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西省,简称“晋”,位于中国华北,东靠太行山,西依黄河,南接中原,北连内蒙古。全省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491.56万人。</p><p class="ql-block">山西省历史悠久,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3000年前的周朝时封山西为晋国,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来源。</p><p class="ql-block">山西北部与草原民族接壤,自汉朝、两晋南北朝、隋唐到宋朝这里是汉族和草原民族的争夺之地,成为血雨腥风的战场,也使得这里的民族得到大融合。</p><p class="ql-block">佛教东进在南北朝时期极大影响了山西,留下了许多历史建筑,才有了“地面遗址看山西”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行程安排在山西北部太原到大同。我曾多次到过晋祠、五台山、悬空寺、应县木塔、云冈石窟,除故地重游外主要的目的是:</p><p class="ql-block">1、游历大同古城,了解五胡十六国北魏建都“平城”的历史。</p><p class="ql-block">2、了解大同辽金佛教寺院“华严寺”“善化寺”的建筑和造像。</p><p class="ql-block">3、增加煤矿知识,参观大同煤矿。</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四人,提前安排好了行程。</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p><p class="ql-block">过了暑期,火车一半空座位,早晨7点半出发,3个小时后到达太原。</p> <p class="ql-block">1、参观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简介</p><p class="ql-block">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王家峰村。</p><p class="ql-block">博物馆是依托徐显秀墓的原址保护及展示,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博物馆既有太原娄叡墓、徐显秀墓壁画,也有忻州九原岗、朔州水泉梁的壁画,这些壁画讲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早期格局,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多元融合的演进过程,是研究草原历史文化不可替代的瑰宝,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建在徐显秀墓原址上</p> <p class="ql-block">壁画的艺术特点:</p><p class="ql-block">北齐壁画以其高度的写实性著称。生动再现了北齐时期的社会风貌和生活场景。这些壁画不仅描绘了墓主人生前的戎马生涯和豪华生活,还反映了墓主人死后升天、回归西方极乐世界的虚幻境界,组成了一个古代神话传说与儒道释三教合流的天人一体的壁画体系。</p><p class="ql-block">北齐壁画的构图严谨,色彩鲜艳。这些壁画不仅代表了北齐时期的艺术水平,还通过其精美的画面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多元。</p><p class="ql-block">此外,北齐壁画还反映了丰富多样的社会文化生活。例如,徐显秀墓的壁画不仅展示了墓主人的豪华生活场景,还描绘了各种仪仗、兵器、乐器和生活什物,内容纷繁而布局和谐,人物复杂而脉络清楚。这些壁画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为研究北齐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提供了极为难得的视觉形象史料。</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北齐壁画以其写实性、构图严谨、色彩鲜艳以及反映的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特点,展现了北齐时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社会风貌。</p> <p class="ql-block">在不同方位看马的眼睛都有对视感,这匹马被网红称作“东方的维纳斯”。</p> <p class="ql-block">陪葬品</p> <p class="ql-block">胡人石俑</p> <p class="ql-block">汉人石佣</p> <p class="ql-block">2、参观晋商博物馆(督军府旧址)</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简介</p><p class="ql-block">太原晋商博物院是一座集文物古建、园林景观、展览展示于一体的地方人文历史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府东街101号。</p><p class="ql-block">该博物院以山西督军府旧址为依托建立,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晋商博物院不仅展示了晋商历史和晋商文化,还承担了收藏、展览、议事、接待、外联等多项功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馆内收藏有与晋商历史相关的账册、器物、汇票、地契、钱币等共12万余件,以及从明清到民国出版的古籍善本1.2万余册。晋商博物院的展陈区域分为东中西三区,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建筑展示了晋商文化的辉煌历史。