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字长城北段(重走长岭儿口到忙儿沟口(上),长城文化体验212)

宁肃

<p class="ql-block">  避暑百日,今天出山,其实是进山,真正的太行山腹地。此行,义户外安排线路两条,A队东辛庄到天桥,B队东辛庄到唐子沟。两队都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王安镇东辛庄村长岭上山,到随家庄前的垭口处分兵,A队往南,B队向北。我和八名队友选择了B线,终点杜家台大台,全程13.5公里、爬升622米、用时7小时5分钟。</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 1 东辛庄到唐子沟徒步轨迹</h3> 这条线路走过,是在八年前,如今算故地重游吧。不过,两次的线路正好相反,此为反穿。记得当年下山,一路防火路下来,但这次上山取捷径,起步就爬坡,而且还生切,一上来就是个小考验。直到回归防火道上,我才恢复了曾经的记忆。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 起步就爬坡,队友提供</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 防火道边的巨石,2016-5-7</h3> 其实,从东辛庄往随家庄的这条防火道已走过四趟,先是那次从唐子沟穿越过来的下山,再是半年后从东羊栏反穿而来的下山、上山又下山。那次,一位队友头磕石出血,已经下山快进村的我听到手台里呼叫,遂一路小跑回去送绷带和云南白药。作为补偿,老天爷送我一份长城浴火图。那时候,把十六公里走成二十也不觉累,还能诌几句“脚/是大地上的琴。头/是蓝天幕布上的笔”“西方的,那堆篝火。烧红了/东方的坡。那些浮字楼子,一个个着了……”才八年呀,体力已衰到走防火道都出虚汗、上个坡都气喘吁吁。那时候,一上山就亢奋,一见楼子就亲。现在呢,一脑门子官司一脸的汗,哪里还有什么情绪价值呢?如此徒步,不是我想要的。我都怀疑,现在这种重在观地理、察配置、数台子、看形制、记特点的走法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了?其实,违背了初心,不可能有快乐与幸福可言的,什么事都是。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 长城浴火(东北向),2017-2-25</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 夕阳之光(北向),2017-2-25</h3> 一个小时都多,才到了汉门坑附近的山路垭口,即现南芦台5、6号敌台之间的长城豁口,我认为这是“九边十一镇”之真保镇之紫荆关路之“浮图峪下”的“长岭儿口”。《四镇三关志》载,“长岭儿口,正城一道,冲。”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 南芦台5号敌台及南侧垭口(东向),2016-5-7</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 7 《四镇三关志》(形胜,局部)</h3> 八年前,从这里下墙,这次由此上墙,“11点25分”。一眼望见豁口南侧的南芦台6号敌台,很怀念的他的另一面。尽管他已彻底坍塌成丘,但仍不失镇口之威。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 长岭儿口(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 南芦台6号敌台(北向),2017-2-25</h3> 北侧的南芦台5号敌台也是镇口台,为本次走读长城的第一台,我们将由此开始包括浮图峪长城北段和乌龙沟长城南段共24座敌台、2座战台、6座马面、2座关隘的逐个面晤。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 南芦台5-3号敌台(东北向),2017-2-25</h3> 南芦台5号敌台,即“涞源77号敌台”,推记“浮字第伍號臺”。此台海拔1155米,东、西立面各四窗,南、北立面各一门靠东、西侧二窗,门、窗券脸均双券双伏,部分破损严重。内部三纵三横式,南北向三券室,东西向三通道,东墙南窗口藏有北向上楼蹬道1跑。楼顶垛墙缺损严重,唯东北角残余,另北檐存有一个石质水嘴。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1 南芦台5号敌台中券室(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2 南芦台5号敌台中通道(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3 南芦台5号敌台上楼蹬道(东北向)</h3> 从“图10”可以看出,南芦台5号敌台往北的长城主线先西向拉个抽屉。这既是对5号敌台的火力加强,同时也与南侧的5、6、7号敌台在垭口附近围出瓮城之势,可见当年构筑长城的善用地利与体系周密。处于抽屉端点的就是南芦台4号敌台,即“涞源76号敌台”,推记“浮字第肆號臺”,海拔1171米,台体东侧有短墙与长城主线连接,其南檐有残存石水嘴一具,北墙下有羊圈一处。