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荷的美篇

清荷

<p class="ql-block">  凤翔区医院第十五期读书活动</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余秋雨老师《文化苦旅》第四部分——人生之旅, </p><p class="ql-block"> 《文化苦旅》的一个“苦”字。而这苦正是创造之苦,在那段时间,上海不仅失去了一位赤子谢晋,陈逸飞、巴金、黄佐临先生也相继离世,留下一个惶恐而荒凉的上海,留下一个惶恐的荒凉的作者。作者写这些文章,是为纪念那些高贵的文化创造者给上海带来的高度的文化尊严。 毕竟,人总是注视着最高峰耸入云端,而非在意脚下的沟沟壑壑。</p> <p class="ql-block"> 《谢家门孔》</p><p class="ql-block"> 谢晋是赤子,他的家人也是。扒门孔等爸爸回来的阿三、几十年如一日为爸爸递包拿鞋的阿四、还有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一直问爸爸妈妈怎么还不来的谢衍,他们都有着初级的赤子之心——单纯、展现最原始的儿童状态。</p><p class="ql-block"> 谢晋,则是更高等级的赤子之心,那种会创造出一个世界的赤子之心。他无休无止的坚持者,通过电影表现人性。他不服老,要在艺术创造上做一个最单纯、执着的孩子。不服老并不意味着不成熟,他不想做“东西”,于是,创作了一步又一步大作品,气象恢弘,是人们对人性产生的更深刻的思考。他在艺术创作的每一个落实之处都挥洒了赤子独有的活力。他让中国的电影摸到了一条路,而他走过了这条路的全过程,已让后人有足迹可共追寻。讲述了谢晋导演对家庭和孩子的疼爱,对电影事业的激情与热爱。高贵的生命要创造文化,必然会经历坎坷。命运对谢晋导演是不公的,实在难以想象这样一个辉煌的创造者背后会有这样艰难的家庭背景。他的四个孩子,仅有大儿子谢衍智力智力正常,却在他本人去世前的两个月就离世了。读到这里不免让人伤感,流泪,白发人送黑发人,做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见过有太多这样的生离死别,今天读书到这里,是人走入书中谢晋在儿子床边的情形,未走进家门,儿子离世时他的坚强。</p><p class="ql-block"> 通过插叙三儿子阿三的故事,来赋予“门孔”特殊的意义。文化的背后是等待,阿三的眉毛,稀稀落落的,是整天趴在门孔上被磨掉的,“门孔”是阿三等待父亲的“亲情载体”。“门孔”是守护,但作为身负使命的创造者谢晋导演来说,他要通过门孔窥视神圣,他的门孔,是全国观众的门孔,人们可以从他那里看到很多风景与人性。阿三坚持,谢晋导演也坚持,“门孔”是艰苦奋斗的文化创造者共同的哲学。</p><p class="ql-block"> 文化苦旅不是旅之苦,是文化之苦,是人生之苦,是创造之苦。文章末了,余秋雨先生描写到阿四还和往常一样从门孔往外看,人来人往,给他父亲送百花,突然发现百花把鞋遮住了,他和平常一样弯下腰,拿出他父亲的鞋,小心放在门边。这个百花的世界,今天就是他一个人,还有一双鞋,这样的描写十分具有镜头的空间感,一切的一切显得那么冗长。人生是一场旅途,创造是苦的,作为创造者,生命的消逝,也是一种宿命,但是他的作品会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无疑一种可贵的润泽和有力的缓冲,给后人留下值得汲取宝贵的养分。从而警醒当代的创造者们,重拾文化灵魂,重拾民族精神,守住人文精神的港湾和撑起远航的桅帆,将这神圣伟大的事业传承下去,我想这也是创造者的文化使命之所在吧!</p><p class="ql-block"> 文化,现如今真的千奇百怪,如乱花渐欲迷人眼般扰乱人们的心智。</p> <p class="ql-block">  光阴总在悄无声息的溜走,季节总在不知不觉中变幻,伴着秋日的一丝丝清凉,夏天步步后退,秋天已到夏天退,秋的星味渐渐浓了,不冷不热,舒爽宜人。秋季的阳光少了一些毒辣,多了一些温暖,气温变得舒适多了。恬静的秋季如同人到中年,不再任性冲动,成熟稳重了不少,曾经注重外表的美、丑、衣着的华丽,而如今专注了内心的修行。</p> <p class="ql-block">  期待下期,我们如期而约,一起共读余秋雨《文化苦旅》第四部人生之旅第二篇文章《巴金百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