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以下简称兰卡)是南亚次大陆东南方向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西北隔保克海峡与印度相望。南北长432km,东西宽224km,犹如印度半岛的一滴眼泪,被誉为“印度洋上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兰卡区域范围在5º55'∽9º50'N,79º42'∽81º53'E之间,接近赤道,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如夏,无四季之分,年平均气温约为28℃,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在1283~3321mm不等。森林覆盖率为30%,也有资料说达80%的,但依我之所见肯定是达不到的,这可能是统计者将“森林”和“绿地”混为一谈了。兰卡政府有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加上工业基础薄弱,几乎没有人为环境污染,所以自然环境基本上保持着原生态。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使得兰卡具有非常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p> <p class="ql-block">据不完全统计,兰卡共有超过433种鸟类,其中有80多种是本土独有的。尤为难得的是人、鸟相处十分融洽,人们不会捕猎和干扰鸟儿正常生活,所以鸟儿一点都不怕人,所以不仅在专门的保护区,且在大城市内也可以轻易观赏到。以下几张图片就是在我们入住的兰卡首都科伦坡五星级酒店花园内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白胸翡翠鸟又称白喉翠鸟,属佛法僧目、翠鸟科、翡翠属,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地区,国内主要分布在华南诸省及川西,无锡地区从未见过。</p> <p class="ql-block">鹈鹕是鸟纲鹈形目鹈鹕属水禽,世界上共有八种,最明显的特征是嘴下带有一个很大的喉囊,可以自由伸缩,储存食物。栖息于沿海海岸、江河、湖泊和沼泽地带,以鱼类为主食,也吃蛙、甲壳类、蜥蜴、蛇等。我国最常见的是卷羽鹈鹕,斑嘴鹈鹕则分布于兰卡、缅甸、印度、伊朗等亚洲南部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被评估为近危等级。斑嘴鹈鹕嘴边缘具有一排蓝黑色的斑点,这是它与卷羽鹈鹕最显著的区别。</p> <p class="ql-block">我国也曾有过斑嘴鹈鹕,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span style="font-size:18px;">但</span>在迄今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不见影踪,在这期间虽曾有报道说华东、华南沿海发现有斑嘴鹈鹕,但后来又没有相关报道了,据此有专家认为此报道可能是与卷羽鹈鹕混淆了,也就是说斑嘴鹈鹕在我国疑已绝迹。</p> <p class="ql-block">肉垂麦鸡(学名:Vanellus indicus):属中型涉禽。头、颈和上胸黑色,眼前面有一鲜红色肉垂,眼后有一白色宽带,在黑色头上极为醒目。栖息地通常在湿地、水塘、水渠,沼泽等。食蝗虫、蛙类、小型无脊椎动物、植物种子等。分布于西亚、南亚和中国。</p> <p class="ql-block">苍鹭是一种大型涉禽,体色通常为灰色或蓝灰色,身材修长,颈部有一条蓝色斑点条纹,与其它鹭类一样头部有冠饰,叫声低沉而响亮,颇具观赏性。广泛分布于全球温、热带区域,通常栖息在湿地,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鱼类、两栖动物、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无锡地区也有苍鹭,但数量有限,难得一见,即便遇到也是距离很远拍不出好片子。这次在兰卡入住酒店后湖见到有数十只,距离仅三四米,拍摄到了比较满意的片子。</p> <p class="ql-block">除鸟类外,兰卡还拥有多种其他野生动物,自然分布哺乳动物就有121种,如大象、野猪、水鹿、印度灰猫貂、科莫多巨蜥、白斑鹿、斯里兰卡泽巨蜥等诸多珍稀物种,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观赏体验实,堪称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九月初赴兰卡旅行,虽不是专门的观赏野生动物之旅,却也在短短七天时间内拍摄到了大量以前只是从书本或电视中看到过的珍稀动物,特作《美篇》以记之。