其中,“天下晋商”基本陈列展示了晋商的起源、发展和影响;“汇通天下”部分反映了山西票号的辉煌过往;“万里茶道”部分则体现了晋商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商人交易使用的银锭</p> <p class="ql-block">镖局押镖用的箱子</p> <p class="ql-block">梅山礼堂</p><p class="ql-block">这是阎锡山的督军府,孙中山、蒋介石都曾来过这里做讲演。</p> <p class="ql-block">钟楼</p><p class="ql-block">院内的园林景观和传统工艺展示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晋商博物院于2020年12月28日开始试运行,并向公众免费开放。</p> <p class="ql-block">3 、当地特色饮食</p><p class="ql-block">羊肉烧卖、牛肉蒸饺、沙棘醪糟</p> <p class="ql-block">老陈醋可乐、爆汁金丝牛肉饼、碗托</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p><p class="ql-block">1 、参观山西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简介</p><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13号,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前身为民国八年(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改称山西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004年新馆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2005年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西周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2000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出土。盛酒器。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墓中。整体造型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凤尾下弯成一象首,与双腿形成三点支撑。器盖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说明该器为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p> <p class="ql-block">商青铜龙形觥:</p><p class="ql-block">高19厘米,长43厘米,宽13.4厘米,1959年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酒器。</p><p class="ql-block">通体呈龙形,前端为龙首,露齿昂翘,瞠目张角,龇牙咧嘴为流。盖面饰龙纹与前端龙首衔接,衬涡旋纹。腹两侧以涡纹和云纹为衬托,主纹饰鼍纹和夔龙纹,头向与龙首相反,颇富动感。一边一对贯耳用于悬挂;圈足饰相对的夔龙纹,更增稳定之感。特别是鼍纹在青铜器中极为少见,鼍即鳄鱼。是商代晚期“方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鸮卣:</p><p class="ql-block">高19.7厘米,口长径12厘米,短径8.6厘米,宽13.4厘米。鸮是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而卣是一种酒器,合起来就是“猫头鹰造型的酒器”,卣、尊、觥是三种很典型的酒器,也是青铜写实动物造型容器的三大器型。</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彩陶罐:</p><p class="ql-block">高45厘米,口径35厘米,腹径43厘米,底15.6厘米。1989年芮城县金胜庄村出土。泥质红陶,器表磨光。侈口,圆唇,短颈,宽肩,上腹突出,下腹内收,小平底,上腹部以黑彩绘以弧线和圆点等组成的花卉图案。体型硕大,器形完整无缺。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典型遗物。</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彩陶罐北齐红陶牛:</p><p class="ql-block">高35厘米。1981年太原市王郭村武平元年(570年)娄睿墓出土。陶牛体格雄健,牛头高昂,脖颈坚挺,犄角冲天,佩戴有络头、璎珞和杏叶等。四肢有力的叉开、支撑着强壮的躯体。神态威猛,生动写实,匠师对牛的刻画,除了卓越的造型能力,还显然得益于对动物的细致观察。</p> <p class="ql-block">玉器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p><p class="ql-block">最大璜长15.8厘米。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出土。出于晋侯墓地63号墓。由玉璜、玉珩、玉管、料珠、玛瑙管等组成,共有204件。整个玉组佩展开长达2米,纹饰多用双勾技法,工艺精湛。下端2件玉雁昂首展翅,生动活泼。</p> <p class="ql-block">北魏石雕方砚:</p><p class="ql-block">高8.5厘米,长21.2厘米,宽21厘米。1970年大同市南郊出土。浅灰色细砂岩雕成。砚面中心为方形砚池,周边饰连珠纹和莲瓣纹,砚池两侧各有一耳杯形水池和方形笔舔,其两端有成双的鸟兽作饮水状。对角有莲花形笔插。其间雕人物图案四组五人,有骑象、舞蹈、角抵等内容。侧面各雕人物、动物等。砚底雕莲花一朵,周边围以小莲花8朵。这是北魏石刻艺术的高水平佳作。</p> <p class="ql-block">北魏木板漆画:</p><p class="ql-block">通长82厘米,宽40厘米,厚约2.5厘米。1965年山西大同石家寨太和八年(484年)司马金龙墓出土。</p><p class="ql-block">系漆画屏风中的两块,之间由榫卯连接。板面髹朱漆,分上下四层彩绘《列女传》故事,线条用黑色,人物面部和手部涂铅白,服饰器具用黄、白、青绿、橙红、灰蓝等色。题记和榜书处再涂黄漆,其上墨书文字。