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安排 二、假期安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一)居家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1.监护监管。家长时刻做好子女居家安全监护监管,不将幼儿独自留在家中。</p><p class="ql-block">2.消除隐患。做好家庭用电、用气、阳台、窗户等设施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做好加高加固等必要防护。</p><p class="ql-block">3.教育提醒。通过警示案例,让子女掌握用电、用气、用火常识,提醒攀爬阳台栏杆、窗户等可能出现的危险。</p><p class="ql-block">4.不随意开门。陌生人敲门,未经家长同意不随意开门,外出要锁好大门。5.熟记电话。牢记火警、报警、医疗急救及家长电话,遇到危险时第一时间求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二)防溺水提醒</b></p><p class="ql-block">1.学生做到“六不”“两会”: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不擅自下水施救,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p><p class="ql-block"> 2.家长做到“四个知晓”:知晓去向、知晓外出同伴、知晓外出活动内容、知晓何时返回。</p><p class="ql-block"> 3.做好看护。家长带子女玩水、游泳时,要看护好孩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三)交通安全</b></p><p class="ql-block">1.假期出行时遵守交通规则,不疲劳驾车。</p><p class="ql-block">2.外出时不让幼儿离开家长视线范围 。</p><p class="ql-block">3.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过马路时注意过往车辆,不在马路上并行、逆行、横穿、踢球、追逐打闹;未满12周岁学生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学生不能驾驶电动自行车上路,未成年人不能驾驶摩托车、机动车上路。</p><p class="ql-block">4.乘车安全。不乘坐无运营资质车辆或包租无运营资质等非法车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四)网络安全及防诈骗</b></p><p class="ql-block">1.教育提醒。教育孩子除上网学习外,不沉迷网络,不浏览不良信息,不侮辱欺凌他人;提醒孩子遵守网络管理法规,不在网上发布和转发不利于社会安全稳定的文章和言论。</p><p class="ql-block">2.增强自护意识。不约会网友,不沉溺虚拟空间、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低俗小说、网络赌博;不将个人、家人及他人信息上传;提醒孩子严防各种形式的通讯网络诈骗,在家长的手机上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和启用“金钟罩”小程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五)心理健康</b></p><p class="ql-block">1.同学们要科学安排中秋的假期学习生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2.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加强锻炼,缓解孩子因学习和生活压力出现的焦虑心态。利用假期与孩子积极沟通交流,多陪伴孩子,多倾听孩子的情绪表达,帮助孩子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创建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p><p class="ql-block"> 3.妥善处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产生的问题,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因电子产品的管理造成亲子关系的对立。</p><p class="ql-block"> 4.引导孩子培养阳光、乐观的性格,假期如孩子出现情绪持续低落焦虑、烦躁不安、睡眠障碍等症状,或遇亲子关系冲突难以解决等问题,可拨打我校心理专职教师电话或者公益心理援助热线寻求帮助。</p> <p class="ql-block">快乐假期,安全第一!请各位家长积极配合,切实履行安全第一监护人的职责,把安全教育与安全监护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愉快的假期。</p> 三、中秋节由来 <p class="ql-block">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四、中秋节习俗 <p class="ql-block">中秋,刚好是桂花飘香的时候,桂花在古代也一直是和月亮相关联,也衍生出了很多神话故事。而桂花作为一种名贵的品种,它也有着喜庆、吉祥的象征。在中秋这一天赏桂花,闻着沁人心脾的香味,感受不一样的味道,从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吃月饼🥮</span></p><p class="ql-block">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