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庐山追思陈寅恪

远飞的大雁

<p class="ql-block">  盛夏“三伏”之际,我从深圳坐高铁往庐山避暑,顺道游玩此名山胜地。</p> <p class="ql-block">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被誉为“人文圣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历史上有众多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也留下了无尽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  到达庐山后,第二天,我们冒着细雨,坐车来到庐山植物园,进入园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  庐山植物园不仅是科研基地,且为风景胜地,园内布满了高耸的云杉,供游客鉴赏,此外还有花卉展、奇龟展。林荫下设石凳石桌,供游人休憩。</p> <p class="ql-block">  此次游玩庐山植物园的主要目的,是瞻仰陈寅恪的墓园。进入大门以后走过一块平整的园区,往右边走,看到了明显的标志,我们沿台阶拾级而上,很快就找到了墓园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走过台阶上的一个小平台,就能看到这个景寅山立碑,向右边走约20来米,就看到了墓园。</p> <p class="ql-block">  陈寅恪的墓地坐落在一个山坡上,背靠浓密的山林,肃穆庄重,风水极佳,迈着台阶向上,就能到达墓园。</p> <p class="ql-block">  庐山植物园存有我们当代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墓地,成为一处比较特别的人文景点。陈寅恪先生及夫人唐筼1969年相继逝世后,骨灰一直寄存在公墓。“WG”结束后,陈寅恪女儿希望能完成父亲归葬家乡的遗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2003年6月,有心人士最终促成陈寅恪夫妇顺利安葬江西庐山植物园。从此,一代国学大师在去世34年后终于入土为安。</p> <p class="ql-block">  在松柏掩映的山坡下,这座形制少见的用石头堆垒的墓园,竖直的石块上写着:“陈寅恪 唐筼夫妇永眠于此”。</p><p class="ql-block"> 反面写着"陈流求 陈小彭 陈美延 庐山植物园敬立"等若干字。</p> <p class="ql-block">  墓园正中间横着的椭圆形大石头上是画家黄永玉的手书:“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p> <p class="ql-block">  陈寅恪的祖上原居福建上杭,属于客家民系,到六世祖陈腾远才由闽入赣,定居当时的义宁州竹里(今属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学者因陈寅恪的籍贯而称其为“义宁先生”。</p><p class="ql-block"> 动乱年代结束以后,陈寅恪的后人希望老人入土为安。最早想安葬在杭州某地,但先祖墓园被当地开发另用,让后人深感不稳定,所以,其后代希望老人能回归到江西老家安葬。但是,想入土在风景秀丽的庐山风景区,十分困难,阻力重重。</p> <p class="ql-block">  2000年,黄永玉先生了解陈寅恪夫妇迁葬庐山困难后,表示愿意帮助陈氏后人了却心愿。黄永玉是湖南人,之所以行此义举,是因为感念陈寅恪之祖父陈宝箴执政湖南期间在湘西治河、养民的恩典,敬重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p> <p class="ql-block">  2003年,时任庐山植物园主任郑翔听说陈寅恪归葬庐山之事虽经省里多次批示同意,但到达庐山风景区具体执行人手中却难落实,他立即表示,庐山植物园是中国科学院直属单位,不归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同时,植物园与陈氏家族有密切关系(陈衡恪之子陈封怀是创始人之一,其墓位于植物园内),且离松门别墅很近,可以将陈先生夫妇葬于植物园内。</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陈寅恪墓园边上的“三老墓”,他的侄子——中国植物园之父陈封怀也安葬在此地。</p><p class="ql-block"> 陈封怀(1900年5月16日—1993年4月13日),号时雅,植物分类学家,是中国现代植物园的主要创始人,被誉为“中国植物园之父”。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1934—1936年为创建庐山植物园而留学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后历任庐山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武汉植物园、晚年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广州),后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p> <p class="ql-block">  陈寅恪的墓园能坐落在宁静且美丽的庐山植物园内,完全是他女儿多次探访奔走,是黄永玉先生通过他个人的影响力在各地高层反复协调,经江西省历届领导多次审核批准的理想结果。</p> <p class="ql-block">  在庐山植物园内,“三老墓”和陈寅恪墓园都有清楚的指示牌。</p> <p class="ql-block">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省义宁县(今九江市修水县)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陈宝箴之孙、陈三立第三子。</p><p class="ql-block"> 陈寅恪自少受家学熏陶,广泛阅读经史。早年赴日本、欧洲、美国留学,学习各种语言文字学。民国十五年(1926年)受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教授)。