画风近顾恺之。题记和榜书文字介于隶、楷之间,气势疏朗,是少见的北魏墨迹。木板漆画是南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春秋侯马盟书:</p><p class="ql-block">1965-1966年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在40多个祭祀坑内出土玉、石质盟书5000余件片,绝大多数为圭形,最长者32厘米,另有圆形及不规则形。辞文多以朱笔书写,少数为墨笔。文字可辨识者有656件,多则200余字,少则10余字。内容可分为主盟人誓辞、宗盟类、委质类、纳室类和诅咒类等五大类。对于主盟人和盟誓时间存在不同说法,多数学者认为,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以赵氏家族为首举行盟誓活动的约信文书,忠实地记录了晋国晚期强族间相互斗争的史实,具有政治档案的性质。它的发现对于研究晋国历史、古代盟誓制度及古文字等均有重大意义。</p> <p class="ql-block">显眼包</p> <p class="ql-block">2、 参观晋祠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简介</p><p class="ql-block">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p><p class="ql-block">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p><p class="ql-block">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01年,晋祠博物馆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晋祠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铁人</p><p class="ql-block">金人台上的四尊铁人造型独特,威武雄壮,是晋祠博物馆重要的文物之一。</p><p class="ql-block">这四尊铁人的造型和神态各有千秋,虽经历了近900年的风霜雨雪,但仍晶莹明亮。</p><p class="ql-block">四人铁人中以西南角的铁人为最,是北宋绍圣四年(1097)所铸,造型比例适当,保存完整,被称为宋朝的“不锈钢”。这尊铁人右臂高举, 左臂当胸, 紧握双拳, 两手中原来握有木质兵器,时代久远,木质已经腐朽,所持武器已经不在。叉腿站立,右腿前伸,瞠目闭口, 威武庄严,咄咄逼人,十分生动。铁人胸前、背后及腿部均有铭文,叙述了其铸造年代与铸造金神的目的。其目的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佑, 镇水利民,使他的子孙能世代承恩,常修祖业,昌盛于无穷。</p><p class="ql-block">东南角的铁人,为“元祐四年”(1089)铸造,比绍圣四年铸的那一尊早了8 年。这尊铁人左臂已残,身穿铠甲。铸造工艺细腻,两肩与胸前的花纹十分生动, 立体感极强,是四尊铁人中唯一穿铠甲的武士,也是铸造年代最早的一尊。其人物形象英勇豪迈,镇定自若中不乏有一些威武气势,是宋代威武军将的写照,显示了一个武士的威严。</p><p class="ql-block">西北角的铁人与宋绍圣五年 (1098年) 铸造,这尊铁人的造型与铸造与西南角的铁人基本相同, 但左臂已断, 虽仅晚一年铸造, 但武士的威武气势与铸造技术均远不及前者。胸前、背后均有铭文, 但字迹有的模糊不清。其背后的铭文目的是铸铁人献于圣母,永充供养以求得圣母娘娘的保佑。</p><p class="ql-block">东北角的铁人, 现存的一尊是民国2 年 (1913 年) 重铸的。这尊铁人的身形比例以及神态的铸造工艺和技术远远不如其他三尊铁人。这尊铁人胸前、背后均有铭文,胸前的铭文只铸有经理人的姓名与铸造铁人的年、月、日。背后的铭文只铸有助缘人与铸造厂家同金火匠人的姓名。</p><p class="ql-block">至于历史上人们究竟为什么铸造四尊铁人有五种解释版本:</p><p class="ql-block">一、《晋祠志》:“铁本是金,熔铁铸人,名曰金神,金能生水,有金则水旺。”于是善男信女集资铸造,祈求“风调雨顺”。</p><p class="ql-block">二、村民为预防水患,祈求村庄平安,立此金神用于镇水。</p><p class="ql-block">三、“护祠金人”或称祠庙守护神,“献上昭济圣母,永充供养”。宋绍圣五年题记载:“倚灵感于永老,获恩德于长年”,乃侍卫圣母并祈求保佑之意(西北隅铁人胸前铭)。</p><p class="ql-block">四、晋阳为中国北疆边陲重镇,常受外族侵犯。宋毁晋阳后不久,太原为金人所陷,金虏徽钦二帝北去,北宋到此结束。似乎晋祠铁人也是出自百姓对赵宋王朝的怨恨,加之宋帝软弱无能,于是将武装保卫故乡的愿望寄托于神灵武士。</p><p class="ql-block">五、传说金人台是金兵占领太原并虏去宋朝二帝时筑此台歌舞庆贺胜利,于是得名“金人台”。</p><p class="ql-block">这四尊铁人不仅文物价值极高, 也体现了我国古代不同时代的冶铸技术水平, 为研究我国古代铁器的科技生产、文化艺术及社会生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考证资料。</p> <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p><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又称“鱼沼飞桥”,是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境内的一座桥梁,是晋祠的三大国宝建筑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水陆立交桥。 </p><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位于晋祠内,西依圣母殿,东邻献殿,横跨鱼沼之上。</p><p class="ql-block">这座桥梁以其独特的十字形结构著称,是举世罕见的实物孤例。</p><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的建造始于北魏以前,并在明代、清代以及近现代进行了多次修缮,现存桥梁为宋代遗物。