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八月,汇集着火的色彩;热情奔放的八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br> 夏日将尽,秋风会来,八月你好。<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雅称】</div> 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因处秋季之中,故称。又称正秋、中秋。<br> 桂月:八月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人们争相吟颂的佳景,八月美名曰“桂月”,自然是名副其实了。 酉月:以十二地支命名,正月寅月,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 壮月:指农历八月。《尔雅•释天》:“八月为壮。” 郝懿行义疏:“壮者,大也。八月阴大盛。” 南吕:阴历八月的异名。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吕配在八月,故以之代八月。 仲商:是指仲秋。古人以五季与五音相配,秋属商,故仲商即仲秋。《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 《纂要》:“八月仲秋,亦曰仲商。” 竹小春:在中国古代,一般认为各种作物初生的时候为春天,成熟的时候为秋天。但是竹笋二三月份从土里钻出来之后,就表示它已经长成了。因此农历二月又被称为“竹秋”。二月是“竹秋”,那么“竹春”呢?“竹春”就在秋天了,所以农历八月被叫作“竹小春”。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初一】</div> 吃瓯鸡——在山东肥城,相传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有着吃瓯鸡的习俗,瓯鸡就是老母鸡,人们一般在前一天晚上就把母鸡清洗干净,用黑豆以及配菜熬制一宿(7-8小时),到八月初一的清晨,趁太阳还未升起前食用,当地人称为“补膘”。<br> 天医节——在我国的山东很多地方,相传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是天医节,民间流传“天医面前无绝症、天医庇佑百病消”的说法,人们在这一天会祭祀黄帝、岐伯,传说黄帝咨于岐伯,人间始有医书,后因以为神。山东民间也有天灸的习俗,俗话说“天医逢白露,一点百病消”,意思就是传说人们用露水和朱砂,或者用露水研墨,点儿童的额头或胸腹,可消百病,多行于鲁北和胶东地区。人们有在这天上香祭拜天医的习俗,希望能借天医贵人之力化病气、祛百病,拥有健康的体魄。 南岳圣帝诞辰——相传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是南岳圣帝诞辰,南岳衡山作为五岳之一一直是南方的文化中心和宗教圣地,人们认为南岳的灵气主要来自于南岳圣帝祝融,是无所不在的,有求必应,神通广大的神明 ,每逢此日人们都要登衡山、拜祝融,祭先祖,祈求国泰民安。 金甲神诞辰——即韦驮菩萨,又称韦驮天,是南方天王帐下的八大猛将之一,金甲神手持金刚杵,身披黄金甲,足登乌云履,双目如电、威风八面,民间有“昙花一现,只为韦驮”的典故和说法。 丰收感恩——在农历八月初一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丰收感恩的庆祝活动。这是因为在中国的农业社会中,八月初一正好是丰收季节的开始。农民们会收获他们的庄稼,庆祝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这一天也被视为农民们的节日,他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集体采摘、农产品展览和农民市集等。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初二】</div> 女神节——俗话“八月初二女神节,十碗八扣扫东厨”。 是为了纪念厨师之祖“盐女神”的节日。<br> 女神节的产生:很久以前,人们做饭没有放盐的习惯。有一位女子用盐水给国王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国王吃过之后,连声称赞叫好。但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嫉妒和诬告,说她是用盐河里的水做饭的。国王很生气,一怒之下就把这位女子杀掉了,那一天就是八月初二。<br> 后来,国王知道冤枉了那位女子,于是就下令,每年的八月初二给那位女子让位三天,以示自己的忏悔之心。<br> 每到八月初二这一天,人们为了纪念“盐女神”, 就会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饭菜准备好之后,人们还会在饭桌上准备一副空碗筷,然后倒满三杯酒,洒在地上用来纪念“盐女神”。在“女神节”这一天,人们除了准备饭菜之外,还会把盐罐子装满,并且要把厨房打扫干净,以示敬意。<br> 由于厨房最好的方位在东,因为东方属木,木生火,而厨房就是烧火的地方,所以厨房也叫“东厨”,而灶君也叫“东厨司命”。因此“十碗八扣扫东厨”就是“女神节”的习俗。<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初三】</div> 灶王爷诞——“家家都有神明住,不知神明住何处。宅神门神和灶神,全凭三尊把家护”,相传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三为灶神诞辰,俗称“灶君”、“司命真君”、“灶王爷”,民间相传其不仅掌管家中饮食,更是主宰祸福生死,每逢此日,人们要礼颂《灶君诰》,阖家保平安。,除此之外还有打扫家中卫生,做洋糕吃芋羹的习俗。