</p> <p class="ql-block">目前世界上正式定名的池鹭只有两种,即普通池鹭和印度池鹭。我国只有普通池鹭,印度池鹭则分布在南亚地区,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若论颜值,印度池鹭远不如普通池鹭,但能拍摄到国内没有的品种就是最大收获。</p> <p class="ql-block">还有多种动物虽我国也有,有些甚至是原产地,但在国内很难看到,而在兰卡不经意间就能见到。这次兰卡之行拍摄到的很多动物都是在旅游途中偶遇“顺手牵羊”拍摄到的。例如蓝尾石龙子,中国就是原产地之一,广泛分布于东亚亚热带地区,但国内却不太容易看到。蓝尾石龙子是石龙子科、石龙子属动物,俗称四脚蛇、油蛇子等。小型石龙子,体色底色为黑色,并从吻端到尾巴的基部缀有金色的长条纹,长尾巴则为鲜艳而显眼的蓝绿色或铁青色。性成熟个体体色两性差异显著,成年雄性体长、头长和头宽显著大于成年雌性。</p> <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泽巨蜥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和中国,国内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外不多见,但在兰卡很容易看到。斯里兰卡泽巨蜥水性很好,经常在河岸滩涂活动,幼体泽巨蜥因为体型小容易被捕食,更倾向树栖。以昆虫,小型哺乳动物,鱼类,腐肉等为食,体型巨大笨重的成年个体则多在地面活动,能吃下去的都不放过。</p> <p class="ql-block">欧绒鸭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的温带地区,冬季会向南迁徙至非洲、印度次大陆以及东南亚地区,国内极少见。雄性欧绒鸭在繁殖季节具有醒目的绿色眼斑和光亮的绿色头羽,以及淡蓝色的喙,雌性和非繁殖季节的雄性则颜色较为暗淡,通常为棕色系。欧绒鸭因其优雅的飞行姿态和繁殖季节雄性的鲜艳羽毛而受到鸟类观察者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家八哥也叫海南八哥,是椋鸟科八哥属动物,通常生活在热带地区和其他温暖且食物充裕的地方。家八哥的整个头颈及耳羽亮黑,微具紫光;后颈至上胸灰棕,上体褐色,尾黑具白端。次级翅上覆羽和内侧飞羽葡萄褐色,次级飞羽先端略染青铜色,初级覆羽纯白,初级飞羽黑褐,各羽基部有一白斑,飞行时翼闪明显。胸、胁淡褐,腹以下白;虹膜略红,嘴和脚黄色。整个头颈及耳羽亮黑,微具紫光;后颈至上胸灰棕,上体褐色,尾黑具白端。</p> <p class="ql-block">绿头鸭因雄性颈部披亮绿色的羽毛而得名。它们既会游泳,又会飞翔,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在我国广有分布,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暗绿背鸬鹚是鸬鹚的一种,又名斑头鸬鹚、绿鸬鹚、绿背鸬鹚。背、肩和翅上覆羽为暗绿色,羽缘黑色,体羽黑绿色,有蓝绿色金属反光。中国也有但不常见。</p> <p class="ql-block">美洲鸬鹚,全身黑色羽毛,喉和颈内侧棕色,黑腿脚,一双深蓝色眼睛,黄喙。尾巴长度大致相当于颈部的长。</p> <p class="ql-block">蓝胸秧鸡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涉禽,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的湿地、沼泽和稻田等地区。它们具有较长的脚和细长的喙,适合在浅水中觅食。蓝胸秧鸡的羽毛颜色通常为褐色或橄榄绿色,胸部呈蓝色或灰色,腹部白色,并带有黑色条纹。也有动物识别软件识别为“蓝肉垂鹎”,根据有关资料对这两种鸟儿的具体描述,个人倾向于此鸟是蓝胸<span style="font-size:18px;">秧鸡。</span></p> <p class="ql-block">黄耳鹎是雀形目鹎科类生物,分布于南亚次大陆包括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地区。黄耳鹎面临着较高的灭绝风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保护级别为易危。中国西藏东南部地区也有发现,但一般人不易看到。</p> <p class="ql-block">世界范围内乌鸦共有36种,其中普通乌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几乎遍布全球,而家鸦则仅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部分地区(我国仅分布在西藏),所以我们通常看到的都是普通乌鸦。