</p><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的设计十分独特,其桥面呈十字形,东西长19.6米、宽5米,南北长19.5米、宽3.8米,高出地面1.3米。桥下鱼沼宽18.22米,长15.01米,面积为273.48平方米。沼内立有34根小八角形石柱,柱径40厘米,柱高因位置不同分别为276.5厘米、250厘米、189厘米。这些石柱上置有斗拱和梁枋,用以承托桥面。桥上还置有汉白玉栏杆和望柱,增加了桥梁的美观性和实用性。</p><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不仅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式而闻名,还因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它是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展示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智慧和技术水平。</p><p class="ql-block">此外,鱼沼飞梁也是晋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晋祠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鱼沼飞梁不仅是晋祠的一处重要景观,也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唐叔虞像</p><p class="ql-block">唐叔虞(生卒年不详),姬姓,名虞,岐周(今陕西岐山)人。</p><p class="ql-block">西周时期晋国始祖、三晋文化创始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母王后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封地在唐国,排行老二,史称唐叔虞。</p><p class="ql-block">周成王幼年即位后,周公旦摄政,带兵灭亡唐国后,把唐地封给弟弟叔虞。</p><p class="ql-block">叔虞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政绩斐然可观,成为晋国立国创业的始祖,作为三晋文化的创世人,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p><p class="ql-block">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燮父)继位,迁居晋水之旁,改国号为晋。</p> <p class="ql-block">献殿</p><p class="ql-block">献殿用于存放贡品,四周用木栅栏做墙窗,利于储存贡品通风。</p> <p class="ql-block">站殿将军</p><p class="ql-block">圣母殿前两尊高约4米的站殿将军分立左右,据传说是《封神演义》中的方弼方相。这尊宋代原塑虽历经千年颜色退尽,却依然威猛,乃不可多得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周柏</p><p class="ql-block">为3000年周朝的古柏</p> <p class="ql-block">侍女像</p><p class="ql-block">晋祠圣母殿侍女像,创作于北宋元佑年间,约1082年左右。</p><p class="ql-block">这组彩塑包括圣母坐像和周围环绕的众多女官、侍女,她们的动作姿态各不相同,神态性格刻画得十分生动自然,是晋祠彩塑中最出色的一组人物塑像。圣母坐像高2.28米,凤冠蟒袍,端庄气派,周围的女官、侍女们围绕,展现了北宋宫廷生活的场景。</p><p class="ql-block">其中,有一尊侍女像特别引人注目,她头扎红饰,表情含羞带笑,喜溢眉梢,仿佛刚刚受到圣母的夸奖,但当从侧面看去时,隐约可见其红肿的眼睛和含泪的眼角,展现了生活的辛酸及艺人的苦楚。这尊侍女像被梅兰芳大师称为“半哭半笑”的经典之作,他曾对着这尊侍女像研究了三个月之久。</p> <p class="ql-block">不老泉井亭</p><p class="ql-block">晋祠不老泉,又称难老泉,是晋祠三绝之一。</p><p class="ql-block">泉水出自悬瓮山下的岩层,水温恒定在17℃左右,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泉水中的长生萍依然翠绿如玉,景色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不仅因其自然美景受到历代文人的赞美,还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滋养了晋祠附近的农田,培育了著名的晋祠大米,这种大米因晋祠泉水的灌溉而米质晶莹、口感香醇,与天津小站大米齐名。</p><p class="ql-block">难老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齐时期,经过多次修建和重建,现存的亭子虽以明代风格为主,但仍保留了北齐的特点。亭内有多块匾额,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末清初书画家傅山所书的“难老”二字,笔力遒劲,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的美丽与历史价值使其成为晋祠乃至太原市重要的文化景点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p> <p class="ql-block">3 、太原特色饮食</p><p class="ql-block">3.1 剔尖</p> <p class="ql-block">3.2、头脑</p><p class="ql-block">“头脑”是明末清初的“仙医”傅山发明的一道美食,傅山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的抗清志士。</p><p class="ql-block">在明朝灭亡之后,清兵铁骑蹂躏中原广大的汉族人民,傅山坚决不向暴力低头,一生奔波于抗清的事业,他见中原人民体质较弱,就决心利用自己的医道之长,帮助人民强身健体,以抗击清朝的残酷统治。