河的东岸,故得此称。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明朝,有“河东阪”一名,作为行政地名,在清朝的行政区划中称“河东堡”,属“在市二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河东乡”行政区划,1963年,“河东公社”成立,1984年机构改革又改称“河东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丰林镇</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原地名为“峰林”两字,名称来源说是境内原有枫树林,按说应当写为“枫林”。明朝时有“峰林堡”区划名称,1958年人民公社建制时,书写为“峰林大队”。1971年,成立县农科所后,写成了“丰林大队”。从“峰林”演变为“丰林”,说明那段时期对地名管理没有严格的规范,近音讹传、避繁就简,很多地名在那时被错写。</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丰林作为镇建制,是在1995年3月,当初管辖的范围是原县农科所那一小片区域,即现在的畈上王、丰林两个行政村。50年代初期,丰林区域属狮子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将狮子、黄㛚、高塘三乡合并成立为狮子公社;狮子公社当时为县政府的一个重点公社,它的管辖范围经历过小、中、大的几次分与合。初成立时,管辖范围属于中等。1962年,被析分为狮子、黄㛚、高塘三个公社,这时的狮子公社管辖的范围只是现在的紫荆、丰林、乌石、依塘这一小片区域,公社革委会驻白果原县拖拉机站旁(现彭山林场东侧)。1968年,全县扩社并队,狮子公社、黄㛚公社、高塘公社、洞霄公社(林泉公社前身)四合为一,仍称狮子公社,此时范围最大。1972年,又拆分为狮子、林泉、高塘三个公社;1981年,狮子公社以驻地黄㛚铺名改名为黄㛚公社,1984年改名为黄㛚乡。2002年,撤消黄㛚乡,划入丰林镇管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高塘乡</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区域内为丘陵地貎,庐山河由东北向西南穿中部而过,庐山河两侧为冲积小平原,地势较为平坦,这种地貎被称为畈。在明朝德安县的行政区划中,有“仁二路,仙坛一乡,第十堡高塘阪辖十甲(阪后来改写为畈)”。“高塘畈”的得名,是由于其畈中有一口地势较高的水塘。古时的高塘畈在何处?由仙坛一乡辖内同有第九堡骆家村(辖十五甲)、第十一堡楼下(王)村(辖十二保)、第十二堡黄登阪(辖十甲)来判断,古时高塘畈的具体范围应是罗桥村畈里王家前面的那一片田畈。1949年,有“高塘乡”行政建制,1962年从狮子公社析出,成立高塘公社,1968年又并入狮子公社,1972年又析出仍为高塘公社,1984年改为高塘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林泉乡</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因境内有一口由山林中泉水聚成的水堰,称林泉堰,于是“林泉”两字被用于地名中。林泉堰于1958年修建成县中型水库,称林泉水库。现今的林泉乡区域在50、60年代称洞霄公社。“林泉”作为行政地名使用的时间出现得比较晚,1951年,“林泉乡”行政单位出现,属县二区管辖。1958年,并入狮子公社称林泉大队。1972年,原洞霄公社从狮子公社析出,改称林泉公社,并将林泉大队从狮子公社划出归其管辖。1984年,改称林泉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聂桥镇</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镇政府驻地为古镇夏家铺,其东北侧,有一自然村叫老屋聂家,村前跨爱泉垅水上有一座青石拱桥,初为乡民聂孟常义建,后桥坍塌,明朝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邑人聂季义捐谷三百担,募工重建,后人于是将此桥称为聂家桥,简称聂桥。此桥长8米,宽3米,最大跨度5米。新中国成立后,区政府、人民公社、乡政府、镇政府均驻夏家铺,其行政区划名称也一直沿用“聂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吴山镇</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为全县国土面积最大的乡镇。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其行政区域为山湾公社;1962年,拆分为山湾、吴山、樟树三个公社;1968年,三公社又合并为山湾公社;1972年,樟树公社析出;1981年,山湾公社更名为吴山公社;1984年,改称吴山乡;2002年,樟树乡撤消并入;2012年,撤乡建镇,称吴山镇。“吴山”一名来源于境内东部有一山原为吴姓人所有,称吴山。后杨姓人居住此山脚下,且山中有泉水,被改名为杨泉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磨溪乡</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博阳河自境内西面流入,在境内绕山曲水而行,境内流程约3公里。此河在经过自然村河家畈附近时,河床拐了一个圆弧,其状如一石磨形,于是此处被人们称为“磨背头”,后又被称为“磨溪头”,这是民间俗名。之后,“磨溪”一名应用于行政区划名称中。1958年人民公社建制时,曾为磨溪、南田两个公社区划,1968年合并为一体直至现今,称磨溪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爱民乡</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1950年,全县开始设立新的区、镇、乡三级行政区划机构,为给区域内新划定的乡命名,以“群众赞扬共产党热爱人民”的句语,取“爱民”二字称“爱民乡”。1958年,成立爱民公社,1968年与杨访公社、付山公社合并,总称爱民公社。1972年,三公社按原辖区各自析出,1984年,改称爱民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车桥镇</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境内堰头自然村,有两条山垄的溪水在此汇合,村东有一座石拱桥,为清康熙年间重建。据说之前是用树木交叉搭建在两溪上的木桥,被人们称为叉桥。因当地人“叉”与“车”近音,后来就演变为“车桥”名。清康熙年间修建石拱桥时,曾立桥碑,碑文上书为“车桥”,但桥碑已毁,无以查证。查阅德安县明、清时的行政区划,也没找到“叉桥”这个地名。作为行政地名,“车桥”一名,自1949年一直沿用至今。现今的车桥镇包含原白水街乡管辖的区域,这两个区划,之前也是分分合合。2002年,白水街乡撤消并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邹桥乡</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得名为乡政府驻地有邹姓建的古石桥(建造时间不详)被称为邹桥,1979年,重新修建为四孔20米长公路桥。1952年,县第五区人民政府设邹桥王家,即现在的乡政府驻地,管辖杨坊、车桥、白水那一片区域。1958年,撤消区政府机构,成立杨访人民公社。1962年,又恢复原邹桥片区,称邹桥区工委。1968年,撤消邹桥区工委。1981年,杨访公社更名为邹桥公社。1984年,改称邹桥乡,2002年,付山乡撤消并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塘山乡</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区域为高山盆地地貎,旧时称长溪山(山上有常年不涸的溪流),境内有全县最高山峰茶子山,主峰海拔655.1米。山中盆地,远观如一口池塘,故又称为塘山。明朝时,有“塘山上”地名。1950年,设塘山乡;1958年,属付山公社管辖;1961年,从付山公社析出,成立塘山公社;1984年,改称塘山乡。</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县城内纪念袁隆平的稻田广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县城北门河风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暮苍山远 秋凉夜梦香</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