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家鸦的体型更大、羽毛带有紫色或蓝色的光泽、喙强而有力、叫声响亮且多变,能够模仿其他鸟类甚至人类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蓝鹊属鸦科蓝鹊属,俗称蓝乌鸦,是斯里兰卡特有的鸟类。以其引人注目的鲜艳蓝色羽毛、聪明而好奇的性格、善于模仿其他鸟类的鸣叫声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水鹿体型粗壮接近马鹿,分布在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中南半岛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在中国见于青海、西藏、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省区。栖息于海拔3000—3500米之间的阔叶林、雨林、稀树草原、高草地等多种环境里。野生水鹿的数量已经大为减少,有些产地甚至已濒于绝灭,目前在中国的总数估计有两万多只左右。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物种。</p> <p class="ql-block">水鹿</p> <p class="ql-block">鳄鱼是一种大型爬行动物,属于鳄目鳄科,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河流、湖泊和湿地中。鳄鱼以其坚硬的鳞片、强大的咬合力以及长而低矮的身体而著称。它们是顶级捕食者,以鱼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和其他爬行动物为食。鳄鱼在水中和陆地上的适应能力都很强,能在水中潜游很长时间,也能在陆地上爬行。鳄鱼的生命力极强,有的种类甚至可以活到70岁以上。</p> <p class="ql-block">小白鹭。</p> <p class="ql-block">寄居蟹又称寄居虾、寄居虫。头胸部平扁,具一对触角和一对柄眼,共有五对步足,外形似蟹,以螺壳为寄居体,爬行时仅身体前部伸出并携带螺壳同行,被称为“带着房间旅行的蟹”。部分寄居蟹壳上附生海葵,海葵通过蟹移动,而寄居蟹利用海葵的毒腺防御或隐蔽,寄居蟹与海葵互利共生。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海区,因食用浮游藻类和动物尸体,对海洋生态修护起到重要作用,有“海滩清道夫”之美誉。2020年,寄居蟹总科物种椰子蟹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级)。</p> <p class="ql-block">小翠</p> <p class="ql-block">海龟与玳瑁都是龟鳖目海龟科动物,所以外观相似度较高,一般人都傻傻地分不清,只知道长的漂亮的是玳瑁,其实两者差别还蛮大的,最简单的辨别方法就是看体型,玳瑁的体型比海龟更扁平宽大。 从细节上看海龟头部较大,眼睛位于头部两侧,鼻孔在头部正面上部位置,嘴巴较宽,壳背面比较平坦,颜色比较单一;玳瑁:头部相对较小,眼睛靠近嘴巴,鼻孔则位于头部的顶部,头部和背部有丰富的花纹和斑点。</p> <p class="ql-block">海龟早在2.5亿年前就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海龟历来被看作吉祥、如意、长寿的象征。海龟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它们是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伞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和社会价值。为了保护海龟这一珍稀物种,我国于2021年将国内分布的所有海龟均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p> <p class="ql-block">玳瑁以其美丽的外表及独特的甲壳而闻名,它们的甲壳由一系列角质板组成,这些板片在玳瑁成熟时会变得透明,并呈现出独特的花纹,颜色通常为棕色、黄色或橙色,并带有深色的放射状条纹。由于玳瑁美丽的外表,很多人会当宠物饲养;珍贵的龟壳会用来制作装饰品,所以曾被大量非法捕捞和走私,导致数量大大减少。国际濒危等级被列为极危,国内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狮子岩景区内两种猴子令人印象深刻,一种叫亚洲叶猴,体型纤细,无颊囊。各种叶猴的毛色基本是通体一致,或褐、或灰、或黑,腹面色浅。