在这个想法指导下,他把脑筋动到了家乡人民爱吃的“头脑”上。经过他的改进,确定了太原头脑的八味配方。</p><p class="ql-block">傅山不仅精于医道,而且擅长书法。他在发明了太原头脑之后,还特地给这家经营头脑的饭馆题写了店招:清和元,在这三个大字的上边又写了一行小字:“头脑杂割”,合起来就是“头脑杂割清和元”。</p><p class="ql-block">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店招,它具有深刻的含意。在明朝之前,有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在明朝之后,有满洲建立的清朝,这两个王朝都实行对汉人的民族歧视政策,统治也很残暴,傅山写的这块店招,就是时刻提醒人们,要宰割清和元统治者的头,坚持民族气节,这便是太原头脑的来历,也是“清和元”命名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 下雨,洗涤干净上山礼佛。</p><p class="ql-block">再上五台山(忻州五台县)</p><p class="ql-block">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其丰富的佛教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著称。</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不仅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还拥有47处寺院,其中包括显通寺、塔院寺等著名寺庙。</p> <p class="ql-block">其主峰北台叶斗峰海拔3061.1米,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台山以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遗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朝拜和旅游。</p> <p class="ql-block">1 尊胜寺</p><p class="ql-block">在山西省五台县茹村乡北湾子村附近,为五台山南门道上的巨刹。</p> <p class="ql-block">相传唐代,印度僧人佛陀波利在此拜见文殊菩萨,随之建寺。始建于唐,宋代重修,民国初年又予修葺。寺区古木参天,建筑瑰丽。寺前影壁砖雕精巧,寺内殿堂楼阁皆备,一连五进院落,逐级向上,层迭有致,左右设经楼禅舍,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大雄殿台基高耸,建造富丽。无量殿全部砖构,雕刻精致。</p> <p class="ql-block">2 、 广化寺</p><p class="ql-block">广化寺,现有殿堂6间,房间60余间。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天王殿,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内供面善口笑的弥勒佛,背后为韦驮菩萨,两山墙间为单檐四阿顶,前出廊。</p><p class="ql-block">佛坛上,中供文殊,侧为普贤,观音,合称“三大士”。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这里的十六尊者石刻,每位尊者均雕刻于一块石板之上,高1米,宽0.5米,黑底白线,异常醒目,生动逼真,栩栩如生,为难得的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广化寺昔为华严道场,继为章嘉佛爷的六处之一,在阿旺金巴的住持下将变为一座新兴的黄教寺庙。</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3、 殊像寺</p><p class="ql-block">殊像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新坊村,风景优雅。</p><p class="ql-block">该寺创建于元代,于明代弘治年间和万历年间重修。殊像寺,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五大禅处,又为青庙十大寺之一,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4、 罗睺寺</p><p class="ql-block">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出家前与妻摩耶夫人生有一子,取名罗睺罗。罗睺寺就是以释迦牟尼的儿子罗睺罗命名的,建于唐代,明万历年间重修,清代再经大规模改建,并由青庙改为黄庙。它是五台山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处之一。</p><p class="ql-block">罗睺寺创建于唐代,并在明弘治五年(1492年)重建,清代曾多次重修。</p><p class="ql-block">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拥有丰富的建筑群,包括山门、天王殿、钟鼓楼、文殊殿、大雄宝殿、配殿、后殿、藏经阁等。</p><p class="ql-block">罗睺寺不仅因其建筑和历史价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因为其独特的宗教和文化地位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寺内的主要塑像具有明显的喇嘛教风格,反映了藏传佛教的影响。</p><p class="ql-block">此外,罗睺寺也是汉藏民族团结的象征,吸引了来自青海、西藏等地的喇嘛教信众前来朝拜。