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霜县邑八百年,筑土护城五百载/刘书林

刘书林(晴阳轩人)

<h3>考古札记之八<br>   风霜县邑八百年,筑土护城五百载<br>               ---访求北馆陶古城墙遗址<br>                       文/刘书林<br>                               序<br>        现今冠县有个北馆陶镇。“馆陶”这个响亮名字的发端,要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赵国时期,赵王手下官员带人到今东古城地域,看到一座高大的土山,属于这一带明显的地标物,当地人称作“陶山”,陶山大道旁设置了馆驿,因此就将两处名称的首字合到一起,简称“馆陶”,有历史书籍对馆陶之名来历的记载“本春秋冠氏邑,城西北七里有陶山,赵置馆于其侧,故名馆陶”。……到了金代(1115年),由于宋、辽、金频繁交战,已是邑城的馆陶县毁坏严重,加之洪水侵扰,只好把县城治所北迁四十里,临永济渠重建新城,因新城在原馆陶北,便称作北馆陶。明朝前期,县城已具规模,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为了维护当政者自身利益,便始修城墙。笔者实地查看了此古城墙遗址。     <br>                          </h3> <h3> 正文<br>        9月1日清晨,我出城沿新冠北路,向北驱车35华里,便到达北馆陶南关老十字路口。下车分别访问了晨练或散步的李、郭、陈等几位老人,综合询问结果为,上世纪90年代以前,北馆陶古城墙一周轮廓非常清晰,并有高矮不齐的残缺墙垣,尤其南墙、东北角、西北角、东护城壕、北护城壕,都明显存在。自那开始,因为向四面扩建小城,加之人们用土,老城墙逐渐减少,而今只有东南角还保留着一段古城墙的遗存。它坐落于新建的“古城西苑”社区内。我按老人的指路,沿老冠临路(冠县至临清)向东北漫步约500米,便来到坐东朝西的小区大门前,向里一望,一通横卧的青石碑映入眼底,走近碑前,阳面书有“山东省政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北馆陶古城墙遗址.二0二一年十二月立”。碑阴落款是“聊城市红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立”。石碑后面的铁栅栏外(东)是高大的古城墙。仔细观察,见旧城墙为夯土所筑,西面墙体显示挖掘机齿印劈挖痕迹,在此要感谢掌握挖掘机开发商先生的“手下留情”,没让最后一段宝贵的墙体消失。剩余墙体宽约5米,南北长约10米,高约6米。我把这段古城墙的西、南、北三面逐一查看了一遍,看到它虽然苍老岁高,但还很坚挺硬实,并充满了生机,缘由是墙上盘根错节地生长着矮小稠密的构树、榆树、枣树、楝树、枸杞及杂草等,这些植物有效的四季护理着城墙“老人”。在此我领略到了城墙和植物的“双赢“效应,也看到都有顽强的生命力。从植物的空隙,墙体风化面或切断面上,分布着少许碎砖瓦片。我在想,这肯定是先有千家万户居住的城邑,再有围墙。墙外有深约5米、宽约20米的护城壕(也叫护城河),壕里虽栽满了杨树,但城壕形状非常清晰。洼处还有积水。小区的百米透明铁栅栏东墙,明显地坐落于老城墙根基与护城壕之间。据被访问的老人讲,从前城角外还有本地烧制的大青砖垒砌的抱角,我凝视良久,青砖已荡然无存。又想,这仅剩的一段老城墙,足以见证和经历了多次的战乱、水灾、地震以及狂风暴雨,同时也见证了新中国的和平。更主要的是它必然成为研究古代城市防御工事的重要实物资料。<br>        </h3> <h3> 综合石碑阴面文言文介绍和有关资料及自己查看的实物,考证如下,城墙始修为明朝前期。据1935年版《馆陶县志》记载(我译成白话文):明朝成化三年(1467年),知县唐祯主持修筑城墙,并略按永济渠走向,稍微偏西南东北方向,修筑成周围长五华里的正方形围墙,墙高8.5米,外有护城壕,壕深宽均为6.5米。