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

郭一

<p class="ql-block">农闲时节,各村都要举办一些文化娱乐和物资交流活动,便要请好一点的剧团来聚兴演出。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所盼,看戏啦!</p> <p class="ql-block">听说村里或邻村有唱戏的消息,乡亲们常常喜形于色,奔走相告,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自己回顾一下,儿时看戏的资历颇深,看戏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四岁时父亲的肩头,依稀记得两只脚搁在父亲宽大的肩膀上,用手捧住父亲的头,这种“骑马式”看戏,戏台前还真不少。虽然看不懂台上敲锣打鼓吹拉弹唱为什么干什么,但是,那人流滚滚人挤人、伸长脖子全神贯注的壮观场面,一直留在了儿时的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左右,唱戏还是要买票,可能二三元一张门票,一般戏台院全围的比较严,只有一个大门口能出入,大门口站着三四个执勤验票的,带着红袖章,好不威武。那时好羡慕进去的人,站在门口久久的瞭望着里面,嘻闹声,晋剧声,声声敲打着心窝,我们一般大的小屁孩是买不起门票的,</p><p class="ql-block">那时跟长辈或哥姐翻山越岭的便走上去看戏,带着平时积攒下来三五毛钱,那能进了戏场,就在外面转,看人家摆滩的,卖这卖那,虽然说买不起吧,但心里感觉开了眼似的也好开心,等到下午二点,执勤的就放开了,我们几个所有同类型人便一涌而进,那时的心情,乐到极致。</p> <p class="ql-block">村里看戏,前排是坐着看戏,中间是站着看戏。如果戏好,还有站在板凳上,甚至用桌子、板凳等搭台看戏。但是,由于农村演戏看戏的机会实在太少了,以致于狭小的露天操场根本容不下蜂拥而来的观众。于是乎,舞台前面、操场中间位置本来坐着看戏、站在小板凳上看戏的,只好拿走板凳、竹椅。整个操场的人,全都只好站着看戏。一些年轻人趁着人挤人的势头,也开始了不老实地骚动起来,有的人甚至有意挤起了“人浪”,以致本来就人挤人观众中出现了人潮涌动短暂失控的场面。幸亏组织者及时出面控制,否则很容易造成踩踏事件,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因此,儿时看戏,常常是由大人带着去看戏,小孩子往往不能单独行动去看戏,原因就是怕被人挤、被踩踏。</p> <p class="ql-block">时代在变迁,文化在发展。如今,农村文化生活早已不局限于露天戏了。在戏场中央搭起了遮凉蓬,摆放了不同高低的塑料凳凳,有比较经济好的村镇还修了全封闭式剧场,让群众舒服,舒心,舒畅的看戏。</p> <p class="ql-block">我们村(寿阳县张韩河村)以前在方八邻近是个大村,那个时候估计有四百户左右,接三二年也总要唱一台戏,记得那一年唱灵石县团,因天气原因,一直下雨,在我村一呆就半个月,演员们住在百姓家里,看着剧团也没办法,村里人就各家各户集点粮食,让剧团打点的给唱,必定剧团每唱一次总得产生些费用,村里人也能闲着多看几场戏,剧团也能维持一些收入。那时定下戏,不管多远,必须由演出方村里派车去拉运,一台口倒着一台囗走,遇上阴雨天气,土路泥泞的也确实不能通行。临近唱戏那两天,看村里那个忙,整治环境卫生,清理戏台院院,又写标语又贴消息,忙的是不一乐呼。唱戏算是村里天大的一件事。</p> <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最爱看戏,目不转睛的盯着唱戏的和两边的字幕,《十五贯》《下河车》《扬八姐游春》《打金子》《算粮》等等,跟着剧情内心涌流爱恨情仇。把红脸忠臣,白脸奸臣,人物形象记得好准确,有时在田间地头还不断嚎叫两叫。</p> <p class="ql-block">近几年,戏曲下乡,戏曲交流日渐频繁,县乡市都有戏曲交流演出,影剧院也不断推出戏曲演出,文化馆今年正月还进行了巜晋腔晋韵贺新春》晋剧票友活动,激起寿川晋剧热的开头好戏。看戏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消遣,偶尔看一台戏,还挺有新鲜感,台上的台步小碎步、八字步‌,水袖都是人物语言的展现描写,是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情绪、兴奋、不满都通过身体动作肢体语言表达出来。伴奏在戏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节奏和旋律而亮相,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很少看戏的我,有时确实入场入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难忘的儿时看戏,难忘的传统文化,难忘的故乡记忆。如今,那儿唱戏了,总会去凑凑热闹,再去煮一煮那段岁月,当个正经地道的戏迷。</p>