</p> <p class="ql-block">开花现佛</p><p class="ql-block">罗睺寺还因为其“开花现佛”的奇观而闻名,这是一个通过机关控制的莲花装置,随着机关的启动,莲花缓缓绽放,显现出佛像,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文殊塔</p> <p class="ql-block">文冠树</p> <p class="ql-block">5、 五爷庙</p><p class="ql-block">五爷庙,又称五龙王殿、万佛阁,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中心,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曾为塔院寺属庙;清代重建,改为黄庙。</p><p class="ql-block">五爷庙的空间格局是由文殊殿、五爷殿、万佛阁、僧舍、戏台组成。五爷庙整体坐北向南,主要建筑有五龙王殿与文殊殿,总占地面积2040平方米,共有殿堂6间、崇楼3间、僧舍20间、戏台1座、佛塔2座、明碑3通;是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之一。</p><p class="ql-block">寺内供奉的五爷就是传说中的广济龙王菩萨,是文殊菩萨在台怀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寄托着人们祈愿农作物丰收、不发生灾害、家人健康、事事顺遂的美好心愿。因为民间传说五爷有求必应,五爷庙是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祈福人数最多香火最旺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p><p class="ql-block">1、重游悬空寺(大同浑源县)</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简介</p><p class="ql-block">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p><p class="ql-block">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491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居于衡山之中,以其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悬空寺建筑极具特色,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悬空寺不仅是古代工匠高超技艺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距离地面约50米,最高处曾达90米,现存殿宇、楼阁40余间,全为木质结构。悬空寺内供奉着三教的神像和佛像,展现了古代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与融合。</p><p class="ql-block">此外,悬空寺还因其在《西游记》中的取景而增添了几分神秘与传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2、 重游应县木塔(朔州应县)</p><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正式名称为佛宫寺释迦塔,又称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这座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和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p><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的高度为67.31米,底部直径30.27米,总重量约为7400多吨,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为五层六檐,实际上为明五暗四九层结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佛教文化的中心和圣地,内部悬挂有52块牌匾和6副楹联,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1961年,应县木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p> <p class="ql-block">木塔已有3度的倾斜,和20年照片比较能看出斜角</p> <p class="ql-block">3、又见云冈石窟(大同云冈区)</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Yungang Grottoes),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北魏皇始三年(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今和林格尔县)迁至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成为盛乐与平城之间的交通要冲。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令沙门统昙曜主持复法大业。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p> <p class="ql-block">云冈的大部分洞窟在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前完工,但是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520~525年)。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云冈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20年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菩提花开</p> <p class="ql-block">4、帮着司机修车</p> <p class="ql-block">我们选择的旅行团是太原五台大同两日游,参观完云冈石窟我们留在大同继续我们的行程。</p><p class="ql-block">旅游车的行李门坏了关不上,是连接杆的销子掉了,帮着司机修好后,我们打车去宾馆。