当时城墙共设四座城门,东为乐丰门,含意为官民向往丰收;南为明远门,象征前方路途明亮;西为临津门,意思是临着永济渠;北为通都门,意为直通都城京师。且东南角设文运门(学门)。故城从南关到北关的南北城门居中并相对,东西城门居偏不相对,主街呈两条丁字形。东关的东城门从居中说起偏南,西关的西城门从居中说起偏北。弘治十三年(1500年),知县瞿鉴续修加固城墙。正德十年(1515年),知县孟正再次续筑城墙,使墙体增高到12米,护城壕增为深7米、宽10米。但用民脂民膏上接的城墙,在多日的风雨交加中倾塌了。时光似箭,日月如梭,到了万历二年(1574年),又由知县李冲奎主持进行了增补重修。倏忽间近百年飞过,崇祯十二年(1639年),知县李根深再次主持加牢加固城墙,并用本县烧制的大条砖护砌城墙三角(西南角没砌)。城里四面夯筑土台各一,兴建戍铺(营垒、城堡等防御设施)于上。清朝康熙九年(1670年),知县郑先民主持,在城壕坡岸周围栽植柳树800余棵,不几年灵绦摇翠,绿树成荫,柳宠花迷,极其壮美。远望县城彰显牢不可破之势。千年无停流的永济渠,弹指间把穿越时空的“县城帆船”载入到一百二十多年后的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任职知县陈承征,又指挥民丁对城墙进行了工程较大的复修,以维持其结构和功能。代代县衙官员前仆后继的对城墙的次次修补,充分体现了城墙在北馆陶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彰显了官民对保护城池安全的重视。一转眼到了民国时期,经历了几百年的飘摇风雨和诸多的天灾人祸,旧治所的县政财力已不复往昔,城墙由于长年失修,又无精力管理,失去它当年的雄伟豪姿。……痛惜旧朝乱国的破败城墙,虽曾经挡住过老攫盗匪的袭扰,但没有阻挡住日本铁蹄的踏入,日本侵略军在1937年10月23日侵占了北馆陶县后,为了强化他们暂时对县城的统治和维护自身安全,就强迫当地人民对旧城墙进行修补加固。然而,广大人民和抗日武装,认清了城墙成了攻打和消灭日伪军的障碍,八路军游击队和地下dǎng及人民群众,就多次发起拆城墙、打敌人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老城墙失去了它的光辉价值,到此县城即将回迁至南馆陶之前的1954年冬,四面城墙已参差不齐,南面还比较好些,可是在兴修冠临公路时,恰巧改道从城南门东穿过,致使南侧城墙亦不齐全。后来,几近消失。<br>       </h3> <h3>  其实,我们俗话叫城墙,有点拔高,原因是此城墙仅呈现一周又高又厚的“沙土围子”,若称作圩墙更近乎确切。但它的文物价值不可小觑。它的贡献极其伟大,它的使命极其光荣。远古忽略不记,从1467年到1955年,北馆陶县老城墙存在了近500年。从中就能看出它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幸好如今主要街道路影仍存,“龟背城”的地势还依稀可辨。这为后代人寻找古城墙遗址留下了辨明依据。<br>        </h3> <h3> 笔者还沿老西街路,来到西街与西关相邻处,访问和查看了城墙遗迹,虽然已成住宅区,但见西关比西街地基低的较多,墙基与护城壕旧址依稀隐现。又去了南关、北街等地查看了一阵,不值繁述。正是:千年一邑城,垣迹留证明。漕运曾繁华,烟云伴嘈声。晓日耀柳壕,富川一望平。当年大堂地,今民随意行。<br>        最庆幸的还有,北馆陶镇至今遗存两座古城旧址,即北馆陶故城和萧城。兹两座故城相依相挨,各诉说着历史故事。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十分少见的。(下一期题目“千载烟云风流过,一衙雪雨历沧桑”)<br>                                  2024.9.13于冠县城区晴阳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