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文||夕林歌咏人生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美篇号:19732455</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图源||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一直保持一个习惯,每天早早就起床熬一锅白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煮白粥的原料很简单:淘来半斤大米用清水洗干净放入锅里,再加入两大勺清水便可开煮,由于时代的更迭和进步,现在煮粥得工具也变得比较智能,插上电源插头的电饭锅便可自动完成煮粥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在这个过程里母亲开始喂养家里的家畜家禽等等细致的家务活……而在这一段时间其他家人几乎依然沉浸在梦乡之中,当然其中包括了覃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十年这样的生活习惯,并没有给母亲带来不适和不悦,而家人们也并没有觉得这样会有怎么样的不恰当。这似乎是母亲嫁到这里的使命一般,心甘情愿一样为家人忙碌大半辈子,当然家人们也同样吃得津津有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亲不是专业的厨师,以这种方式煮出来的白粥确实是非常的清谈,对于外人来说,可能难以下咽,但是对于覃林,甚至他所有的家人来说,并没有那种感觉,因为这是母亲对一家人的默默的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在山旮旯的农村里,每天醒来就有着早餐吃就非常不错,因为早餐本身就是一天工作开展的能量基础。尤其在缺吃少穿的八九十年代贫穷的日子里,如果在当天能够吃上白粥,代表那天就不会饿着肚子去干活,那得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哪!也就是在那个年代,所有家里衣食住行完全靠那一亩三分地来解决问题的,何况还要向国家上缴公粮,如果天公不作美,田地里收成不好的时候,那更没有没有多少余粮用来做早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此,覃林无论上学还是在各种农活开始之前都会吃上一碗白粥,这样就不用饿着肚子,这样是非常令人心满意足的,至于味道也没有什么可以去挑剔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特别是农忙时分,往往吃下去的不仅仅只是一碗,因为一碗粥根本抵不住后面劳动强度极大工作。譬如在收割稻谷时候,覃林扛着接近一百来斤的谷子回到家之后,那强烈的饥饿感就会让人不自觉地去厨房端起早已凉透的白粥“吨吨”往肚子里灌。那一刻,就算是山珍海味也没有那么满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或许是覃林经历过这样饥饿年代的洗礼,也或许是内心对于母亲付出辛勤劳动得绝对肯定,所以四十多年来,每一次待在家里的时候,几乎不会缺席母亲亲手煮出来白粥。这可能是一种情怀,也是一个儿子对母亲的依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年龄增长,母亲的记性已经是越来越差,也许有一天她会忘记自己每天必然要完成早餐。假如有一天覃林真正要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也不一定可以吃到同样“美味”的白粥,因为就算自己用同一样的方法去煮,也不一定能感受到深刻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一刻,白粥里面已经缺失那种镌刻在心中以及难以忘怀母亲的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