</p> <p class="ql-block">5、大同特色饮食</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p><p class="ql-block">1、参观大同晋华宫矿山公园</p><p class="ql-block">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团晋华宫矿,于2005年8月由国土资源部审批通过,2012年9月7日建成开园,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之一。</p><p class="ql-block">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是国家及省市重点支持的云冈域旅游景点配套项目,同煤集团以晋华宫矿“煤都井下探秘游”项目为依托,凭借与云冈石窟隔河相望的地理位置,依靠悠久的采煤历史文化和罕见的侏罗纪煤层地质奇观,取得了国家矿山公园建设资格,并入选首批《国家矿山公园名录》。</p> <p class="ql-block">矿工万岁墙</p> <p class="ql-block">深入地下150米的矿井,巷道里展示不同年代井下的采煤设备。</p> <p class="ql-block">矿工群像</p> <p class="ql-block">我们工人有力量</p> <p class="ql-block">2、大同古城</p><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隶属于大同市平城区,地处平城区中部,是大同市历经中国朝代更迭与历史演变的见证者和承载者,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资源,也是大同向外界展示的重要窗口。</p><p class="ql-block">现存大同城墙为明洪武五年(公元 1372 年),大将军徐达奉命依辽、金、元旧城基础增筑新城,略呈方形,东西长 1.8 公里,南北长 1.82 公里,周长 7.24 公里,占地 3.28 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2008 年,大同市全面实施历史文化复兴与古城保护工程。修复文物保护单位 11 处,修缮历史建筑 7 处,重建历史地标建筑 3 处,修复传统院落 108 处,新修道路 18 条,使得大同古城重现当年雄姿与风采。截止到2019年4月1日,大同古城范围内拥有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133 处,历史建筑近 50 处。</p><p class="ql-block">其中包括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大同鼓楼、关帝庙。华严寺、善化寺、大同古城墙为国家AAA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在城中心四条大街的交点,树立着一座由四个牌坊连成一体的牌楼,称作“四牌楼”,是木结构建筑,颇为精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1、代王府前的九龙壁,全国仅有三座</p> <p class="ql-block">2.2、华严寺</p><p class="ql-block">华严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下寺坡街459号,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三大辽代寺院之一。</p><p class="ql-block">华严寺建筑依东西轴线布局,总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整体分为上下两寺。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p><p class="ql-block">除两座主殿为辽金时期建筑外,其余皆为清朝时期重建。</p><p class="ql-block">华严寺集中了辽金建筑、小木作天宫楼阁、彩塑、壁画等各类文物,均居同类作品中的上乘,在中国建筑史、宗教史和艺术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华严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宽9间,单檐廊顶,是目前中国现存唐、辽、宋、金建筑中最大的一座。</p><p class="ql-block">始建于辽,经历保大之乱(1122年)的兵火破坏,金天眷三年(1140年)按照原址重建。</p><p class="ql-block">殿立在4米余高的月台上,月台前正面设有石级,周围装勾栏,台上有一清式三间牌坊,左右分别是明代增建的六角钟鼓亭。</p><p class="ql-block">殿前檐装有三道毕姿猜板门,都是壶门,单檐庑殿顶,举折平缓,檐高9.5米,出檐达3.6米。</p><p class="ql-block">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很大,高达4.5米,由八块琉璃构件组成,北吻是金代的原物;南吻是明代制作,也是中国古建筑上最大的琉璃吻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薄伽教藏殿</p><p class="ql-block">薄伽读(bo,qie)是梵文“佛”的意思,教藏是收藏经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露齿侍女雕塑</p> <p class="ql-block">搞笑天王雕塑</p> <p class="ql-block">辽金塑像以及经书柜</p> <p class="ql-block">华严塔</p><p class="ql-block">华严寺南区的最后方,是华严宝塔,它面阔进深皆为3间,是2010年新建的木塔,同时这座塔,也是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木塔。</p><p class="ql-block">这座塔从外面看好像是3层,实际里面夹着2个暗层,所以一共是5层,它的上面有12块书法名匾,下方则有一座纯铜地宫,由100吨纯铜打造,还藏有高僧的舍利。