有些种眉弓的毛黑而粗,有的头顶有毛冠呈脊状,或在头顶、两颊、臀部有浅色块斑。头小而圆,耳大裸露。脸的皮肤深灰或黑色,有的在唇部、眼圈具白色皮肤。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及亚热带森林中,包括斯里兰卡、印度、泰国、越南等地,由于该猴多出没于寺庙里,当地人根据其脸部特征称之为黑脸僧猴。</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是什么猴就搞不清了: 同一只猴子的同一张图片用不同的动物识别软件识别,得出结论都不同,什么狒狒、长鼻猴、赤猴、恒河猕猴、熊猴等等;用同一款App识别该猴不同的图片,也会有多个结论。当地人根据其头部特征称之为“带帽猴”,但网上搜索结果却没有“带帽猴”只有“带帽乌叶猴”,且脸部是黑色的,与我拍摄到的完全不同,<span style="font-size:18px;">哪位大神能告诉我,它到底是个什么猴?</span></p> <p class="ql-block">某国某风云人物的形象与此猴相似度很高,故有人戏称其为忒狼氆猴,当然这是开开玩笑的,当真不得,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姑且以当地人的说法叫带帽猴吧。</p> <p class="ql-block">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叶猴与带帽猴像是主仆关系,后者经常给叶猴挠痒捉蚤,“忒狼氆”拍马屁功夫真是没得说的。</p> <p class="ql-block">兰卡有多个以观赏野生动物为主的国家公园,这些国家公园没有围栏、区域内的动物都是本区域原有的、没有任何人为干预、保持着自然食物链的原生态区域,游客则乘坐敞篷吉普游览拍摄,体验感极佳。<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内也有所谓的“野生动物园”,那是用栅栏围起来的一片露天区域,园内绝大多数动物都是从外地引进的、仍由人工投放食物喂养,与普通动物园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游客乘坐门窗全封闭还罩着一层铁丝网的车游览,别说拍摄了就是观赏都成问题。若真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人与兽交换了一下角色: 人在可移动的封闭笼子里观赏大自然中的动物。</span></p> <p class="ql-block">在兰卡众多国家公园中最著名的就是雅拉国家公园了,它是亚洲唯一的原始野生丛林公园,以拥有众多珍稀野生动物著称,素有“小肯尼亚”之称。其实与非洲一些著名国家公园相比,雅拉国家公园却毫不逊色,除因地域不同猛兽不多外,其它珍稀野生动物种类及分布密度等甚至更胜一筹。</p> <p class="ql-block">黑头白鹮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涉禽,主要分布在南亚地区,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它们的羽毛主要是白色的,头部和颈部的羽毛是黑色的,因此得名。黑头白鹮的喙长而弯曲,呈黑色,非常适合在泥泞中探寻食物。由于栖息地丧失和环境污染,黑头白鹮的数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所下降,因此被列为近危物种。</p> <p class="ql-block">印度灰猫貂也称为爪哇獴或亚洲小猫鼬,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的哺乳动物。它们属于食肉目、灵猫科、獴属。体型较小,毛色通常是灰色或棕灰色,腹部颜色较浅。印度灰猫貂是日间活动的动物,以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为食。它们以敏捷和机智著称,甚至能够对抗蛇类。它们是领地性动物,会用气味标记自己的领地。</p> <p class="ql-block">懒熊是熊科懒熊属哺乳动物,全身黑色,极少数是深褐色或红褐色,胸部有一块新月形的白斑,吻鼻和面部颜色浅。毛长而凌乱。懒熊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和不丹。栖息森林、灌木林、稀树草原和草原。懒熊在自然保护区内相对安全,但是在自然保护区以外面临着栖息地破坏和人类捕杀的严重压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二级保护野生动物。</span></p> <p class="ql-block">黑水鸲是一种小型鸟类,属于雀形目鸲科水鸲属。体型较小,羽毛呈黑色或深褐色,具有光泽。