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并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p> <p class="ql-block">  陈寅恪的研究范围甚广,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古代宗教史、西域民族史、蒙古史、古代各民族语言、敦煌学、中国古代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陈寅恪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并称为“清华四大哲人”,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又与王国维、章炳麟并称“近代国学三大师”,被誉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p> <p class="ql-block">1927年,国学大师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学界痛失一人。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道。</p><p class="ql-block"> 他说:“当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王国维所殉之道,与所成之人,均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之一人一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对于王国维的追求,陈寅恪能够共情,给予理解。</p><p class="ql-block"> 1929年,清华大学要为王国维立一块碑,陈寅恪负责撰写碑文。这篇碑文的最后一句:“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成为激励无数人的经典话语。</p> <p class="ql-block">  此纪念碑现仍然屹立于清华大学校园内。</p> <p class="ql-block">  陈寅恪的家世十分显赫!其祖父陈宝箴是清代的高官,曾升任湖南巡抚,是近代历史的重要人物,现在到湘西的凤凰镇旅游,还能看到当地怀念这位先人的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陈寅恪出身世家,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长兄陈衡恪(陈师曾)都是当时的名士。儿时启蒙于家塾,学习四书五经、算学、地理等知识。当时,他对《说文解字》及高邮王氏父子(王念孙、王引之)之学,极用苦功。</p> <p class="ql-block">  陈寅恪的祖上与庐山有密切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松门别墅建于20年代。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为德国式大坡屋面,后来由陈家购得。</p><p class="ql-block"> 1929年,陈寅恪父亲陈三立来庐山居此。松门别墅由他命名。1933年,陈三立离庐山,赴北平常居。</p> <p class="ql-block">  其父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中国近代诗人。字伯严,号散原。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官吏部主事。维新变法时期,协助其父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革除时弊,兴办实业。</p><p class="ql-block"> 戊戌政变之后,父子同被革职。将家国之感寄情诗文。晚年目睹山河破碎,万分悲愤。</p> <p class="ql-block">  “七七事变”后,日本人多次上门骚扰,劝陈三立出来担任伪职,他拒不从命,日本人对他的骚扰反而变本加厉。</p><p class="ql-block"> 陈三立不堪其扰,于是开始绝食,最终绝食废药而死,不愿居留北平于刺刀下苟活。祖父力求以维新救国,父亲绝食以明志,极大地影响了陈寅恪的气节。</p> <p class="ql-block">  陈寅恪与妻子育有三女:大女儿陈流求,二女儿陈小彭和三女儿陈美延。三个女儿在战乱中出生、在动乱中成长,受尽磨难。但由于得到良好的家风熏陶,治学各有所成。</p> <p class="ql-block">  三姐妹写有一本书叫“也同欢乐也同愁”,介绍与父母相处的那段不平凡的经历,内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p> <p class="ql-block">  陈寅恪在清华大学教学不久,“七七卢沟桥事件”爆发,全家南渡西迁,躲避战火,在战争中颠沛流离,许多文稿和书籍在逃难中丢失。解放战争后期,他来到了广州岭南大学任教,后受聘于中山大学。</p> <p class="ql-block">  陈寅恪没想到,他的后半辈子会在中山大学度过。</p><p class="ql-block"> 在中山大学任教早期,陈寅恪曾享受高级别的礼遇,校方给他配备令他满意的学术助理;在经济困难时,享受着各种特殊的照顾;知道他喜欢听曲儿,专门给他买了一个配置最好的收音机等等。</p><p class="ql-block"> 陈寅恪在中山大学整整呆了20年。</p> <p class="ql-block">  由于陈寅恪先生长期伏案阅读文献,眼睛视力逐渐下降,战乱中得不到及时治疗,最终双目失明,无法再研读文献,只能凭过去的学习积累,继续从事历史研究。</p> <p class="ql-block">  陈寅恪双目失明,加上年岁已高,他晚年坚持教学研究,用口述的方式与助手一起整理自己的研究成果,由于行动不便,他坚持在家中授课,前来听课的学生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五、六十年代,陈寅恪先生研究的范围已经被限制得很窄了,失明已久的陈寅恪以口述的方式,用10年的时间,完成了85万字的力作:《柳如是别传》。</p> <p class="ql-block">  陈寅恪编著的《柳如是别传》成为他最后的经典作品!</p> <p class="ql-block">  如果要了解陈寅恪先生在中山大学的经过,可以阅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这本书。</p> <p class="ql-block">  陈寅恪先生是当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治学和苏东坡一样,历300年才出一位,50年代初,斯大林曾经向我国领导人提起这个人的名字,引起新中国高层的重视。如今,故人已逝,但他“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已经深深地刻在他墓园的大石头上,与山川永存,益泽后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