</p> <p class="ql-block">2.3、善华寺</p><p class="ql-block">善化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南寺街6号,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善化寺,俗称南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最初称为开元寺。在五代后晋时期更名为大普恩寺,金代由圆满和尚主持重修重建。明正统十年(1445年),明英宗赐名善化寺,并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善化寺的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渐次展开,层层迭高,包括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大雄宝殿是辽代的遗构,坐落在后部高台之上,左右为东西朵殿,东侧为殊阁遗址,西侧为金贞元二年(1154年)所建的普贤阁。</p><p class="ql-block">寺内保存有金代塑像34尊、清代壁画190平方米以及明代塑像9尊等珍贵文物。善化寺的建筑风格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之一。1961年3月,善化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斗拱建筑</p> <p class="ql-block">鬼子母</p><p class="ql-block">大同善化寺的鬼子母塑像是该寺的一个特别之处,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鬼子母,也被称为母夜叉,是一个有着鲜明对比的形象,展示了她成佛前后的变化。</p><p class="ql-block">在大雄宝殿内,可以看到两个截然不同的鬼子母塑像,一个代表她成佛前的形象,凶狠残暴,而另一个则是她皈依佛门后的形象,慈眉善目。这种对比旨在提醒世人,通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以修成正果。</p><p class="ql-block">鬼子母的故事源于佛教传说,讲述的是鬼子母原本有五百个儿子,但喜欢吃别人家的孩子。后来,佛祖藏起了她一个儿子,让她体验到失去的痛苦,最终鬼子母悔悟,皈依佛门。这个传说在善化寺的大雄宝殿中被生动地展现出来,通过两个塑像的对比,展现了佛教的教化力量和扬善避恶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2.4、大同不夜城</p><p class="ql-block">“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形象地反映出大同城方正的街巷棋盘格局。传统的棋盘式里坊格局,是大同古城显著的城市风格和特色。</p><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四门所对四条大街:东为和阳门对和阳街;西是清远门对清远街;南名永泰门对永泰街;北称武定门对武定街。</p><p class="ql-block">两街对接,呈正十字交叉。四大街将城区划分为四片,每片又由次十字街将其分为四块,每块再由两层十字街分为若干小块。</p><p class="ql-block">登上城楼可以看到:以四条大街为主干的规整十字路,是大同城街道格局的主要特色。四大街的中段各建有一楼,东有太平楼;西曰钟楼;南配鼓楼;北修魁星楼;高大巍峨与四门对望。</p> <p class="ql-block">2.5、大同特色饮食</p><p class="ql-block">火锅、油糕、地皮菜、过油肉</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 游览大同古城</p><p class="ql-block">1、城墙骑行</p><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墙周长6公里,东西南北有四个正门,北武定门,东朝和门,南永泰门,西清远门。西门到北门之间可以租车骑行。</p> <p class="ql-block">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在北魏、唐、辽、金旧城基础上对其进行增筑。城墙一律以规整有制的石条、石板、石方为基础,在原城墙基础上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砖。</p><p class="ql-block">清顺治六年,大同城池遭受严重破坏。明将姜瓖先是投清,后又反叛,多尔衮率军攻打大同,历时九个月攻之不下,后因城内弹尽粮绝,姜瓖部下杨振威投敌叛变,杀死姜瓖,把多尔衮放入城内。入城后,为泄私愤,多尔衮下令“屠城”,并把城墙削掉五尺。</p><p class="ql-block">2008年,大同市全面实施了历史文化复兴与古城保护工程,大同古城墙得以再度修复,东城墙、南城墙依明代大同城规制修复完毕,并对游客开放。</p><p class="ql-block">2016年11月18日上午,大同古城四面城墙正式合拢,巍峨壮美的古城墙,碧波荡漾的护城河,美丽惬意的带状公园,与古城内古韵悠长、风格迥异的寺庙教堂、阁楼牌坊、四合院落交相辉映,大同古城“北魏帝都、明清重镇”辉煌再现。</p> <p class="ql-block">城墙四角的角楼中西北角的乾楼最宏伟</p> <p class="ql-block">2、关帝庙</p><p class="ql-block">大同关帝庙始建于元代,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元代的大殿,是大同市区内唯一一处元代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独特大殿主殿(武圣殿)巍然屹立于大庙中心,殿顶为单檐九脊歇山顶,上覆琉璃瓦,光彩熠熠。</p><p class="ql-block">大殿内部的神龛是古代小木作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3、大同当地饮食</p><p class="ql-block">凉粉、黄糕、兔头、黄花菜、油糕</p> <p class="ql-block">一眼千年,山西游学圆满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