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4 连接南芦台4号敌台短墙上的石水嘴(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5 连接南芦台4号敌台短墙下的羊圈(东向),队友提供</h3> 此台南、北、西三面各四窗,东立面一门二窗,门居中、窗两侧,门有过门石,窗俱双券双伏。内部为中室回廊结构,中室乌篷顶,四向各有通道连廊道。其中,东通道有壁龛,疑为灯龛;廊道西北与东北两角坍塌而透空,是导致此楼未来坍塌的重大隐患。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6 南芦台4号敌台东立面(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7 南芦台4号敌台中室及东西向通道(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8 南芦台4号敌台中室(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9 南芦台4号敌台东廊道及梯道天窗(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0 南芦台4号敌台北、西廊道(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1 南芦台4号敌台壁龛(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2 南芦台4号敌台回望5号(东南向)</h3> 主线往北,前面是此行第三台的南芦台3号敌台,即“涞源75号敌台”,推记“浮字第叁號臺”,海拔1175米。此台与5号孪生,也是三纵三横,也是南北向三券室、东西向三通道,也是南、北各一门二窗且门靠东侧,也是东、西各四孔箭窗,也是东墙南窗藏上楼蹬道但中间塌了。不同的在于此台垛墙较完好,方形的射望孔与三层砖拨檐也在。南向回望,山梁较为平坦,走来舒适;北向玉帛沟在侧,长城由此转东北再兜向北,一头扎入沟里。下面的马道陡降,走来小心。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3 回望南芦台5、7号敌台(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4 前往南芦台3号敌台(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5 南芦台3号敌台门槛石(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6 南芦台3号敌台东券室(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7 南芦台3号敌台中通道(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8 南芦台3号敌台上楼蹬道(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9 南芦台3号敌台窗外(南向),2016-5-7</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0 南芦台2号敌台及2号马面(东北向)</h3> 此行第四台的南芦台2号敌台即“涞源74号敌台”,推记“浮字第贰號臺”。此台海拔1133米,已降了十几层楼高。其南、北两面各辟四孔箭窗,东、西立面都靠南侧开门,北侧二窗。内部也是3×3的格局,东西三券室、南北三通道,上楼蹬道靠门右侧。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1 前往南芦台2号敌台(东向),队友提供</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2 南芦台2号敌台中券室(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3 南芦台2号敌台上楼蹬道(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4 回望南芦台2号敌台(西南向)</h3> 第四台后,墙体又转北向。马道东侧有多块巨石耸立,那是队友们的打卡之地。我腿脚慢,先下行走了,去找两座马面。还是大坡度,风哥不时地提醒着,一如既往地关照他哥。先是南芦台2号马面,海拔1109米,毛石包砌、白灰勾缝、西北角坍塌,记作此行第五台。接踵而来的第六台是南芦台1号马面,海拔1106米,坍塌更甚。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5 巨石打卡(东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6 南芦台2号马面(东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7 南芦台2号马面(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8 南芦台1号马面(西南向)</h3> 下面的第七台为南芦台1号敌台,再往下就是玉帛沟。此处北望并向右展延视线,也有十个以上的敌台在线,我以为也算串珠楼呢。由于有大坡度的攀爬与山梁上的顺延,这要比大名鼎鼎的“浮图峪14座串珠楼”更立体、更清晰、更生动。尤其是南北两镇口台,更具二虎把关之威,令人喝彩。上次是从画中来,这次要走进画里去。