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古营盘山坡</p> 在百花湖畔茶饭村营盘山上,至今还保留着一处古营盘城堡。这里原名屯,可能是明初设立的屯堡。该营盘坡城堡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系当地村民为避兵灾、保地方而修建的。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因城墙低矮,复加修整。城堡平面布局呈圆形封闭状,有东、西二门。原城堡内建有房屋、炮台,现房屋、炮台已毁,仅存基石;东、西二门及城垣尚好,垣高5米,下宽3米,顶宽1米。城堡内有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维修碑记一通。 <p class="ql-block"> 被茅草淹没的上山小路</p> <p class="ql-block"> 朱昌营盘坡城堡古城墙</p> 在朱昌百花一带,茶饭村因建文帝而出名。《贵阳府志》记载:“茶饭寨,原名仡佬,俗传因供建文茶饭,更今名。”《乌当区地名志》记载:“当地传说,明建文帝途经此小憩,百姓敬以茶饭,帝食后说:‘好茶饭!’寨因此得名。”茶饭村前有参天古柏树一株,据传是建文帝亲手栽种。<br> 茶饭村位于距朱昌镇2公里的百花湖畔,是布依族汉族杂居的民族村寨,全村500余户,1600余人,常住人口1200余人,主要从事农业。<br> 古营盘在茶饭村外的一座孤山上,光绪年间建造,背靠百花湖,三面环水,总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营盘分为外堡和内堡。外堡墙高约3米,用天然的岩石块砌成。有两座堡门,分南门和北门。堡门为拱形,宽约2米,高约1.6米,城墙上开有若干射击孔和垛孔。营盘内有10余处房间,应为营房和仓库。面向百花湖的城墙上有一座高台,台高5米、宽4米、长8米,在台上可俯瞰营盘内外,应是营盘的了望台和指挥台。营盘内的一处碑刻,记载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清军与号军和苗民义军之间的数次战斗。据村民介绍,听老人讲,当时一次战斗,战死者的尸体在营盘内堆起来有一人多高。<br> <p class="ql-block"> 朱昌茶饭村营盘坡城堡城门</p> 走进古迹,感受那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在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上,唤醒您内心深处的思考与触动。 据(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载:清咸丰、同治年间,史学界习惯上称为“贵州发生各族农民起义”。以汉族为主体的号军起义,是咸同贵州各族农民起义中声势最大的一支,因用头巾为号,故称号军。各支号军以缠头巾颜色不同而区别,有红号军,黄号军,白号军,青号军。号军又称教军,是白莲教支派花灯教传入贵州后组织起来的农民起义队伍。 长期活动在瓮安玉华山、上大坪一带的白莲教支派花灯教教徒何德胜,率领黄号军在瓮安起义。咸丰十年(1860年)5月,一支由曾广依率领的太平军兵分二路从广西进入贵州,直抵贵阳附近的青岩和羊昌河,对贵阳形成包围之势,何德胜听此消息后,立刻率黄号军的前锋进抵朱昌堡一带,这时贵定苗族起义在潘名杰的领导下也自东向西攻克龙里,打到乌当,三路直逼贵阳。同治二年(1863年)12月各路义军向贵阳城发动猛攻,贵州巡抚张亮基率文武官兵防守。双方激战十昼夜,义军占领了离省城十余里的红边、白禾、马槽岩等地。 朱昌堡民众为保地方避兵灾及劫匪,早于咸丰元年(1851年)集资捐粮在离堡4公里的茶饭寨一陡峭山坡上依山势而筑了此防御工事,当时称为“屯”。屯堡高于百花湖面50余米,三面环水,一面为陡峭山路,地势险要。城垣由巨石围砌,有垛口、城门。屯内建有炮台、房屋,规模宏大,可容纳数千上万人,朱昌堡寨民可全迁住于此,利于防范兵匪的骚扰,侵袭。 咸丰十年(1860年),何德胜义军攻陷修文,团练颜佐才防守清镇,后移扎朱昌屯中驻守,在长田一带力退义军。寨民因屯而保。同治二年(1863年),何德胜义军经朱昌,从东、西、北三面攻屯,驻屯官兵四百人及数十户人家与义军对敌,终因粮尽、人少、病发而撤,义军5月攻克朱昌城堡。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朱昌大旱,田土无栽,山川涤涤,人心惶怖,寨民思远逃乞生,不如近守家园,复协议集资修葺城墙,整理屯堡,以保地方人物。同年立于营盘坡城堡内碑文与史实相互印证。 <p class="ql-block">城堡内被当地村民栽满了紫桂花树,行走困难,无法观察全部遗址。</p> 石拱门完好地屹立着,这是营盘的南门,墙上有垛口和枪眼。<br> <p class="ql-block"> 古城墙枪眼</p> 1997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时,将朱昌屯更名为朱昌营盘坡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