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万松书院 传梁祝情缘(游万松书院)

兰花一束

<p class="ql-block">  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来赞美万松岭一带的景色一点也不为过。万松书院,坐落在杭州西湖风景区的凤凰山万松岭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书院,也是杭州著名的文化遗迹之一。它始建于唐代,原名报恩寺,明代时由浙江右参政周木改建为万松书院。这里不仅是明清时期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也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故事的发生地。</p> <p class="ql-block">  书院依山而建,从入口拾级而上“品字型的石牌坊映入眼帘,是原万松书院的主要建筑之一。重修后的三座石牌坊亦为书院的标志性建筑,分别代表了书院的三个历史时期,即万松书院(1498~2671)、太和书院(1671~1715)、敷文书院(1715~1892)。同时蕴含着“做人要有人品,为官要有官品“的深刻寓意。</p> <p class="ql-block">  继续往纵深走去,书院陈设一一呈现:</p><p class="ql-block">仰圣门:原万松书院的主要建筑之一。门上题“高山仰止”取意于司马迁《史记》中对孔子的赞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往之。”表达学生对孔子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毓粹门:比喻万松书院为培养有道德人才的学府。</p> <p class="ql-block">巨仁斋:原书院学生自学和住宿的场所。现分为两间,分别为中国书院发展史、杭州书院发展史的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由义斋:也是原书院学生学习和住宿的地方。现为万松书院历史文化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明道堂:原书院集中授课的场所。现陈列由杭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设计制作的大型立体仿真彩塑工艺巨著。</p> <p class="ql-block">毓秀阁:传说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年学习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存诚阁:清代书院用于收藏皇帝御赐、乡绅捐赠典籍之处。现为书院藏书楼。</p> <p class="ql-block">  书院曾引领明清时期杭州书院教育的发展,培育早就了无数历史名人。加之梁祝美丽的故事,万松书院书院又成现今杭州的相亲角。每逢周六一些大龄孩子的父母就会聚集在这里为子女寻觅终身伴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