它们通常栖息在清澈的山间溪流和河流附近,以水生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黑水鸲的叫声清脆悦耳,常在水边岩石上跳跃觅食,善于潜水,能在湍急的水流中捕食。</p> <p class="ql-block">拍摄到科莫多巨蜥、彩鹳等此前从未见过的珍稀动物可谓欣喜若狂,而见到一群鹿时根本就没当回事,这不就是极其普通的梅花鹿吗?后来在创作《美篇》时查阅相关资料时才知道原来它不是梅花鹿而是斯里兰卡和印度特有物种斑鹿(一级保护动物)。用几款动物识别软件识别,识别结果都是“梅花鹿”,只有一款比较“诚实”,显示“识别失败”,号称“动物识别神器”App都闹乌龙,更别说我们这等门外汉了。</p> <p class="ql-block">斑鹿与梅花鹿相似度极高,非专业人士都傻傻地分不清。斑鹿与梅花鹿的区别主要有二点 : ①斑鹿喉部有一块比较大的白斑,而梅花鹿则没有;②斑鹿的鹿角分三个叉,而梅花鹿角一般是四个叉。了解了这些冷知识后,将斑鹿与梅花鹿比对,结论就不言自明了。</p> <p class="ql-block">这幅图片中斑鹿喉部白斑特征很明显。</p> <p class="ql-block">这幅侧面图片虽看不出喉部白斑,但可明显看出鹿角分三叉(冒菁菁摄)。</p> <p class="ql-block">科莫多巨蜥属于巨蜥科巨蜥属的一种爬行动物,别名科莫多龙。原产地印度尼西亚,因主要分布在小巽他群岛的科莫多岛而得名。科莫多巨蜥是印尼特有珍稀物种,印尼人视作国兽,50卢比的硬币上就印有科莫多巨蜥形象。<span style="font-size:18px;">体表覆盖着粗糙的鳞片,四肢和尾巴强壮且肌肉发达,能够进行短时间的站立,主要以腐肉为食,也会捕食活体动物,有一定的攻击性,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科莫多巨蜥主要生活在印尼小巽他群岛(科莫多岛、林卡岛、莫堂岛和弗洛雷斯岛),周边印度洋上一些岛国如斯里兰卡等也有少数野生种群分布,中国只有少数动物园有圈养。</span>截至2019年,野生科莫多巨蜥成年个体数量仅有1383只,比野生大熊猫的1900只还少,201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p> <p class="ql-block">孔雀是“百鸟之王”,象征着善良、美丽与高贵,是吉祥的象征。世界上正式定名的孔雀只有两种,即印度孔雀(蓝孔雀)和爪哇孔雀(绿孔雀),还有一种白色孔雀是印度孔雀的变异,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品种。蓝、绿孔雀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颈部羽毛颜色分别是蓝色和绿色。截至2018年,绿孔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蓝孔雀则为无危物种。</p> <p class="ql-block">在国内,那怕最差劲的动物园,别的动物可以没有但孔雀是必须有的。但要看到原生态的野生孔雀则是难上加难了。观赏纯天然环境下的野生孔雀与关在笼子里的孔雀,其感受绝对不是同一档次的。</p> <p class="ql-block">绿孔雀在中国仅见于云南西南部,野生数量稀少,所以国内人们所看到的大多是蓝孔雀,2021年我国将绿孔雀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绿孔雀的雌雄鸟颜色同样鲜艳美丽,雌鸟除了长不出华丽的尾屏外,其余各处几乎和雄鸟一样华丽。而雄性蓝孔雀的颜值比雌性要高的多,雌鸟颜色发灰发褐,显得很“丑”。这次不仅有幸拍摄到了野生绿孔雀,而且还是一家三口。</p> <p class="ql-block">野象是哺乳纲长鼻目象科下的动物,本科共2属2种,即亚洲象和非洲象,统称象。野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具缠卷的功能,是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亚洲象历史上曾广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现分布范围已缩小,主要产于印度、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仅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小的野生种群。</p> <p class="ql-block">黑翅长脚鹬是鸻形目反嘴鹬科长脚鹬属鸟类,别名红腿娘子、高跷鸻。几乎分布于世界各地,也不是保护类动物,但由于有很高的观赏性,所以无论在哪儿都是最靓丽、最抢眼的角色。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员,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 <p class="ql-block">欧亚野猪是哺乳纲偶蹄目猪科猪属下的中型哺<span style="font-size:18px;">乳动物。