<br> 拜北斗——相传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三是北斗星君的诞辰,北斗星君也叫“北斗真君”、“北斗七元解厄星君”,在神话中,北斗星君和南斗星君共同掌管着节令、福禄以及时间。古时候的人们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从南斗走到北斗,所以北斗星君也决定了人的寿命。所以每逢八月初三,人们要祭祀北斗七星,以求益寿延年。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初四】</div> 闹歌圩——农历八月初四,就是夏宜瑶乡最热闹的集市。夏宜瑶族乡是梧州市最大的少数民族乡,每逢歌圩佳节,瑶族的男女老少,赶赴歌圩,唱歌,云集在夏宜街“闹歌圩”。男女青年利用对歌形式,互相倾吐爱情,问答姓名,唱到情投意合时,互相赠送信物定亲。同时,还用歌曲歌唱美好的新生活,把美好的新生活、爱情、幸福、情感寓于歌声之中。<br> 黄财神圣诞日——黄财神,藏文叫做“诺拉”,翻译成汉文叫做“财神”。黄财神的藏名叫作“占巴拉色波”或“藏色”,他的色肤是黄色,故称为黄财神,是密教之护法神祇,诸财神之首。黄财神为藏传佛教各大教派普遍供养的五姓财神之一,因其身相黄色,故称为黄财神,密教之护法神祇,是诸财神之首,主司财富,能使一切众生脱于贫困,财源广进。可以增长福德、寿命、智慧、物质及精神上之受用。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初五】</div> 老郎神诞辰——老郎神是我国民间戏曲行当的祖师爷,每逢此日,伶界会公祭老郎神,很多的戏曲学徒也选在这一天举行拜师、行满师礼。据民间相传,老郎神正是酷爱戏曲的唐玄宗李隆基,他的生日也正是在八月初五。<br> 千秋节——相传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五是唐玄宗的生日,所以这一天在唐玄宗时期就被定为了千秋节,在《旧唐书》中有记载“开元十七年八月,上以降诞日宴百寮于花萼楼下,百寮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之后的每年八月初五,皇帝都要宴请百官,为四品以上官员颁发千秋镜,并放假三日。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初六】</div> 耍海会——云南洱海沿岸的白族人民,每年农历八月初六都要举办一次传统的耍海盛会。在耍海的日子里,人们吹起唢呐,唱着《大本曲》,对着调子,舞着霸王鞭,跳起仙鹤舞,尽情欢乐。同时,举行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活动,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初七】</div> 岭头节——广西钦州的传统节日“岭头节”,也叫作“吃庙”。岭头节期间,广西钦州一带都有一项传统习俗,当地称之为“跳岭头”,就是用跳民俗舞蹈的方式来祈祷丰收、人畜平安、吉祥如意。<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初八】</div> “八月八“是兴仁县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风情节。源于一个美丽的苗族民间传说。相传远古时代,天降大雨,百日不绝,大地一片汪洋,生灵涂炭。唯有勤劳勇敢的苗家少年阿衣和美丽善良的阿兰姑娘带着忠实的猎狗阿嘎寄身于一只大木盆里,随波漂泊……他们心心相印,不畏艰险战胜灾害,捧来肥沃的泥土,细心栽种,日夜呵护。终于迎来了新生。农历八月初八日,即“辰”日这一天,阿衣和阿兰在喜庆丰收的日子里结为夫妻,生儿育女。<br> 土家族“八月八”唢呐节——每年的葛根会在云南大理三塔寺内举行,又称“耍海节”、“绕海会”,是云南大理、剑川等地白、彝等族在八月初八至十二日纪念为民除害的英雄段赤诚的祭祀典仪。据传南诏时,洱海有条恶蟒,经常兴风作浪,百姓不得安宁。石匠段赤诚下海捕蟒,最后与蟒同归于尽。此后每到八月初八,当地民众都要绕海祭祀,并且大做善事(如打涝溺尸、修筑堤防、救济贫民之类),然后划船放歌,举办野宴。 在上海松江,每年的农历八月初八,妇女要结伴上寺庙烧香,按照传统习俗,当日要去到八寺进香,故当地人称之为“烧八寺香”。因为松江的方言“寺”与“字”同音,所以又叫做“烧八字香”。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初九】</div> 元成节——是为了庆祝青华帝君的生日而设立的。青华帝君,道教说他由青玄上帝神化而来,誓愿救度一切众生,作为玉皇大帝的侍者,会在这一天下降人间,昭示皇王水土的普度慈爱之心。在宋朝,元成节是法定节日,大家会回家休假,而如今知道这个节日的人甚少,到这天祭拜青华帝君的人大多是道教中人。<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初十】</div> 庆丰节——广西百色瑶山居住着蓝靛瑶,因喜欢穿蓝黑色的衣服而得名。每逢此日,人们都会齐聚一堂,准备竹筒饭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祭祀活动,表达对盘古皇等大吉神的崇敬之情,也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家和国安。<br> 北岳大帝诞辰——北岳大帝为道教五岳五帝之一,又叫“恒山爷”、“北岳神君”。相传在北岳大帝诞辰八月初十这一天祭拜他特别灵验,所以此日有庙会、祭拜恒山爷的习俗,家家户户也会制作传统的油炸糕,以此祈求万事顺利,生活安宁富足。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十一】</div> 楼冈网墟——广东江门开平的水上人家以捕鱼为生,网墟即网市交易,市集兴起于明末,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一直沿袭至今。