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清代静宜园和碧云寺组成,是一座融自然、历史、人文景观为一体,具有千年历史和浓郁山林特色的历史名园。</p><p class="ql-block">香山文化始于盛唐延于辽金。早在元、明、清时,就在此营建离宫别苑。清乾隆年间营造香山静宜园,在京西"三山五园"中独占一山一园。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京香山,香山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p><p class="ql-block">香山公园游览面积约168公顷,主峰香炉峰海拔575米。园内树木繁多,仅古树名木就有5800余株,香山红叶更成为北京秋季著名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勤政殿</p><p class="ql-block">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首,是清代皇帝在香山静宜园驻晔期间处理政务和接见臣工的重要场所。殿内悬乾隆皇帝御书"與和气游"匾额,典出《汉书王褒传》《圣主得贤臣诵》文中"恩从祥风翱,德与和气游",喻示皇帝的恩德要像祥瑞的风相气一样无处不在,体现皇恩的浩荡。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仅存遗址,2003年依原址修复。</p> <p class="ql-block">静翠湖</p><p class="ql-block">其前身为香山静宜园时之"带水屏山"。原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由对瀑亭、怀风楼、琢情之阁、得一书屋、山阳一曲精庐等建筑构成庭院。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p><p class="ql-block">1957年,借庭院中旧池,拆除残基,清挖为湖,复借古香山至玉泉山引水石渠修治围岸。鉴于境开堂坳,别具清幽;寂照湖山,愈添苍翠,取名"静翠湖"。1992年修复对瀑亭并扩大水面,改为自然山石湖岸。</p> <p class="ql-block">香山公园-对瀑是香山公园内一处引人入胜的景点。香山公园作为北京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瀑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更是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p><p class="ql-block">对瀑位于香山公园的核心区域,是一处集山水、林木、亭台、楼阁于一体的精致景观。瀑布从山间倾泻而下,水声潺潺,宛如天籁之音。瀑布两旁,绿树成荫,花香袭人,为游客营造了一个清新宜人的休闲环境。</p><p class="ql-block">除了自然风光,对瀑还融合了传统的中国园林艺术。这里的亭台楼阁设计精巧,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游客可以在此欣赏美景,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p><p class="ql-block">此外,对瀑周边还有丰富的文化遗迹和历史传说,如香山寺、碧云寺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了解香山公园历史文化内涵的机会。</p><p class="ql-block">总之,香山公园-对瀑是一处集自然美景、园林艺术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景点。无论是寻求宁静的游客,还是热爱历史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独木成林"的树中活化石</p><p class="ql-block">银杏多是独干乔木,树形笔直挺拔。而眼前的这株古银杏树则有些不同,诸多萌蔡环干而生,如子抱母,如星拱月,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翠微亭是位于北京香山公园内的一处著名景点,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这个亭子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而得名,位于古树、绿荫、沟壑、山岩之间,因此有了“翠微”之称。翠微亭是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原本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但于1991年进行了复建,并移栽了杏树,以再现明代春现杏花之景。亭前还有一棵约有300年树龄的古银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翠微亭的复建不仅保留了其历史价值,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欣赏自然美景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璎珞岩</p><p class="ql-block">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由清音亭、绿筠深处、横云馆及叠石、山泉组成。假山叠石如屏风,泉水自岩穴中流出漫流其间,倾者如注,散者如滴、如连珠、如皇冠前后悬垂的玉串,飞洒下来如雨,飞溅起来如冰雹。萦绕曲回于石壁间,滚滚众响,如弹奏水乐。称亭为清音,岩石为璎珞。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984年于原址修复清音、绿筠深处两组建筑。</p> <p class="ql-block">香山寺</p><p class="ql-block">香山寺始建于唐代,最初有香山、吉安两寺,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两寺合一,金世宗赐名"大永安寺",元、明续有营建。清乾隆年间加以扩建,形成前街、中寺、后苑格局,乾隆皇帝赐名"香山大永安禅寺"。清咸丰十年(1860)遭英法联军焚毁。2016年香山寺主体建筑修复竣工,寺院占地面积5万余平米,由接引佛殿、天王殿、钟鼓楼、坛城、圆灵应现殿及蘑萄香林阁等建筑组成。</p> <p class="ql-block">接引佛殿</p><p class="ql-block">此殿为香山寺山门殿,歇山式建筑,两侧为八字影壁。殿外悬挂"香</p><p class="ql-block">山大永安禅寺"匾,殿内供奉接引佛。</p> <p class="ql-block">《石屏》</p><p class="ql-block">石屏建于清乾隆年间,汉白玉材质。东面镌刻乾隆御笔敬书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八大人觉经》,三部经文均雕刻成宝塔形状。西面镌刻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御笔绘制的观音菩萨、燃灯古佛、文殊菩萨像,每幅画像上方均刻有御笔赞语。</p> <p class="ql-block">圆灵应现殿</p><p class="ql-block">圆灵应现殿为琉璃顶庑殿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面积788平方米,是静宜园内体量最大的单体建筑。殿内神台上供奉三世佛,神台两侧为七层八角无量寿塔,南北两侧须弥座上供奉十八罗汉像,神台背后供奉观世音菩萨。</p> <p class="ql-block">眼界宽</p><p class="ql-block">眼界宽为歇山式建筑,殿外悬挂粉油蓝字匾一面及楹联一副,殿宇南北两侧连接四十六间爬山廊,与后苑最高建筑"青霞寄逸"相连。廊下内侧蹬道相连,可至水月空明殿。</p> <p class="ql-block">蘑蔔香林阁</p><p class="ql-block">蘑蔔香林阁是一座三层的六方亭式楼阁,阁外一层前檐悬挂"蘑萄香林"匾,原内供奉观世音菩萨;第二层外前檐悬挂"无住法轮"匾,原内供奉无量寿佛、宝胜佛和燃灯佛;第三层外前檐悬挂"光明莲界"匾,原内供奉阿弥陀佛、药师佛、秘密佛、上乐王佛、呀吗哒噶佛。</p> <p class="ql-block">香山之名来自佛教经典。据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罗卫国都城(佛经中称父城)附近有山名香山,释迦牟尼在世时其弟子有入香山修道者,其后仍有很多佛教徒在香山修道。故《华严经》中把香山列为仅次于须弥山(即雪山,今喜马拉雅山)的第二佛教名山。自佛教传入中国,香山之名也来到我国,全国各地建立起众多的香山寺。据不完全统计,史上有名的香山寺如北京香山寺、河南平顶山香山寺等共十余座。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已逐渐湮没,有些仅剩遗址,但这些香山寺百年来宣扬着佛教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与深邃奥义,值得后人研究纪念。</p> <p class="ql-block">青霞寄逸楼</p><p class="ql-block">青霞寄逸楼位于香山寺后苑区最高处,为重檐歇山式建筑,一座三间,下层殿外悬挂"青霞寄逸"匾,内供奉紫降香胎佛五尊、铜佛三尊;上层殿外悬挂"鹫峰云涌"匾,在此凭栏远眺,京城景色尽收眼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