</span>整体毛色呈深褐色或黑色,顶层由较硬的刚毛组成,底层下面有一层柔软的细毛。背上披有刚硬而稀疏的针毛。欧亚野猪环境适应性极强。栖息环境跨越温带与热带,从半干旱气候至热带雨林、温带林地、半沙漠和草原都有分布。野猪是杂食性的,只要能吃的东西都吃。家猪是人类对家猪驯化后的一个亚种。</p> <p class="ql-block">野水牛体型较大,身长可达2.6米,肩高1.6米以上,体重约600公斤。角从额正中间生出并且两角基部相连,形成一块坚强的大盾。性情刚烈勇猛,角具有很强的杀伤力。由于栖息地破坏和过度狩猎,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濒危(EN)。家水牛由野水牛驯化而来,在体型、心情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变。</p> <p class="ql-block">蛇雕是鹰形目鹰科蛇雕属猛禽,又称蛇鹰、白腹蛇雕、冠蛇雕。蛇雕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南半岛和马来西亚等地。在中国也有比较广泛分布,多栖息于针阔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及马尾松林。以蛇类为主食,也食其他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小型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等,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p> <p class="ql-block">绿喉蜂虎属佛法僧目蜂虎科蜂虎属鸟类。模式产地在印度,共有9个亚种。绿喉蜂虎为留鸟,主要栖息于林缘疏林、竹林、稀树草坡等开阔地区。主要以昆虫为食,因喜食蜂昆虫类而得名。分布于非洲、亚洲西部、伊朗、印度、缅甸、泰国和中南半岛等地,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西南部、中部和南部。世界濒危物种之一,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这组图片也是来之不易,因绿喉蜂虎体型较小且体色与绿叶接近,因而不太容易发现。司机兼导游主要是带游客观赏一些大型动物而不太重视这种小东西,曾错过一次。再次发现时赶紧大叫“stop”,终得如愿以偿。因公园内严禁游客下车,司机非常敬业、专业,我们在某点拍摄后他会移动车位让我们换个角度再拍摄。</p> <p class="ql-block">彩鹳也被称为白头鹮鹳,是一种珍稀的鸟类,其羽色美丽、姿态优美,特别是身上的那一抹粉红色,美丽却不艳丽,清新却不寡淡。彩鹳的喙长而弯曲,呈黄色,腿部也是黄色,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它们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次大陆、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北部。目前估计彩鹳物种数量约为25,000只。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在中国彩鹳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p> <p class="ql-block">彩鹳在中国历史上分布较为广泛,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1892年法国人John Digues de La Touche在汕头就记录到了彩鹳,这也是该物种在中国的首次记录。由于各种原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彩鹳在中国境内少有记录,因此曾被推测在国内已绝灭。但2008年6月初,科研工作者在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13只彩鹳;2022年3月12日观鸟爱好者在广东茂名拍摄到了一只彩鹳;最近的记录是2023年1月9日广东海丰国际重要湿地发现1只。</p> <p class="ql-block">由于缺乏权威的专业纸质文献,本文相关资料都来自“百度”,众所周知,“百度”上有点东西并不是太靠的谱的,所以文中涉及到的一些内容难免会有谬误,还请行家不吝指正。感谢您的来访阅读,谢绝送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