当地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是,八月十一这天一定有一位神仙拿着一只“神仙网”在墟市售卖,如果有人能幸运地买到这张网,每次出海必定丰收,所以也吸引了不少外地的游客渔民来逛集市、碰运气。<br> 送秋裁秋——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一日至八月十四日,在我国广东、福建莆田等很多地方有着“送秋”、“裁秋”的传统习俗。所谓“送秋”就是要在八月十五中秋节到来之前,已经出嫁的女儿回家向父母请安的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尊亲爱亲的传统美德,相传该习俗宋代,是为了纠正当地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而规定的,后来一直延续至今。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十二】</div> 西方五道诞——又称五路神诞。据史书记载,五道诞的起源与古代华夏文明中的五行思想有关。在古代,人们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了世间万物,同时这五种元素也对应着不同的神灵。于是,为了祈求五神灵的保佑,人们在农历八月十二这一天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形成了五道诞这个独特的传统节日。<br> 盐的生日——是为了纪念食盐的诞生。相传炎帝之臣宿沙氏最早开始用海水煮盐,因此他就被称为“盐宗"。人们在这一天除了祭拜“盐宗”之外,还会在清晨冲一杯盐水喝。一些体弱的人还会用盐水洗浴,说是可以让身体更健康。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十三】</div> 送佛迎案民俗节——浙江磐安当地“送佛迎案”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每逢此日,当地玉山镇岭口、隔水、新艳三个村的村民为了纪念胡公大帝而举行隆重的大型民俗表演,相传“胡公”就是出生在八月十三日,是一位北宋名臣,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在百姓心中有极高的威望,为了纪念这位好官,当地每年的八月十三都要举行民俗文化节。<br> 提前过中秋——在江西赣州龙南杨村镇,当地每年把中秋提前到八月十三来过,传说在尚未解放之前,当地民不聊生。在当地人民的奋起反抗下,在农历的八月十三日取得了自由和民主的胜利,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当地便每年把中秋节提前到八月十三来过,一直延续到现在。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十四】</div> 团圆节——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按照传统习俗晚辈在这一日要送月饼、瓜果等礼品给长辈,已婚夫妇在这一天必须返回夫家团聚,女子还要带上来自自己父母的礼物,表示庆祝团圆之意,所以此日又被称为团圆节。<br> 焚烧月光纸——每年的八月十四日,有焚烧月光纸的习俗。月光纸上面有着玉兔捣药的小人画,和陈列的瓜果,相传焚烧月光纸的习俗在明朝时就有相关记载,每逢此日,人们会去买好月光纸,准备好贡品,面朝月亮跪拜,并焚烧月光纸。 舞火龙——在我国香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有着舞火龙的习俗。相传此习俗来源于19世纪末的一场瘟疫,人们相信火可以袪灾除病,龙又是祥瑞的象征,所以就有了该习俗。八月十四、八月十五连续2天,人们舞起禾草扎成的龙,龙神插满点燃的香枝,巡游全村。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十五】</div>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传播至今,经久不息。<br>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度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br> 中秋节传统习俗丰富多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br> 吃月饼:中秋节吃月饼是最为广泛的习俗之一。月饼有多种口味和馅料,如莲蓉、豆沙、五仁等,不同地区和民族还有不同口味的月饼。<br> 赏月:中秋节赏月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习俗。人们会在这天晚上亲友相聚,欣赏皎洁的明月,感受团圆之美。 赏花灯:中秋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赏花灯。人们会制作或购买各种花灯来装饰自己的家园,还会组织花灯游行和比赛等活动。 端茶:中秋节还有一项被称为“端茶”的活动,这一天女性会端着茶,向男性敬茶,表达对男性的敬重和感谢。 千里寄相思:中秋节还有一项浪漫的习俗,就是千里寄相思,情侣们会互赠礼物,如月饼、花灯、玫瑰等,表达对对方的思念和祝福。 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广西侗族有“行月”的习俗。中秋夜临,各山寨的芦笙歌舞队,踏着一路月光,行至临近山寨,和那儿的寨民相聚赏月,赛歌赛舞,彻夜长欢。 云南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的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云南彝族过中秋的传统习俗是“跳月”。