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已仲秋,又到了“八月灰”采摘的季节,“八月灰”是一蔬菜品种,为豆科豇豆属植物,学名豆角,有关资料记载,豆角富含蛋白质及少量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维生素C,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正因如此,豆角也被营养学家誉为“蔬菜中的肉类”。 <br> 我地种植豆角年代久矣!始于何年,亦未曾考证,但可以肯定,城镇乡村的菜园,豆角是主打蔬菜,因其便于种植、采摘和加工,寻常百姓家四时的餐桌上更少不了豆角。<br> 可能是方言读音有误,或是其加工象形,豆角在我地习惯称之为“豆节”。<br> 说到豆节,立马联想到“八月灰”,记忆的闸门也随之敞开……。 清贫的岁月,难忘的年代,稚气未消的我还是一个懵懂少年,偏却亲身体验了一段经历,且深深留在脑海里,记忆犹新,回味无穷。<br>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未,吃过早饭,我遵照老娘的吩咐,挑着两个小竹篮,向离家两三里许的龙湖圩走去。当年的龙湖圩是在沼泽地疏浚港汊、围湖造田而形成的,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聚宝盆”和“万亩粮仓”的美誉。 <br> 下了王茅屋墈,翻过拱背桥,就进入龙湖圩了,我径直来到花屋开荒队驻地,正在荒棚厨房烧火做饭的柴伯伯热情接待了我(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龙湖圩尚在开发中,基础设施没有完善,更没有形成今天的规模,各开荒队多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住的是低矮潮湿的茅棚,习惯称荒棚),柴伯伯在大跃进那火红的年代,响应政府号召,为支援工业上马,和我父亲一样,来到了广德独山煤矿,所不同的是,我父亲为宿松采煤团卫生所的所长,而柴伯伯则是下煤窑从事挖煤工作的矿工,由于两人在故乡是近邻,今又同处异乡,更有相似的忠厚秉性,相互间自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br> 对于我的到来,柴伯伯喜形于色,笑不合口,俨如见到了久违的故人,立即放下手头的事,迅速从灶后的床底下,拿出了龙湖特产——西瓜、香瓜之类招待我,为我解馋消渴。在厨房稍事休息,我用好奇的目光环视四周,只见土砖垒砌的灶台上,灶面全是泥巴覆抹,中间有两口大铁锅,外面是满满一大锅八月灰豆节,正咕咕噜噜,热气升腾,散发着扑鼻的香味。里面的锅更大,在噼噼啪啪的灶火声中,锅中的米饭发出丝丝的响声,不由人想到大锅饭的锅巴粥是如此的好吃,黄灿灿,香喷喷,酥脆可口,煞是诱人。这时,我起身来到灶后,应该是柴伯伯晚上睡觉的地方,一张发红发紫的老竹床,一床破旧的蚊帐缠绕在帐棍竹上,帐子因有些年头加之厨房烟熏,几乎变成了黑色,床后是土墙,土墙上有一小窗户,与其说是窗户,不如说是在土墙上预留的小洞,几根小树条遮拦着洞口,作为窗栅。 一会儿,午饭好了,柴伯伯走出厨房,在棚前空地上,熟练地升起了一面红旗,原来,龙湖圩幅员辽阔,河网密布,阡陌纵横,荒芜遍地,在当时的条件下,欲召回在外面从事劳作的人们,用升旗来代替呼喊是最巧妙的办法。空旷的原野上,升起的红旗格外醒目,人们每每看到厨房前升起了红旗,自然知道到就餐时间了,使用这种直观的方式联系在外的劳动者,足见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br> 记得当年,花屋队住龙湖圩开荒种田的是尽一色的小伙子,他们个个体形彪悍,粗朴阳刚,从事农业生产更是轻车熟路,雷厉风行,干哥哥水礼就是其中的一员。<br> 开饭的时候到了,柴伯伯手执锅铲,将豆节一碗碗盛好,依次放灶台上,哥哥们按就餐先后顺序端走,米饭也作了规定,按人按量人均两碗,水礼哥哥端着饭菜,召呼我来到他所住的荒棚里面,伸手在帐棍竹尽头取下一黑色的咳嗽糖浆药瓶,原来瓶里装的是从家里带来的菜籽油,因为我的到来,哥哥今天破例在自己午餐的豆节碗里倒上菜籽油,以此最高的礼遇,来款待我这位尊贵的客人。大集体时的荒棚,四时的蔬菜全靠柴伯伯栽种,由于老人家的勤劳,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但群体生活,经济落后,日子过得清苦,那年代能吃饱白米饭就非常不错了,用以佐餐的蔬菜,仅放食盐,这已经是心知肚明的约定俗成了。 水礼哥哥那碗纯绿色原汁原味的豆节,放入木榨加工的菜籽油,一经搅拌,香味更加浓烈了,筷子轻轻夹上,肉丝丝软绵绵的,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稠而爽口,连吃到最后碗底所剩的豆节子亦有独特的风味,粉嘟嘟,油亮亮,嚼劲实足,愈嚼愈香。印象中,今生若论食材,最好吃最有味最难忘的即是水礼哥哥荒棚里的那一碗豆节。<br> 饭后,柴伯伯向队长说明我此行的目的,得到的回答是:下午你不用出工,帮先生家少爷摘豆节(父亲生前在我地有很好的口碑,医学上人称活佛,人品上尊称先生)。柴伯伯出于关爱,怕我不习惯在荒草萋萋,荆棘遍布的田间地头行走,硬性要求我在荒棚的树荫下休息,自己拿着篮子迎着秋日午后炙热的太阳,消失在港坝深处……。几趟来回,柴伯伯所摘的豆节,已将我那两小竹篮装得整整齐齐,满满当当。目的达到了,该是回家的时候了,柴伯伯挑着两篮豆节,将我送上主路,反复叮嘱路上要注意休息,别累坏了身体,生性敦厚的柴伯伯,不善言辞,但他饱经风霜的脸上流露的是拳拳之心,殷殷之情啊! 我挑着一担豆节,一路走走停停,气喘吁吁,不知不觉爬上了王茅屋墈,这标志着离开龙湖圩了,在晃晃悠悠中,踏着夕阳的余晖,我终于到家了。<br> 老娘看着这满满的两篮豆节,喜出望外,如获至宝,端庄慈祥的脸庞洋溢着笑容,我知道,一生为儿女为家庭操劳的母亲,今不再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他老人家精湛的厨艺,定能为哥哥姐姐们寄宿学校而准备更多的腌菜。 入夜,昏暗的煤油灯下,老娘将篮子里的豆节全部倒出,细心挑选,精心分类,因豆节加工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鲜嫩的豆节,可用高浓度盐水烧开冷却后浸泡;可切段晒蔫后用手揉搓再入瓦罐密封腌制;可先蒸熟再晒干储藏,以作油腻食品的配料;籽粒饱满的,加和小麦粉佐以作料,可制成豆节蒸菜;对有虫眼的豆节,剥皮留子,亦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食材。<br> 这一晚,为了这两篮豆节,母亲忙到了深夜,儿多母苦,寸草春晖,刻骨铭心,永世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