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9 北望玉帛沟,上2024-8-31、下2016-5-7</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0 玉帛沟二镇口台(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1 下玉帛沟(北向)</h3> 南芦台1号敌台即“涞源73号敌台”,推记“浮字第壹號臺”。此台海拔1035米,较3号敌台已下降140米;其东、西立面各四孔箭窗,南、北两面均开中门,配门槛石,石上下槛插孔与海窝清晰;左右各一窗,门券与窗券都双券双伏;垛墙相对完好,射望孔呈“品”字配置;砖拨檐为含菱角的三层,东西两侧各存一个石制水嘴。内部为“中室+回廊”结构,四向通道呈“十”字分布,中室乌篷顶,北侧留梯井,楼顶有铺房残址。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2 南芦台1号敌台(西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3 南芦台1号敌台过门石(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4 南芦台1号敌台中室及南北通道(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5 南芦台1号敌台东西向通道(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6 南芦台1号敌台中室梯道(北向)</h3> 南芦台1号敌台位于玉帛沟南坡的防界线上,上缓下陡,而且极陡,向下的墙体接续不多,便以断头墙打住,北坡的长城也是。为安全计,每次到此都是脱离墙体,沿坡麓上的“之”字小道折转上下。但下行比上行危险得多,更要小心谨慎。顺利下到谷底,谷道不足几米,且有溪流淙淙。所幸水流不大,跨越不成问题。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7 玉帛沟北坡断头墙(西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8 过玉帛沟,队友提供</h3> 此称“随家庄东小河口”,不少文章称此为“浮”字长城与“乌”字长城的分水岭。以此为界分两营属地和长城段落我同意,以河道合水线为准,南坡上南芦台1号敌台开启浮图峪长城段落,所以刚走过的五座敌台依次为“浮”字伍号至壹号台;北坡上的土安22号敌台为乌龙沟长城最后一座敌台,即“乌字第柒拾壹号臺”。较真的话,我不同意“分水岭”的说法。岭分谷合,是水流的基本特性,这明明的山谷合水线嘛。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9 玉帛沟的溪流(东南向)</h3> 不同意的还有,有说此处是“浮图峪下”的“蜚狐口”。在《四镇三关志》里,“蜚狐口”确在真保镇“形胜”中“浮图峪下”排序第一口。但问题是《四镇三关志》里真保镇的“形胜”部分中,有相当多的关隘没按习惯排序。另,《四镇三关志》里,“蜚狐口,边城一道,极冲。”这现实的玉帛沟谷道深切、隘口狭窄,可谓“极缓”,这就排除了玉帛沟是蜚狐口的可能性。<br>  对此,只能依据《四镇三关志》“建置”里的相关图示,结合现地调查来分析隘口位置。在真保镇的“建置”图上,接续“乌龙沟下”忙儿沟口的是“浮图峪下”的长岭儿口。而且,我们此行的起点正是东辛庄村的“长岭”自然村,所对应的上山谷道正是和尚沟、汉门坑一线,直至南芦台5号与6号敌台之间的垭口,即“长岭儿口”。也就是说,玉帛沟很可能在《四镇三关志》里没有记载,根本不是“浮图峪下七大隘口”之一。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0 《四镇三关志》(建制,局部)</h3> 不过,玉帛沟的确是沟,而且是地势险要的深沟,此处可谓山险隘口。正是由于谷道狭窄、水深流急,兵马通过“极缓”,所以作为敌进攻通道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在此修筑城墙即使有水关也难以疏通水流。为难免冲塌,故在此因势利导地留出自然水道,形成“河口空”。请教萧老师知,对“河口空”“只得在河口两端构筑大量敌台,利用交叉火力封锁河谷。”有的在河道“斫倒大树”,形成“木柞墙”。不过,即使原河道有“木柞墙”,现也难有遗存。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1 河道里的毛桃,2016-5-7</h3> 玉帛沟,多么动听的名字。如此山势与植物,确是纳凉的好地方。但时间紧、天气阴,哪里有赏景之心。从南坡下降了200多米,还要往北坡上爬上去,每一步都不容易,努力!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52 玉帛沟北坡上行,队友提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相关链接:</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zdvp19o" target="_blank">涞源收官乌龙沟(长城文化体验114)</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meg8jc7" target="_blank">东羊栏到佟川的这一天(长城文化体验139)</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