入夜,该族各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头、老太太、小娃子们都激情地载歌载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 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 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当明月升空时,请数位被推选出来的老人攀上望月架。待老人望月之后,再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 总之,中秋节传统习俗丰富多彩,代表了中国文化中团圆、感恩、祈福等美好的价值观念。这些习俗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成为人们在这个节日里欢聚一堂、庆祝团圆的重要方式。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十六】</div> 吃团圆饭——八月十六是月圆之夜,人们会准备丰盛的饭菜,与家人一起享用团圆饭。这个习俗不仅在宁波,许多地方都有,因为八月十六也被称为“归宁”日,意味着女儿回娘家的日子。通过吃团圆饭,人们祈求家人身体健康,万事顺遂。<br> 回娘家——如果在八月十五没有回娘家,那么在八月十六,子女们一定要回父母家。这是传统习俗。回娘家的子女通常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和丈夫一起,与家人共享家宴,享用丰盛的晚宴或午宴。与八月十五不同的是,在八月十六,女儿可以在娘家过夜,没有任何禁忌。 送节——送节是八月十六的重要活动。送节指的是女婿到岳父母家“送节”,并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是与妻子一起到岳父母家才会进行。送节的方式有多种,有的人会带礼物,有的人会送一些钱,也有人会同时送礼物和钱。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十七】</div> 佛生日——在我国的福建南靖县,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七日是当地村民口中的“佛生日”,按照传统习俗,每逢此日,处处张灯结彩,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要回到村里聚集在一起看社戏,“八月十七”也成为当地的非遗民俗。<br> 五通神诞——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七,按照苏州一带的民俗,当夜子时去到当地的石湖可以看到“石湖串月”的奇景。农历八月十七也是“五通神”的生日,苏州民众当天都要去上方山烧香,该习俗兴盛于明代,热闹非常。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十八】</div> 观潮节——俗话说“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先”,每年的钱塘江大潮就是在农历的八月十八前后,因此八月十八成为当地的观潮节。每逢此日,沿江两岸人山人海,相传观潮习俗始于汉魏,已经传承了2000多年,钱塘江大潮为世界三大潮涌之一,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赏。<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十九】</div> 上刀山——在广东湛江,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九有着上刀山的习俗。上刀山又叫爬刀梯,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起源于敢于“上刀山下火海”的勇猛无畏精神,后来成为地方祭祀仪式不可缺少的民俗活动,目的是为了驱邪消灾,祈福平安。<br> 迎老爷——农历八月十九日在靖海西山村还会举行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祭拜文化活动“迎老爷”。所谓迎老爷就是把村里各庙供奉的主神像请到天后圣母的神像前,于农历八月廿十当天举行传统的祭拜活动,看杂技、电影,结束后再送回神庙安放。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二十】</div> 龙公上天节——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日,是我国云南大青山地区瑶族朋友们的传统节日——龙公上天节,每逢此日,当地要举行隆重祭祀仪式送龙公升天。此外,当地每年的七月二十日为龙母上天节,与公龙上天日相对,表现了当地人对龙的崇拜和尊敬。<br> 校水柜——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日,在我国广西平南县大安镇有着校水柜的传统习俗,该习俗起源于清道光年间,如今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农历八月二十,当地民众会自发检修消防器械,俗称校水柜,还要穿上各种消防服饰,游街,并举行消防比武,期间有舞狮、武术表演助阵,热闹非凡。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廿一】</div> 舞香火龙——在我国的广东省陈山村,每年的农历八月廿一至八月廿四有着舞香火龙的习俗。火龙身长80-100米,浑身都插满星星点点的香火,在夜里舞动的时候,蔚为壮观。陈山村是当地的古村落,舞香火龙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该习俗起源于唐朝名将李晟用火龙阵平叛的历史故事,举办该活动意在缅怀先祖功业、祈求幸福安康。<br> 赛猪会——福建大田县的传统习俗。