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哈尔滨

东方丘壑

<p class="ql-block">  九月六日:秋高气爽,气温适宜;安排好家里的一切事物,与家人一起乘川航空客,从济南遥墙机场起飞;空中飞行约两小时后平安降落哈尔滨太平机场。27年前曾从首都机场飞抵此地,好像没太大变化:下机后搭乘机场摆度车去行李认领处,依然如此…</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市,别称“冰城”,黑龙江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是黑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哈尔滨是国际著名的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城市,素有“东方莫斯科”和“东方小巴黎”之称。</p> <p class="ql-block">悲秋恍惚显露光,</p><p class="ql-block">不觉暑去月影长,</p><p class="ql-block">炎炎伏退草堂静,</p><p class="ql-block">习习清风榭宇凉,</p><p class="ql-block">蝉翼抖展忙布仔,</p><p class="ql-block">丛莎夜来婉凄伤,</p><p class="ql-block">更喜稻菽金稞满,</p><p class="ql-block">果蔬累硕好丰年。</p> <p class="ql-block">  中央大街‌位于道里区,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商业步行街,全长1450米,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最初被称为“中国大街”,后来在1928年改名为“中央大街”。历史悠久而且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街道上汇集了多种欧式建筑风格,包括文艺复兴、巴洛克、折中主义以及现代风格等,共有71栋欧式及仿欧式建筑。被誉为中国第一条步行街,而有“‌亚洲第一街”之美誉。2006年,中央大街被评为哈尔滨的城市名片,并在2012年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此外,中央大街还获得了“‌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等荣誉称号。中央大街的主要景点包括‌防洪胜利纪念塔和‌马迭尔宾馆等。</p> <p class="ql-block">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因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乃拜占庭建筑代表、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天灾不见菩萨灵,</p><p class="ql-block">救苦难觅和尚影,</p><p class="ql-block">十万庙宇占仙山,</p><p class="ql-block">无数香客养闲僧!</p> <p class="ql-block">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集中式的,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0米,高达54.8米。它是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的第三所教堂。公元537年初建完工。1453年以后被土耳其人占领,改建成为清真寺。1935年改为博物馆,1985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晚风微徐徐</p><p class="ql-block">​灯光情脉脉</p><p class="ql-block">​歌儿吟曲曲</p><p class="ql-block">​心湖耀闪闪</p> <p class="ql-block">  中华巴洛克风情街是哈尔滨市的一条著名历史文化街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浓厚的历史底蕴而闻名。‌‌</p><p class="ql-block"> 这条街区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南起‌南头道街,北至‌靖宇街,东起‌南勋街,西至‌景阳街,是哈尔滨十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将西洋建筑与中式院落有机结合,展现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魅力。这些建筑大多是前店后宅的设计,欧式的外观类似现代商业街,而内部则是民宅,通常为二层或三层楼的结构,当地人称之为圈楼。</p> <p class="ql-block">  历史背景‌:中华巴洛克风情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哈尔滨作为国际性商埠,民族工商业蓬勃发展。这些建筑充分体现了中西文明的合并,也是东西文化交融的产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文化活动‌:除了欣赏精美的建筑外,游客还可以在中华巴洛克风情街体验丰富的文化活动。这里有:相声,地方曲艺,西方风情街舞。此外,这里还有手工业者精美小摆件和许多特色小吃店,如老街砂锅居、‌张包铺等,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哈尔滨的风味。中华巴洛克风情街不仅是哈尔滨的重要文化地标和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确定。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 ,塔基前的喷泉,象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民,正把惊涛骇浪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造福人民。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塔身中部浮雕雕充分体现了勇敢的哈尔滨民众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和战胜洪水的强大决心;</p><p class="ql-block"> 罗马式回廊高7米,由20根擎天柱 连成弧形相衬托。描绘了哈尔滨人民战胜洪水的生动场面。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哈尔滨开埠以来最年轻的一类保护建筑。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p> <p class="ql-block">山村幽谷林壑美, </p><p class="ql-block">水深鱼肥待来宾;</p><p class="ql-block">人间仙境醉游客,</p><p class="ql-block">留恋忘返迟迟归。</p> <p class="ql-block">  在这座英雄,古老,中西合壁的城市共停留了不到五十个小时,基本走到了应该去的景点;同时也品尝了地方名吃:如铁锅炖,锅爆肉,烧烤以及网红打卡街上的包饭,包子等。</p> <p class="ql-block">  时间飞快流逝,整装向下一目的地进发: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延吉市!</p><p class="ql-block"> 回见了哈尔滨,回见了黑土地,回见了那旮瘩的人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