这一天天刚蒙蒙亮,70多头大肥猪就会被抬到祠堂前,请法师、搭台唱戏、宴请宾客,更有意思的习俗就是“赛猪会”,被宰杀的猪要被人精心打扮、美容,然后准备供品举行祭祀仪式,祈求家庭和事业上的成功。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廿二】</div> 燃灯古佛圣诞——相传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二是燃灯古佛的诞辰,在佛教寺院的大雄宝殿中一般供奉三世如来,三世如来有着横竖之分,横三世佛分别是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此方释迦牟尼佛,而竖三世佛为过去燃灯古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相传燃灯古佛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在佛教中地位非常高。在供奉竖三世佛的庙宇一般在大雄宝殿的左侧为燃灯古佛,八月二十二是他的诞辰,很多人在这一天上香、供灯、念佛诵经,祈愿佛光注照,心灯长明。<br> 送王船——在我国厦门五缘湾,有着拥有600多年的畲族社区——钟宅。每4年一度的送王船习俗就是农历的八月二十二在这里上演。送王船是畲族传统的民间习俗,又叫“做好事”,请王爷来巡境、敬王爷、送王爷,祈愿驱邪避灾、国泰民安。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廿三】</div> 太保公诞辰——相传在漳州地区,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三是太保公诞辰,每逢此日,人们都要不远万里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并和左邻右舍到庙中朝拜,举行游神、祭祀、迎神、巡安等一系列活动,相传这一习俗已传承数百年,从未间断。<br> 黄大仙宝诞——相传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三是黄大仙诞辰,黄大仙本名黄初平,是一位东晋著名高道,在清末的时候,广州的信仰者请旨在广州修建了黄大仙祠。每逢八月二十三,在黄大仙祠会举办高规格“大供诸天法会”,礼拜诸天神灵,诵经礼忏,以此祈求黄大仙庇佑。 出詹日——在传统习俗中,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三为出詹日,意思是秋天雨水停止的日子。关于出詹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战国秦朝,有一位姓詹的御厨,因为在八月十三让秦始皇错杀了,所以得到了老天的怜悯,所以自八月十三至八月二十三一直阴雨连绵,所以每逢八月二十三是为“出詹日”。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廿四】</div> 稻子生日——历史上有稻子生日的相关记载:“农历八月廿四,农家称为稻生日,此日天晴,能有干柴烧,预兆丰收”,因此也才有了“稻日烧干柴,家家吃白米”的说法。在我国的很多地方每逢稻子生日都有吃米粉团子的古老习俗。<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廿五】</div> 开竿打核桃——农历八月廿五,各地有开竿打核桃的习俗。一旦开了竿,只要不下大雨,人们通常都不会停歇,每天从早忙到晚,要持续一周左右。<br> 太阳诞辰——太阳是万物生长的基础,所以在古代人们也将太阳神话为金乌、太阳神等形象,太阳神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也有着不同的演化,最多人信奉的就是道教的太阳星君,也叫“太阳帝君”。每逢此日,人们要准备丰盛的祭品来感谢太阳神的庇佑,五谷得以丰登,并祈愿生活幸福美满。 空行母吉祥日——在藏传佛教中,每年藏历八月廿五日为空行母吉祥日,空行母是藏传佛教中的神祇,意为在空中行走的人,相传其力大无穷,可以在空中飞行,是一位代表智慧和慈悲的女神,每逢此殊胜日,人们都要行善举、燃香火、祈愿无灾无难。 秋祭防风——在浙江湖州德清县有着一处历史悠久的村落,叫二都村,相传该村是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大禹时代被称为“防风国”。在当地,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五都要举行隆重的秋祭防风活动,在当地还保留着一直传承着的防风祠和防风神像,以及一些祭祀用的器具,防风神像相传是尧舜禹时期防风部落的首领,治水英雄防风氏。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廿六】</div> 寿星显现——古人认为,农历的八月二十六正是寿星显现的日子,预示着吉祥和平安。于是每到这一天还会举行祭拜仪式。《后汉书》中说:“东汉奉祀老人星时,常同时举行敬老活动。对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各赐一根九尺长的‘鸠头’玉杖”,而寿星的拐杖就是来源于此。<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廿七】</div> 孔子圣诞——农历八月廿七,是孔夫子老先生的生日。2000多年以来,每年的这一天,中国国内以至于世界各地都有祭拜孔子的习俗活动,所以这一天又被称之为孔子圣诞,圣节,人们在这一天会举办孔子会,大成会,圣人会,孔庙庙会等各种活动,祭祀孔子承传孔子学说。<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廿八】</div> 桂花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一天欣赏桂花、登高赏秋、祭祖敬老、品尝重阳糕等各种民俗活动,以表达对老人的敬重和祝福。与此同时,八月廿八正值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是登高赏秋的好时机。<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廿九】</div> 黄洞火龙节——每逢农历八月二十八,二十九两天,是广东鹤山市黄洞的火龙节,村里以及外出的乡亲都会回来。当地村民说,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八和二十九舞火龙,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民幸福安康。这个传统节日在黄洞村超过200多年历史。<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三十】</div> 清秋田螺最肥美——每到农历八月三十前后,在广西、广东及长江流域,每到此时就开始食用田螺,民间流传着“清秋田螺最肥美”的说法。在这个季节适当吃田螺清热利水、除湿解毒,有明目、预防骨质疏松、补充微量元素的作用。<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诗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朝•刘禹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渔父•八月九月芦花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朝•张志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辰八月辞故里•将入武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朝•张煌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朝•杨万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独自行。</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秋诗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杜甫</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十五夜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div>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白居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div>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皮日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div> 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米芾</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秋登楼望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望月怀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张九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div> 张九龄是唐朝开元时期的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挤,贬谪荆州,望月怀远,写下此诗。<br> 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感情真挚,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开篇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早已成为千古名句。<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 】王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div> 这首诗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清冷、寂寥的中秋之夜图。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意境清幽,哀而不伤,韵味无穷。<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苏轼</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欲乘风归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事古难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iv> 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公认的绝唱。构思奇拔,独辟蹊径,将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通观全篇,皆为佳句。<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完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